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于“星座”的話題,呈現出復雜的態度,有人贊它,也有人毀它。星座說其實沒有那么靠譜,那它的迷人之處究竟是什么?為什么讓那么多人覺得準到戳心窩呢?
一、人們是如何看待星座說的?
○ 找對象之前,“ta是什么星座的?我們合得來嗎?”
○ 冷場的飯桌上,“嘿,我最近遇到一個天蝎座的人,特別奇葩……“
○ 隨手翻一番星座書,“真尼瑪準到想哭啊!”
○ 占卜神器,“今天的運程怎么樣,來看一下星座日歷吧?”
○ 嚴肅臉,“摔!星座就是騙人的,我們處女座最不信星座了!”
○ 科普臉,“雖然人出生的季節可能會對性格產生影響,但星座書上的那些性格特征并沒有得到科學佐證,吧啦吧啦吧啦。”
二、星座說究竟有什么膩害的地方?
如果說我會變魔術,在沒有接觸過你的真人,甚至完全不知道有關于你的任何信息,就能預測出你的性格,你會相信嗎?不信看看以下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不是你?
“你很需要別人喜歡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你有許多可以成為你優勢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可以克服它們。你與異性交往有些困難,盡管外表上顯得很從容,其實你內心焦急不安。你有時懷疑自己所做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確。你喜歡生活有些變化,厭惡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獨立思考而自豪,別人的建議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你不會接受。你認為在別人面前過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時外向、親切、好交際,而有時則內向、謹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負往往很不現實。”
很準對吧?不過我告訴你我并不是魔術師也不會變魔術,其實以上這段文字是20世紀40年代一位名為伯特倫·弗瑞爾的教授從星座書上隨手抄下來的文字。在課上弗瑞爾教授先讓學生完成一份性格測試,并向學生們反饋測試結果,當然不是真正的結果,而是以上的這段文字,可是有趣的是,87%的學生都認為這個性格測試非常準。
后來,心理學家保羅·米爾以著名的美國馬戲團藝人菲尼亞斯·泰勒·巴納姆的名字將伯特倫·弗瑞爾的實驗結果命名為“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即:人們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自己。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人們仍然認為這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這就是“星座說”的一記大殺招!
三、星座說到底準在哪里?
說到這里,那些星座說的忠實擁躉者們也許要憤憤不平了:“可是可是,那些‘星座關于運勢的預測’,或者‘哪個星座和哪個星座特別合得來’之類的結果也都非常準確啊!”
其實,這是一種證實性偏差,即當我們確立了某個信念或者觀念時,在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過程中,就會產生一種尋找支持這個信念的證據的傾向。
用人話來說就是:我只選擇看見那一部分自己相信的東西。
想必你一定經歷過“一說曹操曹操就到”的巧合,這類巧合會讓你的記憶特別深刻,但仔細想想,在你不知不覺中已經說過無數次曹操,只是你不記得罷了。星座也是如此,當發生與星座描述一致的巧合時,你會特別留意關注,并且記憶非常深刻;相反如果星座不準,你也會一笑而過不再繼續較真,漸漸也就相忘于江湖。最后剩下在你腦袋里的就是各種各樣的關于星座的巧合,由此也會形成星座非常準的錯覺。
四、有些人會成為他們“應該成為”的人
讓我們先聽一個小故事: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做了一次這樣的實驗,他和助手來到一所小學,聲稱要進行一個“未來發展趨勢測驗”,并煞有介事地以贊賞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教師,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
其實他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根本就是隨機挑選出來的。8個月后,奇跡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成績都有了較大的進步,且各方面都很優秀。
這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也稱皮格馬利翁效應或者期待效應。
羅森塔爾效應是指人們基于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說人話就是,人們受到怎樣的暗示,就容易產生怎樣的結果。
假如說你是一個非常的狂熱星座愛好者,從小就深信“射手座喜歡追求自由”“處女座有完美主義”“獅子座比較自信好強”等在星座領域中較為主流統一的說法,或許你會不知不覺中受到這樣的暗示而成為這樣的人,甚至不知不覺中用這樣的觀念影響了身邊的人。這樣一來,你越信星可能就會越象星座。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也不能說星座一點兒也不準,在客觀世界來看,星座可能并不科學站不住腳,但是在主觀世界來看,你信則有,不信則無。
五、星座是不錯的話題,但別像狗皮膏藥一樣四處亂貼
無論星座說的靠譜程度有幾分,但不得不承認它是一個很好的聊天話題。兩個互不相識的人,可能會因為星座聊得火熱。假設別人和你聊起了星座,而你卻義正言辭地和TA科普起星座的種種不是,多半會讓別人覺得你很不識風趣。從人際溝通的領域來看,星座確實是一個好東西。
但同時,你也要明白:星座有風險,使用需謹慎。那種招聘時不要處女座,結婚時不要天蝎座的招數,還是少用為妙。“星座說”不是狗皮膏藥,絕不能無原則地奉若神明,甚至四處亂貼。調侃說笑可以,怡情娛樂可以,至于其它嘛,就算啦。
并沒有科學依據,大家相信是因為這些星座的形容很廣泛,大部分人都是在往那些描述上靠。往往我們在看星座分析的時候,會下意識的把分析的詞語和句子套在自己的思想里,久而久之的就真的認為星座分析說的太準了。
早在1948年,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就通過試驗發現了一種現象: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并且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
星座對人性格的描述,大部分時候就是利用了巴納姆效應,把一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描述放在某個具體的星座上,看到這些描述的人通常只會驚嘆“哇,好準!”,卻并不會意識到這些描述對于其他星座其實同樣適用。
比如,雖然大本從來沒有背過任何星座說明書,但在了解了巴納姆效應之后,每當有人來問我的星座,作為回應,我也會反問對方的星座,然后說:“那你一定善良卻又敏感,跟你不熟的人都覺得你高冷而又難以親近,但真正熟悉了以后又會發現你其實很好相處。”
這時大部分人都會點頭稱是,覺得我分析得十分準確。但其實無論對方是什么星座,我都會說這段話。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星座的描述都是籠統而普遍的,有些星座也具有非常鮮明的特色。
最佳答案
十二星座是西方占星學劃分的,至于它可不可信,是不是,我覺得還是有一定可信性的。
西方占星術士是根據天象來占卜吉兇,他們劃分事兒星座,自然也是根據星體出現的位置和時間等等來確定的。但是那遙遠的星星怎么會影響到我們的性格呢?
在那之前我們先想一下,潮汐是怎樣產生的?是海水受到地球引力與太陽、月球及其他星體的引力的共同作用下產生的一種自然現象。宇宙中的星體都可以使浩瀚的大海潮起潮落,那么我們每個人豈不是極其渺小,更容易受到影響。
我們都知道,我們在胎兒時期是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的,很多東西,在我們一出生就是確定的。那么在我們第一次接觸這個世界時,對外界的影響幾乎沒有任何抵抗力,也沒有人想到遠在外太空的星星也在悄悄影響著我們。因此,同一時刻出生的人,受著相同的宇宙星體的影響(南北半球的人受的影響是否相同還有待討論),這就導致他們多少有些相似性。然而,宇宙中的星體相對于地球的位置在一年中的特定時間幾乎是相同的,這就導致兩個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盡管出生年份不同,但是影響他們的星體與地球的相對位置還是相同的,于是他們受到的影響也是相似的。
那些受著相同影響的人,在性格上會表現出一定的相似性,經過人們長期的觀察總結積累,最后形成了占星學上十二星座的不同性格。因此,十二星座判斷性格還是有一定的可信性,甚至比中國通過十二生肖來判斷性格更有科學依據。不同的屬相即便表現出各自的性格特征,那也是后天強加上去的。因為我們一出生就被賦予不同的屬相,每種動物都有各自的特點,我們生于哪一年也算與那一種動物有緣,于是無論父母家人還是我們自己都習慣性的把自己屬相的一些特點加到自己身上來,經過長年累月的累積而得到強化,以至于真的形成了我們的性格。
這樣可以么?
說到星座,可能很多朋友的第一反應就是:西方的封建!不靠譜!不科學!
實際上,很多時候,我們嘴巴上說著星座不靠譜,但只要一具體聯系到自己的實際情況時,卻又會不禁感嘆:星座這東西,有時候,還真是那么回事!
這也是星座能夠在全世界“圈粉”好幾個億的原因之一。
那么,星座為什么有時候會準得讓人驚掉下巴呢?
今天,筆者就從“科學(猜想階段)”的角度,來給各位小伙伴解讀一下,解讀得不好,希望大家不要打臉[害羞.jpg]。
我們都知道,古代人非常喜歡統計分析,中醫的很多經典方劑(例如:川貝枇杷膏),都是古代的醫師,通過大量的實際使用案例,統計、分析的結果。
同樣,我們也可以推測:星座應該也是古代的西方人,以固定的時間段(即星座的歸屬時間)為基準,對大量相應人群的性格、行為習慣、婚配狀況、人生軌跡等相關元素,進行統計、分析的結果。
對生物科學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基因是可以決定我們的很多東西的,例如:身高、膚色、外貌等。
除此之外,基因對我們性格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東北人豪爽、南方人溫和、東南人細膩、西北人粗獷等等。
可能有人會說:基因不是固定的嗎?怎么可能跟星座聯系起來呢?
沒錯,基因確實是固定的,但只是相對的固定,或者說部分固定。在某種情況下,基因也是可以發生一些改變的。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核輻射引起的基因突變!
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既是宏觀的,也是微觀的。宏觀層面,有星體運轉、太陽耀斑、宇宙風暴等,微觀層面,有(正午)太陽高度、四季變換、光照差異等。這些都是有相應規律的,而這些規律在時間上的分布,就可以很好地解釋星座的合理性。
當然,本文所講的星座,只是星座里面相對比較客觀的部分,比如性格,以及容易受性格影響的行為習慣、婚配狀況、人生軌跡等,至于像占卜之類,相對比較主觀的部分,筆者暫時不予評價。
看個人的理性和感性程度,理性強,自然不信,感性強,
就有可能很相信,甚至會依賴它所說的一切。不過你可以把它當做一種休閑娛樂,因為運勢這種東西不準確,也不太可信,要知道,只要有充足的自信和勇氣,連命運都可以改變,更何況運勢呢?不過運勢中也有一些告訴你每天怎樣做才能保持健康,那是可以相信的,因為其中也有對我們有用而有益的信息。只要記住不要完全依賴就好!
早期的機械唯物論,你相信嗎?還是半信半疑,后來有了辯證唯物論,人們才全信。什么基督教、耶穌教都是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說教,但都沒有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真實,因為它改造了世界,推動了人類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