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啊,只要你別屬鼠就好,蛇鼠一窩就不好,屬狗還可以
采納哦
十二星座又稱作十二宮白羊宮:黃道十二宮的第一宮,符號為 ,黃經從0°到30°,原居白羊座,顧名。但由于歲差,現已移到雙魚座。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陽到這一宮,那時的節氣是春分,所以春分點有稱為“白羊宮第一點”。
白羊座:黃道十二星座之一,中心位置:赤經2時40分,赤緯21°在雙魚和金牛兩星座之間座內有亮于4等的星五顆。
獅子宮:黃道十二宮的第五宮,符號為,黃經從120°到150°原居獅子座,顧名。由于歲差,現已移到巨蟹座。每年7月23日前后太陽到這一宮,那時的節氣是大暑。
獅子座:黃道十二星座之一,中心位置:赤經10時30分,赤緯16°。在巨蟹座之東,室女和后發座之西。座內有亮于4等的星18顆,最亮的星“軒轅十四”(中名)為1等星。
室女宮:黃道十二宮的第六宮,符號為,黃經從150°到180°原居室女座,顧名。由于歲差,現已移到獅子座。每年8月23日前后太陽到這一宮,那時的節氣是處暑。
室女座:黃道十二星座之一,中心位置:赤經13時20分,赤緯-5°。在獅子座之東,天秤座之西。座內有亮于4等的星15顆,最亮的星“角宿一”(中名)是一等星。
寶瓶宮:黃道十二宮的第十一宮,符號為,黃經從300°到330°原居寶瓶座,顧名。由于歲差,現已移到摩羯座。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陽到這一宮,那時的節氣是大寒。
寶瓶座:黃道十二星座之一,中心位置:赤經22時40分,赤緯-的13°。在飛馬和雙魚座之南,南魚座之北。座內有亮于4等的星17顆,球狀星團M2在小望遠鏡內即可看到。
金牛宮:黃道十二宮的第二宮,符號為,黃經從30°到60°,原居金牛座,顧名。由于歲差,現已移至白羊座。每年4月20日前后太陽到這一宮,那時的節氣是谷雨。
金牛座:黃道十二星座之一。中心位置:赤經4時20分,赤緯17°,在英仙和御夫兩座之南,獵戶座之北。座內有著名的昴星團和畢星團。座內有亮于4等的星28顆。
雙魚宮:黃道十二宮的第十二宮,符號為,黃經從330°到360°原居雙魚座,顧名。由于歲差,現已移到寶瓶座。每年2月19日前后太陽到這一宮,那時的節氣是雨水。
雙魚座:黃道十二星座之一,中心位置:赤經0時40分,赤緯10°。在仙女、白羊、鯨魚、飛馬等星座之間。春分點在其南邊界附近。座內有亮于4等的星8顆,其余都是微弱的星。
雙子宮:黃道十二宮的第三宮,符號為,黃經從60°到90°原居雙子座,顧名。由于歲差,現已移到金牛座。每年5月21日前后太陽到這一宮,那時的節氣是小滿。
雙子座:黃道十二星座之一,中心位置:赤經7時10分,赤緯24°。在金牛和巨蟹座之間。最亮的星“北河二”是2等星。疏散星團M35肉眼可見。座內有亮于4等的星19顆。
巨蟹宮:黃道十二宮的第四宮,符號為,黃經從90°到120°原居巨蟹座,顧名。由于歲差,現已移到雙子座。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陽到這一宮,那時的節氣是夏至,所以夏至點又稱:“巨蟹宮第一點”。
巨蟹座:黃道十二星座之一,中心位置:赤經8時40分,赤緯20°。在雙子座之東,獅子座之西。座內有亮于4等的星4顆,還有一個疏散星團M44。
摩羯宮:黃道十二宮的第十宮,符號為,黃經從270°到300°原居摩羯座,顧名。由于歲差,現已移到人馬座。每年12月22日前后太陽到這一宮,那時的節氣是冬至,所以冬至點又稱:“摩羯宮第一點”。
摩羯座:黃道十二星座之一,中心位置:赤經21時,赤緯-18°。在人馬座之東,寶瓶座之西。座內亮星不多,有3等星2顆,4等星7顆。
人馬宮:黃道十二宮的第九宮,符號為,黃經從240°到270°原居人馬座,顧名。由于歲差,現已移到天蝎座。每年11月22日前后太陽到這一宮,那時的節氣是小雪。
人馬座:黃道十二星座之一,中心位置:赤經19時0分,赤緯-28°。在蛇夫座之東,摩羯座之西。位于銀河最亮部分。銀河系中心就在人馬座方向。座內有亮于4等的星20顆。彌漫星云M8肉眼可見。。
天秤宮:黃道十二宮的第七宮,符號為,黃經從180°到210°原居天秤座,顧名。由于歲差,現已移到室女座。每年9月24日前后太陽到這一宮,那時的節氣是秋分,所以秋分點又稱:“天秤宮第一點”。
天秤座:黃道十二星座之一,中心位置:赤經15時10分,赤緯-15°。在室女座和天蝎座之間。座內有亮于4等的星7顆,最亮的星“氐宿一”(中名)。
是的外
天蝎宮:黃道十二宮的第八宮,符號為,黃經從210°到240°原居天蝎座,顧名。由于歲差,現已移到天秤座。每年10月23日前后太陽到這一宮,那時的節氣是霜降。
天蝎座:黃道十二星座之一,中心位置:赤經16時40分,赤緯-36°。夏季出現在南方天空,形狀像一只蝎子,尾指向東南,在蛇夫、人馬和天秤座之間。座內有亮于4等的星22顆,最亮的星“心宿二”(中名)是紅色的1等星。疏散星團M6與M7均可見。
正確順序以及時間劃分如下:
1、白羊座。為3月21日到4月20日。十分的以自我為中心和孩子氣。
2、金牛座。為4月21日到5月21日。是個很保守的星座,喜歡穩定,不愛變動。
3、雙子座。為5月22日到6月21日。代表了善變、溝通。 雙子座的人喜愛變化。
4、巨蟹座。為6月22日到7月22日。象征人類內在潛能和靈魂。
5、獅子座。為7月23日到8月23日。在全天88個星座中,面積排行第十二位。
6、處女座。為8月24日到9月23日。每年4月11日子夜室女座中心經過上中天。
7、天秤座。為9月24日到10月23日。位于處女座之東,天蝎座之西,是黃道十二宮的第七宮。
8、天蝎座。為10月24日到11月22日。是十二星座之黃道第八宮,位于天秤座之東,射手座之西。
9、射手座。為11月23日到12月21日。黃道十二宮之第九宮,位于天蝎座之東,摩羯座之西。
10、魔羯座。為12月22日到1月20日。別名山羊座,是黃道十二星座之一,緯度變化位于+60°和90°之間可全見。
11、水瓶座。為1月21日到2月19日。黃道星座之第十一宮,在摩羯座之東,雙魚座之西。
12、雙魚座。為2月20日到3月20日。黃道星座之第十二宮,位于水瓶座之東,白羊座之西。守護星是木星、海王星。
注意事項:
十二星座也就是黃道十二宮,是占星學描述太陽在天球上經過黃道的十二個區域,包括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室女座、天秤座、天蝎座、人馬座、摩羯座、寶瓶座、雙魚座。
雖然蛇夫座也被黃道經過,但不屬占星學所使用的黃道十二宮之列,在占星學的黃道十二宮定義只是指在黃道帶上十二個均分的區域。而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在1928年規范星座邊界后,黃道中共有13個星座。
現實與夢境是兩樣的,你可以不用在意。
星盤沒有這么復雜。
給你說點簡單的。星盤中你主要看太陽,月亮,金星,水星,上升。
太陽是一個人的主要性格,也就是外在體現,朋友們所了解的性格。
月亮是一個人的內在情感及潛意識需求,在性格中也很重要。
金星主導一個人的愛情觀,審美觀及表達愛情的方式。
水星是一個人的思考模式及學習能力的體現。
上升星座則體現你的外在氣質,給別人的第一印象。
舉個例子,一個人是太陽雙魚,月亮射手,金星巨蟹,水星雙子,上升處女。
那么她給別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干凈,害羞,矜持。(上升處女座)
了解她的朋友們會知道,她其實是一個比較愛幻想,浪漫,敏感的人。(太陽雙魚)
但她月亮射手,說明她的內心其實很樂觀熱情,熱愛自由。喜歡旅行,喜歡去感受大自然的陽光,風景。
而金星巨蟹,說明她很戀家,感情細膩豐富,比較專情,喜歡溫柔體貼的異性。
水星雙子則說明她思維活躍多變,口才比較好,比較健談。
不知道這樣說能看明白嗎~。呵呵。
查看自己星座可通過看生日年月日,陽歷生日多少。
1.白羊座3.21-4.20。
2.金牛座4.20-5.20。
3.雙子座5.21-6.21。
4.巨蟹座6.22-7.22。
5.獅子座7.23-8.22。
6.處女座8.23-9.22。
7.天秤座9.23-10.23。
8.天蝎座10.24-11.22。
9.射手座11.23-12.21。
10.摩羯座12.22-1.19。
11.水瓶座1.20-2.18。
12.雙魚座2.19-3.20。
一、星座是占星學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天上一群群的恒星組合。自古以來,人類便把三五成群的恒星與他們神話中的人物或器具聯系起來,稱之為“星座”。1930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用精確的邊界,并以中世紀傳下來的古希臘神話為基礎,把天空分為八十八個正式的星座。這些星座在航海領域應用頗廣,幾乎是所有文明中確定天空方位的手段。恒星或星座的起落在古代常常用于導航和時間的確定。古埃及通過觀測天狼星的偕日升來確定一年的開始;在有些地區,通過恒星觀測確定方位的古老技術仍有保存。星座及其本身代表的文學意象也常常出現在文人墨客的作品當中。
二、公元前270年希臘詩人阿拉托斯寫的《物象》中提到47個星座。從《物象》所記載的星區可得知,由于歲差的原因,書中所描述時期的南極點與現在的南極點并不一致,據此可以推斷出書中所記錄的是公元前2000年前的星空;同時星空記錄的空白區域表明觀察者應該在北緯35°到36°附近。因此有人認為將星空劃分為星座的做法起源于美索不達米亞的巴比倫和蘇美爾時期,希臘和埃及的星座有可能是從該地區傳入的。在《約伯記》里提到大熊、獵戶等幾個星座;公元前十二世紀尼布甲尼撒一世時代建造的土地界標石上刻有人馬座、天蝎座和長蛇座的圖案。古希臘詩人荷馬和赫西奧德的著作中也提及了大熊、獵戶和昴星團(當時昴星團被看作是一個獨立的星座,而不是金牛座的一部分),而在同一時期的巴比倫已經用楔形文字記錄了黃道十二星座。
三、中國古代把北極附近的三垣定為中官,而二十八宿實際上是自四象細分出來的,二十八宿以南的星區則稱為外官,即“中官+四象+外官”,這只是中國古代為數諸多的星區劃分方法之一。除此之外也有把星區分為七個區域的“五獸+中官+外官”、分為11個區域的“九野+中官+外官”等多種方法,只不過“中官+四象”的劃分方法流傳較為廣泛罷了。
古代中國以星官來劃分天空。最早記載星官的著作是司馬遷的史記·天官書,其中錄有91個星官共五百多顆恒星。到隋朝的《步天歌》中已記載星官283個,它們分別屬于三垣或二十八宿之一。三垣是指環繞北極天空所分成的三個區域,分別是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而在環黃道和天球赤道近旁一周分為四象,四象中又將每象細分成七個區域,合稱二十八宿。中國古代以太陰歷紀年,由于月亮圍繞地球自轉一周約為每月廿八日,因此每天經過一區的稱為“宿”或“舍”。到了明朝末期,由于西學東漸的影響,徐光啟所編的《崇禎歷書》參考歐洲天文學的數據增補了近南極星區的星官2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