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甲子就是60年,甲子輪回就是60年!
60年一輪回這是天干地支紀年法,60年為一個甲子,與生死輪回不是一回事。
天干10個,地支12個(即我們常說的12生肖),兩兩組合,排列,供有60個組合,當組合用完后又重復使用,所以60年一甲子。
一個60年稱為一甲子。
中國農歷以干支紀年,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行壬癸)地支(子丑寅卯曾四五位申酉戌亥)第一年甲子年第二年乙丑年。以此類推,從第一個甲子到第二個甲子之間正好60年,所以60年一個輪回,也稱一個甲子。
100年是一個世紀,10年是一個大慶,5年是一個小慶,1千年是嘉喜,3千以上是遠古。甲子為干支之一,干支順序為第1個,前一個是癸亥,后一個是乙丑。中國傳統紀年干支歷的干支紀年中一個循環的第1年稱“甲子年”。
我國人民古今均使用干支來紀年,相傳是黃帝出生為甲子年,第二年乙丑以此類推成為一個甲子。六十甲子用途很廣,人的出生年、月、日,時中天干地支,分為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命,是人體信息的標志,也是自然界萬事興衰的信息標志。對氣候來說也是一樣,用十年為大慶,五年為小慶為國家最隆重節日,古今一理。
各個公歷年份,年份數除以60余4,或年份數減3,除以10的余數是1,除以12的余數是1,自當年立春起至次年立春前止的歲次內均為“甲子年”。
60年一甲子,12年叫一紀。古文中稱十二年為一紀。
一紀是對一定時間段內固定年限的古稱。歲星(木星)繞太陽一周約需十二年,故古稱十二年為一紀。《國語.晉語四》:“文公在狄十二年,狐偃曰:‘蓄力一紀,可以遠矣。’”韋昭注:“十二年,歲星一周為一紀。”
中國生肖輪回
在中國,12年也是中國傳統的一個生肖輪回,每一輪將經歷同樣的生肖屬相。其中,十二生版肖也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
根據歲星說,木星十二年運行一周天,從木星位置可確定年支序。而植物興衰和動物生活環境也存在周期。
食草動物(鼠、牛、馬、羊)和肉食雜食動物在不同年份的生活條件大不相同,不同年份出生的人如能模仿當年生長旺盛的動物,從而形成生肖動物。以此推定動物興衰與木星年有關,十二生肖和十二辰相統一。
因為根據12天之和24地干所排列而得到的,所以今年也成為辛丑年。
甲子年60年輪回一次,中國傳統的干支紀年中一個循環的第一年稱“甲子年”,如1984年3月3日就是甲子年的日期。甲子年可能以立春為界,也可能以春節為界。
甲子為干支之一,順序為第一個。前一位是癸亥,后一位是乙丑。論五行,天干之甲屬陽之木,地支之子屬陽之水,是水生木相生。反推算出的公元前2697年,這一年是甲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