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剛搞定的問題,月柱很簡單,月干:先天干排序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對應的代號:1. 2. 3. 4. 5. 6. 7. 8. 9 .10,
月干序號:(年份尾數-3)x2+農歷月數 , 結果除以10 后取余數。
月支是固定的,農歷一月為 寅,以此類推即可。
日柱才是最難的,有大小月,平閏年攪和在一起,我直接自制了excel功能表,里面將《高氏日柱公式》轉化為了函數,需要的可以給你,表格發燒友也可以找我哦,再聯系!
年干月干日元時干,祖上父母自己子孫,圍繞日元邢沖克害之間的關系。
天干:甲己之年丙作初,
乙庚之歲午為頭,
丙辛歲首尋庚起,
丁壬壬位順行流,
若言戊癸何方發,
甲寅之上好追求。
即年天干為甲、己之年,其正月天干即為丙,二月為丁,依次為戊己庚辛壬癸甲乙。
八字地支每年是固定的: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依次為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注意,正月是從寅開始,而非子月。
農歷(陰歷)的月和干支紀年的月并不對應。
農歷的每個月是從太陽和月亮在同一方向的時刻所在的那一天開始。干支紀年的月是從二十四節氣的節(公歷每個月第一個節氣)的時刻開始。
這個簡單,網上好多輸入生辰自動排列八字的,不用費時間查什么萬年歷。主要是排出八字來,能看明白,這個可不是簡單的了
八字月份是按節氣來劃分的。比如1984年農歷11月27,已過小寒,應屬12月,但又有甲乙之年丙做首
以上的問題:排生辰八字必須按節氣來劃分,特別是年的劃分和月的劃分,立春節前為上一年,立春節后為下一年;驚蟄節前為正月,驚蟄節后為二月,以此類推,清明節、立夏節、芒種節、小暑節、立秋節、白露節、寒露節、立冬節、大雪節、小寒節為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月。而甲乙之年丙做首,說的是:以甲乙開頭的那一年,以丙寅為正月,以此類推,乙庚之歲戊為頭,丙辛之歲尋庚上,丁壬壬寅順行流,若問戊癸何方發,甲寅之上好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