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革 飾 鹿力大仙
上古十大神獸并沒有什么真正的說法,有也只是杜撰出來的。并沒有統一的說法。
下面是比較系統的神獸介紹
1.中國古代的四大神獸:青龍,白虎,玄武,朱雀。
在中國古代最令妖邪膽戰心驚并且法力無邊的四大神獸就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獸了。青龍為東方之神;白虎為西方之神;朱雀為南方之神;玄武為北方之神,龜蛇合體。故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天之四靈,以正四方,王者制宮闕殿閣取法焉。"。
青龍操控九天神雷之力(天雷劫),色青,屬木,為東方護獸,鎮守東宮星宿
白虎操控龍卷暴風之力(召喚萬獸),色白,屬金,為西方護獸,鎮守西宮星宿
朱雀操控焚火烈焰之力(天地三絕火),色朱,屬火,為南方護獸,鎮守南宮星宿
玄武操控寒冰風雪之力(黑暗冰毒),色黑,屬水,為北方護獸,鎮守北宮星宿
<1>.青龍:
關于龍的傳說有很多,龍的出處也有很多的說法,有的說是由印度傳入的、有的說是中國星宿變成。印度本身是在龍神的說法的,但龍在印度的地位是不高的,也是有實物的——蟒蛇。而在中國,龍是神物、是至高無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征,也是東方的代表。星宿的是用廿八星宿中,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古人把它們想象成為龍的形象,因位于東方,按陰陽五行給五方配色之說,東方色青,故名“青龍”。
中國最早的龍形象是在河南省濮陽市西水坡遺址考古發掘出土的。
1987年5月至1988年9月,文物部門在濮陽縣城西南隅西水坡,發掘出仰韶文化時期三組蚌砌龍虎圖案。第一組45號墓穴中有一男性骨架,身長1.84米 ,仰臥,頭南足北。其右由蚌殼擺塑一龍,頭北面東,昂首弓背,前爪扒,后腿蹬,尾作擺動狀,似遨游蒼海。其左由蚌殼擺塑一虎,頭北面西,二目圓睜,張口齜牙,如猛虎下山。此圖案與古天文學四象中東宮蒼龍、西宮白虎相符。
<2>.白虎:
虎,百獸之長,它的威猛和傳說中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得它也變成了屬陽的神獸,常常跟著龍一起出動,‘云從龍,風從虎’成為降服鬼物的一對最佳拍檔。它是由二十八星宿之中,位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變成的。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西方在五行中屬金,色白,所以是白虎。
在古人心目中,老虎是可怕的東西,又是可敬的東西。可怕的是,它會食人畜。而可敬的是因其威猛無比,能夠避邪。而在一些古書中,如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祀典》:‘畫虎于門,鬼不敢入’,‘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摶挫銳,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惡遇,燒虎皮飲之。擊其爪,亦能辟惡。此其驗也。’古人還認為白虎是一種祥瑞:‘德至鳥獸。’而白虎也是戰神、殺伐之神。白虎具有避邪、禳災、祈豐及懲惡的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
<3>.朱雀:
南方七星井、鬼、柳、星、張、翼、軫聯為鳥形,稱朱雀。朱雀形體似鳳凰,南方之神。因其形似鳥狀,位在南方,火屬性,所以在游戲中經常以鳳凰的形狀出現。但其實朱雀和鳳凰是兩種不同的生物,鳳凰是百鳥之王,而朱雀卻是天之靈獸,比鳳凰更稀有尊貴,破壞力也更強。由于它是‘羽蟲’之長,所以和‘鱗蟲’之長的龍在傳說中就漸漸成了一對,一個變化多端,一個德性美好,就成了民俗中相輔相成的一對,更由于龍象征著至陽,而原來也有陰陽之分的鳳(鳳為雄,雌為凰)在跟龍相對之后就漸漸的成為純陰的代表了。
<4>.玄武:
玄武是一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它和其他三靈一樣,玄武也由天下二十八星宿變成的:斗、牛、女、虛、危、室、壁。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對龜卜的形容:龜背是黑色的,龜卜就是請龜到冥間去詣問袓先,將答案帶回來,以卜兆的形式顯給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烏龜。朱熹朱子說得最直接最明確,玄是烏色,是烏龜,武是蛇。以后,玄冥的含義不斷地擴大。龜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龜),因而玄冥成了水神;烏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征;最初的冥間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古人對玄武它的解釋有以下的數種,‘玄武’即龜。
2.上古十大神獸并沒有什么真正的說法,有也只是杜撰出來的。并沒有統一的說法。
3.所謂龍生九子,都不像龍的說法,是這樣的:
龍生九子
睚呲是在龍泉寶劍上的,斬妖魔的
老大赑屃(bìxì)
老二螭吻/鴟尾(chǐwěn/chǐweǐ)
老三蒲牢(pǔláo)
老四狴犴(bìàn)
老五饕餮(tāotiè)
老六蚣蝮(bāxià)
老七睚眥(yázī)
老八狻猊(suāní)
老九椒圖(shūtú)龍生九子之傳說龍生九子是指龍生九個兒子,九個兒子都不成龍,各有不同。所謂“龍生九子”,并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龍有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種動物一直沒有說法,直到明朝才出現了各種說法。
“龍生九子”的一個說法是來自明朝李東陽的《懷麓堂集》,龍的九個兒子分別為:
有的說法還把螭首、麒麟、朝天吼(犼)、貔貅也列入龍子之一。
4.中國古代五大瑞獸:龍、鳳、龜、麒麟、貔貅(在講四大神獸時已經提到過龍了,因此這里我們就只介紹其他四個瑞獸)
<1.>貔貅(音:Pí xiū):
據古書記載,貔貅是一種猛獸,為古代五大瑞獸之一(龍、鳳、龜、麒麟),稱為招財神獸。它又名天祿、辟邪,被認為是轉禍為祥的吉瑞之獸。作為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它龍頭、馬身、麟腳,形狀似獅,毛色灰白,會飛。有嘴無肛門,能吞萬物而從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貔貅曾為古代兩種氏族的圖騰,傳說幫助炎黃二帝作戰有功,被賜封?“天祿獸” 即天賜福祿之意。它專為帝王守護財寶,也是皇室象征,稱為“帝寶”。
它分雌性,雄性名“貔”,雌性名為“貅”。民間傳說公的貔貅代表財運,而母的貔貅則代表財庫,有財要有庫才能守得住,因此收藏貔貅大多都一次收藏一對,才能夠真正的招財進寶。但如果要戴在身上,還是一只就好,以免打架在南方,一般人是喜歡稱這種瑞獸為"貔貅",而在北方則依然稱為"辟邪"。《漢書·西域傳》上有一段記載:“烏戈山離國有桃拔、獅子、尿牛”。孟康注日:“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長,獨角者稱為天鹿,兩角者稱為辟邪。”于是在古代,一角的稱為“天祿”,兩角的稱為“辟邪”。
【貔貅由來(蠻搞笑的)】
據說貔貅是龍王的九太子,它的主食竟然是金銀珠寶,自然渾身寶氣,跟其它也是吉祥獸的三腳蟾蜍等比起來稱頭多了,因此深得玉皇大帝與龍王的寵愛。不過,吃多了總會拉肚子,所以有一天可能因為忍不住而隨地便便,惹玉皇大帝生氣了,一巴掌打下去,結果打到了PP,屁屁眼就被封了起來(有點可憐的說~)。從此,金銀珠寶只能進不能出,這個典故傳開來之后,貔貅就被視為招財進寶的祥獸了。
貔貅的習性懶懶地喜歡睡覺,每天最好拿把他拿起來摸一摸,玩一玩,好象要叫醒他一樣,財運就會跟著來。另一個貔貅的妙用是在案頭擺放貔貅飾物的話,可替你趕走壞男人,避免不必要的騷擾喔(JM們的福音哇)。
佩帶貔貅的人是很多的,但是不是隨便怎么戴都可以的,因此附上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希望大家都財源廣進:
a. 貔貅最好是玉石的,因為玉石天生就有靈性。
b.一定要開光,不然就是瞎眼貔貅,只能當做裝飾品,沒用。
c. 貔貅不可以說買,一定要說請。
d.請貔貅一定要注意左右是否對稱。不對稱不但不會帶來好運還會帶來麻煩,如果不幸各位有這種貔貅的話,就在脖子上系一根紅線,因為紅色是傳統的吉祥色,壓住搗亂的貔貅。
e.不可以摸貔貅的頭、嘴、眼睛,反正是面部,因為你的俗氣會沾到貔貅上,影響貔貅。
f.貔貅是長翅膀的,喜歡打麻將的摸貔貅爪,想要仕途順利的摸它的翅膀,想要發財的摸它的屁股。
g. 貔貅正確的摸法是:先按它的耳朵,因為貔貅只忠于自己的主人,按住耳朵代表降伏它,然后順下來是前爪、身體、后爪、屁股,然后從屁股那里虛空抓一把,放到自己口袋里,稱抓財。記得抓財的時候把所有的口袋都打開,能拿多少拿多少呀,呵呵。
<2.>麒麟:
亦作“騏麟”,被古人視為瑞獸、仁獸,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主太平、長壽,少則活一千年,多則達三千歲。它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并居四靈之首位,被稱為圣獸王,地位僅次于龍:“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為之長”。(由于鳳、龜我們都會在五大瑞獸中介紹,因此就不單獨列出“四靈”了,大家知道就好,古人的稱號是很多很多的……)“麒麟”以“鹿”為偏旁,古人造詞的時候,便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麒麟由鹿演化而來,但又決不是鹿,它麋身,牛尾,馬蹄(史籍中有說為“狼蹄”),魚鱗皮,一角,角端有肉,黃色。麒乃雄,麟為雌。
麒麟含仁懷義,特別喜歡有德行的君王。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帝王興衰與麒麟的傳說很多。據說孔子曾為一只左腿被打斷的麒麟而流淚。有人問他原由,孔子說:麟是有明王當政時才出來的,這只麟出來的不是時候,因而遭到傷害,我是為此而傷感的。于是,我們在史籍中看到了許多麒麟“有明王則見”的情形,如“黃帝時,麒麟游于郊藪”“唐虞之世,麟鳳游于田”“禹時麒麟步于庭”“成王時麒麟游苑”“章帝時麟五十一見”等等。由此可以看出,麒麟總是寄托著、體現著古人對理想社會、對仁道德政、對賢明君主的向往和贊美。
民間有“麒麟送子”的說法,我認為介紹麒麟這點是不得不提的。相傳孔子將生未生之時,有麒麟吐玉書(另說為玉石)于山東曲阜闕里人家,上寫“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意謂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孔子的母親顏征明白這是祥瑞的征兆,就將一條繡紱(紱為古代系璽印的絲繩)系在麒麟的角上。麒麟便帶著這條絲繩兒(是紅色的繩么?),在闕里歇宿了一夜,第二天才離去。不久,孔子,這位未來的大圣人就降臨到人間。故事見載于王充《論衡.定賢》及晉王嘉《拾遺記》。從此,便有了傳統吉祥圖案《麟吐玉書》和"麒麟送子"的說法。民間多以“麒麟兒”、“麟兒”、“麟子”等為美稱贊揚別人家的孩子。
http://tieba.baidu.com/f?kz=674644211
這地方還有另一種說法(附圖片)
貔貅(讀音:皮休)與麒麟、龍都是存在于傳說中的神獸,相傳貔貅是一種兇猛瑞獸,而這種猛獸分有雌性及雄性,雄性名為“貔”,雌性名為“貅”,但現在流傳下來都沒有分為雌雄的了。在南方,一般人是喜歡稱這種瑞獸為“貔貅”,而在北方則依然稱為“辟邪”。 適當位置放置貔貅,可收旺財之效。相傳貔貅為討主人開心,會咬過路人的錢,故有言此乃招財之物,因此是民間最常用、最有效的催財物品。如果是掛在脖子上的,一定不要讓人看見。如果是家里的擺設,一定要讓它的嘴沖著窗口,或門口,這樣才能幫你招財。
金蟾:它是擁有三只腳,與其他四條腳的蟾蜍不同,它是會吐錢,傳說它本是妖精,后被劉海仙人收服,改邪歸正,四處幫貧人,吐錢給人們,所以后來被人們當作旺財瑞獸。據說金蟾喜居寶地,凡是有三只腳的蟾居住的地方,地下都有寶物。這就是風水上用蟾的道理。在家里擺放金蟾最主要的是把它的嘴朝向自己,這樣才可以把財吐給自己。
金魚,錦鯉:它取義于“年年有余”,常見的有“九魚圖”即圖中畫上九尾“錦鯉”或“金魚”。“魚”自古就被視作吉祥之物,皆因取其“魚”與“余”同音,俗語說“年年有余”,“九”則有長長久久之意,有時室內裝飾放一對魚,也是年年有余的含義。
招財豬:民間常的肥壯當作是財富的象征,所以有些地方在室內或店內放個招財豬,也當作是招財納富的含義。
財神:分為文財神與武財神,趙公明,關帝被看作武財神,文昌帝君是文財神,武招神為關公之類,應對門外,文招神為財神爺之類應該對門內擺放。官場競爭要有文財神做后盾,商場競爭要以武財神作靠山
是貔貅。 一、貔貅的傳說和史記 貔貅(音皮休)是一種瑞獸,和龍、麒麟一樣皆不存在於現世間。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明史中,有著內容特別豐富的民俗文化。在這些民俗傳統文化中,有深受人們喜愛的能夠驅災避邪、招財納福的五瑞獸:貔貅、麒麟、獅子、龍龜、蟾蜍。而貔貅則是排名首位。 在南方,一般人是喜歡稱這種瑞獸為“貔貅”,而在北方則依然稱為“辟邪”。致于“天祿”則較為少人用以稱這類瑞獸,有些人將它稱為“怪獸”或“四不像”等。中國傳統是有“貔貅”的習俗,和龍獅一樣,有將這地方的邪氣趕走, 帶來歡樂及好運的作用。在傳說中;曾幫助黃帝打敗蚩尤,古代除舞龍、舞獅外,亦有舞貔貅。在道教「請神寶誥」文中,謂有一神只名諱為「先天轄落靈官王天君」,在上天除負有雷神之職,更統有百萬「貔貅神將」,負責天上巡視工作,類似人間糾察工作,飛騰云霧,號令雷霆,降雨開睛,穿山破石捉妖精,收瘟攝毒伏群魔,防備妖魔鬼怪、瘟疫、鬼魅擾亂天庭。 在漢書“西域傳”上有一段記載:“烏戈山離國有桃拔、獅子、尿牛”。孟康注日:“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長,獨角者稱為天鹿,兩角者稱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了。 傳說貔貅是龍生九子的第九子.能騰云駕霧,號令雷霆,降雨開晴.相傳有辟邪擋煞,鎮宅之威力.龍生九子,神通不一。其子貔貅,勝父千倍,長大嘴,貌似金蟾,披鱗,甲形如麒麟,取而獸之優。據說貔貅的主食是金銀珠寶,自然渾身寶氣 , 跟其它也是吉祥獸的三腳蟾蜍等比起來稱頭多了 , 因此深得玉皇大帝與龍王的寵愛,不過,吃多了總會拉肚子 , 所以有一天可能因為忍不住而隨地便溺,惹玉皇大帝生氣了,一巴掌打下去 , 結果打到屁股 , 屁屁封了起來,從此,金銀珠寶只能進不能出。 取而獸之優,有嘴無屁股,吞萬物而不瀉。可招八方財,可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所以貔貅是能納食四方之財,肚子是個聚財囊,同時催官運。 關于貔貅的由來還有另外一個傳說:貔貅是三百多萬年以前生活在西藏、四川康定一帶的西域猛獸,具有極強的搏擊能力。當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紂時,一次行軍途中偶一只貔貅,但當時卻無人認識,姜子牙覺得它長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設法將它收服并當做自己的坐騎。帶著它打仗屢戰屢勝。周武王見貔貅如此驍勇神奇,就給他封了一個官,官號為“云”。當時姜子牙發現貔貅每天食量驚人,卻從不大小便。而它唯一的排泄系統就是從其全身的毛皮里分泌出一點點奇香無比的汗液,四面八方的動物聞到這種奇香后無不爭先恐后,不由自主跑來爭食,結果反被貔貅吃掉。 另據大熊貓專濃家張和民教授稱在古籍中,大熊貓被稱為稱為貔貅(pixiu)。《史記·.五帝本紀》中,敘述了中國“五帝”之首的黃帝,他的國號為“有熊氏”,不僅尊重熊這種野生動物,而且能將熊(黑熊)、羆(棕熊)、貔貅(大熊貓)等野生動物明確區分開來。 貔貅曾為古代兩種氏族的圖騰。史記還追述了一個故事: 4000多年前,黃帝指揮馴養過虎豹、熊、羆、貔貅等猛獸的部落,在坂泉(河北涿鹿縣)打敗了另一個部落的首領蚩尤。因此被賜封為 “ 天祿獸 ” 即天賜福祿之意。它專為帝王守護財寶,也是皇室象征,稱為 “ 帝寶 ” 。又因貔貅食猛獸邪靈,故又稱 “ 辟邪 ” 由于板泉之戰比較著名,所以西漢的史學家司馬遷將它加以記載。除了《史記》外,中國第一部追述古代事跡的《尚書》,在《牧誓》篇中也曾敘述,距今3000多年前,周武王的部隊“如虎如貔”,在牧野大敗商紂五的軍隊,一直到后代,還用貔貅比喻勇猛的軍士,戰無不勝。在佛教中,貔貅還被用為地藏菩薩的坐騎,但是被稱為“諦聽”。 貔貅天生喜歡水,以及金銀珠寶, 以前的皇帝就充分利用貔貅這個特長。將他的形象放在軍旗之上,希望自己的軍隊在打仗的時候,象貔貅一樣勇猛無比,另外也希望貔貅能夠幫助自己搶來更多的金銀財寶。所以過去的軍隊也叫做貔貅之師。由于貔貅能招財聚寶的才能。所以各朝代的皇帝將貔貅定為御用的物品,如果發現有人私藏貔貅將會被認為有劫財竊寶之意,論罪當斬。但仍有一些王朝的官宦地方富豪為了自己能夠達到終身榮華富貴,便經常有私藏貔貅的現象發生,特別是到了清朝乾隆年間,和坤在自己家中私藏御制貔貅使得自己達到無比的富用。貔貅在民間廣泛流傳,直到現在。 在元朝時候。蒙古人就非常崇拜貔貅,而且在打仗的時候,每一個士兵都要配帶貔貅,當蒙古人得到天下以后,為了使天下安定,風調雨順,也出于對水的追求(北方缺水)故在修建鴻源觀的時候就將貔貅放在了水神的跨下,成為了水神的坐騎,所以有這樣一句話叫貔貅到,水神到。水神一到錢來了。到了明朝以后,為了鎮壓元朝的風水于是在元朝的宮殿上建立了景山也叫鎮山。但是中軸線沒有變,鐘鼓樓,鴻源觀都沒有變。貔貅的這種文化傳統也已經深入民間,被老百姓接受。到了清朝的時候,貔貅又一次回到了軍隊當中,這就是在出征打仗的進候,所舉的貔貅旗,而且在出征以前一定要先到鴻源觀進香。以求平安歸來。財源廣進。之后出德勝門去打仗。這種方式叫做出“德勝,進安定,錢銀滿倉”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將貔貅用在生意上的人越來越多,因為貔貅能夠打擊商業上的對手。尤其是放在財位上,更可以旺財,特別是偏門的生意及有外財的人,或者想有外財的人。“馬無夜早不肥,人無橫財不富”所以求財的人,如果配帶貔貅或家中擺放貔貅,可以達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佛學上說“舍得舍得”,又舍才得。古人認為,命是注定的,但運程可以改變。固有“一摸貔貅運程旺盛,二摸貔貅財源滾滾來,三摸貔貅平步青云,步步高升。”“貔貅在手發財順手,家有貔貅萬事無憂”之說。擁有貔貅可以聚財、守財、穩定基業! 貔貅的威猛和它只吃不拉、只進不出的特點,千百年來被皇室當作驅邪聚財的神獸而加以貢奉。在民間,古往今來,海內海外的華人喜歡將它擺放在家宅門口、公司、商場的收銀臺,用以招財納福,鎮宅化煞,改善風水。近代的人認為 現在,在大陸,貔貅已被江蘇省南京市指定為其城市的標志;在,著名的敦煌集團在其屬下所有營業廳的收銀臺都擺放著一對玉貔貅;甚至,全世界赫赫有名的四大賭場:美國拉斯維加斯,韓國華克山莊,馬來西亞云頂;澳門,都有貔貅的身姿。其中華人經營的云頂及的大門口都擺放著一對巨大的用漢白玉雕琢的威風凜凜的貔貅!而我們身上佩帶貔貅不僅能避邪保平安,而且在參與親朋好友間的小賭時你會發現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近代的人認為貔貅瑞獸類吉祥物之一,偏重于帶來財運,辟邪祈福,事事如意,鴻運高漲,福壽雙全等方面的文化寓意。 貔貅的造型 相傳貔貅是一種兇猛瑞獸,面這種猛獸分有雄性和雌性,雄性名為“貔”,雌性名為“貅”。在古時這種瑞獸是分一角或兩角的,雄性代表財運名天祿,能掌管財祿,對招財有神效;雌性名辟邪代表財庫,有財要有庫才能守得住,因此收藏貔貅大多都一次收藏一對 , 才能夠真正的招財進寶。 貔貅能鎮宅幫你驅邪化煞,使家宅平安。也有這種說法:雄性名天祿,能掌管財祿,對招財有神效;雌性名辟邪,能鎮宅幫你驅邪化煞,使家宅平安。如果你的生意欠順,可以放置一對貔貅,則可令你生意滔滔。貔貅更是招偏財最佳的裝飾物,可讓你的財源滾滾而來。 貔貅的造型很多,難以細分。經過朝代的轉變,貔貅的形態比較統一,龍頭、馬身、麟腳,額下有長須,兩肋有翅膀,會飛,且兇猛威武,如有短翼、雙角、卷尾、鬃須常與前胸或背脊連在一起,突眼,長獠牙。到現在常見到、較為流行的形狀是頭上有一角,全身有長鬃卷起,有些是有雙翼的,尾毛卷須。它有一個最大的特點,此獸無肛門,只進不出,比喻為招財進寶。 貔貅有二十六種造型,七七四十九個化身,其口大,腹大,無肛門,只吃不拉,象征攬八方之財,只進不出,同時可以鎮宅辟邪,專為主人聚財掌權。貔貅文化:據古籍《禮記、曲禮》上記載,貔貅是一種猛獸,為五大瑞獸之一(龍、鳳、龜、麒麟),稱它為招財獸。貔貅專為皇帝守護財寶,也是皇室的象征,稱為“帝寶”。又因貔貅專食給種猛獸、斜靈,故又名“辟邪”。 ??貔貅有二十六種造型,七七四十九個化身,每個化身都有共同特點:嘴巴大、腹大、屁股大。它沒有肛門,只吃不拉,象征攬八方之財,只進不出,同時可以鎮宅辟邪,專為主人聚財掌權。據古籍《禮》。它唯一的排泄系統是從皮毛中分泌出來的汗液,汗液奇香無比,遠處的動物聞到香味后跑來爭食,反被它吃掉。它嘴大吃四方,攬八方之財,腹大寓意福大命大,屁股大坐的穩,穩坐江山,而且還可以鎮宅辟邪。它專為主人聚財掌權,后人將它稱做“聚財神獸”加以供奉。 佛學上說“舍得舍得”,有舍才得。古人認為,命是注定的,但運程可以改變。故民間有 “ 一摸貔貅運程旺盛,再摸貔貅財運滾滾,三摸貔貅平步青云 。”“貔貅在手發財順手,家有貔貅萬事無憂”之說。擁有貔貅可以聚財、守財、穩定基業! 的美好祝愿。”古代風水學者認為貔貅是轉禍為祥的吉瑞之獸。 貔貅的功用 貔貅有八大功效:鎮寶、辟邪、化煞、轉運、求財、求子、添壽、定姻緣。貔貅在風水上用來驅邪、擋煞、鎮宅其威力是無庸置疑的。相傳貔貅喜愛金銀財寶的味道,常咬回金銀財寶來討主人的歡心,故有言此乃招財之物。因而貔貅另有旺財的功用。貔貅在五行風水中帶火性,能招來大量的金錢,使世間財源自此打開。 貔貅與麒麟有所不同,貔貅是兇狠的瑞獸,有鎮宅辟邪的作用,古代還用它來鎮墓,是墓穴的守護獸,一般古墓的墓前都可以看到,可知其殺氣的勇猛。 貔貅在風水上的作用,可分以下幾點說明:一、有鎮宅辟邪的作用,將已開光的貔貅安放在家中,可令家中的運轉好,好運加強,趕走邪氣,有鎮宅之功效,成為家中的守護神,保合家的平安。二、有趨財旺財的作用,這是較多人知道的,在一些賭館麻雀館,都很容易看到貔貅。除助偏財之外,對正財也有幫助,所以做生意的商人也宜安放貔貅在公司或家中。 在風水班里有一事例是與貔貅有關的。 三、有化解五黃大煞的作用,五黃在風水上是可怕的殺星,它所到之處,都會令宅中人口不健康、運滯等,前文已有詳細的說明,我們在五黃所到之處安放貔貅可解其兇性,如果在大門最好是放一對。 貔貅還是很多作用,但這種瑞獸最好用來化煞鎮宅和旺財,尤其在財運方面,貔貅是有較明顯作用的。 貔貅乃是風水鎮宅、轉禍為祥之神獸。最擅化解五黃煞、天斬煞、穿心煞、鐮刀煞、 屋角煞、刀煞、白虎煞、陰氣煞(如墳場、廟宇、鬧鬼地方)、二黑病符星。貔貅具辟 邪、擋煞財三大功用。 一、當我們在外若沖煞到或卡到陰,回到家入門,附身煞見到貔貅神獸,立即逃之夭 夭。 二、當陽宅遇到上列煞氣,至家人居住不安、損人破財家庭不合、車禍、血光、開刀 、離婚等……貔貅鎮之保平安。 三、當我們做生意或從事業務推銷工作,若有生意機會,可請求貔貅神獸幫忙,咬住 任何的生意機會,并促成買賣交易順利,生產平安,收款順是(要叮嚀好生意來 ,壞生意不要成)。 四、貔貅神獸另具有驅邪除妖,收瘟攝毒,伏群魔的威力,因而亦可請其預防六畜瘟 疫(豬只口蹄疫、狂牛癥、雞、鴨、魚瘟)等。 五、門前犯煞安門口;窗外對到安窗口。流年煞方,安犯到地方。 * 貔貅鎮宅化煞力量最強,安奉之人要常感念鎮護之情。偶爾請以好香熏之及壽 金清凈布光,威力才能持久有效。 多達98%的,,東南亞及廣東的超級富豪都是戴貔貅一族,包括李嘉誠,龔如心,霍英東,曾憲鋅,董明珠等等!李嘉誠一共擁有888只貔貅,這就是久富不衰的奧秘! 它是吉祥物,購買時憑緣份。20年來,戴貔貅的人,沒有一人死于車禍和意外事故,也沒有一人死于劫殺和被殺。
貔貅
貔貅拼音是pí xiū,別稱"辟邪、天祿、百解",俗稱"貔大虎",是中國古書記載和民間神話傳說的一種兇猛的瑞獸。
中國古代風水學者認為貔貅是轉禍為祥的吉瑞之獸。從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極度注重收藏和佩戴貔貅,傳說貔貅除了開運、辟邪的功效之外,還有鎮宅、化太歲、促姻緣等作用。中國傳統有裝飾"貔貅"的習俗,貔貅寓意豐富,人們相信它能帶來歡樂及好運。古時候人們常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
中文名稱
貔貅
外文名稱
Brave troops
用途
辟邪,鎮宅等
拼音
pí xiū
別名
辟邪、天祿、百解
翡翠貔貅貔貅適合什么生肖人戴貔貅圖片貔貅的圖片貔貅的種類貔恘貔貅的佩戴禁忌貔貅的寓意龍生九子是哪九子貔貅貔貅是什么
神話傳說
貔貅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兇猛威武,它在天上負責巡視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天庭。
傳說貔貅觸犯天條,玉皇大帝罰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財為食,吞萬物而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這個典故傳開來之后,貔貅就被視為招財進寶的祥獸了。很多中國人佩戴貔貅的玉制品正因此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