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大2G存儲深度和500G硬盤,可以進行超長時間的數據記錄,可以把整個測試過程的電壓波形都記錄下來。
2、雙捕獲功能允許我們用相對慢的采樣速度對正常狀態的信號進行長時間的采集,在發生誤動作的時候,可以對突發性的高速異常信號進行最快100MS/s的高速采樣,用兩種采樣率把高速信號和低速信號都采集下來。通過對雙捕獲列表的波形分析,可以得到誤動作的波形、電壓和誤動作持續的時間。
3、觸發動作功能可以實現無人值守,讓示波記錄儀通過觸發把每個測試過程關注的波形記錄下來。
4、邊沿或觸發功能,允許我們同時進行多個繼電器的測量。
"減振器"一詞是汽車底盤行業內通用術語,汽車減振器實際上是一個振動阻尼器 。減振器在汽車中不僅用在懸掛上,在其它的位置也有應用。例如用于駕駛室、車座、方向盤等,也可作為緩沖器用在車輛保險杠上。
懸架系統中由于彈性元件受沖擊產生振動,為改善汽車行駛平順性,懸架中與彈性元件并聯安裝減振器,為衰減振動,汽車懸架系統中采用減振器多是液力減振器,其工作原理是當車架(或車身)和車橋間受振動出現相對運動時,減振器內的活塞上下移動,減振器腔內的油液便反復地從一個腔經過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個腔內。此時孔壁與油液間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間的內摩擦對振動形成阻尼力,使汽車振動能量轉化為油液熱能,再由減振器吸收散發到大氣中。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變時,阻尼力隨車架與車橋(或車輪)之間的相對運動速度增減,并與油液粘度有關。
減振器與彈性元件承擔著緩沖擊和減振的任務,阻尼力過大,將使懸架彈性變壞,甚至使減振器連接件損壞。因面要調節彈性元件和減振器這一矛盾。
檢測方法
1.使汽車在道路條件較差的路面上行駛10km后停車,用手摸減振器外殼,如果不夠熱,說明減振器內部無阻力,減振器不工作。此時,可加入適當的潤滑油,再進行試驗,若外殼發熱,則為減振器內部缺油,應加足油;否則,說明減振器失效。
2.用力按下保險杠,然后松開,如果汽車有2~3次跳躍,則說明減振器工作良好。
3.當汽車緩慢行駛而緊急制動時,若汽車振動比較劇烈,說明減振器有問題。
4.拆下減振器將其直立,并把下端連接環夾于臺鉗上,用力拉壓減振桿數次,此時應有穩定的阻力,往上拉(復原)的阻力應大于向下壓時的阻力,如阻力不穩定或無阻力,可能是減振器內部缺油或閥門零件損壞,應進行修復或更換零件。
您好,什么車型?多大排量?哪一年的?手動擋自動擋?當前所行駛的公里數?故障現象是什么時候開始出現的?是正常行駛中出現的還是維修出來的問題?當前做過什么檢查配和配件更換沒有?或者是修完以及配件更換完之后故障現象有沒有進行改變?搜索“汽車大師”為您提供一對一解答服務。
沒看懂你的問題。
0-10大概是路面振動的頻率范圍,振幅大概5-20mm,加速度大0.5-2m*s^(2)。(B級路面)
10-25是動力總成懸置系統振動的頻率范圍,振幅大概0-10mm,加速度大概1-5m*s^(2)。
10-500是發動機振動的頻率范圍,振動通過懸置系統傳遞到車身個部件。
寶冶技術關于交通運輸振動測試相關答疑
振動試驗是仿真產品在運輸(Transportation)、安裝(Installation)及使用(Use)環境中所遭遇到的各種振動環境影響,藉此試驗來判定產品是否能忍受各種環境振動的能力,對于汽車電子之耐震動能力評估更為重要 。
最常使用振動方式可分為正弦振動(Sine vibration)及隨機振動(Random vibration)兩種。
正弦振動(Sine Vibration)以模擬海運、船艦使用設備耐震能力驗證以及產品結構共振頻率分析(Resonance Search)和共振點駐留(Resonance Dwell)驗證為主;
隨機振動(Random Vibration)則以產品整體性結構耐震強度評估以及在包裝狀態下之運送環境模擬。
在系統/模塊產品類之規范引用上美系客戶大都采用ASTM、ISTA或MIL等為驗證方法,日本及歐洲客戶則習慣以EN、IEC、ETSI、JIS等為驗證方法。對于質量輕且小的IC零組件則以高頻振動為主要測試條件,規范應用上則以MIL為主要規范。
在震動環境中產品損壞通常以環境所產生之震動應力大過結構所能承受之應力(Over Stress)而損壞,但是結構體之自然頻率(Natural Frequency)受到環境振動應力所激發并產生共振放大(Resonance Amplification)現象對結構危害最烈。就實務經驗以共振放大
(Resonance Amplification)造成產品損壞居多,因此在執行振動試驗時通常會利用正弦振動伴隨著頻譜分析儀(FFT Analysis)進行結構共振頻率分析同時再以共振點停留方式(Resonance Dwell)驗證當振動環境激發結構自然頻率(Fn)時結構是否能承受此共振放大應力作
為驗證方式,此數據將有助于結構設計者了解結構脆弱點并掌握改善方向。
對于安裝于汽車(Automotive)上之電子產品耐振動試驗能力要求相對于消費性產品則高許多,美國SAE、日本JASO、歐洲IEC以及ISO等均有訂定建議規格與驗證方法,汽車用主被動零件則大都根據AEC作為驗證標準。
各類振動測試,可直接咨詢寶冶400熱線:
400 118 79BB
摩托車震動測試標準QC/T 215-2007汽車。振動試驗是評定元器件、零部件及整機在預期的運輸及使用環境中的抵抗能力.模擬各種環境下之振動條件,如海、陸、空運輸等,藉以驗證產品之功能特性。
震動測試方式
最常使用振動方式可分為正弦振動及隨機振動兩種。正弦振動是實驗室中經常采用的試驗方法,以模擬旋轉、脈動、震蕩(在船舶、飛機、車輛、)所產生的振動以及產品結構共振頻率分析和共振點駐留驗證為主,其又分為掃頻振動和定頻振動兩種。
其嚴苛程度取決于頻率范圍、振幅值、試驗持續時間。隨機振動則以模擬產品整體性結構耐震強度評估以及在包裝狀態下的運送環境,其嚴苛程度取決于頻率范圍、GRMS、試驗持續時間和軸向。
60噸振動臺的問世,標志著東菱可以承接像“空間站”整體等試件的振噸振動臺的問世, 空間站”動試驗,為更大型航天器的運行保駕護航。動試驗,為更大型航天器的運行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