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齡稱謂
襁褓:不滿周歲。
孩提:兩至三歲。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始齔、齠年:男孩八歲。
說明: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恒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總角: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指兒童。(古代小孩頭發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因為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截取“幼學”二字作為十歲代稱。)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志學:十五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及笄:女子十五歲。(《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歲。(《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而立:三十歲。
不惑:四十歲。
天命:五十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歲。(《淮南子·原道訓》:“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說春秋衛國有個伯玉,不斷反省自己,到五十歲時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錯誤,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稱五十歲。)
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我國自古以來用天干地支互相錯綜相合紀年,可組成六十對干支,因而稱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歲又稱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歲。(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耄耋:八十、九十歲。(《禮記·曲禮》:“八十九十曰耄。”人們根據這解釋,把耄耋兩字連用代稱八、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禮記·曲禮》:“百年曰期頤。”意思是人生以百年為期,所以稱百歲為“期頤之年。”元人陳浩解釋說:“人壽以百年為期,故曰期;飲食起居動人無不待于養,故曰頤。”)
犯太歲有科學根據嗎?國學傳統稱我們出生后每12年就會犯太歲,每12年后再加一個6年,就會沖太歲。但在占星學上,木星周期大約為十二年繞行一周,回歸到原點的時間為十二歲、二十四歲、三十六歲……每十二年回本位一次,與本名木星形成合相。六歲、十八歲、三十歲、四十二歲……木星正好走到對面星座形成對沖;同理可證,在三歲、九歲、十五歲、二十一歲……會與本命木星形成九十度;以此規律計算,可知木星固定在哪幾年對本命木星產生影響。
此外,土星的周期則約二十九年一周,天王星繞行一周約莫四十八年……木星土星天王星的規律在此形成有趣的架構,可借此觀察到:青春期、本命年、前中年期、中年危機、更年期、高峰期、退休期等,還有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等,呼應前后皆巧妙關聯,也是東西方立論相通的最好證明。如此一來,中式的犯太歲、沖太歲和占星學上的木星周期有了相互呼應之處,生肖理論中的本命、太歲年,或片沖、正沖指的都是木星周期。
要如何應對犯太歲?
(1)太歲是什么?
我常跟學生開玩笑,太歲就是老板,你超時工作,他認為你工作效率低,你遲到十分鐘,他就說月尾扣你工資。太歲沒有人情味,你付出半斤,不要奢望有八兩回報。
太歲是民間老百姓的瘟神。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有拜的文化,見皇帝時要下跪叩拜皇上,結婚時亦有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而入廟則自必然拜神。拜是尊重,亦存在有事相求,例如求神拜佛。拜這個俯首作祈禱狀的動作原來隠藏了一個秘密,那就是怕了你。君不見每年農歷七月份,老百姓的街頭布施嗎?這個就是怕了地獄門打開,游魂野鬼齊出來騷擾家宅,于是我們表面布施,內里拜鬼,拜過后非請勿進。拜說明一點,就是怕。
太歲是占星學上的木星。在占星學上,有九大星,木星是希望之星,它在黃道上繞太陽走一圈就是十二年,所以古人稱木星為歲星,說太是極大的意思,例如:太虛幻境(天上虛幻的境界)、太清(天空)、太乙(古代形成天地萬物的元氣)、太極(指世界的調和)、太空虛(空曠虛幻之境)。太歲就是年年歲歲都在地球上巡回打擾,今年看中你,明年選中他,見者有份。
(2)犯太歲是什么意思?
在法律上,犯就是觸犯、破壞、不遵守的意思。太歲是一位天上將軍,老百姓的生肖和姓名要是跟太歲相同的,就是冒犯了。例如2009年牛年,牛生肖的人就犯太歲,太歲叫潘佑,姓名中有潘有佑字的人同樣是犯太歲。
古時候以60年為一個花甲,把60年分為人生6個階段,按歲星運行,每12年回歸一次,亦即每12年就有一次犯太歲,我們以1949年至2009年的牛年為例:
胎、養期:1949年牛人出生第1年,犯太歲,這個年份木星剛好出現,木星掌管身體的右耳,前額上方,1歲的孩子犯了歲星,最易跌倒,尤其是前額上方,已故藝人關德興,他1歲時很頑皮,曾打破酒瓶被玻璃碎片弄傷前額。1歲時犯太歲,只要留心新生兒溢乳,基本上是沒有什么大問題。
長生、沐浴期:1961年,13歲,第二次太歲來,剛剛從小學轉上初中,抗拒學校的嚴謹制度,討厭父母的監管,喜歡結識新朋友,這就是木星掌管教育,令犯太歲之人想得到更多長輩認同。同時命中屬木的人會充滿自信,常表現自以為是的態度;命中屬火的人脾氣較急躁,不愿意妥協;命中屬土的人就有憤怒、不滿的感覺;命中屬金的人就有很強的爭勝欲望;命中屬水的人思考方法全憑自己的喜好而出現,以自己意愿為先,因此教育學家及玄學家都把13歲犯太歲之年命名為反叛年。
冠帶、臨官期:1973年,25歲,第三次太歲星來,木星帶給25歲的年輕人美德、人生抱負、運動,這一年也是犯罪最多的危險期,當我們的抱負膨脹,而得不到舒緩,我們就會鋌而走險做出損害社會的事,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明白易經陰陽原理,用運動消耗我們多余的精力,用美德凈化我們內心,即使太歲來了,他只不過是監察我們行為的導師,而不是敵人。
帝旺、衰期:1985年,37歲,第四次跟太歲星相聚,他會影響你的斗志,責任感及建立一定的經濟生活水平,你要學會與配偶一起生活。當今男性平均結婚年齡是30歲,結婚后遇到太歲剛好是七年之癢,男性在37歲太歲年不安情緒最大,婚前答應了給妻子幸福沒有兌現,孩子念書成績不理想,工作十年仍沒有升職,沒有能力買房子等等,這些不安情緒會在太歲年暴發出來,成為離婚年齡集中點,因此女性要稍加注意丈夫的變化。
病、死期:1997年,49歲,第五次見到太歲,太歲掌管的脂肪組織令女性體形起了魔鬼式的改變,雪白的肌膚變得暗啞,胸部和臀部下垂,脾氣暴躁,對老伴不滿,懷疑心強,太歲星最容易乘人之危,按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這個年齡離婚率不高,但由于自己的惡劣情緒導致丈夫有外遇的卻很高,因此要學會與配偶相處。
墓、絕期:2009年,61歲,人生第六次跟太歲喜相逢,這個老朋友帶給你恐懼和慈愛,你進入半退休的靜止期,身體機能減退,你需要的是家人的關心和別人的尊重,這個時候,最容易心煩氣躁,我們可以從公園的老人爭吵略知一二。61歲并非老人,在世界年齡來看還是壯年期,只要多參與社會團體生活,服務人群,太歲就不會傷害你了。
(3)犯太歲也有輕重之分
大多數人概念中都以為今年是本命年就是犯太歲,這是一種攏統解釋,真正犯太歲之人,包括:害太歲、破太歲、刑太歲、沖太歲、太歲壓祭主。
害太歲非常輕微,例如牛年的肖馬藝人周杰倫,一直忙于搞周杰倫2009世界巡回演唱會。林嘉欣亦是屬馬,害太歲對她來說沒有什么大影響,反而是很忙,她正籌備一本建筑書,由兩位藝人害太歲可以知道,害只是忙碌,沒有什么大害。
人生每十二年就遇到希望之星一次,當木星回歸到你的出生星宮圖,你就是犯太歲,例如你在牛年出生,你的出生星宮在牛宮,你肖牛,當十二年后,木星回歸原位,你就在13歲虛齡犯太歲。
破太歲是地支分為三組,每組再細分二組,龍生肖在牛年就是破太歲,張曼玉屬龍,當年她在《無恥混蛋》的戲份被刪剪,是受破太歲星影響。破比害嚴重,刪剪、破財都是破。
刑太歲就是煩惱事情多,謠言多多,古天樂與大S合作兩部電影,曾被曝秘戀,因對外低調,約會都選在國外相見,這就是因為古仔生肖屬狗,刑太歲,而大S屬龍,破太歲,兩個人在犯太歲下,容易招來是非。
太歲壓祭主是所有太歲中最嚴重,在喪禮儀式中都不能正望先人,每年我們可以在通勝的第二版找到六個太歲壓祭主的生肖。
犯太歲從影響程度上,我們按輕至重排列:
害太歲破太歲刑太歲犯太歲沖太歲太歲壓祭主。
所謂犯太歲,從玄學角度解釋,是指本命木星(動脈血液循環、腦下垂體和肝臟)與天上木星的磁場發生同性磨擦,四周磁場受到不當干擾,因此造成健康與運勢的沖擊。
不只是屬相為狗、龍、牛、羊、雞五生肖屬相的人,戊戌年(姜武星君)是我們的保護神,誰都應該與他多親近恭敬!!!最有效的化解方法是根據自身的八字命局,找出命理喜忌,再進行有針對性的化解,這需要請專業命理師來分析。不是犯太歲就一定不好,沒有絕對的吉或兇,要因人而已,,愿大家都吉無不利,好運泰來!
如果你感情,婚姻,子女,身體健康,事業,財運不佳,家居風水布局不合理,那么請記住小諸葛給你的建議:調理自身的命理、調理你居住的環境布局,好運勢需要自己把握。調理是硬道理,風水就在我們身邊。
關注我就是結善緣,將給你帶來好運勢!八字風水不是,要正確的利用易經風水知識,化解命中難題。
九十老童。你看凡年逾九十的翁嫗幾乎都是五官縮蹙、須稀發疏、雌雄難辨,更常常遺東忘西、耳聾口拙、問南言北,上廁所忘拉褲子,出門不認兒女,令人忍俊不止。不是老童是老圣?
十歲不愁:玩是兒童的天性,喜玩者何愁之有。包括成年人因貪玩而無所事事者多是被稱為沒心沒肺、游戲人生。正是:玩者不愁愁者不玩。真正有愁者去玩的,那不是玩,是鬧,是發泄。
孩童喜玩不愁是天性,但過于貪玩,國人則稱之為頑石劣性,因為他們認為玩物喪志。正是:少年若天性,成長使之然。孩子們都是塑造出來的。
二十不悔:中國人喜歡講自古英雄出少年。縱覽歷史少年才俊代代輩出,他們或為國為民血戰沙場或激揚文字指點江山,成為中華民族最可歌可泣的一部分。無怪乎偉人感嘆: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年輕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世界寄托在你們身上。
“二十”無暇?當然不是。二十之青年富于青春,賭資雄厚,學性方勃,頑劣尚存,自謂熱血,確有不少搖擺于正邪之間。無論跌倒或撞的頭破血流,總會一言蔽之:無悔。生命有限人生無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苦。青春的賭資是有限的不是無限的,那些老時一事無成、窮困潦倒的人,幾乎都是把有限的青春作為無限的賭資任意透支而糟蹋了。
三十而立:自2000多年前老夫子說他三十即建功立業后,三十就成了中國人特別是父輩衡量男兒(子孫)是否安身立命的度量衡。三十而立,不是指男人是否能養活自己。在孔夫子之后的漫長歲月里,眾多的儒家學究們把它演化成考量那些世世代代上背負著祖宗、下牽引著兒女的男人們學業有成、事業有成的又要傳承中華文化傳統的標桿。古時的男人一定比今天的男人成家立業的早,他們十五六歲即可婚娶,二十來歲即兒女繞膝,不到四十不乏兒孫滿堂。三十而立也是應當之事。今日青年略略有些麻煩,即便二十多歲讀完大學,依然為找工作奔波,為買房子蝸居。為減輕生活負擔丁克,為躲避人世紛爭偶居。漂泊不定的事業確定了他們漂泊不定的人生。
四十不惑:人生四十多喜歡說半輩子過去了,聽的多了見的也多了,對這個世界沒有什么看不透的了。此語很有點北方諺語“年過中秋月過半”,意即這一年這一月過了中秋過了十五一眨眼剩下的歲月也就過去了,大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慨。有感慨一定有感悟的,四十多年的歲月流逝在他的身上和心靈會留下無法磨滅的記憶之痕。就像西方心理學家把記憶描述成痕跡線段,于是,這些線段記憶幫助四十年閱歷的人參悟人生,對世間百態和周遭是非有了洞悉般的明察,不會因蠱惑而沸騰,不會因誣言而頹廢。
四十成業穩家對大多數人已是最后的界限。四十業未成家未穩實乃妻兒的悲傷。成業穩家其實就是不落時代之伍,不被社會邊緣化。也就是能給妻兒創造一個富足安全的生活環境。不惑之年不有困惑之舉,母不捶胸、妻不夜泣、兒不驚厥,維斯如斯,老不桀撅。
五十知天命:五十的人一定會常常感悟人生。在感悟中會發現自己今天走過的人生路其實既有偶然又有必然。從小到大,老天還是公正的,它盡可能公平的給與每個人平等的機會,只是有些機會我們意識到并抓住它,而有些機會從我們手中滑失過后很久我們才意識到那些機會的寶貴,特別是當和我們當初條件相當的同伴在同樣的機會面前因把握和掌控不同而走出不同的人生之路后,這時的感悟一定會痛徹入腑。于是人生就走成五十歲時回頭看的那條路,這里的必然和偶然常常會交織成“性格決定命運”的認同。
五十即已知天命,就應回視自己是否已安身立命,學,著作不在于等身,有今后躺下時可以墊枕之物。業,不在于首富,妻持家寬裕無憂,老母不嘆氣接濟即好。
業似浮萍,家徒四壁,妻母傷神,兒女拮據,孫子無教,五十的天命很冏。
六十耳順:六十歲的人還有“老牛自知黃昏晚、不待揚鞭自奮蹄”的精神的已是甚少甚少,那些有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雄心壯志的人更非常人,不是偉人就是努力做偉人的人。
六十了只想以尋常之心做尋常之事,安度晚年,頤享天年,況且他又在六十年的風塵中洞悉了人生。你說,這樣的人還有什么世間的凡夫俗語能讓他耳紅面躁,不易。故耳順不悖,萬事都應入耳心平。準確地說五六十歲的人大抵以安命為主導,享受樂居,規勸兒女,飴弄子孫。其實中國的儒家士大夫們很早就意識到在中國文化圈內這個年齡層的人是社會最穩定的基石,故倡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倫理,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你看,古時一旦哪個小子落草為寇無法擒拿時,通常就會把他的父母叫來喊話規勸,鮮有無效者。所以,真正讀懂中國并駕輕就熟的調動發揮這種民情的,并不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有人講的兩個半。為何?記得學界一位老先生說過,通常能干的不能寫,能寫的不能說,能說的不能干,三者兼而有之的極少。其實這不是老先生自己的話,中國人自來評價周圍人的能耐時就喜歡這樣套用。如此說來,能干能寫能說基于一身,又成功的改造中國——這句話沒說完,同樣的意思再換個角度講,世界公認的使中國能在世界范圍內影響最大的那兩個人中只有一個是干、寫、說三者集大成者,并成功建立新型社會由此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就一人嘛,故三千年不過惟一人耳。
七十古稀:杜甫詩云人活七十古來稀。其實中國老百姓更多的則認同七十古稀是源于孔圣人73仙逝,孟圣人84燈枯。故國人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喜歡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你想兩位圣人也就活了七八十歲,我們個平頭老百姓還想多高壽。這種千年傳承的情愫既有安慰也有超越的好勝;其實到古稀之年更應該想想自己年輕時是否學業有成,中年時是否事業有成,老年時是否兒女成長有成。做到這三點,于天于地于己安然。沒做到這三點,人生會有些些許許的遺憾。
年逾七十,孔夫子的遺訓也是不能忘的,老先生說,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老先生是圣人,又到了修煉成賢的境界,自然是在各種法度的界定內從心所欲的做事,為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儒學正統思想豎起了歷史豐碑。可普通老百姓就另論了,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似乎有點難。俗話說老有三寶,貪財怕死瞌睡少。時代不一樣了,開開心心健健康康的活著就好,力盡所能的為社會做些有公益的事。
八十耄耋:很佩服創造耄耋兩字的先哲。這兩字像幅畫,形象極了,即便不知讀音,看看字形,腦海里也能浮現老者頭發蓬亂的具象。耄耋一定不是倉頡所創,它是一個典型的由組合字構成的雙音節詞組,應該是漢字很成熟時期采用形聲組字方式創造的哦。我在一些地方的博物館見過宋元明清的水墨畫幅,也仔細地端詳過故宮藏品的臨摹畫展,非常敬佩古代畫家驚人的觀察力和表現力,他們用簡約的筆法聊聊數筆就勾勒出河川垂釣、芭蕉葉下博弈的老翁短疏雜亂像插了幾根稻草的頭發,極好地表現了翁頭部的年輪特征。耄耋的耄本意是指古稀之人白雜黑的稀發。古人對人體的部位分得很細,同樣的東西,在頂為發、在下為毛。頭發不能稱為頭毛,下面的就多了,統稱為毛。比如眉弓、腋下,長的再長也不能稱之為發,只能叫毛,比如眉毛;和此耄同樣也是表達毛發的還有一個字是髦,它指額至眉的短發,又將短發中的長秀者又稱之為髦俊,也引申指精英們,即人中的才俊。這個詞大約已被遺忘了,很少見用。中國詞匯對耄耋之年多是贊譽致詞,除了民間無德者罵老雜毛之外,尊老敬賢始終是中華民族的美德。當然耄耋代代都有老英雄,比如上有姜太公,中有老黃忠、佘太君,下就更多了,遠了不講,收拾四人幫,改變中國命運,不就有位耄耋老帥坐鎮。
中國的老人即便闖過七十三,對八十四依然是負擔重重。一些看起來不錯的老人在這道坎前闔然長逝,有些看起來病病怏怏的老人闖過這道坎倒是一天天精神起來,頑強地奔九十而去。人生很奇怪的。
百歲人仙:人活百歲已和神仙無太大差異,活著是段活歷史,走了是個記錄。家有百老,兒孫有寶。
六十花甲口訣表是十天干與十二地支按順序兩兩相配,從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個的組合,稱六十甲子,具體如下:
甲子年生海中金命,乙丑年生海中金命
丙寅年生爐中火命,丁卯年生爐中火命
戊辰年生大林木命,己巳年生大林木命
庚午年生路旁土命,辛未年生路旁土命
壬申年生劍鋒金命,癸酉年生劍鋒金命
甲戌年生山頭火命,乙亥年生山頭火命
丙子年生澗下水命,丁丑年生澗下水命
戊寅年生城頭土命,己卯年生城頭土命
庚辰年生白蠟金命,辛巳年生白蠟金命
壬午年生楊柳木命,癸未年生楊柳木命
甲申年生泉中水命,乙酉年生泉中水命
丙戌年生屋上土命,丁亥年生屋上土命
戊子年生霹靂火命,己丑年生霹靂火命
庚寅年生松柏木命,辛卯年生松柏木命
壬辰年生長流水命,癸巳年生長流水命
甲午年生沙中金命, 乙未年生沙中金命
丙申年生山下火命,丁酉年生山下火命
戊戌年生平地木命,己亥年生平地木命
庚子年生壁上土命,辛丑年生壁上土命
壬寅年生金箔金命,癸卯年生金箔金命
甲辰年生覆燈火命,乙巳年生覆燈火命
丙午年生天河水命,丁未年生天河水命
戊申年生大驛土命,己酉年生大驛土命
庚戌年生釵釧金命,辛亥年生釵釧金命
壬子年生桑柘木命,癸丑年生桑柘木命
甲寅年生大溪水命, 已卯年生大溪水命
丙辰年生沙中土命,丁巳年生沙中土命
戊午年生天上火命,己未年生天上火命
庚申年生石榴木命,辛酉年生石榴木命
壬戌年生大海水命, 癸亥年生大海水命。
擴展資料: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進行循環組合: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個組合,稱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復始,無窮無盡。年月日時都是60一個循環。60在時間領域是個奇妙的數字。
不但中國古代人民用60作為循環,在來自西方的計時法中,一分鐘是60秒,一小時是60分鐘。同樣,西方計時法中,一天為24個小時,和中國傳統的每天12個時辰(時辰也就是大時,兩個小時為一個大時)對應,中國用5天作為一個時辰的大循環,所謂“五日一候”,共是60個時辰。
墳帖...挖墳吧,希望拋磚引玉,一個個說出來有點困難,量級太大,且舉個例子吧↓
首先定義下納音相克:它是靈魂不合,前世的仇怨,不能活在一處,一旦出現在同一格局就是水火不容,你死我活——比如年月納音不合就代表父母不全,必有一方早亡或殘疾。
水火不容的原因看干支:60甲子干支是利益矛盾表象,陰陽是傷害手段,彼此長生地勢是傷害程度。比如甲子年生海中金,見爐中火霹靂火、大林木松柏木是不一樣的:
先說爐中火:甲子陽金,金死在子為弱金為金玉,是海中子時成型的夜明珠,職責是夜間照明,喜暗不喜明,所以討厭丙火白天下,丁火爭寸輝,這等于奪位,讓他失去使命感和價值感!尤其丙寅為金絕之處,丙占長生,是60甲子中至純至陽的真火,以烈火滅若金,甲子魂飛魄散
五行相生(五材說):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木生火:隱暖生火
火生土:焚木生土
土生金:聚石生金
金生水:銷鍛生水
水生木:溫潤生木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