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是講農歷的,正二月屬木,四五月屬火,七八月屬金,十月十一月屬水,三、六、九、十二月屬土。
農歷一月屬木帶火,農歷二月,屬木。
農歷三月屬土帶水,農歷四月,屬火。
農歷五月屬火。農歷六月,屬土帶火。
農歷七月,屬金帶水。農歷八月屬金。
農歷九月,屬土帶火。農歷十月,屬水。
農歷十一月,屬火。農歷十二月,屬土帶水。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多用于哲學、中醫學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認為大自然由五種要素所構成,隨著這五個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產生變化,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不已。五行學說認為宇宙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行(運動)和變化所構成,是由于中國古代人對世界認識不足造成的。它強調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構關系和運動形式。如果說陰陽是一種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則五行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論。《五帝》篇中記載:“……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其神謂之五帝。”金、木、水、火、土、稱為五行。一年分為12個月份。即所說的五行,月柱,。即用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處的節令.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農歷每月初一為分界線, 而是以節令為準, 交節前為上個月的節令, 交節后為下個月的節令. 一月,寅月。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從立春到驚蟄 從驚蟄到清明 從清明到立夏 從立夏到芒種 五月,午月 六月 未月 七月 申月 八月 酉月 從芒種到小暑 從小暑到立秋 從立秋到白露 從白露到寒露 九月,戌月 十月 亥月 十一月 子月 十二月 丑月 從寒露到立冬 從立冬到大雪 從大雪到小寒 從小寒到立春。
五行的月份
春天屬木,代表氣體向四周擴散的運動方式。春天,花草樹木生長茂盛,樹木的枝條向四周伸展,養料往枝頭輸送,所以春屬木。
夏天地屬火,代表氣體向上的運動方式。火的特點就是向上,夏天各種植物向上生長,長勢迅猛,所以夏屬火.
秋天屬金,代表氣體向內收縮的運動方式。金的特點是穩固,秋天收獲,人們儲蓄糧食為過冬作準備,樹葉凋落,所以秋屬金。
冬天屬水,代表氣體向下的運動方式。水往低處流,冬天萬物休眠,為春天蓄積養料,所以冬屬水.
因有四季而有四行,但夏天和秋天之間要有過渡段,因此便有了土,土代表氣的平穩運動。
五行與時辰
時辰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計時方法,24小時共分為12個時辰,從晚上11點開始,與12屬相相對應: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按五行來說:
寅、卯、辰屬木,主宰春季,代表東方;
巳、午、未屬火,主宰夏季,代表南方;
申、酉、戌屬金,主宰秋季,代表西方;
亥、子、丑屬水,主宰冬季,代表北方;
辰、未、戌、丑單個而言都屬土,代表中方,主宰四季最后一個月,代表四方
月字的五行:有幾種情況,1屬火這是周易范疇中廣泛的說法。2屬水安易學筆畫數為6畫。3按月本字意就是土。通常在女性的名字中以月光影射最廣泛也最富詩意。比如:月華,月清,新月。月字的五行要看其所處位置。
正、二月份:屬木
四、五月份:屬火
七、八月份:屬金
十、十一月份:屬水
三、六、九、十二月份:屬土
其實十二生肖與陰陽的對應關系非常簡單,就是緊緊遵循奇數為陽、偶數為陰的規律。十二生肖中,鼠、虎、龍、猴、狗都是指爪為五的動物,都為陽,馬蹄為圓形,也是為陽;牛蹄、兔嘴、蛇信子、羊蹄、豬蹄都是分為兩半,雞有四爪,這幾種屬相為陰。
十二生肖與五行的關系是從十二生肖與五行的關系推演而來。古人以天干地支來紀年,地支就是與十二生肖對應的十二支,其具體對應關系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而十二地支中,“寅卯”屬木,“辰”屬土;“巳午”屬火,“未”屬土;“申酉”屬金,“戌”屬土;“亥子”屬水,“丑”屬土。由此即可以推出十二生肖與五行的對應關系:“虎兔”屬木,“龍”屬土;“蛇馬”屬火,“羊”屬土;“猴雞”屬金,“狗”屬土;“豬鼠”屬水,“牛”屬土。
中國人認為宇宙萬物是由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元素所構成的。這五種元素有著相生相克的關系。
金:猴、雞
木:虎、兔
水:鼠、豬
火:蛇、馬
土:牛、龍、羊、狗
五行具有下列特征:
木:具有生發、條達的特征;
火:具有炎熱、向上的特征;
土:具有長養、化育的特征;
金:具有清靜、收殺的特征;
水:具有寒冷、向下的特征。
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好比母生子,有相親相愛之情,意味著暢順、吉祥。如:
木生火:火要依靠柴薪來維持燃燒
火生土:土要依靠太陽來普照
土生金:金要依靠山巖來儲存
金生水:水要依靠鐵器來開導疏通
水生木:木要依靠雨露來灌溉
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好比戰爭,彼此敵對。據《白虎通義》載:五行所以相害相克者,天地之性。眾勝寡,故水勝火也;精勝堅,故火勝金;剛勝柔,故金勝木;專勝散,故木勝土;實勝虛,故土勝水也。
木克土:樹木可以入土
火克金:烈火可以溶金
土克水:土可以覆水
金克木:金可以伐木
水克火:水可以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