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象征天,天的四種本質特征是:元、亨、利、貞。
1、天之陽氣是始生萬物的本原,稱為'元'。
2、天能使萬物流布成形,無不亨通,稱為'亨'。
3、天能使萬物和諧,各得其利,稱為'利' 。
4、天能使萬物,正固持久地存在,稱為'貞'。
總之,天之陽氣是萬物資生之本,又制約,主宰著整個世界。天有開創萬物并使之亨通,正固的'功德',元、亨、利、貞被稱為乾之'四德'。
乾卦六爻的爻辭:
初九,潛龍勿用。
意譯:龍潛在水中,暫時不能發揮作用。
《彖》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意譯:初期階段,應暫行潛藏。
乾卦的卦辭以天為象征,六爻的爻辭以龍為象征。龍是善變之物,能夠潛水,行地,飛天,海陸空三棲,取龍為象,可以達到假象喻意,以明變化的目的。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意譯:龍出現在田間,有利于大德大才之人出現。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乾乾:健行不息。若:語助詞。厲:危險。
意譯:君子整天勤奮不息,甚至夜間時時警惕,雖然面臨危險也無禍害。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意譯:相機而動,躍起上進,無咎害。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意譯:飛龍上天,有利大德大才之人出現。
九五在所有卦里都是最吉之爻,此爻為'君位'。皇帝通稱'九五之尊',就是這么來的。乾卦九五,剛健中正,純粹而精,最為可貴。
上九,亢龍有悔。
意譯:龍高飛到了極點,必有過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意譯:出現一群龍,都不以首領自居,吉祥。
乾卦以天為象征形象,表述了陽剛之氣和強健本質的特征、作用及其發展變化規律,從中揭示了剛強者的進取哲學。
易經中天人合一的關系
乾與正
先天卦對立與統一的思想,是絕對的唯物主義。天與地的對立在于上下關系,乾/天道持正。可以說是不正嗎?不能。因為宇宙的運行,不是人力所能改變,既然是不能改變,那就是正。不管是風調雨順,還是各種自然災害,都是天道在行正(政)。不能對其進行改造的世間萬物,只能是對其正的適應。要做到對其適應,就必須預先知道天道的運行規律,地道對天道的配合與反映。而天道的正,在易經,都是喻以天人合一。那么,人道的正,就比不得天道的不能改變。人的管理者、國家的行政機構的正與不正,就要以人道的正作為準則。
后天卦即文王周易以八象為基礎,天、地、雷、風、水、火、山、澤。把五行與甲子融入其中。這就不止是天人合一這樣簡單,人類給天地安了柄/定了位。同時把五行、甲子/方位、時間;金、木、水、火、土,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滲入了八卦中。天/乾;陽金,先天卦位正南,后天卦按五行順生,與易經的六十二爻循環一樣形成生生不息。把乾放在西北,形成順方向的生。與兌/澤,陰金,先天卦位東南,后天卦位正西。配上金的天干庚、辛,地支申、酉,意味著金秋的豐熟、富足、成功、強健。震、雷,陽木,先天卦位東北,后天卦位正東,與巽、風,陰木,先天卦位西南,后天卦位東南,配上木的天干甲、乙,地支寅、卯,象征春天的雷和風、新生的開始。坎、水,先天卦位正西,后天卦位正北,配上水的天干壬、癸,地支亥、子。暗示了寒冷、肅殺與孕育,水、畢竟是生命之源。離、火,先天卦位正東,后天卦位正南。配上火的天干丙、丁,地支巳、午,把東方的光明換成了南方的熱情。艮、山、陽土,先天卦位西北,后天卦位東北,配上丑,把山的限止插入方位,與坤、陰土西南相對,隔開/聯接了西北與東南。五行的土,原來位在中央,但是不可能在方位中抹去屬土的天干和生肖,而又體現了土的無處不在。前人認為:天干十個,正好配五行,而地支十二個,除了配金、木、水、火四行用了八個,還有四個丑、辰、未、戌,分別在四個方向滲入一個土,同樣肯定了土、坤、大地是人類的永遠的依靠。
代表天與人。
易經六十四卦之第一卦乾為天剛健中正上上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個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疊.象征天,喻龍(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純粹的陽
和健,表明興盛強健.乾卦是根據萬物變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貞”為卦辭,示吉祥如意,教導人遵守天道的德行卦辭乾·元亨利貞.
《子夏傳》說:元為原始之意;亨為開通之意;利為和諧之意;貞為貞固之意.
元,寓意事物的起始或基礎;亨,寓意事物的生長和壯大;利,寓意事物的創造與收獲;貞,寓意事物的趨正與靜止,發展“過程”的結束.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這是對“元”的解釋,意思是,蓬勃盛大的乾元之氣,是萬物所賴以創始化生的動力資源,這種剛健有力、生生不息的動力資源是統貫于天道運行的整個過程之中的.
“云行雨施,品物流行.”這是對“亨”的解釋,意思是,由于乾元之氣的發動,得到陰氣的配合,云化為雨潤降于下,萬物受其滋育,茁壯成長為各種品類,暢達亨通.
“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大明”指日,象征天道的運行.“六位”指一卦六爻所表示的六個時位.乾卦六爻,初爻為始,上爻為終,六個時位就是六個特定的時空環境.全句是說,天道的運行適應六個不同的時空環境,遵循由始到終的發展程序,表現出不同的方式,初爻為潛,二爻為見,三爻為惕,四爻為躍,五爻為飛,上爻為亢,好比駕御著六條巨龍在浩瀚的天空自由翱翔.“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這是對“利貞”的解釋.“乾道”即天道,天道的變化使得萬物各得其性命之正.天所賦為命,物所受為性,萬物由此而具有各自的稟賦,成就各自的品性,呈現一幅儀態萬方、豐富多彩的世界圖景.這幅圖景并不是混亂無序、矛盾沖突的,而是通過萬物協調并濟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最高的和諧,稱之為“太和”.天道的變化長久保持“太和”狀態,而萬物各得其性命以自全,這就是“利貞”了.
“元亨利貞”為乾之四德,是天道的本質,核心就是一個生字.《系辭》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可以區為分四個層次歷然的階段,元者,萬物之始;亨者,萬物之長;利者,萬物之遂;貞者,萬物之成.與四時相配,元為春生,亨為夏長,利為秋收,貞為冬藏.這個動態的過程發展到貞的階段并未終結,而是貞下起元,冬去春來,開始又一輪的循環,因而生生不息,變化日新,永葆蓬勃的生機.
“首出庶物,萬國咸寧.”這兩句是指把天道運行的規律應用于人事所創造的業績.“首出庶物”是就物質生產的管理而言的,“萬國咸寧”是就社會的管理而言的.《周易》認為,天地無心而成化,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無思慮,無目的,盡管通過自然的運行“保合太和”,卻不會有什么自覺的管理行為,管理行為是人類所特有的,必須設定一個價值取向和管理目標,自覺地經營謀劃,合理安排.天地無心,人類有心,天地無為,人類有為,這是宇宙的自然史與人類的文明史的根本區別所在.管理之所以必要,是因為天能生物而不能辨物,地能載人而不能治人,天與人各有不同的分職.管理之所以可以,是因為人類可以推天道以明人事,順應自然界的和諧規律來參贊天地之化育,促進事物的發展,在物資生產方面可以“首出庶物”,促進物產豐富,經濟繁榮,在社會方面可以“萬國咸寧”,促進政通人和,天下太平.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象傳》是對卦象和爻象的解釋,解釋卦象的叫做《大象》,解釋六爻之象的叫做《小象》.乾卦的卦象為天,天道的運行剛健有力,作為參與管理的君子觀此卦象,推天道以明人事,接受自然法則的啟示,應該把天道的剛健有力轉化為自己的主體精神和內在品質,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積極進取,迎難而上,在管理行為中始終堅持,貫徹落實.
真正意義上的斷卦,不在用爻辭和卦辭了,只是作為一種像去表述的,比如水火既濟卦象就好等,但是這是用的很少的了,是最早的人用的方法,到了漢以后,六爻以及梅花易數等,很少用卦辭和爻辭的了。而是以五行的生克制化的關系來斷的。乾卦,第一卦,純陽卦,如果按以前的方法斷,那是很好的,但是是六沖卦,如果斷婚姻,絕對的是個失敗的婚姻,這和卦辭能聯系起來嗎?既然你要求解釋一下,那我解釋一下,
初九:潛龍,勿用。說到家,乾卦說的都的一個積極向上的過程,是一個龍從底層到騰飛的過程,好比一個人初入社會到歷經磨難到騰飛的過程。你很優秀,你有比別人優秀很多的天賦和才能,你大學畢業了,你躊躇滿志的進入了社會,你的聰明才智都比別人強,能力強,你是條龍,結果你發現,太多的人嫉妒你,懷恨你,打擊你。結果你就是一條真龍也完蛋了,是因為你不知道收斂,所以潛龍勿用就是要告訴你,你是龍但是自己明白以為,還是把自己當成個蟲吧,張良就是你學習的列子。等你熬過了第一步,你就進入了見龍再田,利見大人的階段。也就是你可以現身一下你是龍的身份了,但是沒有伯樂你永遠什么也不是。我只能講這么多了,如果把乾卦的六爻的所有的層次東西講清楚,一是難,二是內容太多了。比如或躍在淵,無咎,該你表現的時候,該你顯示自己的時候,你還在那么謙虛隱藏,那就違背了乾卦的道理了,用在個人是這樣,用在國家也是這個道理的。
乾為天
天風姤
天山遯
天地否
風地觀
山地剝
火地晉
火天大有
坎為水
水澤節
水雷屯
水火既濟
澤火革
雷火豐
地火明夷
地水師
艮為山
山火賁
山天大畜
山澤損
火澤睽
天澤履
風澤中孚
風山漸
震為雷
雷地豫
雷水解
雷風恒
地風升
水風井
澤風大過
澤雷隨
巽為風
風天小畜
風火家人
風雷益
天雷無妄
火雷噬嗑
山雷頤
山風蠱
離為火
火山旅
火風鼎
火水未濟
山水蒙
風水渙
天水訟
天火同人
坤為地
地雷復
地澤臨
地天泰
雷天大壯
澤天夬
水天需
水地比
兌為澤
澤水困
澤地萃
澤山咸
水山蹇
地山謙
雷山小過
雷澤歸妹
首先有八卦:
乾qián、坤kūn、震zhèn、巽xùn、坎kǎn、離lí、艮gèn、兌duì。
亦稱經卦、單卦、三爻卦、小成之卦,由陽爻“—”、陰爻“- -”排列而成,是由三個爻自下而上排列而成的記號。有的人亦用漢字“三求平未,斗非半米”來記八卦符號。
將兩個單卦上下組合,即為六十四卦中的一卦,稱重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