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太歲”、“肉靈芝”,學名“特大型罕見粘菌復合體”。
一九九二年陜西周至縣農民杜戰盟首先發現肉靈芝,當時稱為“不明生物體”、“怪肉”,為中國內地各媒體所關注。經生物科學家數年歷史考證和科學探究,證實“怪肉”是神話史書《山海經》及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的“視肉”、“聚肉”、“封”、“太歲”、“肉靈芝”,現代醫學將其取名為大型粘菌復合體。
肉靈芝,其形如肉體,顏色多樣。形狀有珊瑚狀、肉狀脂肪狀、牛肝狀等,表面光滑洞徹恰如堅冰,分層性明顯,肉質細膩,富有彈性,生食其肉感覺如海蟄,在零下十八攝氏度低溫下冷凍存放后不失活,肉體在脫離營養液后,置于高溫和強光直射下多日不腐敗。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把肉靈芝收入“菜部”芫類,稱其為“本經上品”,對一些疑難病癥有特殊療效,久食可輕身不老,延年如神仙。
作為生物體的太歲是確實存在的。古人假定的“太歲”是一個天體,它和歲星(木星)的運動速度相同,而方向相反。相傳太歲到了哪個區域,相應的在那個方位地下就有一塊肉狀的東西,它就是“太歲”的化身。在該方位動土就會驚動太歲,稱“在太歲頭上動土”。
先秦時期的《山海經》中記載“海中有土肉,黑色長五寸,大如小兒臂,有腹、無口目,有三十足,可炙食。”明代田汝成在《西湖志》中稱:董表儀拆屋掘土得一塊肉,術士云“太歲也”。
據史料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后,聽說東方有一種仙藥,食用后能長生不老,得道成仙,在秦王政二十八年,親自率將東行,尋找仙藥,又命山東名醫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從山東瑯王牙鎮至蓬萊,再東渡扶桑,到達瀛州方丈一帶,尋找仙藥。據考證,秦始皇當年命徐福尋找的長生不老的仙藥就是肉靈芝。
當年李政道博士親臨參觀肉靈芝時,曾盛贊此物很有開發價值;有生物學家認為,肉靈芝生物體是大自然遺留的古生物或化石,產生的年代可上溯到白堊紀,是地球上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古生物活體標本;美國有生物科學家研究后認為,它是人類和一切動植物的祖先,稱其為“生物和氏璧”。
內地專家認為肉靈芝為活的生物體,它以細菌、酵母菌、霉孢子等其他微生物為食,纖維素、幾丁質、甲殼質等為營養,肌體含百分之五十蛋白質與核酸,以及酵母菌和霉菌等。生物學家李廣民教授認為,肉靈芝是可以蠕行的一種很古老的原質生物體,既有原生物的特點,又有真菌及生物的特點。顯微觀察,可見其具有兩根鞭毛結構的游動細胞,并可看到游動細胞鞭毛一端無選擇性地攝取食物顆粒。
http://www.zaobao.com/special/newspapers/2003/02/others250203g.html
六十甲子神,古稱歲神,又稱太歲。職能:值年太歲,掌握本歲的人間禍福,他們“率領各神,統正方位,斡運時序,總歲成功”。
太歲共有六十位,由斗姆元君統御,按天干地支配列為:
甲子太歲—【金辦將軍】、乙丑太歲 —【陳材將軍】、丙寅太歲—【耿章將軍】
丁卯太歲—【沈興將軍】、戊辰太歲 —【趙達將軍】、己巳太歲—【郭燦將軍】
庚午太歲 —【王清將軍】、辛未太歲 —【李素將軍】、壬申太歲 —【劉旺將軍】
癸酉太歲 —【康志將軍】、甲戌太歲 —【施廣將軍】、乙亥太歲 —【任保將軍】
丙子太歲 —【郭嘉將軍】、丁丑太歲 —【汪文將軍】、戊寅太歲 —【曾光將軍】
己卯太歲—【龍仲將軍】、庚辰太歲 —【董德將軍】、辛巳太歲 —【鄭但將軍】
壬午太歲 —【陸明將軍】、癸未太歲 —【魏仁將軍】、甲申太歲 —【方杰將軍】
乙酉太歲 —【蔣崇將軍】、丙戌太歲 —【白敏將軍】、丁亥太歲 —【封濟將軍】
戊子太歲—【鄒鏜將軍】、己丑太歲—【潘佐將軍】、庚寅太歲 —【鄔桓將軍】
辛卯太歲 —【范寧將軍】、壬辰太歲—【彭泰將軍】、癸巳太歲 —【徐華將軍】
甲午太歲 —【章詞將軍】、乙未太歲 —【楊仙將軍】、丙申太歲 —【管仲將軍】
丁酉太歲 —【唐杰將軍】、戊戌太歲 —【姜武將軍】、己亥太歲 —【謝燾將軍】
庚子太歲 —【虞起將軍】、辛丑太歲 —【楊信將軍】、壬寅太歲 —【賢諤將軍】
癸卯太歲 —【皮時將軍】、甲辰太歲 —【李誠將軍】、乙巳太歲 —【吳遂將軍】
丙午太歲 —【文哲將軍】、丁未太歲 —【繆丙將軍】、戊申太歲 —【徐浩將軍】
己酉太歲 —【程寶將軍】、庚戌太歲 —【倪秘將軍】、辛亥太歲 —【葉堅將軍】
壬子太歲 —【丘德將軍】、癸丑太歲 —【朱得將軍】、甲寅太歲 —【張朝將軍】
乙卯太歲 —【萬清將軍】、丙辰太歲 —【辛亞將軍】、丁巳太歲 —【楊彥將軍】
戊午太歲 —【黎卿將軍】、己未太歲 —【傅黨將軍】、庚申太歲 —【毛梓將軍】
辛酉太歲 —【石政將軍】、壬戌太歲 —【洪充將軍】、癸亥太歲 —【虞程將軍】
按道教經典記載:太歲星君為六十花甲子,六十年輪臨人間當值,由斗姥天尊統帥,審查人間善惡,司本命禍福。每個人都由自己的太歲星君護守本命。
1、甲子太歲金辨大將軍 海中金
2、乙丑太歲陳材大將軍 海中金
3、丙寅太歲耿章大將軍 爐中火
4、丁卯太歲沈興大將軍 爐中火
5、戊辰太歲趙達大將軍 大林木
6、已巳太歲郭燦大將軍 大林木
7、庚午太歲王濟大將軍 路旁土
8、辛未太歲李素大將軍 路旁土
9、壬申太歲劉旺大將軍 劍峰金
10、癸酉太歲康志大將軍 劍峰金
11、甲戌太歲施廣大將軍 山頭火
12、乙亥太歲任保大將軍 山頭火
13、丙子太歲郭嘉大將軍 澗下水
14、丁丑太歲汪文大將軍 澗下水
15、戊寅太歲魯先大將軍 城墻土
16、已卯太歲龍仲大將軍 城墻土
17、庚辰太歲董德大將軍 白蠟金
18、辛巳太歲鄭但大將軍 白蠟金
19、壬午太歲陸明大將軍 楊柳木
20、癸未太歲魏仁大將軍 楊柳木
21、甲申太歲方章大將軍 泉中水
22、乙酉太歲蔣崇大將軍 泉中水
23、丙戌太歲白敏大將軍 屋上土
24、丁亥太歲封濟大將軍 屋上土
25、戊子太歲鄒鐺大將軍 霹靂火
26、已丑太歲傅佑大將軍 霹靂火
27、庚寅太歲鄔桓大將軍 松柏木
28、辛卯太歲范寧大將軍 松柏木
29、壬辰太歲彭泰大將軍 長流水
30、癸巳太歲徐單大將軍 長流水
31、甲午太歲章詞大將軍 沙中金
32、乙未太歲楊仙大將軍 沙中金
33、丙申太歲管仲大將軍 山下火
34、丁酉太歲唐查大將軍 山下火
35、戊戌太歲姜武大將軍 平地木
36、已亥太歲謝太大將軍 平地木
37、庚子太歲盧秘大將軍 壁上土
38、辛丑太歲楊信大將軍 壁上土
39、壬寅太歲賀諤大將軍 金箔金
40、癸卯太歲皮時大將軍 金箔金
41、甲辰太歲李誠大將軍 覆燈火
42、乙巳太歲吳遂大將軍 覆燈火
43、丙午太歲文哲大將軍 天河水
44、丁未太歲繆丙大將軍 天河水
45、戊申太歲徐浩大將軍 林屋木
46、已酉太歲程寶大將軍 大驛土
47、庚戌太歲兒秘大將軍 釵釧金
48、辛亥太歲葉堅大將軍 釵釧金
49、壬子太歲丘德大將軍 桑柘木
50、癸丑太歲朱得大將軍 桑柘木
51、甲寅太歲張朝大將軍 大溪水
52、已卯太歲萬清大將軍 大溪水
53、丙辰太歲辛亞大將軍 沙中土
54、丁巳太歲楊彥大將軍 沙中土
55、戊午太歲黎卿大將軍 天上火
56、已未太歲傅賞大將軍 天上火
57、庚申太歲毛梓大將軍 石榴木
58、辛酉太歲石政大將軍 石榴木
59、壬戌太歲洪充大將軍 大海水
60、癸亥太歲虞程大將軍 大海水
太歲,本為道教的星辰尊稱,或稱為“歲神”、“歲君”、“歲星”、“大將軍”等,是諸神之中權力最大的年神,掌控人間一年的吉兇禍福,統治眾神,有“年中天子”之稱。太歲神共有六位,是中國民間信仰中著名的兇神,人們對太歲的信仰與歲星有關。由于歲星是天上的星體,人們想象在地下有一個神。于是,為了方便紀時,至遲從西漢起,人們便創造了太歲。俗語常說:“不得在太歲頭上動土!”人們以為太歲每年所行經的方位,與動土興造、遷徙、嫁娶的禁忌有關。
奄本命神
本命神的說法源自道教。道教吸收民間盛行的“本命"說法,提出“本命星”、“本命年”、“本命日”的理論。凡本人的出生年在六十甲子干支之年,叫本命。元辰,也叫本命年。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自然與天干、地支、十二生肖有著自然的親和關系。對于本命神,有的地方叫“本命守命星君”,有的叫“本命元辰”,統稱為六十甲子神。以甲子年為首,六十年內不同年份出生的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本命神。六十干支也演繹成“六十元辰本命神”,稱太歲大將軍。每位太歲都有他的姓名,順序值年,周而復始,循環不停,從甲子年的金辨大將軍至癸亥年的虞程大將軍,依六十甲子輪流主管人間一年的吉兇禍福,故又稱值年使者,或信年太歲。他們分別是:
甲子太歲金辨大將軍、乙丑太歲陳材大將軍、丙寅太歲耿章大將軍、丁卯太歲沈興大將軍、戊辰太歲趙達大將軍、己巳太歲郭燦大將軍、庚午太歲王濟大將軍、辛未太歲李素大將軍、壬申太歲劉旺大將軍、癸酉太歲康志大將軍、甲戌太歲施廣大將軍、乙亥太歲任保大將軍、丙子太歲郭嘉大將軍、丁丑太歲汪文大將軍、戊寅太歲魯先大將軍、己卯太歲龍仲大將軍、庚辰太歲董德大將軍、辛巳太歲鄭但大將軍、壬午太歲陸明大將軍、癸未太歲魏仁大將軍、甲申太歲方杰大將軍、乙酉太歲蔣崇大將軍、丙戌太歲白敏大將軍、丁亥太歲封濟大將軍、戊子太歲鄒鐺大將軍、己丑太歲傅佑大將軍、庚寅太歲鄔桓大將軍、辛卯太歲范寧大將軍、壬辰太歲彭泰大將軍、癸巳太歲徐單大將軍、甲午太歲張詞大將軍、乙未太歲楊仙大將軍、丙中太歲管仲大將軍、丁酉太歲唐杰大將軍、戊戌太歲姜武大將軍、己亥太歲謝太大將軍、庚子太歲盧秘大將軍、辛丑太歲楊信大將軍、壬寅太歲賀諤大將軍、癸卯太歲皮時大將軍、甲辰太歲李誠大將軍、乙巳太歲吳遂大將軍、丙午太歲文哲大將軍、丁未太歲繆丙大將軍、戊申太歲徐浩大將軍、己酉太歲程寶大將軍、庚戌太歲倪秘大將軍、辛亥太歲葉堅大將軍、壬子太歲丘德大將軍、癸丑太歲朱得大將軍、甲寅太歲張朝大將軍、乙卯太歲萬清大將軍、丙辰太歲辛亞大將軍、丁巳太歲楊彥大將軍、戊午太歲黎卿大將軍、己未太歲傅黨大將軍、庚申太歲毛梓大將軍、辛酉太歲石政大將軍、壬戌太歲洪充大將軍、癸亥太歲虞程大將軍。
如某人生于哪一年,那當年值年之神就是他的本命神,禮祀本命神可保佑一年諸事順利,運氣亨通。民間叫拜本命神為“求順星”或“求保護神”;如得罪了本命神,就有性命之憂。所以人每過十二年便遇一個本命年,活到六十歲就過五個本命年。如是農歷辛丑年生人,屬相是牛,每逢牛年都是他的本命年,就要到廟里去給生肖保命真君和楊信大將軍磕頭上香。民間小孩的本命年,要給孩子穿紅肚兜、紅褲衩,或在衣襟縫個紅色吉祥結。老人到了本命年,閨女要送紅襖、紅腰帶,以求順利度過這道門檻。老人活到六十歲,正好是第五個本命年,也是六十干支的一個輪回,要隆重慶賀。老人一到六十歲,頭發要變得花白,這一年也稱“花甲之年”。老人一到七十歲,稱“古稀之年”,是從“人活七十古來稀”來的,死亡的威脅日復一日。又因為孔子逝于七十三歲,周文王活到八十四歲,人們覺得這是年齡的極限,就有俗語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到了這兩個關口,老人及兒女們要揪心一年,閨女又要送紅衣、紅腰帶、紅吉祥結,有的還季給生肖保護神磕頭許愿。
諸神誕日
正月初一至初十為人畜谷物生日。
正月初五,財神誕日。初四夜,各商店敬財神。武原鎮上玄壇廟的財神菩薩出巡,大的商號門前設香案,鳴禮炮,磕頭禮拜,叫“接財神”。
正月初七為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等。相傳,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共同生日。
人日還與人生轉世的思想有關。古人認為,人在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死去,靈魂則在正月初一寄生于雞體內。初一的雞死后,靈魂在初二轉寄于狗。之后靈魂又分別在羊、豬、牛、馬中轉生,初七轉生到人體。靈魂在轉生到人體后,開始以人的形象出現。但不久這個轉世的人就會死去,靈魂便寄于谷物中。隨后靈魂再次轉生,完成第二次再生。如此循環往復。
這一傳說到后來,變成了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羊……初七不行刑的習俗。
初九為玉皇大帝誕辰。
農歷正月十五日為“上元”,即天官大帝的生日,三元中尤以“上元”最熱鬧也最受重視。正月十五又稱元宵節或燈節,是民間豐富多彩的節日,也是春節最后的一天,自此以后一切恢復正常,所以民間隆重慶祝,故有小過年之稱。
正月十九日,是邱真人的生日。十八日凌晨,神仙變化來此,凡有緣分者,便能相會。善男信女們在此整夜不眠,專為與神仙結緣。次日上午,有“宴邱會”,又稱“燕九會”。“燕九會”,是為邱真人過生日的專門慶典。到時,還有許多檔花會表演,因此民間有“耍燕九”的說法。
正月二十七日三官生日。
二月初八祠山菩薩生日。有的地方有祠山殿,祀漢張勃治水之功。
傳祠山有“風雨雪火”四個女兒,每年要回家拜壽,一路上必定刮風下雨飛雪,“火女”來往會發生火災,祠山不許她來。過去張渚、丁山有廟會,常演雙人假面古典舞蹈“男歡女喜”。
二月十八日太上老君生目。
二月十九日觀音生日。
農歷三月十九為太陽公生日:太陽公生日實際是古代祭拜日神生日的中和節。而據《唐書》記載,中和節是在唐德宗親自倡議下興起的一個節日。說明這一習俗源自唐代,隨后傳至潮汕。潮人有用面條和紅糖等祭品祭拜太陽公之風俗。
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后誕辰,又叫“媽祖生日”。天后為海神之一,亦稱“海神娘娘”。天后多為沿海一帶所奉祀,北京也有其廟。天后廟亦稱天妃廟、媽祖廟、天后宮等。
四月初八為佛祖釋迦牟尼生日,又稱浴佛節、佛誕節。當日僧尼皆香花燈燭,置銅佛于水中,進行浴佛。大多民眾則爭舍財錢、放生、求子,祈求佛祖保佑。民間舉行各種廟會。
傳說農歷四月十四是呂洞賓生日。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在這天要化身乞丐、小販,到人間度化世人。所以,市民和四鄉農民都要來“軋神仙”,可以借到“仙氣”消災祛病,延命益壽,吉祥如意,歲歲平安。呂洞賓是民間信仰中很有影響的八仙之一。道家注重煉丹,相傳呂洞賓在醫學上頗有建樹,因此被中醫奉為祖師。每到軋神仙這天,神仙廟附近攤肆林立,出售花草樹苗的最多,不少花草帶有吉祥名稱,如“萬年青”、“吉祥草”、“神仙花”。舊時習俗,仙誕前夕,剪“千年運”老葉鋪在路上,讓各路來慶壽的仙人路過,可沾仙氣。造屋得把“龍爪蔥”放置梁上,取個吉利。
四月二十八日為藥王生日。俗說藥王生于農歷四月二十八日,到時要舉行藥王廟會等紀念活動。
農歷五月十三日為關圣帝生日。
六月二十二日為馬王日。這一日要殺豬祭祀,希望能夠免除牲畜的瘟疫。祭馬神說明東北各族農業經濟對馬的依賴性很強。錦州地區歷史上是皇家的馬場和邊貿馬市所在,大大小小的馬王廟遍布城鄉。因此各縣縣志都有馬王日的記載,并稱“此祭極為重要”。
六月二十四日為雷祖生日。
農歷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即地官大帝的生日(地藏菩薩)。據說七月十五是地官大帝的生日,也是地官赦罪日。地藏菩薩是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民眾到地藏菩薩廟擺鮮花、水果祭拜。
八月十五日是月神的生日:月神是女性神,據說為日神的配偶神。人們戶外院內設香案供鮮花、水果、月餅,焚香燒金,放炮祭月,全家人在團圓的氣氛中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
八月十五日除了月神生日外,也是土地公生日,土地公廟要演戲酬神。農夫們在田里插“土地公拐杖”,用竹竿一根,上端綁以金紙。這種竹杖是給土地公走路時做拐杖用的,并祈禱明年會有更好的收成。
農歷十月十五日為“下元”,即水官大帝的生日。
下元節的由來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歷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下元節,便是水官解厄嚦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這日,水官依據考查,上奏天庭,為人解厄。在民間,這一日,還有民間工匠祭爐神的習俗,爐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自道教用爐煉丹。
十二月十二日為蠶花生日。
2023年太歲星君是誰?并入2023年當值的太歲是星座太細楊信大將軍。
鼠:
甲子太歲金辨大將軍:1924,1984,2044
丙子太歲郭嘉大將軍:1936,1996,2056
戊子太歲鄒鐺大將軍:1948,2008,2068
庚子太歲盧秘大將軍:1900,1960,2023
壬子太歲丘德大將軍:1912,1972,2032
牛:
乙丑太歲陳材大將軍:1925,1985,2045
丁丑太歲汪文大將軍:1937,1997,2057
已丑太歲傅佑大將軍:1949,2011,2069
辛丑太歲楊信大將軍:1901,1961,2023
癸丑太歲朱得大將軍:1913,1973,2033
虎:
丙寅太歲耿章大將軍:1926,1986,2046
戊寅太歲魯先大將軍:1938,1998,2058
庚寅太歲鄔桓大將軍:1950,2011,2070
壬寅太歲賀諤大將軍:1902,1962,2023
甲寅太歲張朝大將軍:1914,1974,2034
兔:
丁卯太歲沈興大將軍:1927,1987,2047
已卯太歲龍仲大將軍:1939,1999,2059
辛卯太歲范寧大將軍:1951,2011,2071
癸卯太歲皮時大將軍:1903,1963,2023
乙卯太歲萬清大將軍:1915,1975,2035
龍:
戊辰太歲趙達大將軍:1928,1988,2048
庚辰太歲董德大將軍:1940,2000,2060
壬辰太歲彭泰大將軍:1952,2012,2072
甲辰太歲李誠大將軍:1904,1964,2024
丙辰太歲辛亞大將軍:1916,1976,2036
蛇:
已巳太歲郭燦大將軍:1929,1989,2049
辛巳太歲鄭但大將軍:1941,2001,2061
癸巳太歲徐單大將軍:1953,2013,2073
乙巳太歲吳遂大將軍:1905,1965,2025
丁巳太歲楊彥大將軍:1917,1977,2037
馬:
庚午太歲王濟大將軍:1930,1990,2050
壬午太歲陸明大將軍:1942,2002,2062
甲午太歲章詞大將軍:1954,,2074
丙午太歲文哲大將軍:1906,1966,2026
戊午太歲黎卿大將軍:1918,1978,2038
羊:
辛未太歲李素大將軍:1931,1991,2051
癸未太歲魏仁大將軍:1943,2003,2063
乙未太歲楊仙大將軍:1895,1955,2023
丁未太歲繆丙大將軍:1907,1967,2027
已未太歲傅黨大將軍:1919,1979,2039
猴:
壬申太歲劉旺大將軍:1932,1992,2052
甲申太歲方杰大將軍:1944,2004,2064
丙申太歲管仲大將軍:1896,1956,2023
戊申太歲徐浩瀚將軍:1908,1968,2028
庚申太歲毛梓大將軍:1920,1980,2040
雞:
癸酉太歲康志大將軍:1933,1993,2053
乙酉太歲蔣崇大將軍:1945,2005,2065
丁酉太歲唐查大將軍:1897,1957,2023
已酉太歲程寶大將軍:1909,1969,2029
辛酉太歲石政大將軍:1921,1981,2041
狗:
甲戌太歲施廣大將軍:1934,1994,2054
丙戌太歲白敏大將軍:1946,2011,2066
戊戌太歲姜武大將軍:1898,1958,2023
庚戌太歲倪秘大將軍:1910,1970,2030
壬戌太歲洪充大將軍:1922,1982,2042
豬:
乙亥太歲任保大將軍:1935,1995,2055
丁亥太歲封濟大將軍:1947,2007,2067
已亥太歲謝太大將軍:1899,1959,2023
辛亥太歲葉堅大將軍:1911,1971,2031
癸亥太歲虞程大將軍:1923,1983,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