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貌是內心境界的表現 相由心生 不愛發脾氣就好看 所以要改變個性 改變毛病··············
學佛向善,人的容貌和氣質會慢慢改變,就好像有些人,我們一看就感覺想要親近,這些人多是善人,而有些人,我們一看就害怕,這些人多半從事的職業與殺生,作惡有關。
凈空法師---確實,我們的相貌會隨我們修行的功夫轉變。你真正有修行,修個三、五年之后,你拿沒有修行之前照片對照一下,不一樣!
1:
釋迦牟尼佛,這是世間最好、最圓滿的相貌。我們在《楞嚴經》上看到阿難尊者出家,佛問他:你為什么出家?他看到佛的相貌太好了,這樣出家的。
2:
佛也得要迎合世間人的心理,如果為他自己,大可不必;百劫修福是為度眾生的方便,這個我們一定要明了。佛相是最美的,菩薩相美,都是修得的。
3:
確實,我們的相貌會隨我們修行的功夫轉變。你真正有修行,修個三、五年之后,你拿沒有修行之前照片對照一下,不一樣!
4:
你功夫愈深,相貌也愈好。你這修行功夫騙不了人,一看就曉得。相的確是隨心轉,心清凈,身就清凈,相就清凈;心慈悲,相就慈悲,你舉止言語統統都慈悲。
5:
你們身體的莊嚴、相貌的端好都操縱在自己手上,就看你怎么修。真正修行人,時間愈久,他確實顯出來跟我們一般人完全不一樣。
6:
古人說,四十歲以后相貌要自己負責任,四十歲之前是神識投胎來的時候你所取的相。
7:
為什么兒女像父母?他看到父母那個相,歡喜那個相,他的相就變成跟那個相相似,這個不是遺傳,是投胎時候一剎那當中取的相。
8:
取的這個相,這是先天的,但是后天相貌會隨著你一生的心行改變。如果一生心地非常善良,待人忠厚,成年之后,三十至四十歲,他就是忠厚老成之相。這相貌就變了。
9:
四十歲的時候,相貌定型了,不太容易改變,這時相貌要自己負責任。你心善,非常慈悲、善良的相;心胸險惡,那個相叫人一看就害怕,就是個惡相。
10:
曉得這個道理,我們總希望自己相貌能好一點、能美一點,那么你的心也好一點、美一點,相貌自然就美好。心地清凈,自然就健康長壽,這一定的道理。
凈空法師---學佛的人天天拜懺、天天懺悔,為什么業障還那么重,還那么多病苦,甚至于還有附身,那就是什么?你講全是假的,你不是真干。
對于這個世間沒有一絲毫的貪戀,住在這個世間一天,第一樁大事提升自己的境界,幫助苦難眾生是第二樁大事,這你要搞清楚。你要把幫助一切苦難眾生擺在第一樁大事,自己修學功夫擺在第二,不錯,你在那里修了不少大福德,西方極樂世界去不了,你來生享人天福報,干這個去了。享人天福報的時候,你造不造業?你看看現在這個世間,做大官的、發大財的,他造不造業?不說別的,天天在飲食上吃眾生肉,佛經上講得很清楚,「吃他半斤,還他八兩」,欠命要還命,欠債要還錢,這怎么辦?所以我們在這個世間所修學的一切功德,統統回向給冤親債主,對他們懺悔,以前無知,現在學佛才明白,求他們原諒,往生的時候不要來干擾,我生到極樂世界成佛之后,回過頭來度他們。我們的條件談妥,真用功,他接受。
如果你談這些條件,你自己還有私心,還搞名聞利養、還搞貪瞋癡慢,這些冤親債主不饒你,為什么?你跟我說的話全是假話,你來騙我。學佛的人天天拜懺、天天懺悔,為什么業障還那么重,還那么多病苦,甚至于還有附身,那就是什么?你講全是假的,你不是真干。你真干,他佩服你,為什么?他知道你真的能成就,你真能見阿彌陀佛,你一見阿彌陀佛我們都沾光了,他不會找你麻煩,他會保護你。這個道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們不能不曉得,一定要真干。
文摘恭錄—凈土大經解演義(第一五七集)
只要真正學佛,真信佛教的因果律,依因果律修學,肯定能改變面相啊。相隨心轉嘛。佛教有許多的方法,比如供花、念南無妙色身如來等佛號咒語。當然最主要的,要從心地上下功夫,不輕視人、不笑話人,并愿一切人都相貌美好。
曾在網上看到一則學佛感應,是一位女子寫的。她說自己原先不太好看,學佛后,就每見到不太漂亮的,就暗暗真心祝愿她變得漂亮開心。見到很美的女子,就祝愿她一直美下去。這樣有一段時間,就發現自己梳發、買衣服,總能很自然地打扮得很漂亮,而面相也變得比以前好看順眼多了。因此她驚喜之下,才寫了這篇感應文章。
當一個人熟練覺觀五蘊,累積資糧到一定程度,自己就會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能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的人,自己就漸發覺自己的慧根,然后越來越成熟,別人也可能會發覺,而知道,這個人有慧根。很單純,很如實,非常的一步一腳印。
不要相信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