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太。
易經為什么能夠預測人的命運和生死壽夭,貧賤富貴,吉兇禍福呢?其實就是利用易經里的陰陽八卦原理,掌握五行的旺相休囚死,結合事物的發展規律,使之旺之不極,衰之不絕,萬物才能生生不息,自然界才能風調雨順,人畜才能隨著四時的季節變換敷衍后代男耕女織。易經告訴了人類的生存之道,無論做什么都要與時俱進,適可而止,旺者泄之、制之、克之,衰者生之、補之、迎之,保持中庸之道,方可趨吉避兇,衣食無憂,樂之有余,百害無侵。人類為什么逃脫不了這么多的災難和病痛,歸根結底就是一個“貪”字。“貪”字過了頭就會惹來災難和病痛,如果人的“貪心”不除,就是易經上說的違反了陰陽之法,失去了平衡的關系,就會導致某一五行產生物極必反的結果。
比如說,人,若過于貪“官”,就會巴結上機,拍馬溜須,討好上司,因為在易經里把五行配六親就表明的很形象了,只有財才能生官,所以想當大官就必須要有錢財去生,而財又從哪里來呢?在易經里說的財要靠子孫來生,那么子孫又是誰呢?在官而言子孫就是我們的老百姓,而官是生印的,印又代表著權利,文書,印又是克制子孫的五行,所以當官的想要錢就必須要,先巧立名目,苛捐雜稅,就什么文件都會下發強制老百姓(子孫)要錢,所以就會損害老百姓的利益,形成惡性循環,官是升上去了,可觸怒了老百姓(子孫)。在易經里能克制官的就叫子孫,官大又克身(自己)這形成了官逼民反,古語說的“民不舉官不糾”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說,貪官必貪財,貪財必損印(權利),是必要鬧出官災的災難。如果我們夏天過于貪涼,就會使人們的經絡受到損害,人們只知道一到冬天就說這里疼痛,那里疼痛,凡是筋骨疼痛都是夏天“貪涼”造成的,絕對不會是冬天里得的毛病。而冬天過于貪暖就會感冒受涼,一受涼就會發燒,這就是中醫學上說的寒及生熱,熱及生寒,旺及必衰的道理,宇宙的萬物都是這個規律。太旺了就會往相反的方向發展,一種物種滅亡了就會跟著數種物種相繼的消失。所以我們人類也是如此,無論做什么都要留點余地,我在一篇文章上寫道“天道忌滿,人道忌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呵呵呵,可惜,我把人從出生都快寫到死了,個別人還自認為是在研究易經的都還沒有看個明白,悟出個道理來,還來給我擺什么大道理,只怕我把大道理寫出來一些自認為研究易經的連見都沒有見過呢!
理解了易經,就容易了解了萬物的生存之道,也就好掌握人生的吉、兇、成、敗和生、老、命、死,苦的循環軌跡了。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掌握了易經的原理和陰陽互動的規律,明白了天、地、人、物的互用關系就能知道事態的發展和變化,人的吉兇禍福就不難判斷了。難的不會,會的不難,人們往往會認為易經很難,很復雜,其實只是人們沒有弄通其理,未知其意。我在前面的文章就說了,易經的知識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生活里。我們都知道“抽絲剝繭”的道理,只要找出了頭續,循序漸進的由淺入深,還得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才能達到了解、知道、學會易經。我們都會在易經的書里看到,真的在說,假的也在說——“善易者不占”這句話。其實說都會說,寫也都會寫,能有這個境界的又有幾個呢?我在文章里還寫了這么的一句話:“萬般神通皆小術,惟有空空是大道”,說的就是“善易者不占”,易經的最高境界并不需要起卦、排八字,表面上什么方法都沒有,沒有任何的形式,就能知道人的吉兇禍福,這就是“善易者不占”。如果能達到這個境界的,就必須要修煉成天人合一,通天地契鬼神之能。那么能通天地契鬼神,就是借助外來的信息傳導給自己才能達到。那么又怎么才能做到與天地鬼神相通呢?就是我說的必須要有:緣,德,悟,善,勤這五個條件。無緣,則天地鬼神不通;無德,則六根不凈;無悟,則不知其意;無善,法則不靈;無勤,則心不進取。所以學易經容易,達到大師的水平不容易。可想而知,現在的大師又有幾個是真的呢?
希望喜歡易經的朋友多思多悟不要只知道每天抱著書在那里硬找,書翻破了,內容會背了,就認為學完了。其實易經真正的知識在書本以外,在大自然當中,在滾滾紅塵之中。理論只能讓你明白其理,要你多去注意,善于觀察、探索、領悟,易經的真正意義并不是讓人只會背幾句書歌子,掌握一招半式。書本寫出來的必定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面面俱到,這就是為什么現實生活中的千頭萬緒什么樣的問題都可能發生。所以一旦有人問你書本以外的東西,你就只好有用一句“阿彌陀佛,天機不可泄露”了。唉一一白白地浪費時間!
只有明辨易學,獲其真理,才能因地制宜,巧飾風 水;
至于“風 水”地運,后天生,通過后天的努力,是完全可以改變命運的,
這是周易專家孟昭華先生說的,我覺得有道理,可以參悟下。
易算都有師承,沒辦法自己學習的
暗示成像了。
是不是 九星照命 ?
九星照命,是盲人斷流年吉兇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此法是按命主的虛歲年齡分男女按九星的順序排出,查出值年所臨何星照命,即知當年的吉兇禍福。
哪顆星照命,就是說自己的命運對應著哪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