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八卦: 天地定位, 山澤通氣, 雷風相溥, 水火不相射, 八卦相錯。 數往者順, 知來者逆, 是故【易】逆數也。 其實所謂先天,即人類未出現之前,這客觀的自己現象就存在了, 所以,伏羲畫先天八卦,乾位定南方,坤定北方,而乾為天,所以放于上方,坤為地,置于下方, 東離西坎,是因日出東方,月出西方,而出現日月交替的情況,即日與夜, 兌為雨為澤,艮為云為山,震為雷為動,巽為風為散,就是說明了自然天氣及地理現象. 后天八卦圖是以洛書九宮為基礎,依照北半球黃河流域為中心 華夏民族的生活而設計的。 周文王活動中心是西安一帶,以地理方位,特徵,氣侯變化來看, 北是黃河,寒冷自北而來,所以代表水,寒冷的坎卦放到北面,又與農歷十一月(子月) 一天中最黑最冷的子夜相對應; 東北方是山西高原及太行山,所以把代表山,穩固,停止,屬土的艮卦放到東北方,又 與農歷十二月(丑月),正月(寅月)和一天中黑夜與黎明交接的丑時,寅時相對應; 第一聲春雷從東方而來,春天草木生長,所以把代表雷,震動,屬木的震卦放在東方,又 與農歷二月(卯月),早晨的卯時相對應; 春夏之交接,風從東南方刮來,草木繁盛,東南沿海一帶風多,草木又多,所以代表風,屬木 的巽卦置于東南方,又與農歷三月(辰),四月(已)及辰時已時相對應; 南方天氣炎熱,夏烈日高照,所以代表火,太陽,光明的離卦放南方,又與農歷五月(午)及 午時相對應; 西南是四川盆地,秋天收割,所以代表大地,收藏的坤卦置于西南,又與農歷六,七月(未,申)及未時申時相對應; 西有青海湖等的沼澤地,云雨又多從西來,秋天是收獲莊稼的季節,農民最高興了,所以 把代表澤,雨,又代表喜悅(又代表口舌,因古人往往一天兩餐于辰酉二時)的兌卦 放到西方,又與八月(酉),酉時相對應; 西北多金屬礦產,而西北風一刮天氣又開始轉冷,同時 古人認為天高西北,地陷東南,所以代表天,君主,金屬礦產,父親的乾放到西北,又 與九月(戌),十月(亥)及戌時亥時相對應; 這樣,就成為我們祖先生存的時間空間的統一性描繪出來,因而成為文王后天八卦圖的放置方法。
0,、 如果是六爻卦乾卦的人代表一個追求圓滿和一個有點自己個性的人,此人應該說選對象有那么點挑剔。這時建議你找個陰爻多陽爻少的人。但不一定要找坤卦,因為坤卦是純陰,說明此女是非常內向且強勢的人。也是個非常有個性和最求圓滿的人。
1、如果是從八卦的“先天八卦”卦象來說,乾卦代表老頭,你應該找個老太太才算處于和諧狀態
2、如果你是個青年,按照“乾卦”的五行來說所以你最好不要找,午年,丙年出生的,最好找生你和被你克的宮位的人。
建議:以上是針對你所問的問題的答案。 但具體的一般都是參照 六十甲子納音五行來判。也就是每個人都有個出生年命的五行。找出你年命的天干地支,你再從六十甲字里面找 ,(生你的,你克的)。這樣的人。在六爻卦中 切記找地支( 相沖的 相克的 相刑的 相害的)
厲害的中國文化
法系坤卦+忽略法抗+法效+打怪經驗+吸血 乾卦+回藍+防御+可憐的幾點法效物理系坤卦+忽略防御+傷害+打怪經驗+吸血 乾卦+回血+防御+幾點傷害貌似就這些,樓主自己自己考慮吧,
易經》六十四卦之第二卦。
坤為地(坤卦)柔順伸展
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崗,餓虎逢之把口張,適口充腸心歡喜,卦若占之大吉昌。
這個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疊,陰性。象征地(與乾卦相反),順從天。承載萬物,伸展無窮無盡。坤卦以雌馬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撫養萬物,而又依天順時,性情溫順。它以“先迷后得”證明“坤”順從“乾”,依隨“乾”,才能把握正確方向,遵循正道,獲取吉利。
《乾》為天,《坤》為地,《乾》為陽,《坤》為陰,《周易》將《乾》《坤》兩卦安排在六十四卦之首,確實有些天地陰陽互生萬物之含義。但是,統觀《坤》卦各爻辭的含義和《坤》卦各爻辭之間的演變關系,我們還將會發現,簡單地將《坤》卦理解為只是一種陰卦將是不恰當的。《坤》卦亦如同《乾》卦一樣,也是《周易》總論的一部分,也有囊括《周易》含義的意思。從對《坤》卦的研究來看,它將顯露出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個,就是《坤》卦如同《乾》卦一樣,從“初”爻開始到“用”爻結束,也是反映一個 事物由始到末的發展演變的全過程的。比如說《坤》卦的“初六,履霜,堅冰至”,是講一個事物開始之艱辛,它和《乾》卦的“初九,潛龍勿用”一樣,乃皆是敘述一個事物的開始階段;《坤》卦再經歷“六二”爻到“六五” 爻的“黃裳”鼎盛時期,亦如同《乾》卦經歷“九二”爻到“九五”爻的“飛龍在天”的鼎盛時期;《坤》卦再到“上六”爻的“龍戰于野”的物極必反時期和到“用六”爻的“利用貞”的再造時期,它都和《乾》卦的“上九” 爻“亢龍有悔”的物極必反時期和到“用九”爻的“群龍無首,吉”的再造 時期的內容安排完全相同。《坤》卦中顯露出的第二個問題是,《坤》卦除了其陰陽符號全為陰(--)號,除了其卦辭中有“利牝馬之貞”的陰的屬性外,其它各爻辭的內容并不是全從陰柔一方面來論述《坤》卦的陰的屬性的,一般的易學家們純用陰性來圖解《坤》卦中的各爻辭的含義完全是一種誤解。比如說“六三”爻辭的“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歷來都將此爻解釋為“去輔佐君主”建功立業,為“地道”、“妻道”、“臣道” 之爻。實際上,此爻含義乃指去直接從事王事帝業,它和《訟卦》中說的“ 或從王事,無成”為同一含義。又比如說“六四”爻的“括囊,無咎無譽 ” ,歷來都解釋為“扎緊袋口,不說不動,這樣雖得不到稱贊,但也免遭禍患” ,這樣解釋仍是站在“陰道”、“臣道”、“妻道”的基礎上注釋爻義。實際上,此含義乃是指囊括四海之志的無咎無譽,它有如《乾》卦“九四”爻 的“或躍在淵,無咎”一樣,皆指《周易》中的“大人”們展露才華抱負一事。再比如說“上六”爻的“龍戰于野,其血玄黃”,歷來都按“地道”、 “陰道”、將此爻解釋為“陰氣極盛,與陽氣相戰于郊外”。這實際上也是一種誤解。陰陽交戰,何來龍與龍相斗之有?《坤》卦中顯露出來的第三個問題是如同《乾》卦一樣,它除了用哲學觀點來論述一個事物發展演變的全過程之外,在應用到具體問題上,它仍是圍繞著政權的角逐進行論述的。如果說《乾》卦僅僅用“潛龍”到“飛龍”再到“亢龍”來比喻《周易》中的 “君子”“大人”們的興起衰落,而《坤》卦則用“或從王事”和“括囊” 四海之志,吞并八荒之心,以及帝王們的“黃裳”服飾來直接陳述《周易》中的“君子”“大人”們的舉措始末,在這一點上,應該說《坤》卦比《乾》卦更加具體和更加直言不諱了。
?我們在研究《坤》卦時,應特別注意這些問題,如不弄清這些,則便在剛從《周易》中的《乾》卦中得到一些啟迪,則又在《坤》卦中陷入撲朔迷離之中。
【原文】
坤①: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②。安貞吉。
【譯文】
坤卦:大吉大利。占問雌馬得到吉兆。君子前去旅行,先迷失路途,后來找到主人,吉利。西南行獲得財物,東北行喪失財物。占問定居,得到吉兆。
【注釋】
①坤,卦名。本卦是同卦相疊(坤下坤上)六畫都是陰爻,用以象地。代表純陰柔順之事物,以及與此相關聯的人倫義理概念。②朋,李鏡池說:“朋,朋貝。貨幣起先用貝,貝十枚一串為朋。”
【原文】
《彖》曰:至哉坤元①,萬物資生,乃順承天②。坤厚載物,德合無疆③。含弘光大④,品物咸亨⑤。牝馬地類⑥,行地無疆?柔順利貞⑦。君子攸行⑧,先迷失道,后順得常⑨。西南得朋⑩,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無疆。
【譯文】
《彖辭》說:崇高呵,大地的開創之功。萬物依賴它獲得生命的基礎。它順承著天道的變化。大地厚實,承載萬物,大地美德,廣大無垠。它蘊藏深厚,地面遼闊,各種物類皆得其所。牝馬陰性,與地同類,善于在無邊無際的大地上奔跑,生性柔和、溫順、便捷、執著。君子外出,先迷失路途,后來順利地找到歸宿。西南行得到朋友,于是與志同道合的友人同行。東北行喪失朋友,不過最后還是吉慶的。祥和貞吉,則無往而不吉利,正如大地隨處伸展不窮一樣。
【注釋】
①至,朱熹說:“至,極也。”坤,大地。元,始,創始。②承, 《說文》“承,奉也。”乃順承天,猶言大地順承天道的變化而變化。③德, 《易經》常用以表示事物的形態性質的—個哲理性概念。合,借為迨。《方言》:“迨。及也。”④,含,蘊藏。弘,深厚。光,借為廣。⑤品,品類。品物,犰言各種物類。咸,皆。亨,通泰。這里是生長順暢的意思。⑥牝馬,母馬,陰性之物,與地同類。⑦柔,柔和。順,溫順。利,便捷。貞,貞正,猶言執著。此四字講牝馬之性。所解“利貞”與經意有異。⑥攸,所。⑨常,常道,正路。⑩《彖辭》以“類”字釋“朋”,取“同類為朋”之意,與經意不合。凡傳意與經意不合之處,譯文中顯加區別,不另出注。
【原文】
《象》曰:地勢坤①。君子以厚德載物。
【譯文】
《象辭》說:大地的形勢平鋪舒展,順承天道。君子觀此卦象,取法于地,以深厚的德行來承擔重大的責任。
【注釋】
①坤, 《釋名?釋地》:“坤,順也,上順乾也。”
【原文】
初六:履霜,堅冰至。
《象》曰:履霜堅冰①,陰始凝也。馴致其道②,至堅冰也。
【譯文】
初六:踐踏著薄霜,可以推斷堅厚的冰層快要凍結成了。
《象辭》說:踐踏著薄霜,可以推斷堅厚的冰層快要凍結成了。這表明陰冷之氣開始凝聚了,遵循自然規律的推進,堅厚的冰層快要凍結而成了。
【注釋】 ①沙少海先生說:“履霜堅冰,《三國志?魏志?文帝紀,許芝引作‘初六,履霜。’朱熹,項安世,惠棟等皆從之。《象》傳以‘陰始凝’釋‘履霜’二字,非釋‘堅冰’二字。若‘堅冰’則是陰已大凝,不得云‘陰始凝’。”履,踐踏。②馴,《集解》引《九家易》曰:“馴,猶順也。”致,推進。馴致其道,猶言遵循自然規律而發展推進。
【原文】
六二:直、方、大;不習①,無不利。
《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②。
【譯文】
六二:平直、方正、遼闊是大地的特點。即使前往陌生的地方,也沒有什么不利的。
《象辭》說:六二的爻象是平直而且方正,即使前往陌生的地方,也沒有什么不利的,因為地道是廣大無邊的。
【注釋】
①習,熟習。 ②光,借為廣。
【原文】
六三:含章①,可貞③。或從王事③,無成有終④。
《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⑤。
【譯文】
六三:戰勝殷商。稱心的占卜。有人服役于戰爭,沒有取得戰績,但結局還是好的。
《象辭》說:戰勝殷商,稱心的占卜,說明能抓住時機采取行動。有人服役于戰爭(沒有取得戰績而有好的結局),因為他才智廣大。
【注釋】
①含,高亨說:“含當讀為*,*與戡同,克也,戰勝也。章,當讀為商,殷商也。”②可,稱心。可貞,稱心的占卜。③王事,李鏡池說:“王事,指戰爭。王訓大,王事即大事。古代國家以戰爭和祭祀為大事。這里說大事,就是指戰爭。”④終,古人講終,多指好的結局。⑤知,讀為智。光大,廣大。
【原文】
六四:括囊①,無咎無譽。
《象》曰:括囊無咎,慎不害也。
【譯文】
六四:扎緊了口袋,如緘口不言,沒有指責,也沒有贊譽。
《象辭》說:扎緊了口袋,如緘口不言,是說謹慎才沒有禍害。
【注釋】
①括,收束,扎緊。囊,布袋。
【原文】
六五:黃裳①,元吉。
《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②。
【譯文】
六五:黃色的裙褲,大吉大利。
《象辭》說:黃色的裙褲大吉大利,因為“黃裳”象征著人內在的美德。
【注釋】
①黃裳,王弼說:“黃,中之色也。裳,下之飾也。”裳,即裙、褲。周人以黃裳為吉祥、尊貴之物。②文,《廣雅?釋詁》:“文,飾也。”衣與裳,都是身上的裝飾,這里的文比喻人的美德。
【原文】
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①。
《象》曰:龍戰于野,其道窮也。
【譯文】
上六。龍在大地上爭斗,血流遍野。
《象辭》說:龍在大地上爭斗,比喻人走到了窮困的絕境。
【注釋】
①玄黃,血流貌,借為泫潢。謂血流得多。
【原文】
用六①:利永貞。
《象》曰:用六永貞②,以大終也。
【譯文】
用六:占問得長久的吉利。
《象辭》說:用六爻辭說利在永遠貞正,于此則德業廣大。
【注釋】
①用六,《坤》卦特有的爻題。漢帛書《周易》作“迥六”。迥。通。用六即通六,猶言六爻皆六。屬陰性,表示全陰爻將盡變為陽爻。②爻辭“貞”為卜問之義。《象辭》釋為中正、正直。與經意有別。
【文言】
【原文】 《文言》曰:坤至柔而動而剛,至靜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①,含萬物而化光②。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余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③。直其正也,方其義也④。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⑤,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⑥。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蓋言謹也。君子黃中通理⑦,正位居體⑧,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發于事業,美之至也。陰疑于陽⑨,必戰,為其嫌于無陽也⑩,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注釋】 ①后得主,言地道順承天道,后于天道的變化而變化。常,常規,規律性。②化光,生化萬物,其道廣大。③順,循規律而推進發展。④直,正直,猶言存心不邪。方,端正,猶言存心不亂。⑤直內,直,用如動詞,矯正。直內,猶言矯正內心的僻邪。方外,方用如動詞,規范。方外,猶言規范行為上的悖亂。⑥地道無成而代有終,地道不能脫離天道單獨地完成生化萬物的功業,只能在時序的更替中,始終一貫地發揮作用。⑦黃中通理,《文言》作者以黃裳,比喻賢人才高德劭。黃中猶言內心美好。通理,通達情理。⑧正位,猶言忠于本份。居體,體借為禮,猶言守禮。⑨王引之曰:“疑之言擬也。”朱熹曰:“疑謂鈞(均)敵而無小大之差也。”⑩沙少海先生說:“《集解》引茍爽本無‘無’字,當據刪。《說文》:‘嫌,疑也。’這里,嫌應訓勢均力敵,訓擬。”
【譯文】 《文言》說:地道極為柔順但它的運動卻是剛健的,它極為嫻靜但品德是方正的,地道后于天道而行動,但運動具有規律性。它包容萬物,其生化作用是廣大的。地道多么柔順呵!順承天道而依準四時運行。積累善行的人家,必有不盡的吉祥;積累惡行的人家,必有不盡的災殃。臣子弒殺他的國君,兒子弒殺他的父親,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出現這種局面是逐步發展的結果。《易經》說:“踐踏著薄霜,堅厚的冰層快要凍結成了。”大概就是一種循序漸進的現象。直是存心的正直,方是行為的道義。君子通過恭敬謹慎來矯正思想上的偏差,用道義的原則來規范行為上的悖亂。恭敬、道義的精神樹立起來了,他的品德就會產生廣泛的影響。君子“正直、方正、廣博,這些品德不為人們所了解,也沒有什么不利的。”因為人們不會懷疑他的行為。陰比喻臣下,雖有美德,但宜深藏含隱,從而服務于君王,不敢自居有功。這是地道的原則,也是妻道的原則,同樣是臣道的原則。地道不能單獨地完成生育萬物的功業,但是在時序的交替中,它始終一貫地發揮作用。天地交通變化,草木就茂盛,天地阻隔不通,賢人就隱退。《易經》說:“扎緊了口袋,如緘口不言。沒有指責也沒有贊譽。”大概意在謹慎吧。君子內心美好,通達事理,整肅職守,恪守禮節,美德積聚在內心里,貫徹在行動上,擴大在事業中,這是最為美好的。陰與陽勢均力敵,必然發生爭斗。因為陰極盛而與陽均等,所以把陰陽一并稱作龍。其實陰并未脫離其屬類,所以又稱為血,血即陰類。所謂玄黃——天玄地黃——是天地交相混合的色彩。
全卦內容:
?《坤卦》由地下地上組成。
?卦辭的“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第一句是說《坤卦》亦有元始、廣大、亨通之義,由于《坤卦》為陰卦,故利于柔順的雌馬的貞正。第二句,一般都將句子標點為“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這實際上都是錯誤的。因為這一辭語都是在“君子”修飾之下進行的,有如我們前邊多次提 到的“君子”一辭并不專指道德高尚的人,乃是“大人”“王”“侯”的同義語,所以,將此句標點為“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是不恰當的。如果標點成這樣,“后得主”一辭必然變成良臣得賢主或后妃得明主一義。實際上,“先迷,后得”乃是指“君子”或“大人”在行事開始時,總是有些迷惘困惑;但由于“君子”“大人”們始終“終日乾乾”,自強不息,故有“ 后得”之結局。由于如此,故此卦“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按 照《周易》中每每使用這一方位詞,具體地說,當與姬周王朝處境有關,也即與姬周王朝開發經營西南漢水長江流域有關,與東北的黎國(今山西黎城 一帶)為敵有關。最后一句“安貞吉”是說,若能安于正道,則為吉祥。
?“初六”爻的“履霜,堅冰至”,是說處于《坤卦》的初期,亦即一切 事物的開始時期有如在霜地和處嚴冬一樣不容易。
?“六二”爻的“直方大,不習,無不利”,是說在辦任何事時,只要堅 持正直,辦事有規矩方圓,并懷有博大的德業,既就是不用練習什么其它,就此也足夠順利暢通無阻。此處的“直方大”一語,頗有些指“君子”“大 人”的氣質而言。也可以說乃是下一句的“含章”的同義語。
? “ 六三”爻辭的“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前半句有接 上一爻的含義,是說,只要這些“君子”“大人”們自身能有一定的文化知 識素質,能有一定的道德修養,形質可嘉,那就可以在人們中樹立一個良好形象,就可以帥眾以從正。后半句是說,當此條件還不成熟之時,若要去從事王事帝業,那一定是無成的,但最終還會有一個良好結局的。此一爻有一個時空觀念,也即實類同《乾卦》“九二”爻說的“見龍在田”和“九三” 爻說的“君子終日乾乾”以及處在此時期的《屯卦》所要說的“或從王事, 無成”的用法。
?“六四”爻辭的“括囊,無咎無譽”,是說為爭雄天下的“大人”“君子”們,自當有“囊括四海之志,吞并八荒之心”,這時已經羽毛已豐,誰也奈何不了,此時的舉措既就是得不到什么贊譽,但也不會有什么禍患。此爻實類同《乾卦》“九四”爻的“或躍在淵,無咎”的含義和用法。在理解此爻時,切不可忘記此爻的時空概念,也即前邊說的不可忘記“六三”爻的 時空概念一樣。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乾卦》是用龍在不同時空的變態來比喻事物的變遷,而《坤》卦則將這些變態換成了“君子”“大人”們“或從王事”“括囊”一類的直接舉措變遷,這種更改倒使人們在疏忽了《坤》卦時空演變的同時,也更疏忽了這卦各爻辭的實質內容。
?“六五”爻辭的“黃裳,元吉”,是說此時已君臨天下,到了一個極盛時期,此時自當大吉大利。此爻實類同《乾》卦“九五”爻的“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六”爻辭的“龍戰于野,其血玄黃”,此爻是言二龍大戰,這一爻可能直指姬周王朝與殷商王朝的殊死搏斗。但理解此爻時,也不可忘記《乾卦》“上九”爻的“亢龍有悔”,這里指事物發展到極限,將有滅亡的危險。這里有指殷商王朝的有悔。也有指姬周王朝的有悔。《小過》中說的“飛鳥以兇”“弗過防之,從或戕之”以及《既濟》、《未濟》卦中說的“小狐汔濟”的“濡其首”指的就是這些。
?“用六”爻的“利用貞”,此爻是一個半句話,此爻有接上一爻的含義,也即當此“龍戰于野”的非常時期只有堅守貞正,才能化兇為吉。此爻也有 《乾卦》“用九”爻“見群龍無首,吉”的含義,作者樂見于此新舊交替和時代變遷,但在此特別強調了“利用貞”一辭。
(5000zi叻)
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大通順。占問雌馬有利。君子有所往,起先迷路,后來得到房主人(的接待)。有利于到西南方去,會賺錢,到東北去,會失財。占問安居,吉。”
(【白話】《坤卦》象征地:元始,亨通,如果像雌馬那樣柔順,則是吉利的。君子從事某項事業,雖然開始時不知所從,但結果會是有利的。如往西南方,則會得到朋友的幫助。如往東南方,則會失去朋友的幫助。如果保持現狀,也是吉利的。)
【白話】<<象辭>>說:坤象征大地,君子應效法大地,胸懷寬廣,包容萬物。
“坤”是伸的意思,也有順的含意。“乾”是朝日光氣的舒展形象;相對的,“坤”是地氣舒展的形象。“乾”是創始萬物的天的功能,“坤”則是順從天,形成萬物的天的工具。坤全爻都是陰爻,陰的形象,最大的是地,所以命名“坤”,象徵地。將兩個重疊,仍然稱作“坤”,是因為純粹的陰,最柔順。
“坤”也具備“元亨利貞”四德。但與“乾”不同,并非在任何情況下,都對萬物有利,祇在像柔順、健行的母馬般,執著于正道時;亦即,大地依順著天,資生萬物,各前奔騰不息的情況下,才會有利。又天體向右轉,地球向左轉,大地雖然反天體運行的方向逆轉,但成然依順天的法則變化,正如同母馬,喜歡逆風奔跑,卻又性情柔順;所以,“坤卦”以母馬為象徵。君子前進,必有所為,但領先則迷失,隨后才能有所得,有主宰,因而有利。因為“乾”是主導,“坤”順從,唯有追隨“乾”,才不會迷失。就像思想領導行動,才能把握正確方向。
依八卦的方位,西方的“坤”“兌”的卦位,南方是“巽”“離”的卦位,都屬于陰;所以,往西南方,可以得到同屬于陰的朋友。東方是“艮”“震”的卦位,北方是“乾”“坎”的卦位,都屬于陽;因而,往東北方,就會失去同屬于陰的朋友。
最后的結論:只要安定的執著于正道,就會吉祥。 ,履霜,堅冰至。“踩著霜,堅冰將要到來。”
(【白話】初六, 腳踏上了霜,氣候變冷,冰雪即將到來。)
【白話】《象辭》說:腳踏上了霜,氣候變冷,冰雪即將到來,說明陰氣開始凝聚;按照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必然迎來冰雪的季節。 “初六”在坤卦最下方,開始的第一爻,是老陰,亦即有變化成陽爻的可能性。 “象曰”是“象傳”解釋“爻辭”的“小象”部分。自坤卦開始,將“小象”分割,附在各“爻辭”之后。 “初六”是坤爻最下方的陰爻,以“履霜,堅冰”象徵。在這一最低的位置,陰氣凝結成霜,但到了降霜的季節,不久寒冬即將來臨,結成堅冰。所以,當踏到薄霜時,就應當想到,結冰的動意就要來了。這是以大地的現象,說明陰陽的消長,在這一地位,陰氣開始伸長,陽氣逐漸消失。 “馴”是順從;“致”是盡的意思。陰氣開始凝結成霜,依大地的法則,順序下來,就到達結冰的季節了。這一爻,說明見微之知著的道理。 ,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順著天道是)直,(地道是)方、大,不熟習它,沒有不利。”(
【白話】六二,正直,端正,廣大,具備這樣的品質,即使不學習也不會有什么不利。)
【白話】《象辭》說:六二爻若是出現變化的話,總是表現出正直、端正的性質。即使不學習也不會有什么不利,是因為地德廣大,包容萬物的緣故。 “六”是陰爻,“二”已升到偶數的陰位。陰爻陰位得正,又在下卦的中位,所以中正,最純粹。這一爻,以大地的形勢說理。大地一直向前延伸,古代說天圓地方,又極為廣大;所以用“直”“方”“大”形容。以大地的德行來說,固執純正是“直”;有整然的法則性是“方”;順從天的德行是“大”。祇要具備“直”“方”“大”的德行,不需要學習,也不會不利。 “象傳”說:“六二”這一爻的行動,順從大地的法則,一直向前,不需要學習,也不會不利;這正是大地法則的光明偉大。這一爻,說明直率、方正、寬大、為做人的基態度。 ,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大地)含蘊¨文彩,占問是好的。有人從事王事,沒有成法,但有結果。”
(【白話】六三,胸懷才華而不顯露,如果輔佐君主,能克盡職守,功成不居。)
【白話】《象辭》說:胸懷才華而不顯露,是要把握時機才發揮,如果輔佐君主,必能大顯身手,一展抱負。 “六三”是陰爻,在奇數的陽位,是從屬的地位,但仍然保有積極的能力。不過,“三”在下卦的最高位,已不能永遠不變。 “章”是美麗的文采,必須含蓄,才能繼續保持純正。不過,美麗的文采,難以長久隱藏,隨著時間,會被發現,或許不得不跟隨君主,從事政務。但不可重視個人的成就,最后才能有結果,這正是智慧的光明遠大。這一爻,說明含蓄。 ,括囊,無咎無譽。
“扎好口袋,沒有害處,也沒有好處。”
(【白話】六四,扎緊袋口,不說也不動,這樣雖得不到稱贊,但也免遭禍患。)
【白話】《象辭》說:扎緊袋口,不說也不動,可以免遭禍患,說明小心謹慎從事,是不會有害的。“六四”是陰爻,在偶數的陰位,卻是上卦的最下位,雖然得正,低不得中,過于陰柔,仍然是危險的位置。 “括囊”,是將口袋收緊。象徵處于危險的地位,應當收斂,謹言慎行,才不會發生過錯。雖然得不到贊賞,卻可避免災禍。這一爻,說明收斂。 ,黃裳,元吉。“:(穿著)黃色的衣裳,大吉。”
(【白話】六五,黃色的衣服,最為吉祥。)
【白話】《象辭》說:黃色的衣服,最為吉祥,是因為黃色代表中,行事以中道為準則,當然是吉祥的。我國古代自然哲學的五行說,認為構成物質的元素,為木、火、土、金、水;以顏色來說,各相當于青、赤、黃、白、黑;以方位來說,各相當于東、南、中、西、北。因而,黃是土,亦即大地的顏色;也是中央的顏色。五行的說法,雖然盛行在春秋戰國以后,但淵源很早,難以完全否定。 “六五”在上卦的中位;因而以黃色象徵。但在奇數的陽位,并不在,所以用“裳”比擬。“裳”是裝飾的下衣,比擬謙遜的態度。“黃裳”象徵中庸謙遜的態度;所以說最吉祥。“文”是美麗的文采;具備像黃色下衣般的中庸謙遜的美德,最吉祥,因為內在的文采,自然會流露于外。黃色的下衣,是命土以上的身份的人,穿黑色禮服時,穿在下面的衣服,下士穿雜色的下衣。上衣是,罩上下衣的外面,再束帶。“文在中也”是說美麗的下衣,隱藏在上衣的下面,用來比擬內在的美德。這一爻,說明謙遜。 ,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兩龍在野地相斗,它的血玄黃色。 (含有不吉利意)。用陰爻:占問永遠吉利。”
(【白話】上六,陰氣盛極,與陽氣相戰郊外,天地混雜,乾坤莫辨,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白話】《象辭》說:陰氣盛極,與陽氣相戰于郊外,說明陰氣已經發展到盡頭了。 “上六”已到達六爻的最高位,又是偶數的陰位,而坤卦又全部是陰爻;因而,陰已旺盛到極點,是在陰本反陽的地位,不能不與陽爭。陰陽相爭,亦即小人與君子,邪惡與正義相爭,結果兩敗俱傷。所以,用兩條龍在野外戰斗,流著黑黃色的血來象徵。天玄地黃,天地相爭,所以流的血是黑黃色。龍所以在野外戰斗,是因為窮途末路,迫不得已,當然兇險。一說,這是象徵暴君紂王的滅亡。這一爻,說明極端陰柔,必然兇險。 ,利永貞。
【白話】用六這一爻,利于永遠保持中正。
【白話】《象辭》說:用六的爻辭說利于永遠保持中正,即是指陰盛到了極點就會向陽轉化。
“用六”是指占到坤卦,六爻都是變爻,有可能全部變為陽爻時的斷語。“用六”與乾卦“用九”的用意相同,即善于運用坤卦六爻的變化法則,不要被變化拘束。但不同的,乾卦“用九”,是指善用陽剛,如天的法則,創始養育萬物,而不求報償,具有主體性。而坤卦“用六”,則是運用陰柔,如順從承受天的法則,生成負載萬物,是屬于從屬的地位。因而,坤卦“用六”,就必須堅定的永遠堅持純正,目光遠大,才能獲得有利的結果。這一爻,說明用柔的法則,以執著純正為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