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祭神 祭太歲:每年正、二月內視日干支與太歲同者為太歲日,謂請太歲
年冬祭太歲謂謝太歲。祭社神。。。
什么叫化太歲?近期,各種拜太歲法訊通知層出不窮,都在說犯太歲,但是極少有系統的來講述的。
常常聽人說“值年太歲”、“流年太歲”、“本命太歲”、“犯太歲”、“刑太歲”、“害太歲”、“沖太歲”、“臨太歲”、“拜太歲”、“謝太歲”、“送太歲”、“太歲神”、“斗姆元君”、“北斗七星”、“紫微大帝”等,聽了很多遍。很多人都表示很迷糊,完全搞不懂是什么,到底是干嘛?
基于此,下面通過從“值年太歲”入手介紹一些有關太歲信仰的知識,以供大家參考,解決大家對于拜太歲的種種疑問。
己亥年值年太歲謝太大將軍
01
什么是“值年太歲”、“流年太歲”、“本命太歲”
很多道教的宮觀都有元辰殿,供奉著六十位太歲神。每一位太歲都有姓名,對應著不同的“天干”。因為他們順序值年,周而復始,循環不息,從甲子年的金赤大將軍至癸亥年的虞程大將軍,依六十甲子輪流掌管人間一年的吉兇禍福,故又稱“值年使者”,或“值年太歲”。比如戊戌年的值年太歲是姜武大將軍,己亥年的值年太歲是謝太大將軍。
流年太歲就是當前年度的“值年太歲”。本命太歲就是出生年的“值年太歲”,也就是自己的保護神。比如出生在1990年1月1日至2月3日,本命太歲便是己巳太歲,若是出生在1990年2月4日至12月31日,本命太歲便是庚午太歲。
02
什么是“犯太歲”、“臨太歲”、“刑太歲”、“害太歲”、“沖太歲”
或許大家聽到最多的便是“犯太歲”,加上“刑太歲”、“害太歲”、“沖太歲”、“臨太歲”、“拜太歲”、“謝太歲”、“送太歲”等很多人便分不清楚,感覺好亂。小編先通俗地講講“犯太歲”是什么情況。
1
什么是“犯太歲”?
順星拜太歲就是拜自己六十甲子所屬的“太歲神”,太歲指的是木德星君,主管人一年的流年禍福。據道經記載,太歲神主管人的“本身生命之災”和“流年臨犯之厄”,也就是說人一生的吉兇禍福,是由太歲神主管的。人們經常說:“太歲當頭坐,無災也有禍”,便指的是“犯太歲”。
2
什么是“沖太歲”、“害太歲”、“臨太歲”、“刑太歲”?
凡是在自己的“本命年”,或者自己的屬相與“值年太歲”相臨、相沖、相害、相刑的時候,容易導致災難的發生。
若是屬相與“值年太歲”相臨,稱作“臨太歲”,主傷害、易破財、防盜賊、感情挫。若是屬相與“值年太歲”相沖,稱作“沖太歲”,主兇險、運勢乖、易損財,意外傷。若是屬相與“值年太歲”相害,稱作“害太歲”,主疾病、財物慎、犯小人、事業頓。若是屬相與“值年太歲”相刑,稱作“刑太歲”,主刑災,犯口舌、礙工作、慎出行。
“沖太歲”、“害太歲”、“臨太歲”、“刑太歲”統稱為“犯太歲”。
同被元始天尊敕封為太歲神,殷郊和楊任所封,有何不同?
中國的傳統文化《易經》里,有“60年一甲子”之說,每一年,各有一個值年太歲,又稱太歲星君。
比如:民間傳說和神教神話中,2023年的當值太歲神就是姜武大將軍。2023年,當值太歲則成謝太大將軍。
太歲神主宰著人間一年的吉兇禍福,因此民間往往對太歲神,特別的敬重和重視。
如果細分60甲子神則會發現,每一年相對應的太歲神,都可以在歷史或民間傳說中找到其人軼事。
那么,這些太歲神又是怎么來的呢?
“源易緣”注意到,中國的神話名著《封神演義》里,受元始天尊之命,姜子牙在封神臺敕封365位正神時,曾經封殷郊和楊任兩人都為“太歲之神”。
看過封神榜作品的讀者朋友,對殷郊和殷洪更熟悉些。
兄弟兩人是殷商紂王帝辛的親生兒子,他們的母親就是慘遭妲己陷害,被剜去雙目、炮烙雙手的姜皇后。
“虎毒不食子”。可姜皇后死后,殷紂王仍然沒有放過自己的兩個兒子,下令全國捉拿。
殷郊在逃難中,大難不死,獲元始天尊玉虛門下弟子廣成子相救。殷郊又拜廣成子為師后,在九仙山桃源洞內學藝數年。
武王伐紂后,殷郊奉師父廣子之命,拿著鎮山之寶番天印和雌雄劍等法寶下山。
不曾料到,殷郊遇到了申公豹的挑唆,違背當初的誓言和師父之命,棄周助紂,最終遭受犁耕之禍。
而楊任則是商朝的一位忠臣大夫,因忠言直諫,紂王勞民傷財大建鹿臺一事,同遭紂王剜去雙目。
楊任的正直和忠心感動了,青峰陽紫陽洞內的清虛道德真君。
清虛道德真君也是元始天尊的12金仙弟子。
“源易緣”看到,封神中,為救楊任的性命,使他重新看到光明,道德真君用2粒金丹放入楊任的眼中,奇跡般的從眼睛里長出兩只小手。
“手中有眼,眼中有手,手眼通天!”足可見,道德真君所賜予楊任的雙目非同凡響。
《封神演義》原著中談道:楊任的雙目可上觀天庭、下視地府、中看人間百態……
依靠自己的神眼和師父所賜的飛電槍,神火扇等法寶,楊任在商周大戰中,也出力不小。可惜在與梅山七怪的打斗中,楊任被袁洪打死。
殷郊和楊任死后,均被封太歲神,但細分兩人的職務,還是有所不同的。今天,“源易緣”就來淺談下:
一、殷郊封為值年太歲之神
封神演義里,姜子牙封殷郊的神位是“執年歲君”。
中國的漢字中,“執”有掌握、執行的意思,與“值”有相同之意。
看過四大名著《西游記》也會看到,不離其后,保護唐僧取經的神仙隊伍中,有六丁六甲和五方揭諦,也有四值功曹和護法伽藍。
其中的“四值功曹”,就是值年功曹、值月功曹、值日功曹、值時功曹。
殷郊作為值年太歲,其職責就是坐守周年,掌管當年的吉兇。
道教文化中,給予了值年太歲很高的地位,被稱作“年中天子”。
也就是說,值年太歲既統領人間一年中的諸神,且是最有權力的年神。
二、楊任為甲子太歲之首神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爐中火,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癸酉劍鋒金……”
中國的傳統文化《易經》中,將60甲子之首年稱作為“甲子年”,以此類推。
楊任被封為甲子太歲之首神,也可以看出其在太歲神中的尊貴之位;
“源易緣”還留心發現,楊任除了是甲子之首神,還被賦予了另一項職責——兼任日值正神。
他的手下,還有日游神溫良,夜游神喬坤,增福神韓毒龍,損福神薛惡虎,顯道神方弼,開路神方相等眾星,糾察天上人間的善惡。
如此看來,殷郊和楊任,都曾參與或派屬下保護過唐僧取經。
三、殷郊和楊任為太歲部的正副領導
在以往的文章中,“源易緣”曾就神話傳說中的天庭八部門進行過分析。
除了聞仲統領的雷部外,還有:水部、火部、斗部、瘟部、財部、太歲部、痘部等7部門;
因60甲子值年太歲均歸執年歲君所統轄,而楊任又兼職一年又一年的星宿天道循環,還負責糾察記錄天上或人間的是非善惡。
從姜子牙對殷郊和楊任所封的職務中,殷郊的級別應和聞仲等都算天庭八部門的正職領導;
而楊任則等同于天庭太歲部副職,兼任監察部門的職責。
19年當值太歲,臘月至正月12天內逢開日是謝最佳時間
午太歲在明代時降生在涇縣(今安徽省涇縣),名叫章文粹,也叫章詞。章詞自幼學習儒家五經,精通文章,有才能,有謀略,特別是對于《詩經》的含義,有許多獨創的見解。章詞為人穩重,熱心教人,以身作則,不喜歡浮躁和淫靡之類的東西。在任職福寧州(今福建省霞浦縣一帶)訓導期間,勸導百姓勤奮務農,每年都獲豐收。當時有倭寇來侵犯的警報,福寧州的城門關閉。城外想躲避倭寇災禍的百姓都被關在城門之外。章詞不顧阻擋,親自打開城門,將城門的百姓全部放進城內,救活了大批百姓。章詞在任內仙逝,出殯時,當地百姓不論路途遠近都來為他送行,
名字含義
編輯
太歲(又稱歲陰)是中國古代天文和占星中虛擬的一顆與歲星(木星)相對并相反運行的星。爾后,演變成一種神祇信仰。傳說太歲運行到哪,相應的方位下會出現一塊肉狀物,是太歲星的化身,在此處動土,會驚動太歲,所以說“不能在太歲頭上動土”。
起源
戰國時代似乎有一種“歲星紀年法”,就是用歲星在天上的位置來表示年度,一年一個辰,12年一循環,而其用途在于古代的占星術推算。
起初,由于人們仰頭觀測天體運行時,所用來標明的地理方位,常常與生活中所習慣的方位顛倒。
歲星的運行會有誤差。歲星就是木星,木星每年走31度(1辰,木星回歸周期398.88日),11.86年繞天一周。若以12年為單位,每86年就會差1個辰,稱為“歲星超辰”。這誤差很麻煩,會造成占星術不準確。
為了避免誤差,所以在戰國時代中晚期,占星家們設計了太歲這個完美的星體。太歲,是從歲星轉化來的虛擬星體,太歲被規定旋轉方向與五大行星一樣,如此一來,當人們使用太歲紀年時,太歲的方位移動方向,就與地理上的習慣(北上南下、左西右東)相符合了。另外又規定太歲每年行走30度(1辰),12年剛好繞天一圈,所以可以更準確的用來紀年(后來演變為干支紀年法,持續沿用至今),更重要的是這樣不會發生誤差。
《續文獻通考·郊社考 卷一百九》:“太歲者,十二辰之神。木星一歲行一次,歷十二辰而一周天,若步然也。自子至巳為陽,自午至亥為陰,所謂太歲十二神也。”古人將周天分成十二段,每段對應一個地支,稱為一次。而木星每十二年繞太陽一周,大致上就是每歲行一次。
根據你的出生那年來確定。
1、甲子太歲金辨大將軍 海中金 (…、1924、1984、2044、…)
2、乙丑太歲陳材大將軍 海中金 (…、1925、1985、2045、…)
3、丙寅太歲耿章大將軍 爐中火 (…、1926、1986、2046、…)
4、丁卯太歲沈興大將軍 爐中火 (…、1927、1987、2047、…)
5、戊辰太歲趙達大將軍 大林木 (…、1928、1988、2048、…)
6、已巳太歲郭燦大將軍 大林木 (…、1929、1989、2049、…)
7、庚午太歲王濟大將軍 路旁土 (…、1930、1990、2050、…)
8、辛未太歲李素大將軍 路旁土 (…、1931、1991、2051、…)
9、壬申太歲劉旺大將軍 劍峰金 (…、1932、1992、2052、…)
10、癸酉太歲康志大將軍 劍峰金 (…、1933、1993、2053、…)
11、甲戍太歲施廣大將軍 山頭火 (…、1934、1994、2054、…)
12、乙亥太歲任保大將軍 山頭火 (…、1935、1995、2055、…)
13、丙子太歲郭嘉大將軍 澗下水 (…、1936、1996、2056、…)
14、丁丑太歲汪文大將軍 澗下水 (…、1937、1997、2057、…)
15、戊寅太歲魯先大將軍 城墻土 (…、1938、1998、2058、…)
16、已卯太歲龍仲大將軍 城墻土 (…、1939、1999、2059、…)
17、庚辰太歲董德大將軍 白蠟金 (…、1940、2000、2060、…)
18、辛巳太歲鄭但大將軍 白蠟金 (…、1881、1941、2001、…)
19、壬午太歲陸明大將軍 楊柳木 (…、1882、1942、2002、…)
20、癸未太歲魏仁大將軍 楊柳木 (…、1883、1943、2003、…)
21、甲申太歲方章大將軍 泉中水 (…、1884、1944、2004、…)
22、乙酉太歲蔣崇大將軍 泉中水 (…、1885、1945、2005、…)
23、丙戍太歲白敏大將軍 屋上土 (…、1886、1946、2006、…)
24、丁亥太歲封濟大將軍 屋上土 (…、1887、1947、2007、…)
25、戊子太歲鄒鐺大將軍 霹靂火 (…、1888、1948、2008、…)
26、已丑太歲傅佑大將軍 霹靂火 (…、1889、1949、2009、…)
27、庚寅太歲鄔桓大將軍 松柏木 (…、1890、1950、2010、…)
28、辛卯太歲范寧大將軍 松柏木 (…、1891、1951、2011、…)
29、壬辰太歲彭泰大將軍 長流水 (…、1892、1952、2012、…)
30、癸巳太歲徐單大將軍 長流水 (…、1893、1953、2013、…)
31、甲午太歲章詞大將軍 沙中金 (…、1894、1954、、…)
32、乙未太歲楊仙大將軍 沙中金 (…、1895、1955、2023、…)
33、丙申太歲管仲大將軍 山下火 (…、1896、1956、2023、…)
34、丁酉太歲唐查大將軍 山下火 (…、1897、1957、2023、…)
35、戊戍太歲姜武大將軍 平地木 (…、1898、1958、2023、…)
36、已亥太歲謝太大將軍 平地木 (…、1899、1959、2023、…)
37、庚子太歲盧秘大將軍 壁上土 (…、1900、1960、2023、…)
38、辛丑太歲楊信大將軍 壁上土 (…、1901、1961、2023、…)
39、壬寅太歲賀諤大將軍 金箔金 (…、1902、1962、2023、…)
40、癸卯太歲皮時大將軍 金箔金 (…、1903、1963、2023、…)
41、甲辰太歲李誠大將軍 佛燈火 (…、1904、1964、2024、…)
42、乙巳太歲吳遂大將軍 佛燈火 (…、1905、1965、2025、…)
43、丙午太歲文哲大將軍 天河水 (…、1906、1966、2026、…)
44、丁未太歲繆丙大將軍 天河水 (…、1907、1967、2027、…)
45、戊申太歲徐浩大將軍 大驛土 (…、1908、1968、2028、…)
46、已酉太歲程寶大將軍 大驛土 (…、1909、1969、2029、…)
47、庚戍太歲兒秘大將軍 釵釧金 (…、1910、1970、2030、…)
48、辛亥太歲葉堅大將軍 釵釧金 (…、1911、1971、2031、…)
49、壬子太歲丘德大將軍 桑松木 (…、1912、1972、2032、…)
50、癸丑太歲朱得大將軍 桑松木 (…、1913、1973、2033、…)
51、甲寅太歲張朝大將軍 大溪水 (…、1914、1974、2034、…)
52、已卯太歲萬清大將軍 大溪水 (…、1915、1975、2035、…)
53、丙辰太歲辛亞大將軍 沙中土 (…、1916、1976、2036、…)
54、丁巳太歲楊彥大將軍 沙中土 (…、1917、1977、2037、…)
55、戊午太歲黎卿大將軍 天上火 (…、1918、1978、2038、…)
56、已未太歲傅賞大將軍 天上火 (…、1919、1979、2039、…)
57、庚申太歲毛梓大將軍 石榴木 (…、1920、1980、2040、…)
58、辛酉太歲石政大將軍 石榴木 (…、1921、1981、2041、…)
59、壬戍太歲洪充大將軍 大海水 (…、1922、1982、2042、…)
60、癸亥太歲虞程大將軍 大海水 (…、1923、1983、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