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心理健康的標準,心理學界提出了很多標準,比較著名的有馬斯洛、斯柯特等心理學家提出的標準。目前,我國心理學界比較認同的是郭念鋒教授于1986年在《臨床心理學概論》一書中提出評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個標準。這十個標準可以用串聯記憶法記作:心心周意暗,心心自社環。
1.心理活動強度
這是指對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在遭遇精神打擊時,不同的人對于同一類精神刺激,反應各不相同。這表明,不同人對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不同。抵抗力弱的人往往反應強烈,并容易遺留下后患,可以因為一次精神刺激而導致反應性精神病或癔病;而抵抗力強的人,雖有反應,但不強烈,不會致病。這種抵抗力,或者說心理活動強度,主要和人的認識水平有關。一個人對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認識時,就可以相對地減弱刺激的強度。另外,人的生活經驗、固有的性格特征、當時所處的環境條件,以及神經系統的類型,也會影響到這種抵抗能力。“文革”期間,不同的人面臨同樣的心理打擊,所造成的心理創傷是不一樣的。心理活動強度大的人,抗挫折的能力就強一些。
2.心理活動耐受力
前面說的是對突然的強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而慢性的、長期的精神刺激,可以使耐受力差的人處在痛苦之中,在經歷一段時間后,便在這種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現心理異常、個性改變、精神不振,甚至產生嚴重軀體疾病;但是,也有人雖然被這些不良刺激纏繞,日常也體驗到某種程度的痛苦,但最終不會在精神上出現嚴重問題,有的人,甚至把不斷克服這種精神苦惱當作強者的象征,作為檢驗自身生存價值的指標。有的人,甚至可以在別人無法忍受的逆境中做出光輝業績。我們把長期經受精神刺激的能力,看作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標,稱它為心理活動的耐受力。
3.周期節律性
人的心理活動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著自己內在的節律性。比如,人的注意力水平,就有一種自然的起伏。不只是注意狀態,人的所有心理過程都有節律性。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動的效率做指標去探查這種客觀節律的變化。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不太高,但一到晚上就很有效率,有的人則相反。如果一個人的心理活動的固有節律經常處在紊亂狀態,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們都可以說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神經衰弱患者,失眠患者,都屬于周期節律性出了問題。
4.意識水平
意識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質的好壞為客觀指標。如果一個人不能專注于某種工作,不能專注地思考某一問題,思想經常“開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現工作上的差錯,我們就要警惕他的心理健康問題了。因為注意力水平的降低會影響到意識活動的有效水平。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由此而造成的其他后果,如記憶水平下降等也越嚴重。
5.暗示性
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圍環境的無關因素引起情緒的波動和思維的動搖,有時表現為意志力薄弱。他們的情緒和思維很容易隨環境變化,給精神活動帶來不太穩定的特點。當然,受暗示這種特點在每個人身上都多少存在著,但水平和程度差別是較大的,女性比男性較易受暗示,經驗少的人較經驗多者易受暗示。
6.心理康復能力
在人的一生中,誰也不可避免遭受精神創傷,在遭受精神創傷之后,情緒極大波動,行為暫時改變,甚至某些軀體癥狀都是可能出現的。但是,由于人們各自的認識能力不同,人們各自的經驗不同,從一次打擊中恢復過來所需要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恢復的程度也有差別。這種從創傷刺激中恢復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稱為心理康復能力。康復水平高的人恢復得較快,而且不留什么嚴重痕跡,每當再次回憶起這次創傷時,他們表現得較為平靜,原有的情緒色彩也很平淡。
7.心理自控力
情緒的強度、情感的表達、思維的方向和思維過程都是在人的自覺控制下實現的。所謂不隨意的情緒、情感和思維,只是相對的。它們都有隨意性,只是水平不高以致難以察覺罷了。對情緒、思維和行為的自控程度與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關。當一個人身心十分健康時,他的心理活動會十分自如,情感的表達恰如其分,辭令通暢,儀態大方,不過分拘謹,不過分隨便,這就是說,我們觀察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時,可以從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如何進行判斷。為此,精神活動的自控能力不失為一個心理健康指標。
1.具有正確的自我意識。
2.具有健全的統一人格。
3.具有樂觀的良好心境。
4.具有堅強的個人意志。
5.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6.具有和諧的人際關系。
7.具有積極的學習態度。
8.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一、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人體心理健康七條標準:
1、智力正常。2、善于協調和控制情緒。3、具有較強的意志和品質。4、人際關系和諧。5、能動地適應并改善現實環境。6、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7、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征。
二、被公認為是“最經典的標準”——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和米特爾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
1、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對自己的能力作適當的評估。3、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4、與現實的環境保持接觸。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8、適度的情緒表達與控制。9、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條件下,對個人的基本需要作恰當的滿足。10、在集體要求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自己的個性。
在這些標準的基礎上還有一些常用的心理測評量表,如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癥狀自評量(SCL90)等,這些量表能夠幫助我們從一些客觀事實上了解自我的心理狀況。結合自身情況與量表工具的評定,也許能夠幫助你對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有一個判斷,在這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發現自己的一些情緒或心理狀況已經影響到了正常的生活、學習或工作的時候,那么就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了。
心理健康十要素
1. 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 充分了解自己,并對自己的能力作出恰當的估價。
3. 生活目標切合實際。
4. 不脫離現實環境。
5. 能保持人格完整與和諧。
6. 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 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8. 能適度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9. 在符合集體的要求下,能積極地發揮個性。
10. 在不違背社會的前提下,能適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要求
心理健康的標準
判斷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是看他或她與大多數人、特別是與同齡人、同性別的人是否一致。因此,心理健康的標準應該包括:
⒈ 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一個人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基本條件。在心理咨詢中,發現絕大多數來訪者這一條都具備。通過說話、察言觀色便很容易確定來訪者智力是否正常。一般不需要進行心理測驗。
⒉ 情緒穩定樂觀
情緒穩定樂觀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標志。與這一條相對立的是喜怒無常。這并不是說心理健康的人沒有情緒低落的時候,而是說他們的積極情緒多于消極情緒,而且他們的喜怒哀樂等情緒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
⒊ 人際關系和諧
人際關系和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心理健康的人,能信任和尊重別人,設身處地地理解別人,能以恰當的方式讓別人理解自己。因而,無論他或她在哪個單位,和本單位的同學、同事關系都很融洽;對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員很親近。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不是與別人沒有任何矛盾,而是在發生矛盾時能積極地、有效地去解決矛盾,重新讓別人理解自己。
⒋ 行動自覺果斷
這是心理健康的又一重要標志。心理健康的人干什么事都有明確的目的性,經過深思熟慮以后便果斷地采取決定,不盲目、不猶豫、把自己的決定貫徹如一,決不是說是一樣而做又是一樣。這并不是說不能改變決定,而是說不能輕易地改變決定。
⒌ 熱愛學習、生活和工作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在任何情況下都熱愛生活,感到生活非常有意思;愛學習,如愛學外語、計算機、專業知識和其他相關知識,把學習看作是生活中比不可少的一部分;愛工作,不僅按時上下班,而且創造性地去工作、努力完成工作任務,把分擔的工作看作是一種樂事。
⒍ 正確的我觀
這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有正確的我觀的意思是: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對優點能積極地去發揚,對不足能自覺地去改進;不因為有優點而驕傲自大,也不因為有不足而自卑;總是知不足而進去不懈、為自己取得的成績而愉快樂觀。
上述標準是互相聯系的。一個人心理不健康,不一定表現在所有方面,而往往表現在幾個方面。對照上面的心理健康的標準,你覺得你的心理是否健康?
這個問題,不知從何答起,但基本上就是個人的人格,人際關系,情緒管理,自我評估等方面。這里提供一個經典版本: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和米特爾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被公認為是“最經典的標準”: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對自己的能力作適當的估價
(3)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4)與現實的環境保持接觸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8)適度的情緒表達與控制
(9)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條件下,對個人的基本需要作恰當的滿足
(10)在集體要求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自己的個性
應征公民體格檢查心理檢測標準(暫行)一、智力檢測(一)計算機檢測法:采用征兵心理檢測專用軟件檢測,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機檢不合格,加做紙筆測驗:1.數字運算測驗:在檢測系統預定的時間內正確完成題目數少于85個,或雖然正確完成85個以上,但正確率低于30%;2.數字搜索測驗:在檢測系統預定的時間內正確完成題目少于18個;3.語詞推理測驗:在檢測系統預定的時間內正確完成題目少于28個。(二)紙筆檢測法:采用征兵心理檢測專用試卷,有下列情況者之一者,智力檢測不合格:1.數字運算檢測:120秒內正確完成題目少于48個;2.數字搜索測驗:120秒內正確完成題目少于14個;3.語詞推理測驗:120秒內正確完成題目少于16個。二、人格檢測(一)計算機檢測法:采用征兵心理檢測專用軟件,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機檢不合格,加做結構式訪談:1.分離特質(Dit )分值高于70分;2.神經特質(Net)分值高于70分。3.敏感特質(Set)分值高于70分。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檢驗結果無效,加做結構式訪談:1.防御性(D)分值高于70分;2.求異性(S)分值高于70分;3.掩飾性(T)分值高于70分;4.忽略性(P)分值高于70分;5.矛盾性(C)分值高于3分。(二)結構式訪談檢測法:采用征兵心理檢測結構式訪談提綱,按0分、1分、2分三個分值評分,六個項目中有任何一項評為2分或累計2分的,人格檢測不合格:1.精神障礙家族史(1)直系親屬中有下列情況之一者,記0分:①無精神障礙現癥病人;②既往無明確精神障礙診斷史;③無明確精神障礙疾病治療史。(2)直系直系親屬中有下列情況之一者,記1分:①現有可疑精神癥狀;②有可疑的精神障礙診斷史;③有明確的精神障礙治療史。(3)直系親屬中有下列情況之一者,記2分:①有現癥精神障礙病人;②有明確的精神障礙診斷史;③有明確的精神障礙治療史。2.精神障礙病史(1)有下列情況之一者,記0分:①無精神障礙病史;②未因精神問題看過病;③無服用精神藥物史。(2)有下列情況之一者,記1分:①可能在精神病院(科)看過病;②有可疑的精神障礙診斷史;③有可疑的精神藥物治療史。(3)有下列情況之一者,記2分:①既往有肯定的精神癥狀;②有明確的精神障礙疾病診斷史;③有明確的精神藥物治療史。3.幻想體驗癥狀(1)沒有幻覺癥狀,或有幻覺體檢但不影響社會功能的,記0分;(2)有幻覺癥狀體驗,輕度影響社會功能,記1分;(3)有幻覺癥狀體驗,影響社會功能,記2分。4、妄想、被動體驗等癥狀(1)沒有妄想和被動體驗等癥狀,記0分;(2)有妄想或被動體驗等癥狀,輕度影響社會功能,記1分;(3)有妄想或被動體驗等癥狀,影響社會功能,記2分。5.情感障礙(1)沒有抑郁癥狀和躁狂癥狀,記0分;(2)有可疑的抑郁癥狀或躁狂癥狀,輕度影響社會功能,記1分;(3)有抑郁癥狀或噪狂癥狀,影響社會功能,記2分。6.應激障礙(1)沒有經受過嚴重的精神打擊,或經受過嚴重精神打擊但不影響社會功能的,記0分;(2)經受過嚴重的精神打擊,輕度影響社會功能,記1分;(3)經受過嚴重的精神打擊,影響社會功能,記2分。三、綜合結論智力檢測或人格檢測不合格者,綜合結論不合格。應征公民體格檢查心理檢測實施辦法(暫行)應征公民心理檢測是征兵體格檢查工作的一部分,應專門抽調心理檢測人員組成心理檢測科,組織實施心理檢測。一、檢測人員組成心理檢測科一般幅度4-5人組成,其中心理檢測負責人1人(由心理訪談人員兼任),計算機檢測人員2-3人,心理訪談人員1人,紙筆智力測驗人員1人。心理訪談人員應由心理或精神專業的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人員擔任;計算機檢測人員應熟悉心理檢測軟件安裝、應用及卸載;紙筆智力檢測人員要求具備初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心理檢測開始前,應組織培訓。二、檢測條件1.場地設置:心理檢測科應設計算機檢測室、紙筆智力測驗室、心理訪談室。計算機檢測室要求整潔、明亮、安靜、保暖,房間能寬松擺放檢測計算機及配套桌椅,座位間保留足夠空間;紙筆智力測驗室和心理訪談室要求房間整潔、明亮、安靜,擺放若干張桌椅。2.計算機檢測:計算機硬件最低配置為:PⅢ1G、64M內存、1G可用硬盤空間、USB接口、光驅、標準鍵盤(101/102鍵),配置中文WINDOWS 98SE以上操作系統,心理檢測軟件安裝前須查、殺病毒,計算機嚴禁安裝“還原卡”,以防關機后新裝程序和數據丟失。日上站體檢100名應征青年通常需配備10-15臺計算機。3.紙筆智力檢測:提前備好足量數字運算測驗、數字搜索測驗和語詞推理測驗試卷,通常按日上站體檢人數的20%準備;準備秒表1塊和一定數量的鉛筆、圓珠筆、鋼筆。4.心理訪談:提前備好足量《應征公民結構式心理訪談記錄表》(附后),通常按日上站體檢人數的20%準備。預先準備醫務人員使用的《應征公民結構式心理訪談提綱》。根據日上站體檢人數,預先準備足量《應征公民心理檢測登記卡》,張貼有關檢測須知。三、檢測方法心理檢測一般安排在其他體檢項目結束后進行。所有受檢者應首先進行計算機檢測,包括:計算機智力檢測和計算機人格檢測兩項內容。如計算機檢測合格,直接做出“合格”結論;如計算機智力檢測不合格,則加做紙筆智力測驗;如計算機人格測驗不合格或無效,則進行結構式心理訪談。1.計算機檢測:根據上站體檢人數,檢測工作人員預先在《應征公民心理檢測登記表》(附后)上為受檢者編寫四位數的ID編碼,從0001依次編起。受檢者就位后,工作人員講解答題操作方法、步驟等有關須知,受檢者填寫《應征公民心理檢測登記卡》上有關個人信息并詳細閱讀檢測操作說明,完畢后舉手示意。工作人員輸入管理員密碼,進行檢測系統,并協助受檢者輸入ID編碼。然后,受檢者開始測驗答題。答題完畢后系統自動返回“等待界面”。檢查人員確認并將檢查測試結果填寫在《應征公民心理檢測登記表》上。測試結果顯示“(1)”,表示測驗“合格”,顯示“(2)”,表示需加做紙筆智力測驗;顯示“(3)”,表示需進行結構式心理訪談;如同時顯示“(2)、(3)”,表示需加做紙筆智力測驗和結構式心理訪談。2.紙筆智力測驗:首先,根據《應征公民心理檢測登記表》測試結果確定受檢者紙筆智力測驗具體項目。計算機智力測驗中的數字運算測驗、數字搜索測驗、語詞推理測驗任何一項或多項不合格,均需加做該項紙筆智力測驗。然后,工作人員向受檢者說明測驗目的和答題要求,分發試卷,受檢者填寫姓名、ID編碼后開始答題,秒表記錄測試時間,每項測試時間120秒。3.結構式心理訪談:訪談人員按預先設定的訪談提綱進行訊問,并做好記錄。四、結果判定心理檢測結束后,計算機檢測人員、紙筆智力測驗人員和心理訪談人員各自根據檢測情況填寫檢測結果,在《應征公民心理檢測登記表》上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結論,對不合格者應注明原因;所有單項檢測表格及檢測登記卡均由心理檢測負責人匯總、復審后,做出綜合結論并簽名。將《應征公民心理檢測登記表》粘貼在《應征公民體格檢查表》的“輔助檢查欄”中。
心理測驗的標準化的要求有如下:
(1)信度
又稱穩定性或可信性,是指一個人在同一心理測量中幾次測量結果的一致性。信度越高,測驗越可靠。信度即測量結果穩定性
(2)效度
效度是指一個測驗的測驗結果與被測驗者行為的公認標準之間的相關程度,也就是一個測驗希望測量的心理特征的有效性和準確性。
效度越高,測驗越好,越有用處。效度即測量的準確性
(3)難度的指標通常以通過率表示。
常模的功用是可以作為以后該測驗的其他被試的比較標準。
(4)標準化和常模常模即標準化樣本的平均數,可以作為以后的比較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