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榮欣風水網

    易經晉卦代表太陽,易經乾卦詳解

    八字精批五行缺什么紫薇斗數生肖詳批
    您的姓名
    您的性別
    出生日期
    感情狀態
    單身有伴

    內容導航:
  • 易經中六十四卦分別代表什么
  • 周易六爻晉卦白話解
  • 火地晉卦是什么意思?
  • 晉卦的哲學解讀
  • 周易·易經·乾卦的解析
  • 《易經》中“乾卦”,乾是什么意思,乾卦有哪些講究?
  • Q1:易經中六十四卦分別代表什么

    64卦代表這宇宙只有64種情景,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

    Q2:周易六爻晉卦白話解

    晉是0:5卦的卦名,0:5是晉卦的代號。晉卦是由經卦坤卦和經卦離卦組成的,坤卦是主卦,陽數是0,主要性質是適應;離卦是客卦,陽數是5,性質是明亮而依附。主方的力量遠遠小于客方,主方必須順從客方,同時,客方又依附于主方。晉的意思是提拔、升級。如晉級,晉升,加官晉爵。主卦的卦象是大地,客方的卦象是火焰,太陽像火焰,照亮、溫暖了大地。沉寂的大地,在陽光下充滿生機。大地是被動的,主方是被動的,主方的晉是被動的,不是自己要晉升就晉升,而是必須由客方來晉升。晉是好事,但又不一定是好事。

    Q3:火地晉卦是什么意思?

    火地晉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35卦,是由坤卦和離卦組成的,主要寓意是晉升,升官。

    坤卦是主卦,主要性質是適應;離卦是客卦,性質是明亮而依附。
    晉卦的主旨,在于論述如何上晉的為官之道,卦辭以康侯受賜為喻,說明上晉之臣為君王所賞識。

    主卦的卦象是大地,客方的卦象是火焰,太陽像火焰,照亮、溫暖了大地。沉寂的大地,在陽光下充滿生機。大地是被動的,主方是被動的,主方的晉是被動的,不是自己要晉升就晉升,而是必須由客方來晉升。晉是好事,但又不一定是好事。

    得此卦者:

    事業:順利。應遵守正道,迎難而上,克敵制勝,因勢利導。樹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深得人心。全力以赴,不得有絲毫猶豫不決,更忌優柔寡斷,而應敗不餒,勇往直前。注意和衷共濟,共同前進。


    經商:行情好。市場競爭順利。但也會遇到一些困難,必迎難而上,因勢利導,克敵制勝。爭取眾人支持。前進中的挫折不可免,只要動機純正,必可轉危為安。


    求名:經刻苦努力與奮斗,已具備開拓事業的基礎,卻因無人引薦,暫時不得志,決不可因此自暴自棄,須耐心等待時機。同時,更加積極地創造條件。

    外出:克服猶豫心理,大膽前進,可無往而不順。


    婚戀:吉星高照。會有理想的結果,但決不可自恃條件優越而抱無所謂的態度或過于挑剔。


    決策:處于不斷上升的形勢,不會有過大的阻力。但務必爭取眾人信任,獲取人心,再接再厲,只要動機純正,克服僥幸心理,必有喜從天降。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您,望采納!

    Q4:晉卦的哲學解讀

    晉是0:5卦的卦名,0:5是晉卦的代號 。晉卦是由經卦坤卦和經卦離卦組成的,坤卦是主卦,陽數是0,主要性質是適應;離卦是客卦,陽數是5,性質是明亮而依附。主方的力量遠遠小于客方,主方必須順從客方,同時,客方又依附于主方。晉的意思是提拔、升級。如晉級,晉升,加官晉爵。主卦的卦象是大地,客方的卦象是火焰,太陽像火焰,照亮、溫暖了大地。沉寂的大地,在陽光下充滿生機。大地是被動的,主方是被動的,主方的晉是被動的,不是自己要晉升就晉升,而是必須由客方來晉升。晉是好事,但又不一定是好事。
    起卦前必須客觀地、全面地、準確地分析主方和客方的情況,必須至少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此卦才有參考價值:
    1.主方與地很相似,客方與火很相似。
    2.主方的陽數是0,客方的陽數是5。
    3.主方的行動是陰,素質是陰,態度也是陰;客方的行動、素質和態度是陽、陰和陽。 圖左邊是晉卦的結構,箭頭表示有應關系,箭頭方向是從陰爻到陽爻。晉卦的主卦 的下爻和客卦的下爻有應,主卦的上爻和客卦的上爻也有應,這兩對有應關系的爻都是不當位的爻,圖中灰色表示不當位的爻,黑色表示當位的爻。這兩對爻有應而不當位 ,說明,主方的消極被動和隨和的態度都是不利于主方,受客方控制。還可以看到,主卦的第二爻與第三爻都是陰爻,第三爻是對第二爻的補充,第二爻是陰,表示主方的素質不佳,第三爻也是陰,表示主方的素質很差。因為主方的素質很差,沒有對抗客方的實力,與其對抗客方的控制,主方不如順應自然,接受客方的控制,與客方協調一致,這倒可能有利于主方改善自己的素質。
    晉是1:4卦卦爻辭的主題,爻辭中有四次提到了晉。在當前雙方關系形勢中,主方順從客方而行動,以柔和的態度服從客方,主方被“晉”了,而實際上雙方的素質都不佳,主方從客方得不到實際好處,“晉如摧如”,“晉如愁如”。晉升了,主方力不從心,“晉如鼫鼠”;又被客方利用,沒有回旋空間,“晉其角”。爻辭中的判斷辭是根據爻在卦中的狀態插入的,刪除卦爻辭,可以看出六條爻辭是一首完整的圍繞主題“晉”的散文詩,下面是其譯文:
    晉升了,如同受摧殘,沒有誠信,
    晉升了,更是發愁,受到這個福分,來自王的母親。
    (晉升了,得到)眾人允許,
    晉升了,如同鼫鼠,能飛不能過屋,能緣不能窮木,
    能游不能度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
    不必考慮失和得,
    晉升到了角尖,留著去攻打城邑。
    卦辭則以“康侯用錫馬蕃庶”為比喻,說明客方對主方的依附情況,并沒有加判斷詞。
    下面逐條說明卦爻辭。 〖卦辭原文〗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譯文〗康侯受賜很多車馬,一日被接見三次。
    〖解說〗這是晉卦的卦辭。“康侯”,指周武王之弟衛康叔,“錫”是“賜”,“蕃”是“繁多”,“庶”是“眾多”,“接”是“接見”。“用”的例子有“作用”、“功用”、“效用”、“利用”、“用于”等等。古時侯沒有標點符號,如果加逗號于“用”后,則成“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意思是,“為了讓康侯發揮作用,賜了很多車馬,一日接見三次”。如果逗號在“用”前,則成“為了讓康侯發揮作用,用了賜于很多車馬,一日接見三次的方法”。不論逗號在前或在后,這個“用”字表明“康侯”受晉是被動的。“三”,為什么一日之內要接見三次?說明接見一次不行,接見二次不夠,非得接見三次不可。有求于康侯,依附于康侯,一次又一次加賜車馬,一日之內賜了三次車馬,賜的車馬已經很多,康侯是否同意發揮作用呢?不知道,卦辭沒有說。康侯是個形象,用這個形象代表主方。誰賜康侯車馬?是王,在這里,指客方。客方依附主方,給了主方很多好處,希望主方起更好的作用。主方被客方所晉。晉對主方不一定是好事,晉卦有五個爻不當位,表明形勢不是很有利于主方。從字面解釋,卦辭的意思很簡單:康侯受賜很多車馬,一日被接見三次。但是,結合卦的結構,深入分析,就可以看出深一層的意思,主方既要順從客方,也要審時度勢。(一般,別卦的卦辭以判斷詞為主。晉卦的卦辭中引用了歷史典故,沒有判斷辭。與其它卦的卦辭風格相比,很不一般,可能在周文王以后,有所修改) 〖原文〗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無咎。
    〖譯文〗晉升如同受摧殘,堅持下去吉利;沒有誠信,富裕無咎。
    〖解說〗這是晉卦第一爻的爻辭,這個爻代表主方的行動,主方消極被動,行動是陰,比如說,防守、退卻、不想冒險、不想探索或開辟新的發展領域、只求保持現狀,等等。“摧”是破壞,折斷的意思,“摧殘”。“罔”是無,沒有的意思,“置若罔聞”。“孚”是信用,是為人所信賴的意思,“深孚眾望”。“裕”是豐富,寬綽的意思,“生活富裕”。客方晉升了主方,要求主方積極主動,這對于主方來說,不是愉快的事,“晉升像是摧殘”。但是,如果主方積極主動,改善素質,“堅持下去吉利”。客方必須依賴主方才能獲益,主方順從客方也可以得到利益,為了各自的目的,互相利用,沒有誠信。盡管沒有誠信,主方為了得到利益,為了生活得到改善,積極努力,不應當受到怪罪,“罔孚,裕無咎”。
    〖結構分析〗第一爻的位置是陽位,這條爻是陰爻,不當位,不過與四陽有應。有應而不當位 ,表明主方受客方控制。盡管受客方控制,由于主方素質很差,并且缺乏積極主動的動力與前進的力量,接受客方控制,按客方意圖去做,可能是比較現實的作法。 〖原文〗晉如愁如,貞吉;受茲介福,于其王母。
    〖譯文〗晉升像是發愁,堅持下去吉利;受到這個福分,來自王的母親。
    〖解說〗這是晉卦第二爻的爻辭,第二爻是主卦中爻,代表主方素質,陰,表示主方素質不佳,比如說,資金缺乏、地位底下、實力薄弱、教育程度低,等等。“茲”是“這里”,“這個”。“介”是量詞,用于人,相當于“個”,“一介武夫”。“福”是“幸福”、“福氣”,如“享福”。“于”是介詞,“在”、“向”、“求”、“對”、“給”、“由”、“從”、“自”。“其”是代詞,在這里表示指示,“那”、“那個”、“那樣”、“那些”等。“王母”是個形象,這里是指客方,盡管客方的素質也不佳,由于客方積極主動、態度強硬,主方受控于客方,像是被晉升了,受到福佑,而實際上主方并沒有得到什么。所以,被晉升了,反而發愁。
    〖結構分析〗第二爻的位置是陰位,這條爻是陰爻,當位,然而與五陰不有應。當位而不有應,說明主方需要客方的幫助而得不到客方的幫助。自己的素質不佳,這是現實,財富靠積累,力量靠積蓄,大樹起于幼芽,主方應當鼓起精神,扭轉消極被動狀態,積極行動起來,改善自己的素質。 〖原文〗眾允,悔亡。
    〖譯文〗眾人允許,悔恨消失。
    〖解說〗這是晉卦第三爻的爻辭。第三爻是主卦上爻,代表主方態度,陰,表示主方態度隨和。同時,第三爻是對第二條的補充,如果第二條是陰,第三條也是陰,則表示主方的素質很差。“眾”是“許多人”,“大家”。在此指主客雙方。“允”是“認可”,“答應”,如“允許”,“應允”,“允諾”等。“眾允”,主客雙方都認可。“悔亡”是“悔恨消亡”。主方態度隨和,接受客方的晉升,主客雙方相互認可,悔恨消亡。
    〖結構分析〗第三爻的位置是陽位,這條爻是陰爻,不當位。這條爻與六陽有應。有應而不當位,說明主方屈從于客方。主方對客方隨和的態度,出于很差的素質,不得不如此。不過,主方不宜過于隨和,應當維護自己的利益。 〖原文〗晉如鼫鼠,貞厲。
    〖譯文〗晉升了以后像鼫鼠,堅持下去形勢嚴厲。
    〖解說〗這是晉卦第四爻的爻辭。這條爻是陽爻,表明客方積極主動地謀取和擴大自己的利益,比如說,創新、創業、投資、進攻、求職、示愛,等等。客方的積極主動行動,推動主方前進,使得主方被晉升了。但是,主方素質不佳,被晉升以后,工作能力不足,“晉如鼫鼠”。“鼫(shi)鼠”,又名“五技鼠”,按黃壽祺和張善文合撰的《周易譯注》引證,這種鼫鼠“能飛不能過屋,能緣不能窮木,能游不能度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鼫鼠”形容主方力不勝任晉升后的工作。“貞厲”中的“貞”是“堅持下去”。“厲”是“嚴格”,“切實”,如“厲行節約”;是“嚴肅”,“猛烈”,如“嚴厲”。綜合起來,這條爻辭的意思是:晉升以后像身無專技的鼫鼠,堅持下去,形勢嚴厲。
    〖結構分析〗第四爻的位置是陰位,這條爻是陽爻,不當位,不過與一陰有應。不當位不當位有應而,表示客方以積極主動控制了消極被動的主方,對主方不利,但是,在主方當前的狀態下,主方順從客方的控制,不一定是壞事。主方應當利用當前機會改善素質,比如,學習技術、摸索經驗、積累資本、結交朋友,等等。 〖原文〗悔亡,失得勿恤;往吉,無不利。
    〖譯文〗悔恨消失,不必考慮失和得;前進吉利,沒有不利的事。
    〖解說〗這是晉卦第五爻的爻辭。這是條陰爻,表示客方素質不佳,比如說,資金缺乏、地位底下、實力薄弱、教育程度低,等等。盡管客方開始積極主動,然而素質仍然不佳,對主方還沒有形成壓力,第四條爻辭中說的“晉如鼫鼠”還沒有成為事實,主方沒有悔恨,“悔亡”。“失得勿恤”,對照上下文可見,“失得”是針對晉升說的,“得”指得到晉升,“失”指失去晉升機會。沒有晉升機會而維持現狀,主方沒有壓力;有晉升機會,主方可能受益。有失有得,主方不必為失得憂慮。“往吉”中的“往”指前往,前進,指響應客方而積極行動起來。如果這么做,主方的素質將有所改善,“往吉”。同時這兩個字也暗示,如果不積極行動起來,而維持現狀,則沒有吉利的事發生,但是也不等于有壞事。“無不利”,沒有不利的事,但是并不是說一定有有利的事。否定了不利,并沒有肯定有利。聯系前面的“往吉”,“往吉,無不利”的意思是說前進是吉利的,前進或不前進都不是不利的。
    〖結構分析〗第五爻的位置是陽位,這條爻是陰爻,不當位,并且和二陰不有應。既不當位又不有應,說明客方的不佳素質對主方沒有多少影響。爻辭提到“往吉”,同時又說“無不利”,就是說往或不往都可以。雖然從字面上“往吉,無不利”也可以理解為“前進吉利,前進中沒有不利的事”,不過,如果這樣理解,那么既然前進中吉利,前進中也就當然沒有不利的事,“無不利”這三個字就成了多余的,而且,這條爻既不當位又不有應,也表示并不是只有吉利一個方面,而沒有平常的方面。所以,結合爻的結構分析可以看出,“往吉,無不利”理解為“前進吉利,不前進也不是不利的壞事”比較恰當,這與“失得勿恤”的思想一致,也與整個卦爻辭的思想一致。 〖原文〗晉其角,維用伐邑;厲吉,無咎;貞吝。
    〖譯文〗晉升到角的尖銳頂端,留著用于攻打城邑;嚴厲吉利,無所怪罪,堅持下去過分。
    〖解說〗這是晉卦第六爻的爻辭。第六爻是客卦上爻,代表客方態度,陽,客方態度強硬。“晉其角”,被晉升到像獸角那樣的尖銳頂端,感到位置高得不能再高,沒有一點回旋余地,只好聽候別人使用。“維”是“保持”、“保全”,如“維護”、“維持”、“維修”等。“伐”是“攻打”、“聲討”,如“北伐戰爭”、“討伐”等等。“邑”是“城市”,“都城”,如“城邑”。“厲”是“嚴格”,“切實”,如“厲行節約”;是“嚴肅”,“猛烈”,如“嚴厲”。“咎”是“怪罪”。“貞”是“堅持下去”。“吝”是“過分愛惜”,“舍不得”,如“吝嗇鬼”。這條爻辭的意思是:主方被晉升到像獸角那樣的尖銳頂端,感到位置高得不能再高,沒有一點回旋余地,只好聽候客方使用。客方留著主方,用于攻打他國的城邑。主方處于嚴厲的控制下,不過吉利。這是被迫如此,不應怪罪主方。堅持下去,客方是吝嗇的。
    〖結構分析〗第六爻的位置是陰位,這條爻是陽爻,不當位,不過與三陰有應。有應而不當位,表明主方屈從于客方,這對主方不利。不過,主方不可能改變客方的態度,而且,主方沒有足夠的力量,可以支持自己的態度強硬起來。所以,主方只能以柔克剛,巧妙應對,從而維護自己的利益。

    Q5:周易·易經·乾卦的解析

    彖(象)曰:大哉乾元(乾卦中的“元”太偉大了,以至于任何事物都不能與之相抗衡。五岳中屬泰山最矮,但屬它地位最高,它之所以能成為至尊,不是憑借其海拔,而是憑借其所處的方位:東方。萬物都以生發為主,“一年之計在于春”,“萬事開頭難”,都說明了東方,這個萬事萬物運行之起始的重要性。所以咱們治病也應以通經脈為主,為第一要義。因為通經脈就是生發、就是春、就是元。元氣的充足與否需要兩個條件,一個是作為儲備物質的元精是否充足,另一個是元精是否能夠生發出來被身體所利用,即它的功能能否正常發揮,二者缺一不可。),萬物資始(萬物都是憑借著“元”才能開始。資:憑借,我們常說的“資歷”就是你憑借什么履歷的意思。在自然界中,若是植物沒有春天的發芽,就不能有最終秋的收獲;在人體的生長發育過程中,若是沒有初始的受精卵,就不能發育成一個成熟的個體;人的思想也是如此,做學問都是從最初的開竅開始,這些都是春,都是東方。所以說無論在自然界還是人體,元是萬物的根本和開端。因為本文主要是闡述醫理和人身的規律,所以解釋上偏重于人體方面。),乃統天(元是人體和自然界一切運化、作用、功能的主宰。)。云行雨施(云運行起來,雨才能施與大地。內經中說“云霧不精,上應白露不下。”也是此意(具體見日后《黃帝內經》的翻譯)。),品物流形(品字由三口組成,意為動作要慢,要有回味,《紅樓夢》中妙玉責怪寶玉幾大口就喝盡了她精心泡制的好茶,這叫“牛飲”,若是細心咂摸其中滋味,方才為“品”。將我們每天攝入的飲食消化成為精微,分出五味,最終儲存到該儲存的位置上(各個臟腑),形成脂肪等有形的物質就叫“品物流形”。)。大明終始(收藏為終,生發是始。品物流形使得身體儲存的元精充足后,就有了充足的生發資本。比如該睡覺時粘枕頭就著,該起床又能馬上有精神,不會呵氣連天。),六位時成(六位根據生發的順序,成就各自的功能,在該發揮功能的時候正常地發揮自己的功能(謙卦以及《內經》中“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通俗說來,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六位在易經中為六爻,在人身中是厥陰、少陰、太陰、少陽、陽明、太陽,或者說是井、滎、輸、原、經、合。時:元氣發動。《般若波羅密多(玄之又玄,靜極生動)心經》中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比如在灸關元、中脘穴時,有的患者會出現嗓子干疼的癥狀,繼續灸則癥狀加重,若是能堅持,則能在患者將要不能忍受的一瞬間真陽發動,邪氣散去,干燥之感瞬間消失,這就叫靜極生動,則身體上的一切苦厄煙消云散。所以說佛經說的也是人體。一般說來,一本書、一部電影,之所以會成為經典,都是在研究人體或者是人性。插一句:在大雄寶殿中,三尊佛像的排列順序分別為東方藥師佛、西方阿彌陀佛、中央釋伽牟尼佛,其中東方在人體對應元氣生發,元氣生發則能消除病痛,抽煙吸毒說白了也是大量調動人體的元氣,讓人們有舒暢之感,忘記周身不適及病痛,因此成癮后難以戒除,所以東方為藥師佛,手托寶塔,寓意真陽如寶塔般從地下(北方)涌出,層層向上(生發);阿彌陀佛手托缽盂,盂主盛物,且盂和碗的區別是盂口相對于碗口內收,若是儲存液體,不易漾出,所以寓意收斂;釋迦牟尼既儒家所稱中庸,是修行的方法,寓意要使生發收斂的功能正常,需要憑借中央的法門。),時乘六龍以御天(順應人體氣機,才能駕馭好后天的運化,從而供養先天,以最終達到積累元氣的目的。時:前句中“因時而成”,人體正常的運化規律需憑借元氣生發才能發揮,元氣初生發為春,發展是夏,開始凝聚為中央,收斂收藏是秋冬,人體需要進入夏的狀態,則治病也需順應人體的氣機,用藥幫助其進入夏。所以時就是氣機。在六經辯證中,三陽經證元氣尚且充足,若是上焦有火為實火,則需疏導以祛之;而三陰經證元氣不足,此時上焦有火為虛火,是因下焦有寒逼火上行導致,治療需先除下焦寒,寒去則火自滅,這就是治病中需把握的氣機,若是見火不分虛實就消,一味去火,則非明醫所為。乘:統攝,只有氣機、東方才能統攝六龍。六龍:地,真陰。御:供養。天:積累元氣的處所。要想治病,必須積累元氣。要想積累元氣,就得把六龍駕馭好,讓臟腑的運化功能正常發揮,而前提是五臟六腑的經脈全都保持疏通的狀態,臟腑之間的交通、相互制約的能力才能沒有任何阻礙。只有經脈疏通,陰陽表里內外才能互相制約。這是治病的原理。)。乾道變化(乾的變化規律是),各正性命(各有各的規律,各有各的職責),保合太和(只有身體的各個臟器組織都能各盡職責,身體才能保持和合,才能太和。太字下方的“、”表示元氣從北方生發,在該生發的時候生發才能做到太。),乃利貞(只有元亨的運化做好了,才能有利貞的收斂收藏。春夏用心栽培作物,才能有秋天的收獲,才能平安度過缺少食物的冬季。利貞:收斂收藏,為坤卦。)。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只有首先能支配好最普通的物資,才能達到萬國安寧的狀態。庶:庶民,最普通的,最基礎的。只要每個作為國家最小單位的老百姓都能夠踏踏實實,做自己的分內之事,國家就能安寧,避免戰爭。在人身體中,精是最小的組成單位、最基本的元素。只有能讓精的生發恰如其分,身體各處的功能才有正常運化的前提(而得病就相當于是幾個國家之間的戰爭),從而最終達到身體健康的狀態。)。
    總而言之,醫生治病不能光消癥狀,否則便易仿效門板軋羅鍋,雖然癥狀消除,可人也死了。明醫需先明白人體的正常規律,才能通過病人身上千變萬化的癥狀,找尋出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才有可能有針對性地用藥物幫助患者恢復機體的正常功能。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完善的功能生長、逐漸發揮出來就是元。善:《三字經》中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其中所提及“善”的概念與此處意思相同,意為完善、完美。曾經看到報上有個辯論的題目叫:《“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就是把經典中的“善”誤解成是性格、品德善良的“善”,由此可知,光看懂經典的字并不能真正理解經典的意思,還需要回到經典的那個時代,了解當時某個字或者是某個說法的含義。人出生之時,本性或者說功能是完善的,但是因為外界、環境、后天刺激的不同,而形成了或有利于、或有害于人體的習慣,所以“性相近,習相遠。”每個人的基因雖略有不同,但是能都被稱作人,基因中的共性和其它的生物卻有著明顯的界限,人雖有高矮胖瘦之分、人種之別、性別之異,但是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和人與動物之間的差別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正是因為無論男女都具有同樣的生長收藏的運化規律,因此無論是婦科和男科,都按六經來治,即使女人月經不調,也是通過月經的情況來判斷身體總體的寒熱虛實,而不能只是單單治月經,整個身體的大環境調整好的,月經自然就能正常。因此,中醫就應該是大內科,而不應該出現過細的分科和專家。),亨者,嘉之會也(各種美好的事物都匯聚到此為亨。嘉:在自然界是適宜的水土、陽光、雨露;在人體是各種食物,食物的匯聚之處即是胃,匯聚到胃從而進行充分的運化,即中醫中“夏”的概念。),利(收斂)者,義之和也(將最精華的物質吸收后合理分配到五方為利。所謂“舍身而取義”,可見義是比生命還要珍貴的東西,在人體就是食物經過消化,剔除了不能吸收的物質后,留下的精微。和:分配得十分恰當。),貞(收藏)者,事之干也(能承擔事務、責任的為貞。干:骨干、承擔、擔任。收藏的目的是為了下一步的生長收藏,冬天的凋零是為來年春天蓄勢待發。)。君子體仁(只有君子能做到真正的仁德,此處君子指代人體的本性、功能,沒有寒邪,沒有病的狀態。仁:孔子比喻“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仁者壽,智者樂”。 仁好比是山,所以仁者樂山。有山,則有向陽面和背陽面,從而有溫差,則熱氣順著陽面的坡上行,至山頂遇冷凝聚成雨下落,因此山是形成河流的基礎,同時,山中孕育草木動物,所以我們可以說山能生萬物。頤和園有仁壽堂、萬壽山,就是以“仁者壽”來命名的,根據這個理念來修的園林。),足以長人(再次解釋“元,善之長”,若是人體經脈通暢,沒有寒邪,則能積累豐富的人體所需的能量。);嘉會(水谷得以匯聚、運化,才能夠產生精微,產生氣血),足以合禮(再次解釋“亨,嘉之會”。禮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平和、和睦,雖然大家分工不同,但是各人盡各人的本分。夏天或者說人體的運化過程,就像是大家一起同心協力抓生產,雖然大家處在不同的崗位,但是能為共同的目標團結,相互合作。);利物(利:獲利,投資人在收回投入的本錢之后,余下的財富就是利;人體的吸收功能也是,濾掉不能吸收的物質,剩余的就是可供存儲以備將來之需的精微。),足以和義(將精微恰當地分配給五方。);貞固(必須要有堅固的收藏。對應于身體,如果沒有一定的元氣儲備,憑借什么消除邪氣?對于于外界事物也是如此,想要做事之前都得有規劃有資本,這些就是貞,準備充分了,開始運行才是元。毛澤東當年打天下,強調要先有自己的根據地,待力量逐漸壯大,才能跟敵人打硬仗,就是強調這個根基,也就是“貞”,所以說毛澤東是懂《周易》的人,所以別人打不下的天下,他打下了。),足以干事(若元氣不足,則稍一活動,就覺得力不從心。所以且不說身體以外,但說身體以里,只有元氣充足,各個臟腑才能承擔起它們的工作。)。君子行此四者(整個身體必須正確地運行元亨利貞這四種功能。),故曰:乾:元亨利貞。”
    象曰:天(天就是春夏秋冬、生長收藏的功能、規律,但它并不是虛無縹緲的,而是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就好像地球的“天”有確確實實存在的物質——空氣,而空氣是因為地球的吸引力才能環繞我們周圍,不散向太空。所以說沒有“地”也就沒有“天”。而自然界中之所以有白晝黑夜、一年四季,是地球的公轉、自轉以及太陽等相互作用的結果,所以要弄明白自然界的天地,還需要加入天文、地理的知識,沒有地沒有宇宙,就沒有天。人體也是如此,沒有精沒有人體,就沒有人體的“天”。有些老中醫認為在南方和夏天,天氣炎熱,不能服用附子,這是因為他混淆了自然界之“天”和人體之“天”的概念。咱們可以拿外界的“天”來比喻自身。不過雖說人體確實存在根據春夏秋冬、白天黑天、上午下午,有所變化,比如晚上困倦,白天清醒,但人體之“天”并不是完全按照自然界的春夏秋冬變化的。在沒有病的情況下,人體是一個完整的地球,某些部位屬南半球處于夏天,某些部位屬北半球處于冬天,而不能片面、局部地認為季節是夏天,人體內也是夏天,若是這樣,人怎么還會需要用出汗等的自我調節方式來改變身體的狀態呢?并且,夏天再熱,即便是到了四十攝氏度,人的寒病都能去掉嗎?當然不能。只這一句話就足以破除那些錯誤論斷。)行健(人體沒有一絲寒邪,經脈就能完全疏通,從而使人體能夠沒有一點阻礙的,按照生長收藏的順序正常地、健旺地、健全地、強健地去運轉。沒有寒邪,對應于人就是沒有錯誤缺點,也就是君子。),君子以自強(自強:不是靠外界的藥物,而是靠自己的運化來使得自身得以強健。精生發成元氣,給脾胃提供動力,從而將水谷變化成為精微,再儲存至人體來充實精。人體的功能因為精的充足而更加完備,而精也因為功能的完善而儲備更加充足。)不息(不息是不息滅。但不是指大火,是溫溫的小火、少火、三焦之火。如果身體的寒邪逐漸加重,少陽火就會越來越小,最后就像被潑上了水,就剩一點兒小火炭,要滅不滅,就是少陰證。有幾個小火炭是少陰證;僅剩一個火炭就是烏梅丸證了;最后突然一閃,微弱的火苗化為一股煙,冒了,則人的生命到此終結。(所以說人身的生命和外界都能對應上,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得用到實際上,一樣一樣和外界對應才是天人合一。要是單拿出天人合一去論述,則一定說不全。所以古人不愛單論述理論,而喜歡把它放到具體方法中去,用講故事、打比方的方式讓他人理解。)所以說君子能夠以此而生生不息,是東方、少火生生不息。)。
    大哉乾乎?剛(臟屬柔、腑屬剛。剛,陽剛,是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認定正確目標就能一直運行下去,直到將寒、瘀破除干凈的功能,而不是靠三棱、莪術、桃仁、紅花等外界的藥物來發揮作用。比如上焦有蓋子,只要元氣充足,就能一直上攻,直到把蓋子掀開,這個過程中,患者會有種種不適,但也絕對不能逆之,這是實證的治療方法。要是虛證的虛火上行,則需要用“見群龍無首吉”的方法,使之下降,即是使之恢復二龍戲珠的狀態,使升龍低頭。)健中正(中正,指自身具有調節能力,在該生發的時候生發,不該生發的時候不生發。當元氣不足時,中正就是元氣內斂以自保;當元氣充足時,就如小芽破土而出,哪怕有石塊的重壓,也能沖破重重阻力,將元氣輸送到身體中需要的地方去。就如小孩發燒,初始越退越燒,這就是剛健中正。但當孩子的元氣已經被大量消損,身體虛弱時,剛健就發揮不出來了,只好中正、服輸,燒就退了。人的品格也是如此,在確不如人的時候不服輸就是陽亢;服輸是理智,承認對方確實比自己強,才能好好學習,以求將來使自己更強,這是中正。《黃帝內經》也有“中正”一詞,膽為“中正之官”,和此處的“中正”是一個意思,因此說“凡此十一臟取決于膽”。),純粹精也(純粹就是沒有一絲寒邪,全都是精。只有在“剛健中正,純粹精也”的這個前提下,六爻才能夠發揮,六經才能夠運轉。)。六爻發揮,旁通情也(當六爻的作用能夠正常發揮的同時,旁邊相關的情就都能疏通,不會被壓抑、憋住。)。時乘六龍,以御天也。(“六爻發揮”和“時乘六龍以御天”是一個意思,用以相互解釋。)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Q6:《易經》中“乾卦”,乾是什么意思,乾卦有哪些講究?

    乾的意思是:指事物從生長到強盛到衰落的一個過程。乾卦是六十四卦之首,全陽為乾、全陰為坤,乾卦大象是健,剛健中正之意。

    展開全文
  • 男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