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質檢測是通過一定數量的題目來測試人對自己的認知,對他人的態度,對待壓力的表現,對未來的看法和對社會環境的承受程度。從得分來計算出不同人的社會適應性、承受能力、自信心和意志力的一種測試方法。
一、心理測評簡介
1、心理測評的定義
心理測評是企業選拔安置人才的一個重要手段,是選拔合格人才,并做到人盡其才的重要保證。所謂心理測評是指通過一系列的科學方法測試個體的智力水平和個性差異的一種科學方法。美國心理學家卡特最先提出心理測評這個詞。
2、心理測評的發展歷程
1904年,法國的心理學家比納和西蒙編制了第一個兒童智力測驗量表。
1916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推孟教授,提出了心理商數的概念,簡稱為IQ。計算IQ的公式是:IQ=(心理年齡/實際年齡)×100。
二次大戰后,許多企業家看到了心理量表在招聘人員中的積極作用,由此,心理測評技術得到了很大發展。我國的心理測評主要是在1978年以后開始廣泛運用于實踐。
3、心理測評分類
性格測試/能力測試/興趣測試
4、心理測評方法
紙筆測驗
量表法
投射測驗:聯想技術/詞句完成法/等第排序技術
儀器測量法
5、心理測評的功能與意義
(1)鑒別功能:心理測評作為一種工具能夠鑒別出應聘者的心理特質,從眾多的應聘者當中選擇到那些心理特質與崗位需求相符的人員。
(2)預測功能:通過對招聘崗位進行工作分析,提煉出與工作效果密切相關的心理特征,然后借助心理測評來預測哪一個應聘者與招聘崗位之間的契合度更高。
(3)導向功能:通過心理測評可以將應聘者心理特質方面存在的不足反饋給應聘者,對于應聘者而言是一個提升的機會,而對于招聘單位來說,也可以借助心理測評的結果來對以后的招聘提供指導。
二、心理測評技術類型
1、智力測評
智力測評主要指對企業內部員工和應聘者的數學、語言能力進行測評,分數越高,便表示被測評者具有較強能力,能夠主動關注新信息,善于發現新問題,能夠在工作中創造出優秀的業績。
2、能力測評
主要用來測試特定能力及才能
例如被測評者的協調能力、空間知覺和動作靈活性等
通過對能力進行測評,能夠了解被測評者的潛力和工作能力,發現個體差異
我國:國家機關用人必須借用心理測評技術
公務員考試中的 “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
3、個性和興趣測評
多數通過問卷,而非考試
通過一些問題來考察被測試者的興趣和個性
在確定分數時,可以通過與現行崗位中比較成功的員工進行比較來完成評價
霍蘭德SDS職業興趣測試:理論基礎:約翰·霍蘭德于1959年提出的人業互擇理論,六種基本的職業類型,適合高中生、大一大二學生。
MBTI職業性格測試
DISC行為模式測試
PDP性格測試
職業錨定位測評
貝爾賓團隊角色測試
三、心理測評技術的局限性
1、心理測評技術對測評人員和測評環境要求較高,實施成本較大,一般不適用于中小企業的普通招聘工作。
2、心理測評的結果很多是憑分析者經驗做出的主觀推斷,缺乏客觀標準,人為性較強,其準確程度依賴于分析者的專業背景和從業經驗。
3、心理測評技術源自西方文化,其所隱含的價值預設等不一定完全適合中國國情,導致可信度和有效性降低,評測的內容和標準尚需修改和完善。
這個心理測試的名稱叫作“我的五樣”。是畢淑敏所著的《心靈7游戲》當中的第一個游戲。
一般心理測試都是娛樂性質的。正規的心理測評資料一般可以叫做心理量表或是心理測驗,也有直接叫心理測評表的。
要看可信與否:
1 是否是著名量表:如16PF、MMPI、SCL90等,這當然要專業的人才知道。
2 看其題量:信度和效度較好的量表一般題目數比較多,像網上一般只有1-3題的心理測試基本上是不可信的。至少要達到10題以上才可信,當然這也不絕對。
3 看其題項和評分標準:好的量表選項會比較多,而且會根據題目的類別從不同角度去評價一個人的某種心理特質。
4 最后看解釋是否清楚,正規:有些心理測試看看它解釋的話的語氣就知道是娛樂性比較強的,這個比較明顯。
人格測驗很多,兩大類,一類是結構明確的自陳量表,就是給一些題目來自己回答,根據分數來分析。另一類是結構不明確的投射技術,記分和解釋都比較復雜。我們這里現在常用的有,一是艾森克人格問卷,簡稱EPQ,共有88個題目,做完后,要是軟件的話會自動出結果,手工的話需要計算一下,根據分數,看是哪一種個性傾向。有四個維度:精神質,內外向,神經質,掩飾傾向。根據內外向和神經質又分四種性格類型: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抑郁質四種,每一種都有自己的特點。不過很多人都是中間類型的。
還有一個是明尼蘇達多項個性調查表,簡稱MMPI,也有叫心理CT的,能夠測試出當前的心理狀態和個性大體輪廓,共566個題目,十方面,在電腦上做就可以了,電腦會出報告。
還有一個是卡氏16種人格因素測驗,簡稱16PT,能測量更多方面的主要人格特質。我們國家一般用的版本共有187個題目,分16個因素,有樂群性,聰慧性,穩定性,恃強性,興奮性,有恒性,敢為性,敏感性,懷疑性,幻想性,世故性,憂慮性,實驗性,獨立性,自律性,緊張性。
這一些一般的心理咨詢機構可能有,專業醫院里也有,做的話要收費的。不過了解一下自己也很不錯,對自己不足的地方以后會注意的。
性 格到底是不是一成不變的?事實上,我們只能說在某種意義上,性格是可以改變的。例如隨 著年齡或情境的改變,人的性格會發生變化。但要是想在短時間內改變自己的性格,即使是 通過心理治療與輔導,也絕非易事。
可見,有時我們不必要刻意改變自己的性格,性格沒有優劣,只要提高能力、改善自身素質 去彌補性格某方面的缺點就足以使我們成為無可挑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