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
不會
在十二地支中,周易認為亥亥(豬)、辰辰(龍)、酉酉(雞)、午午(馬)自刑,自刑就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這十二地支恰好也是相對應的豬、龍、雞、馬四個屬相,所以在本命年結婚似犯“自刑”,會遇厄運,諸事不順,當然結婚以及婚后也就不順了。所以除了這四個屬相以外,其余的八個屬相,都可以在本命年自由結婚。
躲春時不能和同時犯太歲的人在一起。
最好是一個人在屋內,干什么事情都行。吃飯的時候別人把飯菜放到門口,等人走了以后自己拿。誰都不能見的。
太歲又稱太歲星君,太歲就是天上的木星,因為木星每十二個月運行一次,所以古人稱木星為歲星或太歲;太歲又稱太歲星君,或者歲君,它既是星辰,也是民間奉祀的神只。
一般人的年庚,若與值年太歲相同,民間稱為犯太歲,年庚對沖者,則叫沖太歲;詩約: 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禍。因此,無論是那一種,在那一年里必定百事不順,事業多困厄,身體多病變,因此務必要拜奉太歲星君以保平安。
六十甲子各有歲神輪值,而當年輪值之歲神稱為值年太歲,如想知道自己的值年太歲,只需找出自己在六十甲子所屬的名稱,便可找出自己的值年太歲。
甚麼叫做犯太歲,犯其實即是沖,「沖」亦分為「年沖」及「對沖」。
「年沖」即是指生肖之年,例如今年是蛇年,屬蛇者即為年沖;
「對沖」即是指生肖之年再加上六年,「對沖」又叫「六沖」,即子午沖、丑未沖、寅申沖、卯酉沖、辰戌沖、巳亥沖;以辛巳蛇年為例,巳與亥為相沖,因此肖豬的人仕在辛巳蛇年,便是「對沖」,犯了太歲;凡是遇到「年沖」或「對沖」的生肖,都要到廟里拜太歲,才會諸事順吉。
甚麼叫做刑太歲,刑太歲,又稱「偏沖」,自己的出生年如與流年所屬生肖相差三年,便是刑克,即與流年太歲「偏沖」。古語有云: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禍。例如蛇年,肖蛇為太歲,肖豬為沖太歲,而肖猴和虎為「偏沖」太歲。
2006狗年,丙戌太歲姓白名敏,天干屬火,地支屬土,其位在西北偏西(戌)。
而「歲破」在東南偏東(辰),「三煞」在北(亥、壬、子、癸、丑),「五黃」在正西(申、庚、辛、酉、戌),以上的方位,今年不宜動土。
2006年有四個生肖犯太歲:
狗——犯刑 龍——犯沖 羊——犯破 雞——犯害
「刑」:有刑律、刑傷之意;抵觸相刑,亦稱伏吟。
「沖」:有沖擊、對抗之意;交戰相沖,亦稱反吟、歲破。
「破」:有損壞、破裂之意。
「害」:有不和、不合之意。
太歲神,本為道教的星辰尊稱,簡稱為「太歲」,或稱為「歲神」、「歲君」、「歲星」、「大將軍」等,也就是年神,是諸神之中最有權力的年神,掌管人間一年的吉兇禍福,統攝眾神,有「年中天子」之稱。太歲神計有六十位,
每一位太歲都有他的姓名,順序值年,周而復始,循環不息,從甲子年的金赤大將軍至癸亥年的虞程大將軍,依六十甲子輪流掌管人間一年的吉兇禍福,故又稱「值年使者」,或「值年太歲」。古書云:「太歲如君,為眾神之首,眾煞之主,有如君臨天下,不可冒犯--。」由于太歲神位高權重,人人敬而畏之,為避免得罪太歲,因此在沖犯太歲之年,都必須在新開春期間求取「太歲符」,祈求新一年平安順利,趨吉避兇。
除此之外,因太歲的姓名不能冒犯,若有人的名字與流年太歲相同,也屬觸犯了太歲的名諱。
新年期間,有很多在該年犯太歲的善信都求取太歲符,希望憑太歲符的靈力化解太歲的兇力。但要注意,產生靈力的太歲符須由有道行的法師,方能寫出真正的靈驗神符;另外用鋼筆、原子筆所寫出來的太歲符是沒有靈力可言;而且由不同的法師寫出來的太歲符,其功效都有所不同。
如意堂近年每年年底在網絡上為有緣人奉請太歲符,并得到確實行之有效反饋證實。時值乙酉流年將止,丙戌流年將至。再次推出化太歲祈符服務!望大家查閱上文看自己是否明年犯太歲!為了流年順利,化災解難,盡快和我聯系奉請太歲符之事!
附:
符的起源
符,是道法中的基本工具之一,相傳上古時代有位軒轅黃帝,其時與敵人蚩尤打仗而勝負未定,晚上時夢見天神九天玄女,獲他傳授神仙符籙法訣,醒后憑此法來差遣神兵神將,大敗蚩尤一族,成為諸土的最高領就。此后,符就開始興行且流傳到坊間,至今符的文化已有數千年之歷史。
符的類別用途
符,是人與神溝通的橋梁之憑證,「符者,合也,信也,以我之神,合彼之神,以作彼應,此感而彼靈」;法師借助神明的符力替善信趨吉避兇,消災解難。
符的種類很多和用途廣泛。大致有開運符、催財符、太歲符、鎮宅符、護身符、人緣和合符、驅邪治病符等等。使用方法可以用來焚燒、貼在家里、藏在指定的地方、帶在身上、將符焚毀后開水用來洗面或飲食等。靈符更可以配合風水方位使用,牡丹綠葉,相得益彰。
太歲典故
太歲頭上動土
俗語:「在太歲頭上動土!」從秦漢時起,古人認為太歲所在的方向為兇方,不可以向太歲,所謂「可背不可向」,而且在太歲方不可興工動土,否則就算是「在太歲頭上動土」,若犯了這個禁忌的人,就會招來災禍或交上惡運。《月令廣義?歲令》:「太歲者,主宰一歲之尊神。太歲所在之方不宜興工動土,否則必有災禍。」《清稗?類鈔》:「俗以太歲所到之方,與所食之地,依地支十二字,每年移換,凡于所到之地,興工動土,則所食之地必有死者。如太歲方在子(北方),歲食在酉(西),子地(北方)興工,則在酉(西方)之家,必遭其殃。」
太歲已被列入國家祀典
元、明朝代,「太歲」已被列入國家祀典,如「元咸宗至二十一年即位,五月祭太歲于司天臺」;「明太祖洪武二年議建太歲壇壝」;「明嘉靖八年、令以每歲孟春及歲暮特祀太歲、月將之神,與享太廟同日。」與太歲同受祭享的有「月將」,即按十二地支分管每年十二個月之神將。《月令廣義》記十二月將:
「亥名登明正月將,戌名河魁二月將,酉名從魁三月將,申名傳逆四月將,
未名小吉五月將,午名勝光六月將,巳名太乙七月將,辰名天罡八月將,
卯名太沖九月將,寅名曹公十月將,丑名大吉十一月將,子名神后十二月將。」
太歲之神
古代的紀年方法,是天干地支法。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與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環相配,由甲子?至癸亥止,共得六十,六十年為一周,稱為「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為道教中的「值年太歲」,各有其姓名及造型。
道教有「本命年」、「本命日」等的理論說法。凡本人的出生在六十甲子干支之年,叫本命年。例如:「某人出生于甲申年,那就甲申即是其本命年。」凡本人的出生日在六十甲子干支日,叫本命日。例如:「某人出生于甲申年乙亥日,那就他的本命年是甲申,本命日是乙亥。」
相傳,若該年犯了本命年或犯本命日的人,會有無妄之災和逆困的事情發生,故大多到廟觀神壇向本命的星辰祈福消災。
《封神演義》載,「太歲」本是商朝紂王之長子名?郊,拜玉虛宮仙真廣成子為師,?郊能變化成三頭六臂,法寶有翻天印、落魂鐘、雌雄劍,因伐周而陣亡,被周朝姜子牙追封為值年歲君太歲之神,坐守周年,管當年之休咎;而封楊任為甲子太歲之神,率領部下循周天列宿度數,察人間過往愆尤。
太歲部下眾神名諱:
日游神溫良 夜游神喬坤 增福神韓毒龍 損福神惡虎 顯道神方弼
開路神方相 值年神李丙 值月神黃乙 值日神周豋 值時神劉洪
所謂值年、值月、值日、值時,亦即是道教所奉的「四值功曹」。在神界之中功曹是官吏的名稱,是專管記錄功勞薄(司功)、洭報、傳送及護法等職能,道士法師施法請神時都會請到四值功曹降臨。
附:
2005年有四個生肖犯太歲——
雞—犯刑、兔—犯沖、鼠—犯破、狗—犯害。以上屬相之人可以參照自己今年的運勢,看出太歲的破壞威力
本命年犯太歲的由來
民間通行的《黃歷》中,大多在首頁的開始,都會記有太歲的名字,此外,內頁中還會夾有一張太歲星君到此鎮宅平安符,相關的地方「太歲符背后或者首頁、次頁上」,還會有記錄當年必須安奉太歲之人,其中太歲當頭者,必然是該年虛歲一歲、十三歲、二十五歲、三十七歲、四十九歲、六十一歲、七十三歲、八十五歲、九十七歲之人。
以及太歲星君正沖「亦稱為對沖或者犯歲破,歲破神所在的位置,就在太歲的相對之方,主耗財及遭盜賊」者,都是該年虛歲七歲、十九歲、三十一歲、四十三歲、五十五歲、六十七歲、七十九歲、九十一歲之人,不管是太歲當頭或者太歲正沖「犯歲破」,都是非常嚴重的事,必須安奉太歲星君才能化解;此外更有左右偏沖的說法,左偏沖為虛歲四歲、十六歲、二十八歲、四十歲、五十二歲、六十四歲、七十六歲、八十八歲以及一百歲之人,右偏沖者的虛歲是十歲、二十二歲、三十四歲、四十六歲、五十八歲、七十歲、八十二歲九十四歲,按照民間術士的說法,這些人也都得安奉太歲,才能消災避禍、逢兇化吉。
太歲到底是什么呢?太歲是天上當值的神只。人間有災難禍劫,上蒼秉其慈悲圣意,都會特派天神來護衛保佑,一年輪值一位天神。而安太歲乃流傳于民間信仰的禮儀。嚴格來說,歲是指歲星,屬于年神之一。中國古老的術數家,以木星「歲星」十二年為一周天,因此將周天分為十二等分,以歲星所在的位置為歲名,每個歲星都有歲神,也就是太歲,依地支之別共有十二個,每年言相同地支的太歲當值,也就是子年由子太歲當值,丑年由丑太歲當值,以此類推,十二年輪回一次,而太歲也被視為兇神,不同年科太歲所在的位置即為兇方,忌動土、建筑、遷移……等,更有術數家認為太歲是年神中的武將,逢寅、卯、辰年,守在正東方,逢巳、午、未年在正南方,申、酉、戌年在正西方,亥、子、丑年在正北方,一般人想要興土木、遷房舍,當避免在太歲當值的位置,以免在「太歲頭上動土」,無妄招惹來許多災禍,至于太歲相對的方位,則居歲破神,主耗財及盜匪之禍,因此人們自然也不愿意觸犯了這個方位。
生肖犯太歲輪值表
辛巳年,當值太歲名叫鄭祖。 壬午年,當值太歲名叫路明。
癸未年,當值太歲名叫魏仁。 甲申年,當值太歲名叫方公。
乙酉年,當值太歲名叫蔣端。 丙戌年,當值太歲名叫向般。
丁亥年,當值太歲名叫封齊。 戊子年,當值太歲名叫郢班。
己丑年,當值太歲名叫潘佑。 庚寅年,當值太歲名叫鄔桓。
辛卯年,當值太歲名叫范寧。 壬辰年,當值太歲名叫彭泰。
癸巳年,當值太歲名叫徐舜。 甲午年,當值太歲名叫張詞。
乙未年,當值太歲名叫楊賢。 丙申年,當值太歲名叫管仲。
丁酉年,當值太歲名叫康杰。 戊戌年,當值太歲名叫姜武。
己亥年,當值太歲名叫謝壽。 庚子年,當值太歲名叫虞起。
辛丑年,當值太歲名叫湯信。 壬申年,當值太歲名叫賀諤。
癸卯年,當值太歲名叫皮時。 甲辰年,當值太歲名叫李成。
乙巳年,當值太歲名叫吳遂。 丙午年,當值太歲名叫文折。
丁未年,當值太歲名叫僇丙。 戊申年,當值太歲名叫愈志。
己酉年,當值太歲名叫程寅。 庚戌年,當值太歲名叫化秋。
辛亥年,當值太歲名叫葉堅。 壬子年,當值太歲名叫邱德。
癸丑年,當值太歲名叫林溥。 甲寅年,當值太歲名叫張潮。
乙卯年,當值太歲名叫方清。 丙辰年,當值太歲名叫辛亞。
丁巳年,當值太歲名叫易彥。 戊午年,當值太歲名叫姚黎。
己未年,當值太歲名叫傅悅。 庚申年,當值太歲名叫毛梓。
辛酉年,當值太歲名叫文政。 壬戌年,當值太歲名叫洪記。
癸亥年,當值太歲名叫虞程。
所謂「犯太歲」,是指值年太歲星君專責司察人間善惡,并記錄每人所做善惡行為,每年輪流降福或降禍給有福報或作惡多端之人。而生肖如逢太歲當值之年或是與人歲生肖對沖者,則需要安奉太歲,以祈求平安無事。且因太歲為一兇神,俗話常言道: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禍,太歲出現時,無病恐破財,安奉值年太歲,可以祈安求福,多行善積德,可消災解厄、逢兇化吉、生意興隆、合家平安。
如何安太歲與謝太歲
由道士用紅紙繕寫生辰八字及地址,安奉太歲星君,以祈求全年平平安安,諸事順利,同時由寺廟統一定期上香,每逢初一、十五日,舉行誦經、焚香禮拜,祈四時無災、運好財來,并賜合家平安。歲末十二月二十四日,備禮「謝太歲」。
如果本身平日有空,也可在自家廳堂,或與灶君神位平行,選擇農歷正月初九或十五日安奉,再用清茶、四果、香燭、壽金、太極金及天金,自行焚香拜拜請神鎮安,再于年終十二月廿四日,備妥香花、四果、清茶、壽金酬謝即可拆除。
安太歲約理而言:即是安穩心神。唯有神情穩定自在,才能生發勝妙的靈智,凈除諸貪染習,而達到真正的消災解厄。眾觀心情愈自如自在的人,愈無所貪求,對于一切財務、心力愈能喜心布施,濟助于人,廣造一切種善德,自然會增長無上的福樂。
古人設此禁忌的用意乃在于警醒世人:宜明識因果,敬天畏神,不可胡作非為。并且借機敬告不信鬼神的人,應誠心誠意地敬重鬼神。倘若不信,一向恣意妄為,邪心造作,恐將自食惡果,只有在災劫來臨時,才叫苦連天,難堪難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