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大帝,望采納
玉皇大帝全稱是“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
東華帝君是西王母之夫,男神之王.主掌仙籍,凡男子成仙必要仙拜東王公,仙人升品也要拜東王公
所以不是一個人
三皇五帝 按東西南北中算,也是五行分布。
紫微帝君、真武帝君、勾陳帝君 玉皇大帝我就知道這幾個了別的你自己想想
紫微大帝。紫微本是道教神,全稱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
紫微又叫紫垣、紫宮,在星座上屬帝王之所居,皇宮又叫紫禁城即是這一來歷。紫微大帝在道教和佛教諸天中的形象都是年帝王像。
紫微北極大帝又稱北極大帝,北極星君,四御之一。全稱是中天紫微北極大帝,是道教尊神“四御”之中的第二位神,其地位僅次于最高尊神“三清”和玉皇大帝。
紫微北極大帝在全國許多地區供奉,它來源于我國古代的星辰崇拜。北極是北極星的簡稱,又稱“北辰”、“天樞”。居于紫微垣內。《后漢書》卷四十八謂:“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所以紫微垣又稱紫微宮,后來皇帝居住的地方稱為紫禁城。道教認為,北辰是永久不動的星,位于上天的最中間,位置最高,最為尊貴,是“眾星之主”,“眾神之本”,因此對它極為尊崇。《晉書?天文志上》謂:“北極五星,鉤陳六星,皆在紫微宮中,北極,北后最尊者也;其細星,天之樞也。”并以之為“大帝之座”、天子之常居”。唐代孔穎達《書?說命中》疏:“北斗環繞北極,猶卿士之周衛天子也,五星行于列宿,猶州牧之省察諸侯也,二十八宿布于四方,猶諸候為天子守上也,天象皆為尊卑相正之法。”
道經中說:紫微北極大帝的職能是:執掌天經地緯,以率三界星神和山川諸神,是一切現象的宗王,能呼風喚雨,役使雷電鬼神。紫微大帝受到歷代帝王的禮相,尤其在宋代,常與玉皇大帝一起奉把。現在四川的大足等地,還可見到許多來代刻造的道教神像,其中就有紫微大帝。《明史?禮志四》載。明時,宮廷還敕建了紫微殿,“設象祭告”。其形象是一身帝王打扮,旁邊有威風凜凜的武將護衛,十分高貴威嚴。紫徽大帝的神誕日相傳是農歷四月十八日。
在《封神演義》中,伯邑考是西伯侯姬昌之長子、姬發之長兄。他為人至孝、長相俊美,同時還精通琴藝,后來他的父親被紂王所囚禁,伯邑考為了救父,就帶著西岐三寶去朝歌獻給紂王,希望能迎回其父姬昌。
不料伯邑考卻被妲己陷害,結果就被紂王殘忍的殺害了。他的悲慘還沒有到此結束,他死后然又被成肉丸給姬昌食用。姬昌雖知其子伯邑考已遭大難,也知眼前的肉丸就是伯邑考,他心中雖悲痛,但為了瞞過紂王還是不動聲色的吃了。
后來姬昌終于得以回到西岐,姬昌回到西岐后,聘請姜子牙,后又傳位給姬發,逐有了武王伐紂之事。
后來武王伐紂成功,姜子牙歸國封神,伯邑考被封為地位極其尊貴的中天北極紫薇大帝。這中天北極紫薇大帝,是眾星之主,萬象宗師,地位最為尊貴,是代表著尊貴、權利、帝皇,可見地位之尊。
那《封神演義》中,伯邑考沒有功勞,為什么會被封為中天北極紫薇大帝呢?
其實,對于商周之戰、封神之戰,看上去伯邑考確實沒有什么功勞。不過商周之戰就是商朝和西岐之間的戰爭,追其緣由,還是姬昌、姬發和紂王之間的戰爭。
本來姬昌是被紂王囚禁的,伯邑考為了救父就前往朝歌,雖然他被殘忍殺害了,又被做成肉丸給姬昌吃,但姬昌卻借此食用肉丸,來麻痹紂王,從而最終得以回到西岐。
姬昌回到西岐后,才有了后來的姜子牙出山輔佐周室、武王繼位和武王伐紂等一些列的大事。若以此來看的話,伯邑考雖未能正式參與商周、封神之戰,但他的作用卻是至關重要的,也就是說他不是沒有功勞的。
退一步說,封神榜上的神職神位,并不全是以功勞來封的,也不是以能力來封的,特別是封神榜上尊貴、重要的神位,主要還是以生前的地位來評封的。
比如黃飛虎,他雖是凡將,但黃家是七世忠良、他生前又曾是商朝武成王,后來到了西岐又被封為武成王,可見地位不一般,姜子牙封神時,他則被封為五岳之首“東岳泰山天齊仁圣大帝”。
再比如聞仲,他在商朝地位顯赫、位極人臣,官至太師,是帝乙托孤重臣,是紂王輔政大臣。在朝廷中,他有著極其強的精神力量、實際地位。姜子牙封神時,他被封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黃飛虎、聞仲雖然生前地位尊貴,但說到底終究是臣。作為臣子尚且封為尊貴之神,那伯邑考貴為姬昌長子、姬發長兄,他的神職自不能底。封低了,也不足以顯示出他的身份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