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沖釋義:代表意見不合、容易有沖突、彼此相克。
十二生肖相沖表如下:
子(鼠)沖午(馬)
丑(牛)沖未(羊)
寅(虎)沖申(猴)
卯(兔)沖酉(雞)
辰(龍)沖戌(狗)
巳(蛇)沖亥(豬)
震兌相沖,等,四沖乾兌克震巽,震巽克坤艮,坤艮克坎,坎克離
牛羊沖
八字里的相沖一般是指地支六沖,就是十二地支中起互沖作用的六對地支,即子午沖、卯酉沖、寅申沖、巳亥沖、辰戌沖、丑未沖。
例如:某男于公歷1974年5月21日08時15分在福建省漳州市長泰縣出生,其生辰八字是:甲寅 己巳 壬戌 甲辰.這個八字中的日支(戌)與時支(辰)是相沖的.
子時:00-02點;
丑時:02-04點;
寅時:04-06點;(“銀”的讀音)
卯時:06-08點;(“貓”的讀音三聲)
辰時:08-10點;
巳時:10-12點;(“四”的讀音)
午時:12-14點;為何斬首要在午時三刻?
未時:14-16點;
申時:16-18點;(“有”的讀音)
酉時:18-20點;(“有”的讀音)
戌時:20-22點;(“需”的讀音)
亥時:22-24點。(“害”的讀音)
時辰對照表如下:子時指的是23:00-00:59,生肖是鼠;丑時指的是01:00-02:59,生肖是牛;寅時指的是03:00-04:59,生肖是虎;卯時指的是05:00-06:59,生肖是兔;辰時指的是07:00-08:59,生肖是龍;巳時指的是09:00-10:59,生肖是蛇;午時指的是11:00-12:59,生肖是馬;未時指的是13:00-14:59,生肖是羊;申時指的是15:00-16:59,生肖是猴;酉時指的是17:00-18:59,生肖是雞;戌時指的是17:00-20:59,生肖是狗;亥時指的是21:00-22:59,生肖是豬。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
寅時,太陽露出地平線之前天剛亮的時間稱“平旦”,也就是黎明之時,用地支表示為寅時,即每天清晨的3~5時。
卯時,又稱日出,最初見于“日出有曜,羔裘如濡。”“日出”是指太陽升出地平線之時。用地支命名為卯時。
辰時,食時就是古代漢族人民“朝食”--吃早飯之時。以地支命名為辰時。
巳時,隅中、臨近中午的時候,用地支表示為巳時。最早出現在《淮南子·天文訓》“日出于旸谷,……至于桑野,是謂晏食;至于衡陽,是謂隅中;至于昆吾,是謂正中。”
午時,太陽運行到中天,是正午的時辰,又稱作日中。
未時,又稱日昳,“昳”在《說文》釋為“日昃也。”“昃,日在西方時,側也。
申時,又稱晡時,古代漢族人民進餐習慣中,吃第二頓飯是在晡時。
酉時,日入,顧名思義,為太陽落山,這是夕陽西下的時候。
戌時,黃昏,太陽落去,天色欲黑而未黑之時。
亥時,人定,十二時辰的最末一個時辰,“人定”的意思是夜深之后,人們不再活動、安歇睡眠的時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