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榮欣風水網

    廣州芳村寺廟,廣州芳村祠開放嗎

    內容導航:
  • 芳村祠在那里?
  • 廣州哪里有廟?
  • 廣州廟在哪里。
  • 祠的歷史沿革
  • 是什么動物?
  • 廣州芳村廟現在開放嗎?
  • Q1:芳村祠在那里?

    芳村祠位于芳村東漖北路醉觀公園附近,地鐵1號線芳村站附近。

    Q2:廣州哪里有廟?

    芳村就有啊,在芳村百花路那里,廣州唯一一家祠

    Q3:廣州廟在哪里。

    在芳村那邊

    Q4:祠的歷史沿革

    建于1945年,是九龍有名的勝跡之一,最著名的廟宇之一。享負盛名,無人不曉,香火鼎盛,每年農歷大年初一,市民都要爭頭柱香。相傳祠內所供奉的是“有求必應”的,十分靈驗。該祠也是唯一一所可以舉行道教婚禮的道教廟宇。
    祠原名嗇色園,始建于1921年,經過幾十年的悉心經營,整個殿堂金碧輝煌,建筑雄偉。整個廟宇占地18,000多平方米,祠又名嗇色園,建于1945,是九龍有名的勝跡之一,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據傳說,又名赤松仙子,以行醫濟世為懷而廣為人知。相傳祠內所供奉的是“有求必應”的。
    在每年農歷年底及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有大量善信前往該祠,所有的弟子會于正午時份聚集于祠內的主殿參與祭祀
    活動。
    在20世紀初,道士梁仁庵等人從廣東西樵山普慶祖壇奉接赤松仙子寶像來港。最初,他 在灣仔開壇闡教,奉拜赤松仙子。1921年,他們經過仙人指點,選擇了九龍獅山下的龍翔道建祠。后來,信眾漸多,香火日漸鼎盛,成為港九著名廟宇之一。據說“有求必應”,簽文尤其靈驗。每年,不少善信爭相在農歷新年大年初一上“頭柱香”,成為一年一度的城中農歷賀歲佳話。
    祠據明朝萬歷年間的《金華府記》載:原名黃初平,是浙江金華蘭溪人,東晉年間(公元328年)出生于一個貧困的家庭。他8歲牧羊于浙江金華赤松山上;15歲上山牧羊時遇道士善卜。善卜見初平有異相,就帶他到金華赤松山修煉了40年,最后得道成仙。因此,以“赤松子”為別號。后來,其兄黃初起去尋找他。兄弟相見,初起問:“羊在哪?”初平大聲地叱之:“羊起!”滿山坡的白石立刻變成了羊。廣州祠大門對聯“叱羊傳晉代,騎鶴到南天”.記載了成仙的傳奇故事。而復建的這座廟祠中,殿門前所掛的也同樣是這么一副對聯。 道教是多神教,在眾多的神當中,是相當出名的。當年云游四海,治病救人,濟世扶危,留下了許許多多的仙道,其功德家喻戶曉,受到廣大民眾的擁戴,紛紛立祠來尊奉他。
    廣州祠始建于清朝已亥年,即公元1899年,并于1904年得各界熱心人士捐款重修。當年這里地雖偏僻,但曾是廣州的宗教圣地之一,其香火鼎盛,對廣州市區及珠江三角洲一帶有極大的影響。該祠雖于1910年遭受破壞,但舊祠所留下來的遺跡,如石刻對聯、浮雕石柱、扁額、門飾、石獅等,都飾以精致的雕刻,由此可以想見當年祠殿的宏偉規模和精致的建筑藝術。
    1915年,原祠的主持人梁仁庵道長攜帶的畫像、靈簽和藥簽等南遷到,并于1921年建成祠。同樣地,也深受海內外人士的信仰和祀奉。改革開放以來,海內外廣大熱心人士紛紛要求在原地恢復建造芳村祠。后經有關部門批準,由(加拿大置地有限公司和芳村新荔枝灣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組成廣州嘉游旅游景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祠的復建項目。經過2年的策劃和設計,于1997年11月破土動工,1999年2月6日完成第一期工程,供各界人士參觀游覽。
    在1921年前,廟原設于廣州的。廣州的廟已有百年歷史,只因當時廣州的政局非常復雜。當時廣州由陳炯明所控制,他突然以“革命者”自居,說要破除,便拆去廟宇筑馬路,或拆廟賣地建屋,最主要的是乘機霸占房產。當時很多廟宇遭殃。 廟在軍閥借破除之名,而刮地為實的時代里,自然也受到影響,但幸得紳商李亦梅、譚杰生、梁仁庵、郭述亭、張殿臣、陳桂石和唐麗泉等,把寶像接來,安奉在嗇色園內,才使寶像才得以保存。
    1915年,道侶梁仁庵、梁鈞轉父子,從廣東西樵山普廣祖壇奉接赤松仙子寶像來港。原先在灣仔供奉,1921年,大仙乩示,到竹園吉地,建“嗇色園”至今。
    嗇色園本來是上述幾位紳商的私人修道別墅,1921年初接來港時,并不是任人參神,但因后來善信要求入廟參神者日眾,各紳商平日樂善好施,于是就定下開放時間,并將香火收入,撥充善舉,贈醫施藥,年年無間。到1956年9月25日正午12時,由該廟正總理黃允畋,將廟宇的收入,正式交由東華三院接管。
    祠經歷過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飛機多次用地毯式的轟炸,但大仙祠一草一木均安然無恙。
    昔日的祠1915年,廣東西樵普慶壇梁仁庵道長及梁鈞轉道長把師畫像帶來,先后在乍畏街及大笪地開壇闡教,后來再于灣仔大道東設壇安奉師及開設藥店,兩年后該處被火燒毀,又把壇遷移往灣仔海傍東。其后于1921年師降乩啟示,命當時的道侶往九龍城一帶相地建殿,道侶到竹園村附近一山,見靈秀獨鐘,便再扶乩請示仙師,得乩示“此乃鳳翼吉地”,適合開壇闡教,遂決定于現址建祠,并于同年7月落成啟用。1922年8月,嗇色園正式成立,負責管理祠廟。祠建成之初,原為私人道場,只供道侶及家屬入內參拜。后來參拜善信漸多,及至1934年,園方礙于當時的廟宇條例及租地批約所限,不能再讓民眾入內,后經當時華人廟宇委員會委員周峻年向華民政務司請準,才特許于每年正月初一開放讓善信入內參拜。至1956年8月21日,祠才正式獲批準全面開放予善信參拜。2008年4月3日,園方宣布斥資1億4000萬元,進行35年來最大規劃的擴建工程,包括擴建現時供奉師的大殿部分,并會破天荒,在大殿底部,打造一座供奉太歲的地下宮殿“元辰殿”。工程期間師畫像將移鑾至鳳鳴樓,擴建工程預計歷時約一年半。
    2008年12月17日祠下周起破天荒推出“網上祈福”,朝七晚六地實時直插香火盛況場面,善信即使外游或出差,或是游客,均可透過互聯網,為家宅、為自身、為祈福,再由道長擇日稟告,但粗鄙、詛咒及議題免問。

    Q5:是什么動物?

    聊齋一書或民間傳說中有不少關于狐仙的故事,用現代科學來解釋,就是有的人體質差,抵抗力不強,在偶爾受到狐臊味的作用時,產生的一些希奇古怪的幻覺。特別是在古代,由于人煙稀少,野生動物易于生存,有些狐貍都老白了毛。那時有些讀書人為了考取功名,沉迷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美如玉,不惜頭懸梁、錐刺股,日夜苦讀詩書,自然會經常神經衰弱。這期間如果偶然遇到老狐貍的的臊味,同樣的情況下,那體質差的人就會產生幻覺,迷迷糊糊的進入仙境,說不定還會與夢幻中的美女云雨一番。
    至于黃鼠狼,它釋放出的臊味沒有狐貍那么大的威力,但也足以使有的體質差的女人大腦神經受干擾,出現所謂“中邪”的癥狀。
    狐貍和黃鼠狼的臊腺對人大腦神經的干擾作用,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動物研究所的有關專家曾提到此事。但人們知之者甚少。
    總之,放臊氣就是狐貍和黃鼠狼迷人的方式。就因為它會迷人,所以人們都對黃鼠狼敬而遠之,還尊稱“” 。

    Q6:廣州芳村廟現在開放嗎?

    廣州的廟。現在。還沒有得到的任何通知,暫時還沒有開放。如果想。去拜拜的話,不妨在家自己拜一拜算了。

    展開全文
  • 男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