先、后天這兩個名詞,只是一種代號的作用,以邏輯來說,這只是一種界說,用以劃分出階段范圍而已。比如說,宇宙萬物沒有形成以前,即是所謂的先天,有了宇宙萬物,那就是后天了。 假使學《易經》學到需要在某一方面應用,而且用得有功效,就要特別研究后天八卦了。“先天八卦”等于是表明宇宙形成的那個大現象,“后天八卦”是說明宇宙以內的變化和運用的法則。
先天八卦,又叫伏羲八卦,有人說是7000年前的伏羲觀物取象的所作。而在《周易·系辭傳》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乃先天八卦及其次產生的過程。先天八卦演變過程中,首先是太極,其次是兩儀,接著是四象,最后是八卦,它們是宇宙形成的過程。
先天八卦圖上的八個卦象分別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他們分別體現了宇宙形成的過程。不同的卦象代表不同的事物。屬性、方位等。
后天八卦是由先天八卦演變出來。相傳是周文王被商紂關在牢中所作,后天八卦圖與先天八卦圖不同。所以又名"文王八卦",這是屬于后天事象的八卦,以乾為父,坤為母,震為長男,巽為長女,坎為中男,離為中女,艮為少男,兌為少女。
后天八卦圖也叫作文王八卦圖,即震卦為起始點,位列正東。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為巽卦,東南;離卦,正南;坤卦,西南;兌卦,正西;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東北。 所以序數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為中宮,乾六、兌七、艮八、離九 《說卦傳》曰:"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
簡而言之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區別在于:先天八卦是伏羲所做,順序是:
乾兌離震巽坎艮坤;
后天八卦是周文王在獄中所作,所以后天八卦又稱“周易”,順序是:
乾坎艮震巽離坤兌。
<易經>講人的命分為先天的定命和后天的造命,人的命有注定的一部分,又有其可以塑造的一面,正體現了易經中的陰陽不可分的道理,教給人們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先天八卦主要告訴人們有些事情不可強求,后天八卦有說到了人的命運需要通過自己的拼搏,努力來改變
以下為自己總結:
1 宋人以伏羲之《周易》為先天,文王之《周易》為后天。“先天學”著重探討八卦的起源與象征,“后天學”著重探討六十四卦的推演及其意義。
2 先天八卦是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兌東南,震東北,巺西南,艮西北
后天八卦是乾西北,坎北,艮東北,震東,巺東南,離南,坤西南,兌西。
先天八卦卜兇吉,后天八卦定方位。 你會發現伏羲先天卦內蘊五行生克,而文王后天卦每卦排列是以其卦象對應方位排列的。
簡單的說 算卦能算兩種東西 吉兇 方位 由此為基礎來推斷更深層次的東西
八卦一共有八卦,具體如下: 八卦是由陽爻—和--陰爻組合。爻者交也。卦才掛也,先民在勞動的過程中,逐漸掌握了一些自然界的變化規律。比如日月運行,四季變化,草木榮衰等等。或者,他們認識到世界的組成,首先是天和地,白天和黑夜,男人和女人等等都是一一相對應的存在,便有了陰陽概念。而后又用最基礎的單、雙來表示陰陽觀念,這就是—和--。如果把兩個爻相替迭加,便會出現四個卦: 如果再加一爻便會出現八個卦象,不多不少。東漢文字學家許慎解釋“王”字是說,王,三橫劃從下至上依次為地、人、天。王者,天、地、人一以貫之,全部精通,就可稱王了。三爻中,下面一爻代表地,上面一爻代表天,中間一爻代表人。于此三爻的含義,可見古人對人的重要性的充分認識。 八卦的第一卦為乾卦。為乾。三陽爻組成,代表純陽,至剛至大。代表天、圓、君、父、玉、寒、冰、大赤、良馬,為龍。第二卦為坤卦。為坤,三陰爻組成,代表純陰。至陰至柔。代表地、方、田、布、璽、文、眾、黑。第三卦為震。為一陽初生,由一陽爻和二陰爻構成。代表雷、龍、玄、黃、長子、健。第四卦為巽卦。為巽,一陰初生,由一陰爻和二陽爻組成。代表風、木、長女、白。第五個卦為坎卦,為坎,陽氣漸長,由一陽爻和二陰爻構成。代表水、隱伏、月、次子。第六卦為離卦。為離。陰氣漸升。由一陰爻和二陽爻組成。代表火、日、電、中女、甲胃。第七卦為艮卦。為艮,陽氣升至極限。由一陽爻和二陰爻構成。代表山、狗、少男、小石。第八卦為兌卦。為兌,陰氣升至極限。由一陰爻和二陽爻組成。代表澤、少女、羊。
易經有64卦
口訣:
乾為天,天地否,天澤履,天山遯,天火同人,天水訟,天雷無妄,天風姤;
地天泰,坤為地,地澤臨,地山謙,地火明夷,地水師,地雷復,地風升;
澤天夬,澤地萃,兌為澤,澤山咸,澤火革,澤水困,澤雷隨,澤風大過;
山天大畜,山地剝,山澤損,艮為山,山火賁,山水蒙,山雷頤,山風蠱;
火天大有,火地晉,火澤睽,火山旅,離為火,火水未濟,火雷噬嗑,火風鼎;
水天需,水地比,水澤節,水山蹇,水火既濟,坎為水,水雷屯,水風井;
雷天大壯,雷地豫,雷澤歸妹,雷山小過,雷火豐,雷水解,震為雷,雷風恒;
風天小畜,風地觀,風澤中孚,風山漸,風火家人,風水渙,風雷益,巽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