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太歲廟
地址:先農壇
有太歲廟、太歲殿、太歲壇
太歲殿:
位于先農壇內壇東北部。是由太歲殿正殿、拜殿和東西廡殿圍建而成的方正院落,占地8000平方米。是先農壇單體建筑中最雄偉的一組,也是中國現存專祀太歲神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太歲神是傳說中的值年之神,皇帝須每年到此祭祀,逢水旱之年或出征、凱旋時亦遣官祭祀。明永樂年間建成山川壇(太歲殿之前身)時,曾于殿內設壇13座,合祀先農太歲、風云雷雨、五岳(泰山、華山、嵩山、衡山、恒山)、四海(東海、西海、南海、北海)、五鎮(沂蒙山、關山、霍山、會稽山、元閭山)、四瀆(河、江、淮、濟)、天壽山、京畿山川、都城隍、春夏秋冬月將等神靈。太歲殿正殿坐北朝南。面闊7間約52米,跨度僅次于故宮太和殿。進深九檁,無前廊,單檐歇山頂,黑琉璃瓦綠剪邊屋面。檐下施以單昂單翹七踩斗拱,殿內有金柱2排,鎦金斗拱。構架飾以和璽彩畫,菱花隔扇門,殿內置一漢白玉須彌座,即太歲壇。拜殿。位于太歲殿正南,又稱南殿、倒座殿。面闊7間,進深九檁,無廊步,單檐歇山頂,黑琉璃瓦綠剪邊屋面。檐下施以單昂單翹五踩斗拱,內轉鎦金斗拱。室內構架飾以和璽彩畫,菱花隔扇門。殿南有寬大的月臺,三出階。東西廡殿位于正殿前方兩側,為供奉春夏秋冬月將神之所,各面闊11間,進深七檁,前出廊,懸山頂,黑琉璃瓦綠剪邊屋面。構架飾以旋子彩畫,全部方格隔扇門。焚帛爐 位于太歲殿東南方。用于皇帝祭畢諸神后,焚燒祝文、祝帛等物。面闊3間,為仿木結構的磚石建筑。
白云觀為道教,雍和宮是藏傳佛教的寺廟,皈依和參拜是不同的,比如即使是皈依了佛教的佛教徒也可以拜道觀,這是對神明的恭敬。你如果不是某教的皈依弟子當然可以都拜了,時間沒有要求的,能拜都是結個善緣,都是好事,就是帶著真誠恭敬心拜就可以,不要起懷疑和誹謗心,這樣才靈。
求好的姻緣也就是求福報了,福報還是要自己修的。
人生還是需要些智慧的
請聽凈空法師講的《認識佛教》《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地藏經》《無量壽經》
體方法師講的《解脫之道》《阿含經》《心經》《金剛經》
簡豐文居士講的《楞嚴經》《圓覺經》《楞伽經》《六祖壇經》《三祖信心銘》
元音老人講的《拈花錄》
圣一法師講的《金剛經》《六祖壇經》
阿彌陀佛
有佛則靈,心誠則靈,那一個地方都是一樣的。
還可以吧,我和我男朋友就是處女座的,沒什么不好
什么是太歲?
中國人一般都知道“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這句話,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太歲”是何物。“太歲”到底是什么東西?據專家介紹,太歲是一種黏菌,是介于生物和真菌之間的一種原質體生物,既有原生物特點,也有真菌特點。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之為“肉芝”,并稱其為“本經上品”。有專家認為,“太歲”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古生物活體標本,是“人類和一切動物的祖先”。
研究發現,“太歲”生命力極強,具備自身修復能力,體內含有高度抗腐化和提高免疫力的物質。古籍《山海經》稱“太歲”為“視肉、聚肉、肉芝”,描述它“食之盡,尋復更生”。
據史料記載,“太歲”是古人假定的一個天體,和歲星(木星)運動速度相同而方向相反。“太歲”到了哪個區域,就在相應的方位地下有一塊肉狀的東西,這就是“太歲”的化身,在這個方位動土就會驚動“太歲”。這就是“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的由來。
在中國民間,“太歲”向來被看作是一種神秘莫測的東西,具有能在冥冥之中支配和影響人們命運的力量。古書云:“太歲如君,為眾神之首,眾煞之主,有如君臨天下,不可冒犯”。由于“太歲”位高權重,古人對他都非常敬畏,惟恐觸怒了它而于己不利。為避免得罪“太歲”神,在沖犯“太歲”之年必須在新年開春期間拜祭它,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順利、逢兇化吉。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統國后,令山東方士徐福到蓬萊三山尋求的長生不老仙藥就是“太歲”。
在這一年里我們可以自己克制自己,就像平常的一些不必要的爭吵,我們都要避免,大家還要注意自己平時的言行,要控制好自己的嘴,少說話多做事,這樣可以給自己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在自己沖太歲這一年我們一定會很背,怎么都不順的。傳統意義上,一般犯太歲都是到道觀請太歲符,或者拜太歲。
其實除了我們平常注意的這些以外,還需要我們到一些寺廟或是道觀去禱告,去祈福,當然了我們也可以求一些符之類的東西回來,例如平安符,道家符等,然后把求到的符隨身攜帶也是可以化解沖太歲的,我們也可以平時多做一些善事,為自己積善,這樣可以減少自己對太歲的沖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