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關于佛像開光與意義的開示:
請佛像到家里供養,不需要做任何儀式。佛像請到家里也不需要開光,這個事情我也講的很多。大家都希望這個佛像會靈驗,就一定要開光,不開光他就不靈了。你請我去給它開光它就靈了,你想想看,你就不如拜我,我比它強多了。我叫它靈就靈,叫它不靈就不靈,那佛菩薩就聽我的了,這個觀念錯誤。開光到底是一回什么事情?新造的佛像,或者新造的禮堂、念佛堂,開幕儀式,我們現在不叫開光,叫開幕。開幕的時候一定要跟大家講解,為什么要建立這個,為什么要造這個佛像,造這個佛像是什么用意,我們供養有什么好處,把這個說出來之后,這叫開光。是佛像開我們的光,不是我們開佛的光,你看這個顛倒了,這麻煩大了。 像我們供觀音菩薩,觀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我們看到觀音菩薩,自己對一切眾生慈悲心就要生起來,是觀音菩薩開我們慈悲之光;地藏菩薩他是孝子,見到地藏菩薩,我們就想到要孝順父母,把我們孝敬父母的光開出來,這個意思就沒錯,這一定要懂得。一個佛菩薩就像我們學校里功課一樣,他代表一門功課,你把他講清楚,看到他,他來提醒我的。你說你是個不孝的人,有人天天在你旁邊嘀咕你「你要孝順父母,你孝順父母」,聽了幾天你就討厭了,你就會怨恨那個人。佛門里的方法非常巧妙,供一尊你看到很喜歡的地藏菩薩,看到他,他就在提醒你孝養父母;看到觀音菩薩,就提醒你,你要慈悲對人。所以,所有諸佛菩薩的形象都是這個用意,千萬不要錯會意思,錯會意思你就上當了。不但是佛菩薩沒有開你的光,你是愈迷愈深,大錯特錯,你真正是。有關破除與佛門設施表法的開示:1 佛法里所有一切設施都是教學的工具,都是表法,都是啟發自性,這是很了不起的。
2 灌頂是形式,是表法;重要是法,不懂得法就白灌了。灌是慈悲加持,頂是佛頂,把佛法里面至高無上的佛法傳授給你,這叫灌頂。
3 佛用蓮花來表法,把污泥比作六凡世間,上面的清水比作四圣法界。蓮花開在上面,四圣六凡他都放下了,都舍了,這叫真清凈。如果你把四圣六凡統統舍掉,你就是蓮花化生。
4 我們這個法門也稱為蓮宗,極樂世界也稱為蓮華世界。蓮花是花果同時,拿來比喻凈宗念佛成佛非常恰當。
5 法 輪是最早用來表法的,輪是一個很不可思議的一個象征,它確確實實代表了佛法的內涵。輪的周邊在動,它心不動,佛法里面講的空有、性相、動靜,它統統能代表。“輪”代表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用它來表法。
6 在佛法里養生的原則是:身要動、心要靜。身體是一部機器,機器要運作、要運轉,一定要動。輪的圓周在動,我們身要動;輪心是非有非無,心不但要靜,心要虛。心里頭一無所有,這樣的人決定長壽,這樣的人決定不生病。
7 手結印,合掌、放掌都是表法。合掌的時候表一心,放掌的時候表法界。
8 佛門當中,講經說法是佛事,我們點蠟燭,不點電燈,為什么?蠟燭能明顯地表法,蠟燭代表燃燒自己、照耀別人,舍己為人。
9 香表什么?香表信香,對佛菩薩的教誨深信不疑;又表戒定真香,戒定是真干,真正依教奉行。
10 佛像前面的供具,最重要的是供水。不燒香沒有關系,不燃燈也沒有關系,一定要供一杯水。水表什么?表心,心要像水一樣清凈,要像水一樣平等。
11 供花,是提醒自己要修好因;供果,是提醒自己要求好果。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在佛菩薩面前磕幾個頭、燒幾支香、供香花水果就得佛力加持,那是,沒有這回事!
12 世俗人戴珠寶是炫耀他的身份與財富;學佛的人戴珠寶是提醒自己心要清凈、要不染、要不變,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取這個意思。
13 阿彌陀經講的“十萬億”不是數字,是表法的意思。十萬億是盡虛空遍法界,真如本性是盡虛空遍法界。
14 在佛經里面數字都是表法的意思,像阿彌陀經里面,我們看得最多的是用“七”,像七重行樹、七重羅網、七寶池。七代表圓滿,七的意思是東、南、西、北、上、下、當中,取這個意思。
15 你一入佛門,頭一個看到的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特別塑造布袋和尚的像,大肚皮代表有容量,能包容。彌勒菩薩代表“生平等心,成喜悅相”,對待任何一個人都歡歡喜喜,一切是非善惡統統能包容。
16 東方天王代表盡職,履行道德;南方天王代表精進,日新又新;西方天王代表多見;北方天王代表多聽。這是天王殿,你一入佛門就給你上第一課!
17 寺院里面供養佛菩薩,是為了教學;這種教學,不僅是學佛的基礎,也是做人的基礎。看到佛像就磕頭,那就叫禮敬嗎?泥塑木雕的佛像你給它磕一萬個頭,它也不曉得!
18 佛像是表法的,叫你看到它,曉得除了自己之外,統統都是佛,是這么個意思。佛是覺,覺性里本來具足一切功德。我們在事相上見到佛像,立刻就曉得,要覺悟,要求覺! 有關佛陀教育的開示:
1 佛教,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釋迦牟尼佛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家,也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義務工作者。
2 釋迦牟尼佛一生中,辦班三百多次,教學四十九年,目的是教人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不外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3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他的教育不分國家界限、不分種族、不分宗教。佛不是神,也不是仙人;佛是對于宇宙人生、理事、因果徹底通達明了的人。
4 佛法的教育目標是:讓大家明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人與天地鬼神的關系。
5 佛教我們,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佛是覺而不迷;學“覺而不迷”這樁事叫佛事。
6 佛的外表和常人無異,也有喜怒哀樂,但他的內心永遠保持清凈,絕不會起心動念。一個人,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他就是佛。
7 凡夫做事是為個人,而佛是為眾生。佛教我們,對自己要清凈,對別人要慈悲。
8 佛法教學的宗旨是: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學佛的人,要常想佛的教誨,并將佛的教誨應用在生活中。學佛,是學真實智慧。真正向佛陀學習,這叫學佛1 佛教是教學,是釋迦牟尼佛對于九法界一切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如果我們用現代的眼光來看佛教,佛教是現代人所說的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釋迦牟尼佛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工作者。
2 他老人家有究竟圓滿的智慧,他明了社會是多元的,所以有許多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國家民族、各種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
3 我們居住在一個社會上,如何能夠和睦相處、互相尊敬、互相敬愛、互助合作,真正能做到世界大同?這樁事做不到,所以世尊舍棄王位,放棄。
4 這樁事武力也做不到。我們在經典上看到,釋迦牟尼佛年輕時代,武藝超群,他可以作將軍,他可以作元帥。他知道這個方式達不到社會和諧、安定、繁榮的目標,所以也放棄了。
5 經濟與科學技術,這是現代我們親眼看到的,也不能夠增進人民的幸福。物質生活的水平提升了,倫理道德幾乎完全喪失了。
6 今天這個世界災難很多,我們活在這個世間,無論是哪個階層的人物,不管男女老少,不論哪一個行業,都沒有安全感,精神生活非常空虛。
7 今天所謂的自然災害,我們不知道,與我們的思想行為有密切的關系。世尊明了,所以他放下一切,從事于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工作。
8 世尊不但以言教,而且也身教。佛經里面所講的三輪教誨,三輪是“身、語、意”,無一不是教導一切眾生,他老人家給一切眾生做最好的榜樣,最好的示范!
1 諸位要知道,釋迦牟尼佛是王子的身分,身分高貴又非常聰明,一般人見不到的人,他都能見到。由于他的身分特殊,印度當代一些高人,他統統親近過。
2 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出來參學,到三十歲整整十二年。學了十二年之后,是學了不少東西,但是不究竟,我們現在的話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3 印度那些高人他們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有,沒有智慧。他們的禪定不到家,只是到第八定。他們往上能夠見到非非想天,往下能夠見到阿鼻地獄,本事可不小!可是釋迦牟尼佛提出問題,這六道從哪來的?為什么會有六道?這六道能不能解決?沒有一個人能答復。
4 所以佛學了之后不究竟,再找不到地方學。這時他在恒河邊上看到一棵大樹,大樹底下一坐一入定,十二年所學的東西算了,放下,統統丟掉,不要了。這一丟掉,智慧開了,“夜睹明星,大徹大悟”!這就是以后佛教給我們的: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就行。
5 他十二年求學沒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道實在求不到;哪里曉得一把這個放下就大徹大悟了。從此以后他教學,一直到他圓寂,他七十九歲圓寂的,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他教學不收費,完全是義務的,有教無類,教了四十九年。釋迦牟尼佛是什么人?用現代的話來說,他是個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
6 釋迦牟尼佛一生義務教學,他不分國籍、不分宗教、不分族群,只要你肯來學,他都很熱心地來教你。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他是職業教師,他不是神,他也不是仙,他不是搞宗教,他是辦教育。
7 佛沒有叫你去崇拜神,佛教你敬神,為什么?神也是眾生。我們對人要尊敬,對鬼神也要尊敬;不但對鬼神尊敬,對畜生也要尊敬。為什么?它本來是佛。既然一切都是佛,我們都要以真誠的恭敬心來對待。你要記住這句話!
8 我們把釋迦牟尼佛看成宗教家,是冤枉他!他是個好人,冤枉好人是有罪的。我們對佛教根本不認識就加以批評,你說是不是罪過?我們把佛教當作宗教撇在一邊,這么好的東西不學習,那就永遠要搞六道三途,就這么回事情!
1 有些初學者沒有讀任何經,可是拜過很多寺廟,也參加過大法會,除了會念阿彌陀佛,什么也不會。他問,對于整天很忙的人來說,怎樣做比較好?
2 這個問題相當重要。學佛首先要明了“佛”是什么。如果對“佛”很含糊、不清楚,試問你學的是什么?你完全學錯了。我們為了初學,特地有一個專題報告,《認識佛教》。這個報告是在很多年前,我在美國邁阿密對美國人講的。學佛要從這個地方入門。
3 《認識佛教》里面,我們提了三個中心的問題:什么是“佛”?什么是“教”?什么是“佛教”?佛教這兩個字就有三個問題:一個是“佛”,一個是“教”,一個是“佛教”,三者搞清楚、搞明白,然后你才懂得怎么學法。
4 佛教教些什么?我們學了有什么好處?應不應該學習?總得要搞清楚、搞明白。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念他?念他有什么好處?統統搞清楚、搞明白了,然后我才肯定我要不要念,所以學佛決定不是。
5 “佛”這個字是從古印度梵文音譯的,它的體是“智慧”,它的作用是“覺悟”。我們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佛”的智慧是圓滿的,是究竟的,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對于宇宙人生理事、因果徹底通達明了的人,我們就稱作“佛”。
6 所以佛不是神,也不是仙人,最簡單的話來說,佛是一個智慧圓滿究竟的人。我們學佛學什么?學佛的目的是求真實智慧。唯有真實智慧才能解決問題,要懂這個道理。由此可知,佛教是智慧的學問,是智慧的教學。
7 “佛法”,法是一切萬事萬物的代名詞,佛是“能覺”,法是“所覺”,對于世間萬事萬物都通達明了,這叫佛法。搞清楚、搞明白了,這個事情才好辦。所以,我們要把佛法介紹給初學,最好從《認識佛教》下手。第二部最好是介紹《了凡四訓》,讓他真正明了因果報應的道理與事實真相。
8 有了這個基礎之后,再介紹佛經給他看。看佛經,實在講也不容易看懂。雖然古人是用最淺顯的文字來翻譯經典,可是這些文字我們現在看還是很深,必須要聽講解或者看注解,才會有幫助。所以接引初機,用《認識佛教》和《了凡四訓》最好。
1 我在講經常常跟大家提示,釋迦牟尼佛不是神,也不是仙人,釋迦牟尼佛是人。他是個什么樣的人?用現代的話來說,他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這是他的正確身分。
2 他是個義務工作者,非常盡忠職守,他非常忠于他的教學事業。他所從事的教學事業,怎么說是多元文化?他不分國家、不分種族、不分宗教。
3 他有教無類,不管什么人去向他請教,他都真誠慈悲地教導、平等地教導。他熱心地幫助一切眾生,不疲不厭!他給我們做出這個示范,我們應當要學習,學佛,就是學釋迦牟尼佛這個樣子,要學得像!
4 世尊當年在世,我們在經上看到,每天教學講經,講經就是上課,給學生、給聽眾上課,每天八個小時,經上所謂的“二時講經”。
5 古印度把晝夜分做六時,晝三時、夜三時;我們現在的時間單位,晝夜是二十四小時,所以稱為小時。印度的一個時,是我們現在的四小時,二時是八小時。
6 世尊教學,每天八個小時,四十九年從不間斷,確確實實是個“模范老師”!全世界人如果要制定“世界教師節”,我們想,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一定被選為第一個代表!
7 佛法的教學,沒有名利;沒有名利,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推動?大悲心。沒有大慈悲心,誰干!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不辭辛勞,一天到晚給大家上課,一天講八個鐘點經,還要領眾去修行,哪一個教員肯這樣拼命去干?
8 釋迦牟尼佛教學,什么地方請他,他就去什么地方。他不要薪水、不要供養、不要待遇,就日中一食,三衣一缽,什么都不要,這是什么?大悲心!所以學佛,四眾同修,無論在家出家,要有大智慧、要有大悲心,這才是菩薩道!
1 我們今天學習的是佛陀的教育,跟著釋迦牟尼佛學。佛教給我們什么?教給我們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他老人家的教學,歸納起來不外乎三樁事情。
2 第一個,教給我們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佛教導我們要修“三福”,要修“六和”。其次,教導我們如何與大自然相處。自然是我們生活的環境,生活環境跟我們有什么關系?今天許多人都說地球病了,地球上生態環境被破壞了,這就是我們不懂得自然環境與我們生活有什么關系!
3 我們今天任意地糟蹋環境、破壞環境,地球也生氣了,地球也發怒了,所以到處有許許多多的天災,水患、地震、風災。氣候異常,地球發脾氣,是因為我們沒有能夠善待它。不是佛教給我們,我們不懂!
4 第三,佛教導我們如何與天地鬼神相處,這從事上講,就是我們如何跟所有宗教相處。如果用今天科學家的方式來說,科學家證明空間是多元的,所謂三度空間、四度空間、五度空間。從理論上說,空間是無限度的。
5 現代科學家證實,至少有十一度空間存在。人道以外的眾生,我們見不到,科學家的發現正確,確實如此。六道里面,我們見不到天道,也見不到餓鬼道,見不到地獄道。為什么?我們所處的空間不同。那里頭有沒有眾生?有,太多太多了,比我們這個地球上的眾生,不知道要多多少倍!
6 佛教給我們,只有把人的關系相處好,大自然的關系相處好,天地鬼神的關系相處好,我們才能夠過安定、繁榮、幸福、美滿的生活。佛法的教學內容不外乎這些。
7 佛陀的教育,跟世間一般教育來相比較,沒有比佛教育對我們自己更親切的了,所以人不能不學佛。無論是哪一個族群、哪一個宗教,統統要學佛!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宗教,勸你學佛,絕對不是叫你改變宗教信仰!
8 佛家講“眾生無邊誓愿度”,眾生無邊,沒有界限,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不分國族。“度”是為一切眾生服務,而服務里面,最重要的是教學。儒家常講“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君親師”是一不是二,世尊做到了,他老人家做出了好榜樣來給我們看。所以佛陀的教育,任何宗教、任何族群、任何不同的文化都歡喜接受!然后分析什么是:
1:對于事物的真相沒有深入研究搞清楚就去貿然相信,這是(比如很多人見什么就拜什么不分佛菩薩神鬼圣人都要拜,問他拜的是誰?有什么表法的意義?能提醒自己學習到什么道理沒?他迷迷糊糊統統不知道~)2:對于事物的真相沒有深入研究搞清楚就去貿然不信,這個也是(比如很多人都存在這個觀念,比如他不信佛,你問他為什么不信,回答:不知道...。不信的道理是什么?回答:不知道.....反正就是不信。這和愚癡或狂妄之徒有何區別?)3:總結:對于事物的真相沒有深入研究搞清楚,就去貿然不信或者貿然相信都是。的特征是:沒有正知:人云亦云,沒有主見,別人說什么就跟著信或不信什么。懶惰:不愿意花費一點時間去搞清事實真相,寧可糊糊涂涂被別人牽著思想走一輩子。狂妄愚癡:自己符合以上之類,還說正在人家正在學習并搞清真相的人是,那他是什么?加迷,迷,雙重。迷”是你不了解,你對于這個事實真相、理事因果都不了解,你就相信它,這叫。為什么叫?你沒搞清楚。沒搞清楚,信它是,不信也是。你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那就不叫。你真這樣做到了。比起那些生不知何來,死不知何去,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混混沌沌一生的人,那個更有大智慧?凈空法師關于的開示:
1 什么叫?對于事實真相,沒有搞清楚,沒有搞透徹,我們相信它,那就叫。2 社會大眾對佛教不了解,什么叫佛教他不知道,他也到寺廟里面來燒香拜佛,那叫。3 為什么叫?佛教是什么,他不知道,“大家都拜佛,佛會保佑;我也去拜,佛也會保佑我”,這是。沒搞清楚,就是。4 鬼神亦復如是,其他任何宗教也都如此,總得要搞清楚、搞明白。在佛法里,道理、事實真相、因果都搞清楚了,不迷惑了,我相信它,這就叫正信。5 譬如像鬼神這些事情,我們不知道事實真相,人家說有,我們跟著說有,這是;人家說沒有,我們跟著說沒有,你想想看是不是?也是。6 怎樣叫不?你把事實真相搞清楚了,搞清楚它確實是有,我相信它有,這不。它確實有,我并沒有搞清楚,我信它沒有,這是。7 佛法的高明處,佛法令我們佩服的地方,并不是釋迦牟尼佛說有就是有,說沒有就是沒有,不是,佛不是這樣教人;佛要是這樣教人的話,不值得我們佩服。8 佛是說了之后,教給我們求證的方法,要我們自己去親證,這一招高明,所以佛的教學是信解行證,這怎么會是1 佛教主要的目標,是把宇宙人生真相為我們說明,所以這是屬于教育。2 佛教是教育,教育跟宗教不沖突,沒有矛盾。世尊當年在世,就有很多宗教的傳教師、宗教里面的元老來跟他學習。3 佛在世的時候,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拿佛法來講,那是邪知邪見充斥的時代。佛的智慧超群,九十六種外道都比不上他!佛提出了正知正見,得到九十六種外道的贊嘆,多少外道來皈依、來向他學習,以他為師!4 由此可見,佛教是教育,是圓滿的智慧教育,任何宗教都可以接受。我們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它一點都沒有。 再說教育 佛陀的教育(再次強調,這里說的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的宗教,本人就是學習佛陀教育而非宗教的非有神的也非無神的).佛法的大智慧不全在寺廟(相當部分都是的燒香拜佛算命,沒有正信的學經講座)而在佛陀所說的經典里面。而儒釋道三家:儒家教育人與人的關系(倫理道德),道家教育人與自然的關系(因果教育),佛家圓融前兩者同時。更深入詳細講了,人與人/人與植物/人與動物/人與山河大地/人與自然/人與不同維次空間/人與宇宙萬物的關系。佛教不是宗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佛陀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
而只從字面上看,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名字中的“本師”是什么意思?就是“我的老師”啊。我們自稱是佛弟子,“弟子”是什么意思?學生嘛!佛陀與我們是師生關系,十方諸佛菩薩都是他介紹給我們的老師與同門師兄啊.......明眼的有智慧的一看就知道,這哪里是宗教和?整個就一超級大的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系統。真搞清楚道理了就一點都不了嘛. 而佛經哲學,是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的最高享受。圓融儒家與道家的佛法所教所說:一切萬法唯心所造,唯識所變。自己掌握自己的前生今世與來生的命運,自己把握改造自己的一切,包括身體環境與生活環境與物質環境。但是,能真正能自己把握與改造命運的前提條件是:你要以正信的態度,并且今生有宿世的善根(真信切愿)福德(能解能行)因緣(有緣分遇正信的佛法),次第的學習佛法中各種或深或淺的知識,來得到宇宙人生真相與開啟幸福圓滿的真實大智慧。這里無法詳細解答您,如果您真有善根福德因緣的話,請您去百度搜索觀看慧律法師(幽默爆笑型講法),或者凈空法師(易解穩重型講法)或海濤法師(輕松愉悅型講法)的視屏與他們個人網站,推薦您百度凈空法師的《輕松學佛法》系列作為起步,非常容易理解,最后祝您法喜充滿、六時吉祥、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不退菩提、終成佛果。南無阿彌陀佛。
不行
佛像的開光,要請寺廟里的出家師傅,如法念誦儀軌并裝藏才可以。
出堂師傅啥的給佛像開光簡直是胡扯,不知道給你的佛像里請來了什么精怪住在里面。
點香 然后插
恭敬誠心的把佛菩薩像請回家,供奉在上位,位置如下。每日清水供養,依教奉行供養。
可以的。我們供佛跟供神不一樣。為什么?神有貪瞋癡,你得罪他,他找你麻煩,所以得罪不起,一定要規規矩矩的按照禮節來伺候他,讓他歡喜,他不找你麻煩。佛菩薩不會,佛菩薩你就是侮辱他、糟蹋他,他也不會有一絲毫報復的念頭;他有這個念頭,他就不是佛菩薩了。所以佛菩薩,什么時候搬動都可以,怎么樣安放都可以。
當然,我們自己表示自己的恭敬,虔誠恭敬,你搬家的時候,如果房子房間多,用一間房做佛堂,專門供佛。你做早晚課,你在里面讀經、靜坐、念佛,都很好。如果房間少,或者是在客廳,看哪一個位置合適,你在這個地方供佛像。中國人很重視方位,就是上方;上方就是大位,這個位子最大。什么方向是上方?什么位子是最大?像我們這個講堂,這個方向是上方,這個位子是最大。如何區別?就是坐在這個位子上,無論從哪個門進來的人,你第一眼看到他,這個位子就最大。如果門在后面,人家進來你看不到,這不是上方。上方是,我們這門很多,三面都有,哪個門進來,我們第一眼看到了,這個位子叫上方。所以,不一定是東南西北,因為你家的門窗開的方向不一樣。你要斟酌一下,哪一個位子,房間進來有幾個門,進來頭一個看到,這個位子就是大位,就是上方。佛像、祖先牌位都要供在這個方位上,這樣就對了。
佛的供具都是有表法的意思,一定要懂。前面我們讀到供燈、燃燈,燈代表光明、代表智慧,更深一層的意思,代表燃燒自己照耀別人,它有這么深的意思在里面;蠟燭、油燈就特別明顯,這個意思特別明顯。佛弟子曾經發過愿,「眾生無邊誓愿度」,佛弟子所修、所行一切功德都回向給一切眾生,不為自己。這些供具里頭都表這個意思。
燒香是表信的,表戒定的。家里面如果有小佛堂,有佛像,不要多,一支香。我們看到香、看到香爐就知道,我們要修定、要修慧,修戒定。看到香,提醒我們,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要講信用。別人不講信用,我講信用。
那我們是不是有吃虧的?給諸位說,決定沒有吃虧。你要真正懂得因果,叫因果通三世,因果定律之下是人人平等,沒有吃虧的,也沒有上當的。我們占別人便宜,來生要還他;我們吃了虧,來生有補償。你真正懂得了,你才會堅守倫理道德,不違背因果。
什么供具都沒有,水不能沒有。水要干凈,不能供茶,供茶就錯了,茶有顏色,不干凈。水代表什么?水代表心地,心要像水一樣干凈,清凈心,要像水一樣不動,不起波浪。所以看到水,實際上都是給我們看的,佛不需要,菩薩都不需要,給我們看的,我們看到水,就想到清凈心、平等心。讓它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心要清凈、心要平等、心要覺。
供花代表因。花是植物,開花之后結果,花好果一定好,這就是代表善因善果,惡因就有惡報。所以花代表六波羅蜜,六度因花。菩薩修六波羅蜜,得果地上是六種殊勝的果報。這是講的供養表法,一定要懂得。
文摘恭錄—凈土大經解演義(第四一二集)
依上依軌可給佛像開光。希望 能采納 謝謝 補充: 補上的缺頁問題 補充: 此依軌乃正宗正派正門開光依軌,諸佛,菩薩等像,不論大小皆可依此依軌.什么念3遍《大悲咒》即可啊,不要誤導他人,注意口業!佛像開光不同一般,你信此教,就應遵正法,不信此教,開不開光無異。 補充: 為什么要開光,我引用《佛說一切如來安像三昧依軌經》的一段,“爾時世尊入三摩地。名一切如來金剛安像三昧。從三昧起。說彼塑畫雕造莊嚴一切佛。及諸賢圣之眾。安像慶贊儀軌之法。欲造佛像。先得了知十種法則阿闍梨。復須善知佛身一切圓滿之相。及停分大小之量。于息災增益等。真言印法儀軌之事皆悉明了。然得于彼寺舍殿塔之內造諸尊像。若所造佛像儀相闕少。不得安像慶贊。若儀相不圓。令彼眾生現世未來得大苦怖。是故一心求造圓滿。若圓滿已。令前知法阿闍梨。依真言儀軌。請佛安像供養慶贊。即得如來賢圣。降臨隨喜成就功德。若造像畢已經久時。而不行安像慶贊。于其后時反獲不吉。設復有人供養禮拜。終無福利。如無智人人相不具。令彼世間而生輕慢。若阿闍梨請安佛像。而不知法及闕少儀軌。如酥入灰。欲作護摩必無果報。是故造像須具相圓滿。令安像慶贊儀軌具足。” 補充: 希望 能采納 謝謝
佛教沒有“給佛像開臉”一說。
“給佛像開臉”是一個世俗的說法。
佛門大德,在佛菩薩像公開接受眾生的供養之時,進行的一項法事活動,叫“開光”。
佛教本來沒有開光,佛教有佛像加持的儀式,跟開光類似。“開光”一說來自道教,開光為道教科儀之一。流傳到現,就都統一叫開光了。
除佛、菩薩、金剛等本尊像外,其它的物品不叫開光,只作加持。
佛教開光加持儀式的所在地,一般是著名的佛教道場,參加儀式的法師應受具足戒,持有正規戒牒。主法者應為有較高修行成就的法師,為寺院住持。
佛教開光儀式所具有的內涵,是佛教特有的提升加持。佛教開光儀式,不僅是開佛眼,更是開眾生的心眼,開內在般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