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過傳統命理都知道,大運干支是拆開來看的,每柱十年大運中分別天干管前五年,地支管后五年,再結合所謂的八字喜用神或忌神,如果大運喜用神在天干,那么這步大運他的前五年就是好運,如果是忌神的話就是壞運了,同樣道理,如果喜用神在地支的話,后五年就是好運了,如果是忌神的話后五年就是壞運了!
五運即五行:木火土金水;六氣即風寒暑濕燥火。分之為二,合之則一;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化氣,氣成形;氣為陽,形為陰,陰陽互感而化生萬物包括人的生命。祖先用干支來紀年月日時,五行與十天干相合而能運,六氣與十二地支相合而能化;運氣者,以十干合而為木火土金水;以十二支對,而為風寒暑濕燥火之六氣。運有“主運”和“客運”,主運指五運之氣分布于一年五個運季的歲氣,因為各運季的時間每年不變,在各運季中的氣候變化基本年年相同;“客運”之前要先說明一下“大運”,亦稱“中運”,“歲運”,天干化五運,每兩干主一運,
即“甲己主土,乙庚主金,丙辛主水,丁壬主木,戊癸主火”;同一五行有陰陽兩干,共計十種變化;大運可以用來說明全年的氣候變化,也是推算客運的基礎。所謂“客運”是以本年的大運為初運,循五行次序,太少相生,十年之內,年年不同,輪遍十干,周而復始;所以正真使天氣有“異常”變化的是“客運”,故“主運”是每年的“共性”,“客運”是每年的“異性”。四柱八字義出同源,因為人即是五運六氣之產物,懷胎十月和出生以后,稟天地之氣形而形成人的先天的命局和后天的變化。一般以十年為大運,每年為流年;人的大運不盡相同,但流年都指同一年;八字中的大運的含義和上述的“大運”不同,只是指十個流年,既然“客運”是“異常”的原因,且是年年不同,十年一輪回,那么流年要考慮地支,更是以天干才能論出氣候的“異常”,而大運的天干并無和氣候有直接的關系;唯一聯系四柱和流年的橋梁則為靜而守位的地支五行。故曰:“大運重地支,流年重天干”。
天干唄
看大運吉與不吉,關鍵是地支,輔助參考是天干。綜合考慮大運對喜用神是否幫扶,就能看出這個大運好或不好。但這個僅僅是籠統參考。
如要細看,則一運十年,前五年與后五年是分開看的。比如壬戌運,前五年是壬運,再輔助參考地支戌土。明顯的是,壬水是用神,但是戌土克制了壬水,所以對命主幫扶的力度就小了,但畢竟還是在幫,所以以吉論。而后五年,則主體看戌土,再輔助參考壬水。土畢竟克水,所以以不吉論,只是不吉的程度稍微打了折扣。
都要看
只看了幾個八字就搞這么大的課題是不太適當的,比如紫微有四化星,有流運四化,十二宮四化,也一樣重視天干,八字大運首先標注的是天干,也不是僅憑地支理論,流年也是如此。
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