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是人到狗,狗到人,涅槃是,人死了,又活過來了,而且進化了,比以前更漂亮更強大了
涅槃是佛家用語,意為無為、自在、不生不滅。
沒有什么區別,涅磐一般指涅槃。 涅槃,佛教教義。又譯為“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意譯為“滅”“圓寂”“滅度”“寂滅”“安樂”“解脫”“不生”“無為”等。所謂“滅”,意為滅除生死因果。“滅度”,意為滅除生死因果,度脫生死瀑流。
小乘佛教把“涅槃”解釋為“灰身滅智,捐形絕慮”,意為身心俱滅,一切無有,就是與生死輪回相對的一種寂靜狀態。小乘佛教把涅槃分成兩種,即有余涅槃與無余涅槃。
有余涅槃是指眾生煩惱已斷,欲望都無,精神已經進入涅槃的境界之中,但仍有形體存在,肉體尚未死亡;無余涅槃則指眾生的精神與肉體皆已死亡,徹底跳出了生死輪回的世間。
大乘佛教部分地接受有余涅槃和無余涅槃的說法,但是為了適應本宗學說,其解釋與小乘不盡相同。大乘中觀派主張“諸法性空”,涅槃也是假名,并非真實的存在。大乘如來藏學說則認為,“涅槃”常住不變,因為佛性就是絕對真實的存在。
什么叫“涅盤”?涅盤就是不生不滅。一切法不生不滅,無有一法不圓滿,法法圓融,不但是圓滿的相,而且法法都是清凈寂滅相,這叫涅盤。 從生死輪回里面超越,從此以后沒有生死,就叫做涅盤。現在人搞錯了,把死當作涅盤,這是大錯特錯!如果死是涅盤,這涅盤還要修嗎?不需要修了。所以要曉得,涅盤是活著時候證得的,不是死了才證得。
涅盤是寂靜、寂滅的意思;佛是智慧、是覺的意思。“涅盤”跟“佛”是一個意思,講“涅盤”是從體上說,講“佛”是從用上講。用當然有體,體一定有用,這就了解,善因善果一定要有智慧,沒有智慧不行。覺悟了,起菩提涅盤的作用;迷了的時候,天天起生死煩惱的作用。
其實生死煩惱跟菩提涅盤是一樁事情,都是妙性起用。悟了,把它叫個名字,菩提涅盤;迷了,叫它做生死煩惱,只是換名詞,還是那個作用。悟了,感受是無比的自在;迷了,那個感受是無邊的痛苦,苦海無邊!
經上說,釋迦牟尼佛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他活了八十歲,三十歲示現證道就出來弘法利生,到八十歲入涅盤。其實釋迦牟尼佛沒有涅盤,菩薩都不生不滅了,佛怎么還會有生滅?佛哪有涅盤?沒有。入般涅盤是對中下根性人所講的,中下是指聲聞、緣覺、權教菩薩以下;高級的菩薩既沒有生死,也沒有涅盤——大乘經上講“無住涅盤”,不住生死,不住涅盤。
涅盤也翻作“圓寂”,圓是圓滿,寂就是清凈寂滅。寂是什么?心里頭一念不生;滅什么?滅生死、滅煩惱、滅無明、滅邪見。佛與大菩薩他得涅盤這個果報,這果報怎么得來?修道,道就是因——念念與覺正凈相應,這樣才能趣向大涅盤。
按照佛教來說確實可以的,佛經上有六道輪回一說。至于到底能不能轉世誰也沒見過,做人要保持敬畏之心,多做有益于人的事情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你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