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灌浴,吉祥頌。
2012年5月26日,位于羅定市羅鏡鎮櫞梓山腳下的靈山寺開始動工。雖然處在初步重建的階段,但是靈氣十足,感應極其殊勝。為迎接新歷10月1日—7日殊勝的開光暨佛七法會,現靈山寺正密鑼緊鼓地進行各項基礎建設。靈山寺的施工進度非常快速,一日一貌,市、鎮領導經常親臨現場指導工作,周邊的村民也經常會到施工現場參觀及幫忙。目前經濟投入已超過200萬元人民幣。
目前,臨時佛堂及放生池已基本落成,水電供給已基本完善。許愿石塔及正門石牌坊、臨時居士樓正在搭建當中。大型半月放生池中,龍王寶瓶已經全部放入塔底,千佛鐵塔已經竣工安放完畢,等待貼瓷片。
靈山大佛位于我國江蘇省無錫市,是世界級著名景點。佛體在無錫馬山秦履峰的南側,也是我國五A級景區靈山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靈山大佛高88米,佛體79米,在佛下是9米的蓮花瓣。靈山大佛于1997年11月15日開光,因為大佛所處的位置為小靈山,所以取名為“靈山大佛”。
靈山大佛奠基于1994年,在原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老先生鼎力支持下建造而成,由于大佛的施工規模大,難度高,所以在建筑結構設計上由設計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的著名設計院華東建筑設計院承擔,施工交付于南京晨光集團。整座大佛慈顏微笑,廣視眾生,右手代表除卻痛苦,左手代表給予快樂,整個佛像莊嚴圓滿,也是無錫的城市地標之一。
靈山大佛有什么特別之處
在建設靈山大佛時,趙樸初先生還提出神州"五方五佛"的理念。意思就伴隨著靈山大佛的建成,東方靈山大佛、南方天壇大佛、西方樂山大佛、北方云岡大佛、中原龍門大佛都得以圓滿。靈山大佛作為世界上最高大的露天青銅釋迦牟尼立像,其高度比樂山大佛還高17米。由于在建造大佛時,運用了先進的防震、防風等技術,大佛的外型可謂"天衣無縫"。瞻仰大佛,不論你是走近走遠,在左側在右側,你都能發現大佛的"眼神"總能跟隨著,這也是雕塑家的神來之筆,配合建設過程中的天作之合才造就了靈山大佛如此神奇的效果。
靈山文化廟會每年從農歷正月底開始,歷時10天左右,組織各類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和經貿展銷活動,賦予了古老廟會新的內涵,每年吸引游客數二、三十萬人。綜合經濟效益上千萬元,對地方經濟文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聞名數省的靈山廟會,從農歷正月底開始,正會日為農歷二月初八,持續10天左右,是縣境內歷史最久的廟會。靈山寺是佛事活動場所,敬有觀音菩薩。據說靈山的送子觀音非常靈驗,趕會群眾多為婦女,燒香還愿后,回家時都要多買一張車票,意即帶著孩子回家,所以舊時又稱作“祈娃娃會”。從2000年開始,宜陽縣委、縣決定“宜陽靈山文化廟會”,從而將這一長期一直以燒香拜佛為主的傳統廟會改造成為了“主導,民眾參與,文化搭臺,經貿唱戲,發展旅游,振興經濟”的文化、旅游盛會。
九龍灌浴,吉祥頌。
首先,大佛所在位置系由唐玄奘命名的小靈山,故名靈山大佛。其次,靈山大佛是在德高望重的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親自主持下建造起來的,得到了中國佛教界以及社會各界的鼎力襄助。在靈山大佛建設過程中,趙樸初先生還提出了神州“五方五佛”的理念――伴隨著靈山大佛的建成,得以圓滿了東方靈山大佛、南方天壇大佛、西方樂山大佛、北方云岡大佛、中原龍門大佛之“五方五佛”的格局。作為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露天青銅釋迦牟尼立像,靈山大佛比四川樂山大佛還要高17米,由1560塊青銅壁板拼裝焊接而成的,總用銅量達到了700多噸,全部銅板展開面積可達到9000多平方米,焊接它們的焊縫總長度達了35公里。在大佛的建造過程中,運用了現代高新科技,如先進的抗風、防震、避雷等措施,其中,避雷針就被巧妙的藏在大佛的發髻里。由于使用了特型銅壁板和先進的焊接技術,大佛的外型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大佛右手指天,稱為“施無畏印”,那是大佛在為眾生除去痛苦;左手指地,稱為“與愿印”,那是在保佑眾生平安快樂。莊嚴安詳的大佛,時時刻刻都在祝福我們呢。可以說,靈山大佛是集文化、藝術和宗教于一體的大型藝術珍品。 如此浩大的工程,也只有在我們現在這樣國泰民安、國富民強的盛世,才能實現這一盛舉。
不知道大家在朝拜大佛時是否注意到――瞻仰大佛,不論您走近走遠,或左或右,大佛的“眼神”總跟隨著你,關注著你。這是為什么呢?難道“佛眼”真的會“動”,難道是“佛法無邊,無所不見”么?其實是雕塑家的神來之筆和建設過程中的天作之合,創造了如此神奇的效果。關于靈山大佛的神奇,在民間和游客、信眾中還有許多傳說,例如靈山大佛開光時的奇異瑞象、太子像開光千僧大法會時的祥瑞天氣等等,如果您有興趣,不妨前來靈山探個究竟吧!
此外,到了靈山,您可別忘了去抱抱佛腳,這可是唯一能夠親近大佛的方式。我們常說:“摸摸佛手有福氣,抱抱佛腳抱平安”,在靈山抱佛腳能給大家帶去平安吉祥、福壽康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