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之后屬相就變了。立春前后生肖是不相同的!
立春是我們傳統命理學中劃分生肖屬相年份的依據,所以在立春前后出生的寶寶,在立春當天,不同時辰出生的話,也是存在著屬相的差別的。
2023年立春的具體時間:陽歷2023年2月4日11:14:03,農歷十二月三十日,星期一
生肖來源于干支歷法的年支,因此我們劃分每個生肖之年都是從立春開始的。
生肖是從立春而不是從正月初一農歷新年開始的,正月初一是農歷新年的開始,而人的生肖屬相應以農歷立春為準。
傳統的中國玄學與二十四節氣息息相關,而“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所以長久以來“立春”在術數界中皆被視作新一年開始。至于正月初一,只是12個農歷月份中的第一天,雖然家家戶戶都大肆慶祝,但新一年的風水術數計算仍是以“立春”作分水嶺。因此,生肖屬相的劃分,是以立春為界的。
關于立春的冷門知識普及:
1、屬相,是以每年農歷的 “立春” 為劃分的
2、“立春” 日之前和之后出生,就是兩個不同的屬相
3、每年的 ”立春“ 日一般在陽歷的2月4日,所以這天是劃分屬相的時間
4、在民國時期以前,屬相是按春節劃分的,那時的 “春節“ 都是指的每年的 “立春”,但后來袁世凱把春節改在了每年農歷的正月初一,所以此后春節的時間變了,但屬相的劃分仍以”立春“沒有改變。
12生肖屬相是以每年的立春為界限。
新年沒立春之前,屬相仍然是前一年的屬物。按前一前屬相算。只有立春后才是新一年的開始。正確的生肖時間計算應是從交立春的那一刻開始至次年交立春前結束。
例如在陽歷2009年2月4日零時52分(交09年立春)后——2010年2月4日6時42分(交2010年立春)前這個時間段出生的小孩,其生肖屬牛。
擴展資料:
立春意味著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立”的具體氣候意義并不適用于全國各地,所對應的地域是位于黃赤交角的嶺南地區。
冬春的分界線,在廣西桂林到江西贛州一線,當立春時,那一線以南地區,已有春的氣息了;但我國93%的陸地面積上都還是冬,到黑龍江,往往是在谷雨或立夏時才入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立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十二生肖
對!生肖的分界點就是立春。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要搞清楚屬相的依據究竟是什么。屬相的依據就是干支紀年法。十二生肖對應十二地支。以子丑寅卯對應鼠牛虎兔。如子年就是鼠年,申年就是猴年,巳年就是蛇年,辰年就是龍年等等。這點清楚了答案就明確了。那屬相就是依據干支年是以哪天為分界的。干支年的分界是立春。這在古代歷法中老早就有規定的。很多人以為農歷是正月初一開始新一年。這是受了公歷1月1日新年開始的誤導。農歷新年應該是立春開始。所以正規的萬年歷和老黃歷都會這么寫。
這還得從我國歷法說起。我國的農歷是陰陽歷。就是同時考慮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其中24節氣是完全根據太陽回歸的。所以每個節氣的公歷日子是基本確定的,而農歷日子反而相差甚遠。農歷每月是根據月亮盈虧制定的。朔總是在初一。而一年的開頭是立春。我們說的“丙戌年”、“丁亥年”應該都是從立春算起。但立春和月相沒有關系。而農歷一個月必須從初一開始,也就是從月朔開始。所以就把離立春最近的月朔作為正月初一,就是春節。所以春節只是正月的開始。并不是一年的開始。 這點與公歷是完全不同的。
1、屬相,是以每年農歷的 “立春” 為劃分的,而非“春節”,也非“元旦”
2、所以“立春” 日之前和之后出生,就是兩個不同的屬相
3、每年的 ”立春“ 日,一般在陽歷的2月4日前后,所以這天是劃分屬相的時間
4、所以,比如今年只要是在陽歷的2月4日之前出生的就是屬羊,而2月4日之后出生的則是屬猴了
5、在民國時期以前,屬相是按春節劃分的,那時的 “春節“ 都是指的每年的 “立春”,但后來袁世凱把春節改在了每年農歷的正月初一,所以此后春節的時間變了,但屬相的劃分仍以”立春“沒有改變。
生肖是按立春算。
如果是按照我國一直沿用的陰歷來計算的話,屬相應當以立春計算,只不過隨著傳統文化的流失,很多人都以陽歷新年的元旦或者陰歷新年的正月初一來區別自己的生肖屬相。
農歷算法:屬相應當看春節以除夕為分界點,也就是我們說的農歷新年(大年初一)為起點計算生肖的方法出現比較晚,最早記載出現在北宋,現在很多人比較認同這個。
民俗專家們認為,屬相不應該按二十四節氣來算,畢竟春節是農歷新年的開始,也是農歷生肖年的開始,屬相自然應從正月初一算起。
鄭重聲明:回答內容僅供參考,請勿盲目。
生肖屬相是按立春算的,不是按春節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