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依山險、南控平原北京,虎踞龍盤、依山傍水南京,三面湖光抱城廓昆明,山如北斗城似鎖溫州。我們常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玄易老師說那是因為風水不僅會影響人的運勢,對人的性格塑造也是有影響的。
1.西安
西安: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國古都之首。
西安南屏地勢磅礴的秦嶺,東近險拔峻秀的華山,西臨冬夏積雪的太白,北連逶迤延綿的北山。四山亭亭,沃壤廣野居中,宜林宜牧、宜糧宜棉、宜瓜宜果,有高山避暑、有風光覽勝,故古有“膏腴天府”、“陸海豐饒”之稱。
西安擁有6,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歷史上曾有周、秦、漢、隋、唐等在內的共13個朝代在此建都,曾經作為中國首都和、經濟、文化中心長達1,200多年,被譽為“天然歷史博物館”。
西安有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兵馬俑遺址、古代城闕遺址、77座帝王陵墓、眾多名寺古塔、先民遺跡等優秀文化藝術遺產,是世界旅游熱點城市之一。
2.洛陽
洛陽:是被聯合國命名的世界文化名城,有“十三朝古都”之稱,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命名為神都的城市,還被稱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洛陽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謂“陽”,故名洛陽,又稱雒陽、雒邑、京洛和洛城,因境內有伊、洛兩水,也稱伊洛。洛陽地處中原,境內山川縱橫,西依秦嶺,過函谷關是陜西的關中平原,東臨嵩岳,北靠太行山又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山,有“河山拱戴,形勢甲于天下”之說。
洛陽最早建成于夏朝(二里頭遺址),有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晉等13個朝代在此定都,定都歷史有1,529年之久,因此有“十三朝古都”之稱,與西安、南京、北京并列為中國四大古都,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命名為神都的城市,它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中國的國名便源自古洛陽。
牡丹歷來被譽為“花中之王”,富麗堂皇,國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貴吉祥、繁榮昌盛的寓意。洛陽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有詩云“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相傳唐武則天寒冬設宴賞花,令百花綻放,唯牡丹不從,貶之洛陽。豈知牡丹遷洛后竟吐蕊怒放,武后聞知,命火燒牡丹。牡丹枝干燒焦,次年卻依舊葉榮華發,且花更大、色更艷。
3.曲阜
曲阜: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故鄉,被西方人士譽為“東方耶路撒冷”。
曲阜位于山東省西南部,古稱魯縣,是周朝時期魯國國都,
在曲阜文物發掘中發現的大量“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跡,即是上古帝皇在曲阜活動的考古證明。這里,文采郁郁、禮樂之都。堯舜時代,曲阜屬九州之一徐州。商朝前期,曲阜名奄,第十八任商王南庚,遷都于此。
4.成都
成都:成都歷史悠久,擁有3,000年左右的建城史,近150年的建都史,歷史上曾九次成為地方封建王朝的都城,城址有擴展而無遷徙,城名千古未改。
成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有“天府之國”、“蜀中江南”、“蜀中蘇杭”的美稱。
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雙流)遷往成都,構筑城池。成都是九朝古都,蜀、成家、蜀漢、成漢、譙蜀、前蜀、后蜀、李蜀、大西等政權相繼在此建都,唐朝和民國時曾作為全國臨時首都而存在。前蜀皇帝在此廣植芙蓉,故成都簡稱“蓉”,別稱“芙蓉城”。
5.紹興
紹興: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灣南岸。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聯合國人居獎城市。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
紹興是一座擁有2,50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是“沒有圍墻的博物館”、“名士之鄉”,其橋的數量是威尼斯的5.5倍,平均每1,000平方米就有6.3座橋。“悠悠鑒湖水、濃濃古越情”。
紹興以其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豐富、風光秀麗、物產豐富、風土人情、名人輩出誘人而著稱于世,自古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
6.開封
開封:古稱東京、汴京(亦有大梁、汴梁之稱),簡稱汴,有“十朝古都”、“七朝都會”之稱。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原創地,有“東京夢華”之美譽。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古稱東京、汴京(亦有大梁、汴梁之稱),簡稱汴,有“十朝古都”、“七朝都會”之稱。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原創地,有“東京夢華”之美譽。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7.北京
北京: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擁有6項世界遺產,是世界上擁有文化遺產項目數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歷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擁有眾多歷史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
北京自秦漢以來北京地區一直是中國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名稱先后稱為薊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南京、中都、大都、京師、順天府、北平、北京等。
8.南陽
南陽:南陽有“南都帝鄉、五圣故里、千年玉都、中國水城、臥龍之地、中華藥都”之稱,是河南省第三大城市。
南陽市位于中國最東端的大型盆地南陽盆地之中,頭枕伏牛、足蹬江漢、東依桐柏、西扼秦嶺。
歷史上,她是屈原“扣馬諫王”地,軍事家諸葛亮的躬耕之地,著名的秦楚“丹陽之戰”和三國故事“三顧茅廬”就發生在這里。南陽孕育出智圣諸葛亮、醫圣張仲景、科圣張衡、商圣范蠡、謀圣姜子牙等歷史名人,戰國時期,南陽是著名的冶鐵中心,后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的南陽郡治所所在地,東漢時期曾作為陪都,乃光武帝劉秀發跡之地,故在東漢時期又有“南都”、“帝鄉”之稱。
9.杭州
杭州:自秦設縣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五代吳越國和南宋都在此定都,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古有“人間天堂”之美譽。
古時杭州曾稱“臨安”、“錢塘”、“武林”等,杭州的杭字本意是船,專指大禹治水乘坐過的船。杭州歷史悠久,4,7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歷史。是五代時期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為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古有“人間天堂”之美譽。
10.南京
南京:有著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南京襟江帶河,依山傍水,鐘山龍蟠,石頭虎踞,山川秀美,古跡眾多。
全國風水寶地有那些?
我只說一個,因為我了解它的風水怎樣,是不是風水寶地?
中國最好的風水寶地在江蘇金湖縣的呂良鎮,呂良千年古街坐落處有天工之巧,它坐落處有420省道不遠不近的通過,與一個高速路三個一級路相連。豎的,街中心有路與金寶高速相連。
呂良鎮歷來是金湖縣最好的一個鎮
這個講究的是風水。其實就是環境好,民風淳樸,風調雨順,人們健康長壽,安居樂業的地方,就是風水寶地。
廣西最好的風水寶地都在哪些地方呢?祖墳風水寶地選的好,助于后人發展。下面是廣西最好祖墳風水寶地,快來看看下面的相關文章吧
廣西最好祖墳風水寶地
廣西大明山風水寶地出名人高官
據說廣西的大明山風水極佳,在大明山周圍出過許許多多的大官、高官和名人,這些高官和名人無疑都是受大明山風水寶地的影響才得以成大器的,成克杰是廣西上林縣人,他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因為腐敗被判處死刑的大人物,2000年的9月14日被執行死刑。他的風水祖墳就在大明山腳下上林縣大豐鎮的燕子中天穴。
陸兵是壯族人,1944年10月出生在廣西武鳴,據說他家的風水祖墳就在大明山的天井嶺腳下。
陸榮廷,字干卿,原名亞宋,也是壯族人,1859年出生在武鳴縣的壘雄村,他家的風水祖墳在大明山余脈的天井嶺,稱之為金蛇掛樹穴。
壯族人盧紹武將軍,原名陸耀伍、盧煥光,也是廣西武鳴人。據說他家的風水祖墳是在大明山下的暮定水庫,其穴名謂之將軍點兵地。
清朝時期的廣西武鳴縣太平鄉葛陽村人劉定逌,他的風水祖墳也在大明山下的上林和天井嶺上。
蘇希洵是廣西武鳴縣馬頭鄉蘇村人,其風水祖墳和風水祖房都在大明山下的馬頭鎮。還有太平天國時期的林鳳翔和李開芳等等。
在廣西的大明山附近,到處都有“大明山上有一卦天子地”的說法,相傳為宋朝國師點評大明山風水而留下題詞:“山中年年結霧煙,陣勢巍峨插碧天;山高日夜生明遠,大平南寧降橫州;金云生定半天吹,歸結祖宗萬筆榮;五山無極山,鼓響勝天邊;干山干向水流干,合山合水胸中立;三百六十龍神足,三十六公朝天子;千水萬水歸一水,水曲迢迢又灣灣;廣東大海作明堂,洪福滔天作圣君;固是天子地,萬世著帝襲。”這么多年來,還沒有聽說有人找到了“天子地”。如果祖墳風水在這,帝皇有望,何況高官。實際上,很多地師都沒能爬到龍頭山,不是因為不識路,就是因為緣分不夠,找不到上去的路徑,或只爬到半山腰就被云霧密鎖,找不著北,或被狂風暴雨轟炸而不得不敗退下來。老實說,當地能爬到龍頭山上的人也不多,我是生活在大明山主峰龍頭山腳下的本地人,喜好尋龍覓奇賞景,而有幸多次爬到龍頭山。
當地有一個傳說,有人葬中了將軍或宰相以上的大地,大明山就會連下三天三夜的暴雨,同時,大明山將坍塌八方。七八年夏天,大明山就曾發生過八方坍塌現象,老人說,那是因為有人葬中了大明山的一穴將軍大地。后來,有傳說是山東、四川和江西一行兩男一女三人,各背一個金甕,來到小鎮圩上,尋找某村屯的一戶人家。后來,外地人在本地人帶路下,沿著大明山之山路,過頂轎山、六公山上天城,在龍頭山右翼天坪上下葬。下葬時,天雞啼鳴,周圍遠近鑼鼓轟鳴,第二天以后,連下三天暴雨,大明山有八方塌方,遠看都很刺眼。
龍頭山為大明山的主峰,海拔1760米,西北來龍,由主峰向左右各分出一支山脈,層層降落,彎環如馬蹄,形如兩龍拉車,如雙龍戲珠,如皇冠毓帽,如龍摟鳳閣;前有一字橫案,如龍堆鳳窩,如宰相筆案;周圍眾山匍匐朝拜,如三十六公作揖,又如三百六十仙童跪拜;左側青龍昂首,右邊白虎低伏;水口五灣環,猶如五對華表捍龍門,又如兩只獅象把門關,更象兩只金雞相對鳴。山環水繞,形真意切,內明堂關鎖嚴密,外明堂寬闊無邊,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廣東幽藍的海面,閃著鱗光……
有人疑惑,當年潮州八賢宋代禮部尚書王大寶的墓地風水是不是傳說中的風水寶地,我覺得如果根據流傳的下來的史料記載的話,確實稱得上是風水寶地了。
因為王家世代流傳,即使是朝代更替,他們這個家族依舊繁榮昌盛,可以說如果墓地的風水沒有保佑他的話,很難達到這個地步。
因為當時是送的,之后宋代滅亡了之后到了元朝,由于一些原因,當時的國師發現這里是王尚書的目的,但是似乎是一個真龍墓,為了保護元朝的統治,這個國師就強行將龍脈切斷,確實元朝統治又延續下來。
但是這位國師卻早早的去世了。有人說正是因為這個割斷龍脈而折壽是真是假,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了,但是確實,似乎之后的王家慢慢的也沒有那么的興盛了。只是沒有出一個當皇帝的而已吧。
但不管如此,他們只是失去了當皇帝的命,其他方面還是做得很不錯的,在各個方面他們也是有極其杰出的成就,尤其是在藝術音樂方面,說實話已經做得足夠的棒了。
關于風水的是真是假,說實話,如果是相信科學道理的話,這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這些事情我們并不能完全的當真。
因為大家的努力成就還是得靠自己的奮斗,并不能完全依靠祖宗的庇佑,祖宗的必要或許是我們精神方面能夠得到安定,但是我們自己的成就肯定是要靠自己的拼搏努力才能夠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