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習俗
1.春節: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是“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是一年的開始。傳統的慶祝活動則從除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每到除夕,家家戶戶闔家歡聚,一起吃年夜飯,稱“團年”。然后一起守歲,敘舊話新,互相祝賀鼓勵。當新年來臨時,爆竹煙花將節日的喜慶氣氛推向高潮。我國北方地區在此時有吃餃子的習俗,取“更歲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習慣,象征生活步步高。守歲達旦,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彩,送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另外,各地還有互相登門拜年,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逛花市,賞燈會等習俗。
2.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3.二月二:民間傳說,每逢農歷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后,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4.清明節: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清明的前一天稱寒食節。兩節恰逢陽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紅柳綠。寒食節的設立是為了紀念春秋時代晉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間,民間有禁火寒食、祭祖掃墓、踏青郊游等習俗。另外還有蕩秋千、放風箏、拔河、斗雞、戴柳、斗草、打球等傳統活動。
5.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同時,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清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
6.七夕節: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鵲在銀河上搭成一座鵲橋,牛郎和織女才能相見。這個美好的傳說始于漢朝,經過千余年的代代相傳,深入人心。這一天,民間有向織女乞巧的習俗。一般是比賽穿針引線,看誰更心靈手巧。因此,七夕又叫乞巧節或女兒節。每到七夕將至,牽牛和織女二星都竟夜經天,直至太陽升起才隱退,因而又被喻為人間離別的夫妻相會。
7.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間,因此稱中秋節。中秋之夜,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此夜,人們仰望如玉如盤的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8.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的重陽佳節活動極為豐富,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煉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9.冬至節:冬至在我國古代是一個很隆重的節日。至今我國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闔家團圓。北方地區冬至有宰羊,吃餃子的習俗,南方的傳統食品有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等等。
10.臘八節:臘八節是佛教的節日。這一天是釋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又稱“成道節”。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是吃臘八粥。最早的臘八粥只是在米粥中加入紅小豆,后來演變的極為復雜考究,主料有白米、黃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數十種,添加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葡萄干、桂圓肉、百合、蓮子等,通宵熬煮,香飄十里。
11.除夕: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這一天,普通人家盡量爭取團圓,全家圍
爐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辭舊歲,迎新年之意,而戶外則是爆竹聲聲。
一家大小在一起度過一個溫馨的一年中最后一個夜晚
http://www.fengsuxiguan.com/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死亡對于人們來說是沒有辦法避免的,茫茫宇宙,大千世界,人們在這里誕生、成長,直到最后的死亡。幾千年來人們形成的喪葬禮儀,是既要讓死去的人滿意,也要讓活著的人安寧。在整個喪葬的過程中,是生者與死者的對話,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個堅韌的結——念祖懷親。這個結,表現在生者和死者之間的實體聯系中,也表現在兩者之間的精神聯系之中。 而這就揭示了中國人生死觀的深層內涵。
停尸儀式
中國的傳統喪葬文化非常講究壽終正寢的。在病人生命垂危時,親屬要給他脫穿戴好內外新衣;否則,就是"光著身子走了",親屬會感到十分地遺憾和內疚。病人在咽下最后一口氣前,親屬們要把他移到正屋明間的靈床上,守護他度過生命的最后時刻,這叫做"挺喪"。
在彌留時刻,死者須穿上壽衣。在北方漢族的習俗里,貼身穿白色的襯衣襯褲,再穿黑色的棉衣棉褲,最外面套上一件黑色的長袍。整套服裝不能夠有扣子,而且要全部用帶子系緊,這樣做是表示"帶子",就是后繼有人的意思。在死者的頭上要戴上一頂挽邊的黑色帽,帽頂上縫一個用紅布做成的疙瘩,用來驅除煞氣,人們認為這樣做對子孫是吉祥的。如果死者是男性的話,腳上要穿黑色的布鞋,而如果是女性的話要穿藍色的布鞋。壽衣一定要是是傳統的式樣,哪怕改朝換代、時過境遷,平時再也不穿民族的傳統服飾了,等到臨死的那一天,也還得要恢復原來的裝束。因為按照傳統的觀念,人死之后就要去見遠古的老祖宗,如果老祖宗認不出自己的子孫,不讓他認祖歸宗。
在病人臨終之前,家屬必須要給他沐浴更衣。這實際上是給死者進行的第一次化妝整容。但是這樣的的沐浴更衣,已經遠遠超出了服裝本身的物質形式。比如:佤族在為去世的老人穿壽衣的時候,除了穿上死者平時所穿的衣服之外,還要在外面套上一件反過來穿的新衣服。他們這樣做是因為在民族傳統的觀念里,不能把死者平日所穿的舊衣服脫掉,這樣方便死者的靈魂回來認識自己的身體;而他們把后來加上去的新衣服反過來穿,是為了讓死者知道自己已經死了。衣服的正面和反面,和穿衣的單數和雙數一樣,是人們在生與死、陰與陽交接的人生"換屆"中,舉行的最后一次換裝儀式。這種被稱為"反飾"的習俗,是為了改變死者壽衣的穿著式樣,使他的靈魂沒有辦法停留在陽間。同時也有通過反正顛倒來暗喻陰陽兩界的意思,因為在人們的觀念里,陰陽兩界的人對事物的看法也是完全顛倒過來的。壽衣已經成為人們的靈魂觀念中靈魂的一個代碼了。
親屬給死者沐浴,一方面寄托了生者對死去的人的深深的孝敬之情,一方面也有和"壽衣"一樣的象征意義。清洗尸體所用的水一般都是買來的,俗稱為"買水"。它本身是一個可以單獨存在的儀式,就是把"陽水"變成"陰水"的一個轉換儀式。買水用的錢主要是陰錢:燒香、化紙、即紙錢。這種錢只有在陰間才有價值,只能由靈魂享用,而在人間的話只是廢紙一疊。"買水"為死人沐浴的目的除了在于"用水洗去死者生前的罪惡,消除死者在生前所犯下的罪孽"外,主要是要讓死者的靈魂知道,這不是在給活人沐浴,而是要讓死者干干凈凈地到達陰間,被祖先所收容。
在對死者進行沐浴更衣之后,親屬要馬上把尸體移到靈床上。同時還要采取一些儀式,把死者的靈魂也引到靈床上去。山東臨沂一帶的習俗,是用一塊白布從梁上搭過來,再用一只白公雞在病床上拖幾下,順著白布從梁上遞到外間屋,在死者身邊走上一圈,然后把公雞殺死,這叫做"引魂"。
在江南的一些地方,如果死者生前做過屠夫,那么他臨死之前,家里人要用一塊大紅布,把他的手包起來,偽裝成被斬斷的樣子,據說這樣做就可以避免在陰間被他宰殺的牲畜咬他的手。同時,家里人還要在死者的嘴里放上一枚銅錢,這叫做"含口錢"。在江浙一帶的農村,還流行給死人燒紙錠、錫箔之類的信物,就是"燒落地紙"。
按照舊時的規矩,在沐浴更衣的儀式結束之后,還要舉行飯含儀式。飯含是指在死者的口中放入米貝、玉貝和米飯之類的東西。這是為了不讓死者張著空嘴、餓著肚子到陰間去受罪,而成為餓死鬼。
【釋義】
1.猶通光,使光線射入。
2.佛像、神像塑成后,擇吉日舉行儀式,畫眼點睛,開始供奉。 宋 黃庭堅 《南康軍開先禪院修造記》:“然其主僧率常以行義耆老。至 善暹 時,乃有眾數百人,所謂‘海上橫行 暹 道者’也。於是開光,始為禪林矣。”
3.借指人理發、剃頭或刮臉。含詼諧意。
4.裝飾方法之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留出某一形狀(如扇形、菱形、心形等)的空間,然后在該空間里飾以花紋。常見于景泰藍、雕漆、陶瓷器皿上的圖案裝飾。
【注音】 kāi guāng
【造句】
圖片所示掛式佛珠,曾經五行導入法開光,有鎮邪魔作用,旅行,遠行,人士必備。
2.這尊佛像是由中央美院的雕塑專家精心雕琢,并經過開光后祀奉于此的。
3.該藏品每個棱面均設藍框白地開光,內繪花鳥圖景,背景的淡藍天空曠遠朦朧。
通常是初一十五,寺院都會有類似于放生、開光、誦經的法會,另外,佛誕日(佛菩薩誕辰日)一般都會有法會,我把時間發給您:
彌勒菩薩誕辰 正月初一
定光佛誕辰 正月初六
釋迦佛牟尼佛出家 二月初八
釋迦佛牟尼佛涅盤 二月十五
觀音菩薩誕辰 二月十九
普賢菩薩誕辰 二月廿一
準提菩薩圣誕 三月十六
文殊菩薩圣誕 四月初四
釋迦牟尼佛圣誕 四月初八
藥王菩薩圣誕 四月二十八
伽藍菩薩圣誕 五月十三
韋馱菩薩圣誕 六月初三
觀世音菩薩成道 六月十九
大勢至菩薩圣誕 七月十三日
佛歡喜日 七月十五日
龍樹菩薩圣誕 七月二十四日
地藏王菩薩圣誕 七月三十日
月光菩薩圣誕 八月十五日
燃燈佛圣誕 八月二十二日
觀世音菩薩出家 九月十九日
藥師琉璃光佛圣誕 九月三十日
阿彌陀佛圣誕十一月十七日
日光菩薩圣誕十一月十九日
釋迦牟尼佛成道 十二月初八日
監齋菩薩圣誕 十二月二十三日
華嚴菩薩圣誕 十二月二十九日
開光有多種,一般是指宗教開光,常見的宗教開光,是一種混淆和隨波逐流的說法。 在宗教中,經過開光的神像具有宗教意義上的神圣性,受到信眾的頂禮膜拜,使法物具有特別的靈力。
從宗教意義上來說,神像、法物,賦予其特殊的靈性,成為可以護佑自己的圣品。從更深的意義上來說,也是清凈我們的內心,開啟我們內在的智慧
開光是一種宗教儀式,根據宗教不同分為佛教開光、道教開光等。開光最初來自道教,是道教儀式之一,即把宇宙中無形的、具有無邊法力的真靈注入到神像中去,神像也就具有無邊法力的靈性。
開光之前,一般先舉行灑凈儀式。此儀式可與開光儀式一前一后同時舉行;亦可在開光前夕舉行。開光時誦幾部經(咒),也視開光時間長短和規模大小而定。
溫馨提示---貔貅開光
1)把新買的貔貅放在陽臺上白天太陽光,夜間月光最容易照射到的位置,擺放16天貔貅便可自然開光,
此種方法開光的貔貅吸取日月之精華擁有極強的抗煞和招財能力。
2)貔貅最得觀音之寵,所以在觀音前燒香開光(最好能每月農歷‘15’放到觀音前燒香祈福)。
3)親自動手具體方法:
1、選擇一個吉日,將貔貅清洗干凈。
2、取半桶井水,再取半桶雨水。
3、倒入一個事先準備好的容器中,這個容器要清潔干凈。
4、將清潔干凈的貔貅放入容器中,浸泡三天。
5、取出后,用干凈的毛巾擦干凈。
6、取一些茶油,涂在貔貅的眼睛上,這叫開光。
7、貔貅通人性,開光時要只能自己一個人在場,貔貅開光后,第一個看到的是你,就會始終保佑你。
在貔貅開光的過程中,任何人除了自己,都不能讓它看見,以后戴的時候,盡量不要讓別人摸,戴在貼身的位置是最好的。貔貅也需要養的,有時候吃飯的時候,需要抹點油在貔貅的嘴上!貔貅是非常好的神獸,當它清洗后看見的第一個人,就認為是它的主人,所以不能讓別人看見,同時開光的那間屋子,當晚也不要讓別人進入,否則有可能貔貅認錯人!
貔貅是很有靈性的神獸,只有你喜歡它,信奉它,才能給你帶來好運
吉祥溫馨提示---您的生肖* *年類別:【因人而異】
2011年10月份恭候您【甲戌 狗】貔貅開光的吉日:
供您參考
2011年10月04日 農歷09月(大)08日 星期二 沖狗(丙戍)煞南
2011年10月05日 農歷09月(大)09日 星期三 沖豬(丁亥)煞東
2011年10月12日 農歷09月(大)16日 星期三 沖馬(甲午)煞南
2011年10月20日 農歷09月(大)24日 星期四 沖虎(壬寅)煞南
2011年10月23日 農歷09月(大)27日 星期日 沖蛇(乙已)煞西
2011年10月24日 農歷09月(大)28日 星期一 沖馬(丙午)煞南
2011年10月30日 農歷10月(小)04日 星期日 沖鼠(壬子)煞北
★恭賀您開光大吉!
這樣可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