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元機洞,元辰殿,二仙殿,萬圣閣等
張名軒
東陽橫店影視城啊,離義烏很近的,特別是歡樂谷,還有晚上義烏人自創的劇場,《夢幻太極》吸引著很多人慕名前去哦。值得一看
金華的山水和人文旅游資源十分豐富。金華山川秀麗奇絕,國家級風景區雙龍洞早已蜚聲中外,省級風景區永康方巖、蘭溪六洞山地下長河、浦江仙華山、武義郭洞-龍潭、磐安花溪、大盤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東陽花都-屏巖、湯溪九峰山等,或為山奇,或為水秀,可謂各擅勝場。金華的文物古跡與奇山秀水交相輝映,有國家級文保單位10處,省級文保單位37處,縣(市)級文保單位300多處,館藏文物達3萬多件。各處古跡遺址如顆顆明珠,點綴于八婺大地。太平天國侍王府、宋代名剎天寧寺、八詠樓、五峰書院等勝跡及諸葛八卦村、俞源太極村等神秘村落以及東陽盧宅等令游客流連忘返。傳統與現代交融、人稱東方好萊塢的橫店影視城也已成為廣大影視工作者和游客心中的福地。古婺風情多姿多彩,斗牛、道情、龍燈、浦江抬閣、永康《十八蝴蝶》、磐安龍虎大旗等民俗風情各具特色,引人入勝。
金華傳統名優特產有金華火腿、金華酥餅、東陽木雕、義烏南棗、金絲蜜棗、金華佛手、宣平蓮子等。它們有的曾被列為貢品,有的多次在國內外博覽會上獲獎。
赤松宮位于金華市金東區,距金華市區10公里。金東是一個新崛起的江南小城,依江而建,是一個既顯繁華現代都市風貌,又以綠色為主格調充滿休閑氣息的青山綠水小城。區內交通便利,浙贛鐵路、金溫鐵路、杭金衢高速、甬金高速、03省道、330國道穿境而過;近義烏、蕭山國際機場。具重要地理位置和高效的交通優勢。
上海、杭州方向到景區可由滬杭高速接杭金衢高速,于16號出口(金華東)下,往市區方向見路標約10分鐘可達。
每一位歸僑都知道“”,但對的來歷卻不很清楚,不知道是何方神圣。中國人僑居海外的不少,所以中國“神”也隨之僑居海外,便是有名的“僑神”之一。
東南亞以至美國歐洲,都可見到“祠”、“廟”,這些祠堂廟宇是隨著華僑的足跡而遍布世界各地。盡管在華僑中擁有大批信徒,然而若問起此仙來歷,知者不多。
有人說,是神農時代有個叫赤松子的,后來成仙;也有人說他就是叫張良拾履的黃石公;還有人說,是東晉時期道祖葛洪的得道弟子黃野人,總之,眾說紛紜,較為一致的說法是:即晉代人黃初平,道號赤松子。
黃初平乃浙江金華縣人,據《金華府志》記載,黃初平牧羊山中遇到道士,修道山中,其兄四處尋找不得,四十年后,經道士指引,相見于山中,其兄問當年羊群何在,初平日:“山之東”,其兄張望,只見點點白石,初平叱喝一聲,白石皆變羊,其兄方知弟已得道成仙,遂隨弟習道,后亦成仙。這只是民間傳說,神乎其神,未必是真,說他有“叱石成羊”的法術,只是讓人相信他已成仙。
晉代,金華北山建有規模宏偉的“祠”,名為“赤松觀”,可惜現在已化為灰燼,倒是廣州附近西樵山下稔崗村,有座出名的祠。但是,據村民說,這個祠不是最早和早大的,廣州花地的祠才是最早和最大的。
廣州花地的祠,據當地老者稱,清代香火就已旺盛,祠占地30畝,門口有對聯:“叱石傳晉代,騎鶴上南天。”進入大殿,有清代進士盧維慶于光緒三十年(1904)書寫的對聯:“洞中別有乾坤,四周煙雨云山,尤增勝概;祠里自成天地。兩岸杏林橘景,永著仙蹤。”
到了二十年代,花地祠被用作“花地孤兒院”院址,香火頓失,于是廣東軍閥陳濟棠的夫人莫秀英斥資再建新祠,使香火又盛。日軍攻打廣州時,祠被毀于飛機轟炸,戰后,建起了祠,紅火起來,倒令人忘記了花地的祠了。
現今,信仰之盛,當首推,那里香火旺盛,進香求簽者人山人海,信徒之虔誠亦非他處可比,但是向他們問起大仙的來歷時,往往無言以對。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東方語文系副教授、漢學家羅思。專門研究的來歷和演變,特意到稔崗村和花地調查,后來與別人合作寫了關于的書籍,在出版,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興趣。我們感到慚愧的是面對我國悠久的歷史和浩瀚的文化,沒有很好地加以研究,倒是讓外國人領先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