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誠則靈、
北京紫竹院 陜西華山 云南西山 廣東西樵山 廣東南華寺 馬上就要到了七夕節了,是不是很多朋友都要計劃出去玩了呢?但是有些景區可是不能去的,因為這里有著一些情侶去了會分手的傳說,具體的都有哪些,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北京紫竹院
第一個景點就是北京的紫竹院。紫竹院是北京市內一所免費的公園,位于海淀區白石橋附近,距離首都體育館、國家圖書館都不遠,附近也有幾所高校。整個公園環境悠久,尤其竹景最為動人。這里也是夏天賞荷花的好地方,泛舟湖上、十分愜意,是一處休閑游的絕佳去處。
不過,就是這座美麗的城市公園,流傳著一句“牽手陶然亭,分手紫竹院”的魔咒。傳說情侶來了紫竹院就會分手,后來《非誠勿擾2》中孫紅雷和姚晨飾演角色的離婚典禮,就是在紫竹院公園里拍攝的,因為馮小剛導演也聽過這個傳聞。
后來有人分析,為什么紫竹院會有這樣的分手傳聞呢,因為這里附近有幾所高處,而且免費開放,所以許多學生情侶都會來這里約會。來的人多了,難免會有分手的,于是才有了這樣的說法。
如果真的如此,那這個景色優美、又免費的景區還真有點冤枉啊。
陜西華山
第二個“分手圣地”就是西岳華山。華山是中華名山之一,那知名度可是非常高的。再加上“華山論劍”的武俠夢加持,更令這座“奇險天下第一山”聞名國內外。
不過,這座名山也是不少網友吐槽的“分手圣地”,據說一般情侶來了會分手。但如果兩個人扛過了這個“坎”,感情會變得更深厚。
云南西山
云南昆明好玩的地方很多,位于滇池西岸的西山,自古便有“滇中第一佳境”的美譽。前兩年,隨著地鐵3號線的連通,位于昆明市郊的西山,也成了昆明人周末爬山登高的好去處。
和華山一樣,西山也是一個愛情的“試金石”。傳說西山下的滇池內有神靈,來到這里的情侶,如果神發現他們有一方對愛情不忠,就會讓他們分手;但如果情侶是真心相愛,但感情會更加好。
廣東西樵山
除了西岳華山,廣東也有一座“分手山”很有名氣,那就是位于廣東佛山市的西樵山。西樵山同樣是一個國家5A景區,山上有一座高61.9米的觀音,是世界上最高的高音坐像。
西樵山是分手山的傳聞由來已久,據說來源一個“血桂花”的凄美傳說。根據《西樵山志》記載,古時候西樵山上有個姑娘名叫桂花,與山里的漢子鷹強相戀。后來鷹強要外出參軍,臨別時倆人在一株桂花樹發許下此生不負的誓言。
鷹強走后第七天,西樵山上的桂花開了,竟然是血紅色。直到桂花姑娘離開了人世,她等待了一生的鷹強也沒有回來。山里人將她葬在那株桂花樹旁。據說這幾株桂花樹仍然活著,生長在西樵山丹桂園內,樹高身粗,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大概因為這么一個傷感離別的故事,人們傳來傳去,西樵山就成了一座“分手山”了。不過,大家如果在網絡上搜索,還是會看到很多游客去了西樵山而分手的帖子,到底是巧合還是什么原因,小編就不得而知了。
廣東南華寺
南華寺位于在廣東韶關市,這里是“南宗禪法”的發源地,在佛教有著非常高的地位。如今南華寺也是一個國家5A景區,環境清幽,古跡遍地,很值得一去。
南華寺的香火十分旺盛,但比較有意思的是,這里可以求財、求平安,就是不能求姻緣。情侶一起去了很容易分手,因為它還有個別稱叫“分手寺”。你身邊有沒有去處南華寺卻沒有分手的情侶呢?可以拿出來做個反證。
好了,這些景區大家記住了?雖然是有些了,但是信不信還是看大家自己了!
心誠都好
李明啟 明恬 明雅 明曦
現在和尚都講錢,和尚真心向佛的話就不會收門票了。現在的和尚都不怕下地獄。你去求簽,還不如出外走走,遠游一下更好。
散布在京城的佛寺、道觀、清真寺,以各自的方式存在著,為信徒們滌清心靈,為這座古老的城市默默祈福……這些寺廟年代久遠,風景怡人,不僅是香客信徒的好去處,也是旅游行程必選方案。
妙應寺
妙應寺位于阜城門內大街路北,始建于元代,初名大圣壽萬安寺,遭火焚,明朝再建時改稱妙應寺。因寺內有通體涂以白堊的塔,俗稱白塔寺。現寺內的建筑大都為清代所建,僅白塔在火焚中幸免,為元代遺物,至今已700余年。院中間聳立著白塔,塔下臺階可直登塔基,頂端華蓋四周懸掛著36副銅質透雕的流蘇和風鈴,微風吹動,鈴聲悅耳。白塔的形制,淵源于古印度的窣堵坡,由尼泊爾工藝家阿尼哥參加了設計和修建。妙應寺白塔是元大都保存至今的重要標志,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行車路線:乘13、101、102、103、823、812、814路車到白塔寺站下車。咨詢電話:66160211。
法源寺
法源寺在宣武區法源寺后街,宣武門外教子胡同南端的東側,它是北京市內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的、歷史最悠久的名剎。法源寺現為中國佛學院和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所在地。古寺藏經館中陳列著東漢、東吳、北魏、北齊及隋唐石雕造像,其中以唐感享三年造像最為珍貴,而明代木雕佛涅盤像,長可十米,是北京最大臥佛。法源寺的丁香很有名,號稱香雪海、曾與崇右牡丹、恭王府海棠并稱京畿三大花事,乃京城絕景。作家李敖的長篇小說《北京法源寺》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現實的法源寺不可錯過!行車路線:乘61路車到牛街南口站下車,沿南橫西街至教子胡同再向東。聯系電話:63533966。
廣濟寺
廣濟寺位于西城大街西四路口西北角,相傳創于金代,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是北京的名剎之一。明天順年間,山西普慧和尚重修古寺,賜名"弘慈廣濟寺"。古寺建筑至今保存完好,寺內花木秀麗,院落幽靜。其中雄偉的天王殿,除四大天王"金剛怒目"外,便是明代銅鑄的頭戴天冠的彌勒像和手捧金杵的明鑄銅韋馱像最為珍貴。寺中古樹旁立石碑上刻乾隆帝御制《鐵樹歌》,甚為珍貴。廣濟寺現為中國佛教協會所在地,是全國佛教事務活動的中心。行車路線:乘13、101、102、105、823、812、814路車到西四站下車。聯系電話: 66160907。
雍和宮
位于東城區安定門東大街和雍和宮大街交匯處,它是北京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教黃教寺院雍和宮。雍和宮建于清康熙33年,曾為雍正登基前的府邸--雍王府。乾隆9年乾隆九年改為藏傳佛教寺廟,成為清管理全國喇嘛教事務的中心。雍和宮有將漢、滿、蒙、藏等多種建筑藝術融為一體的獨特藝術風格,寺院殿宇宏偉,樓閣巍峨,既有宮殿金碧輝煌的建筑,又有古剎莊嚴肅穆的氣氛。雍和宮內紫檀木雕刻的羅漢山;白檀木雕刻的彌勒大佛;金絲楠木雕刻而的旃檀佛龕,被譽為雍和宮內的木雕"三絕"。行車路線:公交13、62、44、406路可達,也可乘地鐵直達。聯系電話:64049027
孔廟
北京孔廟坐落在北京僅存的唯一一條仍保持著清代北京古老街巷風貌的國子監街上,距另一聞名全國的藏傳佛教寺廟--北京雍和宮,僅百米之遙。北京孔廟占地22000平方米,自1302年元朝建廟以來,這里就是元、明、清三代皇帝親臨祭祀孔子的主要場所,它的等級在全國的孔廟中是最高的。孔子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和世界文化名人,受到各國游客的尊崇,北京孔廟也成為有別于其他各地孔廟,風格獨異的京城旅游的熱點。行車路線:乘13、406、807路車國子監下車或乘地鐵、116、特2路雍和宮下車。聯系電話:84011977。
白云觀
位于西城區白云路的白云觀是北京第一大道觀,有"全真第一叢林"之稱。白云觀原為埋葬邱處機遺蛻而創建的,位于金代"太極宮"東側。邱處機是全真道祖師王重陽的七大弟子之一,創建龍門派,他的遺骨至今仍埋葬在觀內丘祖殿香案下石座內。白云觀規模宏大,觀前影壁所嵌"萬古長青",為元趙孟頫書。欞星門為七層四柱牌柱,舊為觀中道士觀星望氣的地方。觀內三清閣東側為藏經樓,自明代以來貯奉《正統道藏》,當時所建的《賜經碑》,今保存完整。現在中國道教協會便設在白云觀內。行車路線:乘19、320支414路車到白云觀站下車,或乘114、308、937路到白云路下車向南。聯系電話:63463531。
覺生寺(大鐘寺)
大鐘寺位于北三環北側,又稱中國古鐘博物館,因寺內大鐘殿懸有一口大銅鐘而得名。大鐘寺古鐘博物館目前收藏鐘鈴類文物439件套,其中永樂大鐘鑄于明代,距今已500多年。鐘身內外整齊地鑄有佛教經典17種,總計227000多字,字體工整、堅韌、相傳為明朝書法家沈度的手筆。永樂大鐘造型精美、鐘聲純厚綿長、穿透性強。清晨可遠傳10余里。永樂大鐘以悠久的歷史、高超的書法藝術、精美的鑄造工藝而馳名中外,有中外鐘王之譽。除這口大鐘以外,大鐘寺內還陳列元、明、清三代鑄造形式、花紋造型不一的銅鐘近百余口。行車路線:302、367、718路大鐘寺下。聯系電話:62550819。
戒臺寺
戒臺寺位于京郊門頭溝的馬鞍山麓,至今有1300多年歷史。戒臺是僧人受戒的壇臺,也叫戒壇。戒臺寺戒臺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戒臺,有"天下第一臺"之說,并可以傳授佛門最高戒律菩薩戒,而成為我國佛教的最高學府。戒臺寺素以""戒壇、奇松、石洞"聞名天下。戒臺怫龕中113尊泥制彩繪的戒神,出自第四代"泥人張"張銘先生及弟子之手,是難得的藝術珍品。石佛村的明代摩崖造型是北京地區目前所發現的規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一處摩崖造像群。行車路線:游7路、931路直達;或乘336、326路至河灘,再轉長途車可達。駕車可從五孔橋洞阜石路到門頭溝區石門營,有路標。聯系電話:69802645。
紅螺寺
紅螺寺位于京郊明珠懷柔縣境內,為歷代佛教圣地,也是京華氣功的發源地。紅螺寺始建于東晉,為十方常住寺,是北方最大的佛教叢林,千年以來一直是佛教圣地。歷屆住持多由皇家命派,高僧頻出,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紅螺"之說。因有紅螺仙女的美妙傳說,當地人稱之為"紅螺寺"。紅螺寺歷屆主持多由皇家命派,高僧頻出,佛法超風。寺內環境幽雅,古木參天,經年常青,其中紫藤寄松、御竹林、雌雄銀杏號稱三絕景。行車路線:宣武門乘游6、游16路直達,或東直門乘916、936路至懷柔再轉車。駕車可從三元橋下京順路,沿迎賓館北路行5公里即到。聯系電話:60681639 。
敕賜和平寺(花塔寺)
敕勒和平寺位于位于八達嶺長城南麓、昌平衛星城西北15公里的龍鳳山腳下花塔村內,又名花塔寺,始建于唐代。寺院處在龍鳳山的龍尾山坳之下,山峰險峻,景色秀麗。寺院建筑規模宏大,殿堂錯落有致,遮掩于參天古樹之中。敕勒和平寺是歷代北京佛事活動中心。敕勒和平寺恢復了每年陰歷初五和九月初九唱大戲四天的文化傳統,使花塔和平寺廟會又成了聞名京、津的傳統廟會。行車路線:德勝門乘345路到昌平終點換乘357路到南口鎮下車乘小公共汽車直達;或從北京北站早7:00乘火車到南口站下車,再轉乘小公共汽車直達。
聯系電話:69778491,69778497。
云居寺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區境內的白帶山下,它的石經山藏經洞及唐、遼塔群構成了我國古代佛教文化一大特色,被評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是我國佛教經籍薈萃之地。寺內九個藏經洞珍藏著浩瀚的石經、紙經、木板經,號稱三絕。除了佛教三絕與千年古塔外,寺中還珍藏著令世人矚目的佛祖舍利,為千年古剎增添了一份祥光瑞氣。云居寺是國內外著名的佛教寺院,享有"北方巨剎"的盛譽,它特有的幽靜環境、奇特的秀麗風光,蘊涵著濃郁的佛教文化特色。行車路線:從天橋做917至云居寺、十渡,5月--10月在前門乘游10路(北京南站--云居寺),都可直達云居寺。聯系電話:61381612。
東岳廟
東岳廟位于朝陽門外大街路北,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元末毀于戰火。后經多次擴建,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正一派"道觀。東岳廟有"京城小碑林"之稱,廟中原有碑石140余通,幾經戰火,現僅存二三十通。全廟共有神像3000多尊,其人物形態各異,生動逼真,故有"東岳廟神像甲天下"之說。東岳廟不僅是顯赫一方的道觀,它的建筑藝術及規模在全國寺廟中也是位居前位。行車路線:乘110、112、109路車到神路街站下車,或乘地鐵到朝陽門站下車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