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學出自道德經第一章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玄學興盛于魏晉時期,主要因為兩晉時期,司馬家族代表士族階級的利益,而廣大寒門知識分子空有一腔抱負卻報國無門,于是他們寄情于山水,開始訪道修仙,煉丹修煉,追求長生不老。
玄學主要繼承了道家、神仙家、方士家、巫家、陰陽家、修煉家、易學等思想,主要包括山(修道、修仙、煉丹、術法)、醫(中醫)、命(算命)、相(看相、陰宅、陽宅、堪輿、風水等)、卜(占卜),稱為玄學五術。
玄學
玄學是三國、兩晉時期興起的、以綜合道家和儒家思想學說為主的哲學思潮,故通常也稱之為“魏晉玄學”。玄學是魏晉時期取代兩漢經學思潮的思想主流。
玄學即“玄遠之學”,它以“祖述老莊”、綜合儒道立論,把《周易》、《老子》、《莊子》稱作“三玄”。玄學之“玄”,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一章》中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就是總天地萬物的一般規律“道”,它體現了萬物無窮奧妙的變化作用。玄學家們用他們改造過了的老、莊思想來注解儒家的《論語》、《周易》,對已經失去維系人心作用的兩漢經學作了改造,建立起了“以無為本”的哲學本體論。儒家的“禮法”、“名教”、“天道”、“人道”等思想,雖然也是玄學所討論的內容,但其主旨卻是道家的,即強調崇高的是“無”、“自然”和“無為”。
玄學所探討的中心問題盡管仍可歸結為天人關系問題,但在形式上,它已經擺脫了兩漢經學章句箋注的繁瑣破碎;在內容上,則拋棄了經學思潮的“天人感應”的粗俗的目的論之論證。
玄學家在多方面論證了道家的“自然”與儒家的“名教”二者是一致的,他們一改漢代“儒道互黜”的思想格局,主張“儒道兼綜”,孔子依然是最高的“圣人”。玄學所提出的或著重關注的有無、本末、體用、言意、一多、動靜、自然與名教等一系列具有思辨性質的概念范疇,都是原始儒學和兩漢經學所不具備或不重視的,玄學的出現大大推動了中國哲學的發展。
玄學一開始是從古文經學內部產生的。先是出現了脫出鄭玄之學而更尚簡要、重義理的劉表、宋衷的“荊州之學”,稍后又崛起專與“鄭學”立異的王肅“王學”,后來才轉向何晏、王弼的玄學。玄學的發展演變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
第一階段:玄學正式登上歷史舞臺,那是在曹魏的正始年間(240~248),史稱“正始之音”。當時出現了何晏、王弼的“貴無論”。何晏作《論語集解》、《道德論》,王弼注《老子》、《周易》,他們“以為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晉書·王衍傳》);認為“圣人體無,無又不可以訓,故不說也。老子是有者,故恒言其不足”(《三國志·鐘會傳》)注引何劭《王弼傳》,意即孔子高于老子,孔子口說“名教”,實是“體無”,老子是處于“有”而論“無”。
第二階段:正始之后,隨著司馬氏集團奪取政權,各士族集團內部的斗爭日趨激化,玄學思潮內部也出現了“貴無”與“崇有”、“任自然”與“重名教”等各種爭論。出現了以嵇康、阮籍為代表的“名教不合自然”的“異端”傾向,他們與司馬氏集團在上不合作,強調“名教”與“自然”對立,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輕視禮法。而樂廣、裴{危頁}“崇有論”基礎上,郭旬以其《莊子》完成把“貴無”和“崇有”、“自然”和“名教”統一起來的任務。郭象提出名教與自然在理論上的一致性,他舍異求同,以“獨化論”來解決這對矛盾,認為圣人“雖寄坐萬物之上,而未始不逍遙也”(《逍遙游注》);“圣人常游外以冥內,無心以順有,故雖終日揮形而神氣無變,俯仰萬機而淡然自若”(《大宗師注》)。東晉以后,玄學開始與佛教中般若學合流,逐步變為佛學的附庸。
不靠譜。
第一,心理學是一門普遍承認的廣泛性的科學,而玄學是一門偽科學,至今仍未在大學有相關的專業。
第二,心理學講究的是科學的原理,而玄學更多講究的是天理或者人理。
第三,心理學無法解釋玄學的一些現象和預測。
第四,玄學其中也有一些科學成分,但其科學成分無法完全證明其所預測,和心理學的應用方式不同。
第五,玄學運用了一定的心理學原理,從而獲得人們的信任和支持。
算命是一門玄學,到現在也沒科學依據去證明它。在每一個大城市,每一個小村落,至少有一位擔任算命先生的人物,他們似乎能洞悉人們的過去,了解現在和占卜未來。要是有親人將面臨重大之事,總會想著去算上一卦,尋求一個答案或者是解決辦法。對于去算命的人來說,他們不太在意算命是否有科學依據,而是更加注重算命先生說的對不對,神奇的是算命先生大部分都說的都挺準的,這是為什么呢?
其實,這和概率有些關系。小學的時候我們就學過“可能”事件,算命先生講的基本是“大概率”的“可能”事件,也就是說,不僅會發生還極可能發生。很多去算命的人,都是奔著“看命運”去的,命運是客觀存在的,只是每一個人在命運里存在的問題有所不同。在相差無幾的環境里長大的人,所遇到的問題大方向上來看是差不多的。只要算命先生掌握了一些同階層的人可能遇到的問題,按不同人的性格和環境歸類,那么,就很容易能從你的穿著、表情和肢體語言了解一些你過去遇到的事情。
比如,他說你曾經遭遇過兩次嚴重的挫折,然后你開始回憶,并從回憶中挑選了兩件印象特別深刻的事情,發現算命先生說對了,從而特別信任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算命先生經常說一些模棱兩可的話,這種做法也加大了他準確的概率。舉個例子,從前有三人進京趕考,路遇算命先生,便問他“他們三人這次考試結果會如何”,算命先生對他們用食指比了個“一”,然后說“我能告訴你們的只有這么多了”。
結果,三人中只有一人考上,想起算命先生的“一”,便認為他說的是“只有一人能考上”,頓覺他真是神算。事實上,這個“一”可以代表“一起考上”、“一個也考不上”、“只能考上一個”、“只有一個考不上”,顯然,包含了所有可能性。這種模棱兩可的做法,直接將該算命先生的準確率提至百分之百。
不可全信 也不可不信
呵呵 肯定不會是一種東西的 玄學是這些風水 陰陽 八字命理 八卦 看相 吉兇占卜 的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