蓍草占卜法 :
第一步:取蓍草五十根;
第二步:從五十根蓍草中取出一根,占筮過程中始終不用,以象征天地未開之前的太極。然后,將四十九根蓍草任意分成兩份,左手持的這份象征天,右手持的這份象征地。
第三步:先從右手的蓍草中抽出一根,夾在左手小指與無名指之間,象征人。然后以四根為一組,先數左手的那一份,再數右手的那一份,以象征四季。
第四步:小指中的一根與左右手數余下的根數,合起來要么是五,要么是九。以上是第一變。(天和地必須要余,如果余數為0取4余)
第五步:將第一次余下的九或五根除開,再用四十或四十四根蓍草合在一起,同樣隨意分成兩份,同樣分握其左右手,同樣由右手取出一根(43 39)夾在左手的小指與無名指之間,然后同樣先左后右四根四根地數,左右手余下的加上小指的一根,合起來必定是八或四。這是第二變。
第六步:三變是將二變余下的四十或三十六或三十二再合在一起,如法炮制,同樣的方法同樣的操作,最后的合數,必定是八或四。
去掉三變的余數,剩下的蓍草(竹簽)或者為三十六根,或者為三十二根,或者為二十八根,或者為二十四根,再以四除之,一爻遂定。 36÷4=9(為老陽,畫作X) 32÷4=8(為少陰,畫作、、) 28÷4=7(為少陽,畫作、) 24÷4=6(為老陰,畫作O) 老陰、老陽可能變化,稱之為“動爻”,少陰、少陽不變化,稱之為“靜爻”。
第七步:三變得到第一爻,同樣的方法同樣操作五次,即可得出另外五爻,經過十八變,就得一卦。
50根蓍草先取出一根,象天。再隨意分成兩份,放在左右手中。十有八變,最后余下的是卦數。
先用兩手將參與演卦的四十九根蓍草莖任意一分為二,其中左手一份象“天”,右手一份象“地”。接著,從右手任取一根蓍草莖,置于左手小指間,用以象“人”。這樣就形成天、地、人“三才”的格局。然后,以四根為一組,先用右手分數左手中的蓍草莖,再以左手分數右手中的蓍草莖。一組一組地分數完后,兩手中的蓍草莖余數必有一定規律:左余一,則右余三;左余兩,則右亦余兩;左余三,則右余一;左余四,則右亦余四。這時,將左手所余蓍草莖置于左手中指與無名指間,右手所余蓍草莖置于左手食指與中指間。這樣,左手指縫間的蓍草莖余數(包括一開始置于無名指與小指間象征“人”的那一根)非五即九,故去除余數后的蓍草莖數必為四十四或四十。到此為止,完成了蓍草演算的第一步,古稱“第一變”。
“一變”之后,去除左手指縫間的余數,又將兩手所持的四十四或四十根蓍草莖按“一變”的同樣方法和順序進行演算,即先將四十四或四十根蓍草莖合在一起,然后任意一分為二,并從右手中取出一根蓍草莖置于左手無名指與小指間,再用右手四四一組分數左手中的蓍草莖,然后用左手分數右手中的蓍草莖……。“二變”的結果,左余一右必余兩,左余兩右必余一,左余三右必余四,左余四右必余三,故兩手余數之和非四即八,而兩手所持蓍草總數或四十或三十六或三十二。
如法炮制,“三變”的結果,兩手所持的蓍草莖總數或三十六,或三十二,或二十八,或二十四。然后以四相除,一爻的商數便顯現出來:
36÷4=9
32÷4=8
28÷4=7
24÷4=6
根據奇數為陽,偶數為陰的原則,如果商數是“9”則是老陽之數即得陽爻“”;如果商數是“8”則是少陰之數即得陰爻“”;如果商數是“7”則是少陽之數即得陽爻“”;如果商數是“6”則是老陰之數即得陰爻“”。這樣,經過三次演變,終于得到一個爻。一個卦共有六個爻,所以總共需要經過十八次的演算變化,將每爻按照從下到上的順序排列,才能得到一個卦。但是,“三變”之后得到一個爻,有時還要發生變化,即“變爻”。這就是:當商數為“9”或為“6”而成老陽或老陰,根據物極必反的規律,老陽變為陰爻,老陰變為陽爻,這樣就會得到另一卦,稱之為“之卦”。未變爻的原卦稱為“本卦”。如果沒有“變爻”出現,即六個爻的商數中沒有“9”和“6”,那么就沒有“之卦”。
這樣,推演過程就全部結束,得到一個六爻“本卦”或加上一個“之卦”。以上介紹的這種占筮取卦方法即為后人所稱“文王卦”或“六爻大課”。
然后,根據相應的推論規則對推演所成的卦進行推論(推理解釋)。
那就看被
從55根蓍草里挑出六根,這六根是廢的,正式算卦的時候用不上它。
這是古人的講究,55是天數和地數之和,即(1+3+5+7+9)+(2+4+6+8+10)=55,這叫“大衍之數”。
注意啦,以上是前奏,下面是正式程序。
步驟一:將49根蓍草隨機分成兩堆,這叫“開天地”。
步驟二:從其中一堆里挑出一根蓍草,擱一邊,這叫“分三才”。這一根挑出的蓍草象征出自“天才”或“地才”的“人才”。
步驟三:數數“天才”堆里有多少根蓍草,除以四,余數是幾,就挑幾根出來,擱一邊,這叫“四營”,這個四象征“四季”。
——如果除盡了,沒有余數呢?
——就當余數是四好了,挑四根蓍草出來,擱一邊。
步驟四:數數“地才”堆里有多少根蓍草,除以四,余數是幾,就挑幾根出來,擱一邊。操作跟步驟三完全一樣。
步驟五:將兩堆的余數和“人才”合起來,這叫“歸奇”。
步驟六:將除去余數的兩堆蓍草歸攏。看,天地又匯合了,呵呵。
從步驟一到步驟六是一套完整的程序,專業術語叫“一變”。
將“一變”后歸攏的蓍草再按照步驟一到步驟六重復一遍,即再次“開天地”、“分三才”、“四營”、“歸奇”,最后歸攏兩堆蓍草。這叫“二變”。
再將“二變”后歸攏的蓍草再按照步驟一到步驟六重復一遍,這叫“三變”。
“三變”后,快數數你的蓍草堆還剩多少根吧。一定是24、28、32、36這四個數字中的一個。
——啊?我數出來的結果怎么是27?
——操作有誤,重頭再算。
然后,將“三變”后的得數除以四,得到6、7、8、9這四個數字中的一個。
如果得到6,6是陰數,請在紙上畫“--”,表示“陰爻”,旁邊注明“老陰”;
如果得到7,7是陽數,請在紙上畫“—— ”,表示“陽爻”,旁邊注明“少陽”;
如果得到8,8是陰數,請在紙上畫“--”,表示“陰爻”,旁邊注明“少陰”;
如果得到9,9是陽數,請在紙上畫“—— ”,表示“陽爻”,旁邊注明“老陽”。
OK,你終于得到了一“爻”。一個完整的“卦”是由“六爻”組成的,所以你還要重新集合49根蓍草再“三變”,再”三變“……直到“六爻”全部畫出來。注意,后面一“爻”一定要像搭房子一樣畫在前面一“爻”的上方,方位錯了,可就前功盡棄了。
數數看,你為了湊齊一卦“變”了多少次?三六一十八。呵呵,“女大十八變”就是這么來的,沒想到吧?
三爻為一小卦,共有八種組合形式,是為“八卦”;六爻為一大卦,共有八八六十四種組合形式,是為“六十四卦”。你算的卦是六十四卦中的那一種呢?
假如算的六個數字先后是7、8、9、7、8、7,即“六爻”為少陽、少陰、老陽、少陽、少陰、少陽,記做:
——
--
——
——
--
——
下三爻(又叫內卦)是八卦里的“離卦”,上三爻(又叫外卦)還是八卦里的“離卦”,合起來稱為“離上離下”,百度一下發現,“離上離下”就是六十四卦里的“離卦”。
好,現在可以翻開《易經》,找找“離卦”的卦辭了。
這是要和龜殼搭配的占卜方法,一般人不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