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非常需要別人喜歡你,你也非常需要別人佩服你。你對自己往往求全責備。你有大量的潛能沒有開發利用,你還沒有把它變成你的優勢。你在個性方面有一些弱點,但一般來說你有能力進行彌補。外表上,你守紀律、受控制,而在內心里往往感到煩惱和沒有安全感,你時常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充滿疑惑,不知道自己做對了還是做錯了。你喜歡變化和時常換換花樣,對約束和限制感到不滿。你為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自豪,并且不接受那些未經過可信的證據證實的觀點。你發現,過于坦率和讓別人了解你的一切是不明知的。有時你是外向的,你和藹可親,容易交往,善于交際;但有時你又是內向的,小心謹慎,沉默寡言。你渴望的一些東西往往是相當不現實的。 你是不是覺得非常的準啊,準你就上當了!這其實是一頂套在誰頭上都合適的帽子。在生活中,這種效應的典型反映是在算命過程中。其實這些話是從每一個星座的性格描述中摘抄出來的。 有位心理學家給一群人做完 明尼蘇打多相人格檢查表(MMPI)后,拿出兩份結果讓參加者判斷哪一份是自己的結果。事實上,一份是參加者自己的結果,另一份是多數人的回答平均起來的結果。參加者竟然認為后者更準確地表達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來說,很多人請教過算命先生后都認為算命先生說的"很準"。其實,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當人的情緒處于低落、失意的時候,對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響。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賴性也大大增強,受暗示性就比平時更強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內心感受,稍微能夠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會感到一種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來再說一段一般的、無關痛癢的話便會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星座對殺人狂搞笑的預測[1] 對此,法國的研究人員曾做過一項測試,他們將臭名昭著的殺人狂魔馬塞爾.貝迪德的出生日期等資料寄給了一家自稱能借助高科技軟件得出精準星座報告的公司,并支付了一筆不菲的報告費用。 三天后,該公司將一份詳細的星座報告發送給了研究人員,大致的分析結果如下:他適應能力很好,可塑性很強,當這些能力得到訓練就能發揮出來。他在生活中充滿了活力,在社交圈舉止得當。他富有智慧,是個具有創造性的人,他非常有道德感,未來生活會富足,是思想健全的中產階級。 此外,這份星座報告還根據貝迪德的年齡做出了推斷,預測他在1970年至1972年間會考慮到感情生活做出承諾。可事實上是,頗有道德觀的貝迪德犯下了19條命案,于1946年被處以死刑。 拿到這份搞笑的星座報告后,研究人員又將第二次世界大戰發起者希特勒的生日資料發送給其他星座研究公司。并找來五十多名并不知道希特勒具體出生日期的星座愛好者參加討論。 研究人員根據星座資料詢問這些星座愛好者對不同星座性格的看法,結果都顯示與多數星座資料書一致。最后,研究人員問在場的幾乎所有星座愛好者,認為希特勒是什么星座,在場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陰險狠毒的天蝎座是希特勒的星座,只有兩人認為是完美主義的射手座。可事實上,希特勒的生日是在四月,與這兩個星座一點關系都沒有。 最后,星座公司也沒能準確地將希特勒的性格概況出來,并且還不準確地預測希特勒非常喜歡動物,富有愛心,熱愛和平。 算命,星座,生肖等預測除了有心理方面的原因,還可以用概率學來解釋。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因此這些預測常常有50%的勝算。你這個人富有同情心,喜歡小動物。像這樣大眾化的描述,大多時候是奏效的,當然也有50%失敗的機會。
就像通過血型判斷性格一樣,本來是適用于任何人的一般性描述,可人偏偏會認為那描述的正是自己。這種心理現象被稱為巴納姆效應。
有人曾進行過一項實驗,把原本是A型血的性格描述說成是B型血的性格,然后拿給B型血的人看,結果竟然有九成左右的人認為自己的性格非常符合描述中的內容。當聽到別人說自己您希望得到周圍人的認可、您具有浪漫的一面等等的時候,即使您覺得這并不太適合自己,一般也很少反駁,說不對或者你的說法太不明確了。大多數時候,人都會表示認同,回答:是啊。
以上引自書《好玩心理學》
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稱為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
每個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性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經有心理學家用一段籠統的、幾乎適用于任何人的話讓大學生判斷是否適合自己,
有些人認為,星座占卜只是些無稽或幼稚的玩意;也有些人將星座占卜奉若神明,凡事無分大小,先看星座占卜結果再作決定。但很明顯這些觀念都是極端和不良的。 我個人認為,星座占卜是一種統計學,一種將人類性格特徵分類的統計學。透過出生年、月、日、時間和地點,便可得出一個獨一無二的占星圖,而經過分析,便可得知一個人的性格特徵。〔輔注:近日看到一些文章,引述到占星學和統計學在產生時間上所出現的差異,以否定了占星學即是統計學之說。看來,占星學益發神秘了!〕 有人質疑星座占卜的準確性,覺得占卜的結果時中時不中,於是便武斷星座占卜只是欺人的玩意。說這些話的人對占星明顯認識不足。真正的占星術又豈止單一個雜志星座的分析?試想想,全世界如此多人,難道全部人加起來便只有十二種性格?這明顯是不可能的。那些想單以雜志的一周星座運程來考證占星學的人,無疑是在侮辱自己的智慧。 我認為占星學所注重的是性格特徵的分析,而多於作為預知未來的占卜。那些什麼每天/周的星座運程占卜,我敢說九成是騙人的。同樣的驗證方法:全球的人加起來每天只有十二種遭遇?答案相信無用多說了吧! 就我所知的占星學來說,一個人便最少有二十二個代表星座,分別是第一至十二星宮、太陽、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所代表的星座。各星宮和行星分別有不同的象徵意義,所以,一個人可提供的代表星座越多,性格特徵的分析便越準確。坊間的雜志報紙純以出生日期分類的十二種星座,其實只是太陽所代表的星座(簡稱太陽星座),單以二十二分之一的代表星座來占測一個人的性格特徵,準確性自然低了!這亦是人們覺得占星的結果時中時不中的原因之一。 在這地球上,是沒有生物能獨自生存的。(生物學定理:所有生物都是食物鏈中的依存者。)生物間的協調越好,生物的繁殖和生存模式便越理想。套用回現實世界,我們現今生存在一個『互動』的社會當中,若我們與身邊的人關系越好,生活也自然越稱心如意。那如何才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呢?知己知彼可以說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當熟悉了自己和身邊人的性格特徵后,再加以適當的調節,人際關系自然可以得到適當的改善。但我們都知道,要做到認識自己已相當困難,若論到真正了解他人,更要花不少的時間和精神。在這方面,占星學便能於一定程度上幫到我們。透過對方的出生日期,便可大約得知對方的性格特徵,從而縮短了我們適應一段新的人際關系的時間。 舉一個例,你現在身處在一幢不熟悉的摩天大樓之中,突然停電,你身上只有一枝電筒,身邊沒有人,若單憑運氣亂打亂撞,是否要耗相當多的時間才能走出大樓?但若你手持一份大樓的建筑圖則,要走出大樓是否相對容易多了? 走出大樓便好比人生的歷程,占星學便好比那份建筑圖則。 當然,這譬喻是簡化了的,目的只在於說出占星學在我們人生路上確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尤其在認識自己方面。 但要注意的是,占星學并非萬能的。過度依賴占星學(尤其學藝不精的) 必定做成反效果。其實任何類型的占卜也是一樣,切不可盲目盡信,也切忌依賴。這世上是沒有百分百準確的占卜的,說真的任何事物也沒有百分百的,你能找到一個數學上百分百圓形的東西嗎?答案當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任何時候也應緊記,占卜的結果僅能作『參考』之用。可能占星的結果在甲身上是應驗的,但在乙身上,可能會出現偏差了。我們要知道這世上的變數實在太多太多了,是以占星的結果在不同的情況下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誤差。所以,我們便要懂得”善用+ 分析 + 考證〃占星的結果了! 『在未認識事物的全部以前,任何結論都是不可靠的。』 希望各位對占星學有興趣的朋友,能以正確的觀念和心態去認識占星學吧!
巴納姆效應又稱福勒效應,星相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當人們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并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正如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20世紀50年代,心理學家保羅·米爾以著名的美國馬戲團藝人菲尼亞斯·泰勒·巴納姆的名字將福勒的實驗結果命名為“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效應解釋了為什么有很多人在請教過算命先生后都認為算命先生說得“很準”,因為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而事實上算命先生對每個人說的都是差不多的內容,都是一些籠統的、一般性的概括和描述。
你說的沒錯,是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
它又叫福勒效應,因為它最早是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于1948年通過試驗證明的。他給一群人做完明尼蘇達多項人格調查表后,拿出兩份結果讓參加者判斷哪一份是自己的結果。事實上,一份是參加者自己的結果,另一份是多數人的回答平均起來的結果。參加者竟然認為后者更準確地表達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這項研究告訴我們,每個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什么是巴納姆效應?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魔術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稱為"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來說,很多人請教過算命先生后都認為算命先生說的"很準"。其實,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當人的情緒處于低落、失意的時候,對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響。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賴性也大大增強,受暗示性就比平時更強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內心感受,稍微能夠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會感到一種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來再說一段一般的、無關痛癢的話便會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不信,你來試一試。你,是否如下所說:你很需要別人喜歡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你有許多可以成為你優勢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可以克服它們。你與異性交往有些困難,盡管外表上顯得很從容,其實你內心焦急不安。你有時懷疑自己所做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確。你喜歡生活有些變化,厭惡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獨立思考而自豪,別人的建議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你不會接受。你認為在別人面前過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時外向、親切、好交際,而有時則內向、謹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負往往很不現實。大多數人看到這樣的描述,都會覺得它非常適合自己:“對,對,我就是這樣!”其實這是一頂套在誰頭上都合適的帽子。如果你的回答基本上都是“是”,那么恭喜你,你中圈套了。
巴納姆效應又稱福勒效應,星相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當人們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并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正如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20世紀50年代,心理學家保羅·米爾以著名的美國馬戲團藝人菲尼亞斯·泰勒·巴納姆的名字將福勒的實驗結果命名為“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效應解釋了為什么有很多人在請教過算命先生后都認為算命先生說得“很準”,因為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而事實上算命先生對每個人說的都是差不多的內容,都是一些籠統的、一般性的概括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