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榮欣風水網

    獨秀峰太歲拓印值多少錢,靖江王府丁亥年太歲洞

    內容導航:
  • 太平巖洞里刻有幾位甲子太歲神像
  • 靖江王府里面賣的太歲拓片是真是假?
  • 獨秀峰有多少太歲
  • 廣西靖江王府太歲圖有收藏價值嗎
  • 靖江王府是怎樣修建起來的?
  • 國內有道教60太歲像的道觀有哪些?最好的在哪里?
  • Q1:太平巖洞里刻有幾位甲子太歲神像

    桂林市內有個獨秀峰,獨秀峰下有個靖王府。靖王府背倚獨秀峰,因其建在龍脈上,故曾在歷史上出現過多位王爺,這些王爺很重視太歲文化。有位王爺叫朱佐敬,他把60個太歲刻在了獨秀峰王城景區的太平巖洞壁上,保佑每個在位的王爺。而且他把自己的太歲刻在玉石上,時刻佩帶在身邊。重視太歲的朱佐敬王爺也就成了靖王府最長壽,最有政績的王爺。
    廣西高官張大人,從朱佐敬的太歲文化里看到了太歲的作用,在慈禧太后在她60大壽的時候,他特意請人拓了個慈禧專的太歲圖進貢給慈禧,結果在眾多進貢的奇珍異寶中,他進而的拓圖脫穎而出,成為讓慈禧最為中意的禮物,慈禧回贈了蓋了天章的“壽”字。
    也許真是得了太歲的保佑,慈禧在風雨飄搖的大清帝國竟然活到七八十歲。張大人也是那場盛宴中唯一得到回贈的人。后被張大人把慈禧的“壽”于獨秀峰南壁,寓意“壽比南山”。此“壽”字蓋有天章,為中國目前發現的僅有的二副蓋有天章的石刻中一副。
    慈禧的“壽”字也成為了獨秀峰下很重要的人文景觀。
    后來桂林的巖洞也學習太平巖洞的做法,把六十太歲請進了洞中,巖洞中的太歲文化也就成了一種突出的文化。不過,桂林的諸多巖洞,形成原因相同,但各洞形神迥異,移植雷同的太歲文化于洞中,讓旅客有點煩厭,同時,把神秘的太歲文化也庸俗化了。

    Q2:靖江王府里面賣的太歲拓片是真是假?

    里面是60個甲子太歲石刻。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太歲。這個是不是道教的宣傳啊?里面主要是賣拓片的,也可以叫做請太歲。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請到。因為拓片其實是很傷石刻的。有些石刻由于損壞,已經不讓刻了。

    Q3:獨秀峰有多少太歲

    獨秀峰位于桂林市中心的王城內,與疊彩、伏波三足鼎立,是桂林主要山峰之一,北距疊彩1000米,東距伏波500米,海拔216米,高出平地66米,長120米,寬50 米,面積0.61公頃。由3.5億年前淺海生物化學沉積的石灰巖組成,主要有3組幾乎垂直的裂隙切割,從山頂直劈山腳,通過水流作用,不斷溶蝕、崩塌,形成旁無坡阜的孤峰。獨秀山體扁圓,東西寬,端莊雄偉,南北窄,峭拔峻秀,有“南天一柱”之譽。晨熹夕照,披上太陽的光輝,儼然一位紫袍玉帶的王者,故又被稱為“紫金山”。南朝宋顏延之詩,“未若獨秀者,峨峨郛邑間”;唐張固詩謂“孤峰不與眾山儔,直上青云勢未休”。都突出寫它介然兀立的氣勢。 獨秀亭 在獨秀峰頂, 為2層、紅柱、6角、重檐、瓦頂的仿古亭。高7米, 長寬各4.8米, 面積23平方米。柱間有通透花窗, 東西向雙開門。亭側另有方亭, 高6米, 長寬各4.7米, 面積22平方米, 原為空襲報警設施。亭前有10平方米平臺, 周有欄, 高踞懸崖之巔。登臨四望, 云生足下, 星列胸前, 千山萬戶, 盡在眼中。

    Q4:廣西靖江王府太歲圖有收藏價值嗎

    這些拓圖是復制品的拓圖,原石已經不讓拓了;有一定收藏價值的;有些年份的不能拓,是文物保護法律規定的。

    Q5:靖江王府是怎樣修建起來的?

    從秦始皇北筑長城,南修靈渠開始,便有了桂林。此后,廣西桂林就以其秀麗山水聞名于世,而位于廣西桂林中心的、享有“桂林眾山之王”之稱的獨秀峰則是桂林山水中最秀麗的風光,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

    獨秀峰與桂林著名的疊彩山、伏波山三足鼎立,是桂林主要山峰之一,相對高度66米,由3.5億年的石灰巖組成,主要有3組幾乎垂直的裂隙切割,從山頂直劈山腳,通過水流作用,形成旁無坡阜的孤峰。

    獨秀峰山體扁圓,東西寬,端莊雄偉,南北窄,峭拔雋秀,有“南天一柱”之譽。晨曦夕照,獨秀峰披上太陽的光輝,儼然一位穿著紫袍玉帶的王者,所以,它又被稱為“紫金山”。

    古時,廣西的文化中心在桂林,而桂林的文化中心則在獨秀峰。歷代都有許多的文人墨客在獨秀峰的讀書巖下面讀書,在獨秀峰的山體上刻著文人墨客的詩詞,因而獨秀峰的文化氛圍濃厚,人文底蘊豐厚。

    早在南朝宋武帝劉裕時期,著名文學家顏延元任始安郡,就是后來的桂林太守時,他常在獨秀峰東麓巖洞內讀書寫詩,此巖洞因而名為“讀書巖”,巖有兩口,既利采光,又通風透氣,冬暖夏涼,內有天然石床和石凳。

    讀巖洞依山傍水,摩崖石刻甚多,是嶺南文教的發源地,也是桂林歷史文化名城的奠基。在讀書巖上,顏延元寫下了最早贊美桂林獨秀峰的佳句:

    未若獨秀者,峨峨郛邑間。

    到了唐代,唐初名將李靖在獨秀峰下構筑子城,并興辦了學宮。而且,唐代著名詩人張固也在讀書巖上寫下了贊美桂林獨秀峰的著名詩句,尤為突出贊美了獨秀峰介然兀立的氣勢:

    孤峰不與眾山儔,直上青云勢未休。

    獨秀峰有歷代石刻百余件,其中,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鄭叔齊的“獨秀山新開石室記”,以及后來的“南天一柱”、“紫袍金帶”、“介然獨秀峰獨立”等,都是桂林不可多得的石刻巨作。

    歷史上,廣西桂林被稱為“西南會府”。宋代時,獨秀峰下建有鐵牛寺,南宋開國皇帝宋高宗趙構在登基之前,曾在鐵牛寺修行。

    當時,在獨秀峰鐘乳石下的一通詩碑上,有南宋一提點刑獄權府事四明王正功所作、后來一直作為點評桂林山水景色的不朽名句: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

    王正功的詩句極好地凸現出桂林的山青、水秀、洞奇和石美。自古以來,獨秀峰就是桂林的著名風景區,被譽為“獨秀奇峰”。因而,后來有詩人贊道:

    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形奇八九,獨秀峰尤冠其首。

    獨秀亭有石階共306級,在獨秀峰峰頂,建有高二層、紅柱、六角、重檐、瓦頂的獨秀亭,通高7米,長寬各4.8米,面積23平方米。

    依欄極目,全城秀色盡收眼底。柱間有通透花窗,東西向雙開門。亭側另有方亭,高6米,長寬各4.7米,面積22平方米。

    此外,在獨秀亭亭前,有10平方米平臺,周圍設有護欄,高踞懸崖之巔。登臨四望,云生足下,星列胸前,桂林奇山秀水一覽無余。

    到了元代時,鐵牛寺改為“大國寺”,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繼位前,就曾在獨秀峰前的大國寺修行。元順帝繼位后,他在獨秀峰下修了一座潛邸,名為“萬壽殿”。因而,桂林獨秀峰一帶素來又被認為是潛龍之地。

    在明代,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鞏固朱明王朝的一統天下,實行“列土封王”,把桂林作為首選的10個藩封重鎮之一。1370年,朱元璋將長兄南昌王朱興隆之孫、侄子大都督朱文正之子朱守謙分封于桂林,稱“靖江王”。

    相傳,朱守謙幼年被封為王,與他的父親、曾被朱元璋譽為“天下第五名將”的朱文正關系極大。朱文正曾因誓死堅守洪都,取得了洪都保衛戰的最終勝利,改變了元末的整個局勢,并決定了朱元璋的霸王事業。

    1372年,還在南京的靖江王府派出長史趙塤一干人來到桂林,踏勘風水,尋找吉壤。他們發現,元順帝的潛邸萬壽殿內的獨秀峰,平地拔起,眾山環繞,孤峰獨秀,為我獨尊,頗有天然的王者氣勢。他們很快就商議選定了在獨秀峰南麓的萬壽殿遺址基礎上建造靖江王府府邸。

    當年11月,15歲的靖江王朱守謙手捧明太祖朱元璋的詔令和祖父的主神位牌,來到桂林就藩,成為桂林靖江王府的第一位藩王。

    靖江王府在1372年破土動工,至1376年竣工,是最早建成的明朝王府。就在當年,靖江王府還在龍騰虎踞的東郊堯山西南麓開辟王陵。

    靖江王府之所以最早建成,部分原因是其規模小于其他正支親王府,少了承運殿后面的圓殿和存心殿及其附屬建筑,城垣也相對矮小一些,但是其余的宮殿建筑和宗廟、社稷與正支親王府是一樣的,這正體現了靖江王的旁支親王地位。

    1393年時,明太祖朱元璋又命重修靖江王府,重修的原因并不是宮殿破舊了,而是要改變其規格。這次重修,是靖江王府建設歷史中,規模最大的一次。除城垣、四門城樓和宗廟社稷未改建外,其余宮殿、諸衙門俱重起造。

    當年6月,朱元璋命令廣西都指揮同知徐溥、工部主事戈祐韓以及宦官毛知理等主持擴建靖江王府,“其宮殿諸衙門俱重起造,煥然一新”。稍后又修整了城墻。比北京故宮早30多年,酷似南京明內宮的靖江王府。

    當時,在獨秀峰西麓,有著名的天然洞穴,原名“西巖”,是靖江王拜仙修煉之處,供奉著玄武帝及六十甲子保護神像,其中六十甲子保護神像摩崖石刻是國內唯一。相傳,后來因為靖江王在巖中發現“太平通寶”銅錢一枚,以為祥瑞之兆,更名為“太平巖”。

    六十甲子保護神,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60個“太歲”。據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太歲”,而本命年通常容易“犯太歲”。因而,民間流傳有本命年拜自己太歲的習俗,而且還有手勢和程序上的講究。

    據明代宣德年間版本《桂林郡志》所繪的王府圖來看,重修后的靖江王府宮殿建筑均為單檐,而未重修的四門城樓均為重檐。顯而易見重修的靖江王府的規格比初建時有所降低。

    明太祖雖然降低了靖江王府的規格,但卻又特許其小院宮室任從起蓋,不算犯分,而這種特許其他王府是沒有的。

    后來,靖江王府經過了建文、永樂二朝削藩的沉淪,但在永樂時代,靖江王仍然享受“祿視郡王、官屬親王之半”的待遇,但冊、印均“制如郡王”。到宣德時期,靖江王的境遇有所好轉。

    到正統時基本上恢復了旁支親王的名分,朝廷按親王府例為靖江王設置官屬、護衛,按親王禮儀冊封襲爵者,在例行賞賜親王時也算上了靖江王。于是靖江王開始援用明太祖的特許在府中興建小院宮室。

    到明代萬歷年間,靖江王府在獨秀峰上修建了一座鎮守龍脈的圣廟,名為“玄武閣”。因左側露天供奉有極其罕見的天然龜蛇合形玄武像,加上右側石壁上天然生成有一個“壽”字,玄武閣理所當然成為方圓千里諸法場之首。

    此后,玄武閣因歷代靖江王在此祈求風調雨順,王位永固,長命百歲,而被靖江王府列為皇家禁地,就是后來的清朝時期也只有極少數政界名流、文壇泰斗有幸登臨此處。

    作為一個藩王的王府,其地位低于皇帝,但又高于一般臣民和大臣們,所以明代靖江王府發展到萬歷年間時,經數代修繕與擴建,其王府規模已經非常宏大,四周以巨石砌城垣,方正莊嚴,在桂林城中自成一城,所以又稱“靖江王城”。

    Q6:國內有道教60太歲像的道觀有哪些?最好的在哪里?

    北京白云觀的元辰殿,俗稱“六十甲子殿”,奉祀的是六十甲子神和斗姥元君。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道教協會、中國道教學院及中國道教文化研究所等道教界的全國性機構均設立在白云觀。所以這個應該是最好的。

    展開全文
    上一篇:上一篇:十二生肖本周運勢
    下一篇:下一篇:怎樣征服處女座女人
  • 男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