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榮欣風水網

    道教開光物品有哪些禁忌,道家開光物品佩戴禁忌

    內容導航:
  • 道教的禁忌真的是這樣嗎?
  • 道家上供的供品有哪些?
  • 銅八卦鏡的用法及忌諱?
  • 拜關公的禁忌
  • 佛教和道教的東西可以一起戴嗎
  • 何為開光?何為加持?怎么樣才能得佛菩薩的加持?
  • Q1:道教的禁忌真的是這樣嗎?

    禁忌是后人慢慢添加的,不完全是這樣,現在的一些禁忌已經脫離了原始道教的教理。南無大愿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Q2:道家上供的供品有哪些?

    供品一般都是素的 水果梨不行!!

    Q3:銅八卦鏡的用法及忌諱?

    銅八卦鏡的用法:其作用是把煞氣反射、化散、緩解。即遇到路沖、反弓、燈柱、電線桿、角煞等都可用銅八卦鏡化解。換句話說,使用銅八卦鏡可以化煞開運,提升家宅運勢的。
    銅八卦鏡的忌諱:1、忌諱隨意使用銅八卦鏡,不然只會適得其反的。所以,具體你適合使用哪一款風水物才能為你招好運旺風水,還是結合你的八字五行定適合你的風水物擺放才行;這建議到無相銅爐官網定適合你的無相吉祥物擺放更好。
    2、銅八卦鏡應懸掛于屋外:有屋窗檐者,懸掛安放在屋窗檐內,無屋檐者,可用透明的保鮮膜包覆黏牢后懸掛安放。
    3、銅八卦鏡正確安放位置:必須安置在有沖犯的門或窗的中央上端,距離門或窗框約1~10公分距離,不需要正對著對沖物,切勿掛在或安置在門或窗本體的位置(有礙真氣入宅,化了沖氣卻阻礙的真氣,造成運氣不發)。

    Q4:拜關公的禁忌

    1.選吉日在早上九點至十一時左右請關公像.
    2.請關公像時選擇金身像要點:面相豐潤,嘴角面帶笑容,做工精細,沒有損壞.
    3.選好之后,要從關公像的底坐拿起,切不可拿住關公像的頭部及手部.
    4.同時選擇香爐,香爐一定要銅制的,銅制的屬性為金,為富貴之意義.如果請道教方面的神則要上面印有招財進寶字樣的香爐,(但如果要請佛教類的則要請帶佛光普照字樣的香爐),香爐的高度絕對不可以高過關公像的丹田處.
    5.再選擇一對燭臺,燭臺上要有兩只紅燈.燭臺要銅制的.
    6.再選擇一塊金元寶,在供奉神佛時用之最好.如請三清天尊則要選擇三塊,請幾尊要幾塊金元寶.
    7.再選擇一對花瓶,高度不能高于關公像的頭部.再各選五朵蓮花,插入花瓶中.
    8.如果想請道教方面的神仙則要選擇一只上面印有福祿壽三字的酒杯.(如果請佛類的金身像就不需要酒杯了.)
    9.再選擇一對供盤,供盤用于供奉水果等物品.再選擇一包好香。
    10.選好這些物品以后,就將關公像用紅布或紅紙包起來,這樣做是為了在沒有開光前避免讓一些邪氣附于神佛之身.
    11.將關公像的面朝向外側,也就是你自己本身與關公像的面部是朝向同一個方向的,不可讓關公像面對著你.用手捧著關公像,在回家的路上不要與外人談話,一定要走大道回家,切不可走小道,越快回家越好.以免中途遇見邪氣.
    如何供奉關公像
    1.關公像請至家中后,切不可馬上供奉,首先要道士開光,千萬不要和尚開光。因為關羽是道教的神。其次選擇一個吉位,具體如何選擇吉位,其中方位必須要用羅盤定位才能準確.切不可隨意測算.主要原則就是:關公像要面沖大門,關公像左右方要有墻,所謂左青龍,右白虎.關公像面沖大門應與大門有七米至九米的距離才可,否則門口邪風太硬.另外關公相切不可供奉于面對廁所,廚房,個人臥室,飯桌附近,經常有吵鬧的地方或是背靠廁所的墻.總體原則就是關公像目光所處的地方不能有尖物,不能有擋住關公像目光的物體,讓關公相目光能看的很遠就行.
    2.選好吉利位置后,關公像供奉的高度就是:關公像底坐應與你本人的頭部平齊,所謂舉目三尺有神靈就是這個意思.
    3.將關公像必須靠于墻上,就好比我們有靠山一樣,一個人如果沒有靠著墻,也會隨風倒,所以供神也是如此.
    4.關公像,香爐,花瓶,金元寶,供盤,燭臺要一應俱全:
    5.擺好供奉之后,日常的供果要常換.供果有: 柿子(意為招財利市之義.非西紅柿),葡萄,蘋果,香蕉,糕點,糖果,佛手,桃,香瓜等,切記:佛教方面的不可以供奉番茄(釋加之意),酒,肉等葷腥的物品.道教方面的不可以供奉李子(太上老君為李老君).平均每三天換供品.
    6.平時上香應早晚各一柱香,代表一心一意敬奉神靈,沒有條件的可早上上一柱香,有重要的事情向神請愿時再上三柱香,三柱香的意思是火急如律令,是求神來幫忙的,所以日常不要上三柱香.
    7.每一周或半個月后打掃一下神壇,不可以讓神壇以及關公相太臟,我們及我們住的屋子太臟了都不習慣,更何況神佛.
    供奉關公像的禁忌
    1奉關公像應該與祖先一同供奉,你日常供奉神佛時,雖然你誠心誠意,但是神佛卻認為:你雖然對神靈虔誠,但是你的祖先卻在陰間受苦受難,供奉神佛還有什么意義.所以說供奉關公像務必要將祖先牌位供奉于關公相下一層,因為你的祖先的等級不可以高于神佛,就好比神住的是七樓,你祖先必須住六樓是一個道理.讓你的祖先享受香火,讓他們在陰間得以超渡,他們有福了,你就跟著有福了,所以心愿自然而然就能達成了.
    2供奉關公像時,在每月初一及十五應吃素.
    3供奉關公像禁忌不懂之人或旁人在關公相面前說三道四,對此類人應以反駁,維護關公相的尊嚴.
    4供奉關公像應禁忌在關公相面前有不文明的舉動與行為及語言.
    5供奉關公像應禁忌在關公相下方有魚缸及水桶含有水的物品.關公相下方最好什么也不放.
    6供奉關公像應禁忌對手指或其它物品對關公相指指點點.
    7供奉關公像應禁忌有雙數供奉,關公相總數為單數為佳,
    8趙公明與關公二位天神不可以在同一室內供奉.
    9.供奉關公像的位置禁止有人在關公相下打麻將,喝酒,以及人員吵鬧,供神要有安靜的環境,這樣神佛才能下降入金身.

    Q5:佛教和道教的東西可以一起戴嗎

    紀念幣和護身符是開過光的 我是個道士 這個是可以放在一起的 古代有“佛道本一家”的說法 在宋代也有“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思想和行動 把東西放一

    Q6:何為開光?何為加持?怎么樣才能得佛菩薩的加持?

    卜靈子的佛教開光開光,又稱開光明、開眼、開明,就是新佛像、佛畫完成想置于佛殿、佛室時,所舉行替佛開眼的儀式。《禪林象器》上說:“凡新造佛祖神天像者,諸宗師家,立地數語,作筆點勢,直點開他金剛正眼,此為開眼佛事,又名開水明。”在佛教中,經過開光中的佛像具有宗教意義上的神圣性,受到佛教徒的頂禮膜拜。 開光時,將佛像安好,先誦經及咒語,奉請佛菩薩安座,然后才請高僧為佛像開光說法,《黑谷燈語錄》中說:“開眼者,本是佛匠雕開眼,是事開眼;次僧家誦佛眼真言,誦大日真言,而成就佛一切功德,此謂開眼也。”其實開光就是為佛像舉行一種說法的儀式,其具體的儀式如下:主法者先拿新毛巾向佛像做一個擦佛像的動作,說一首偈語,贊頌佛菩薩的功德,此謂開眼也。其次再用鏡子向佛像正面對照,說幾句寺院、佛像完成的因緣;然后主法者拿起朱砂筆,再說一首偈語,然后將朱砂筆向佛眼的方向作一個“點”的動作,大喊一聲“開”,經過如上的一番儀式,開光才算完成了。 開光時,由于佛菩薩的功德不,所以主法者所說的法也有所不同,并且主法者常常會提到為佛像開“六通”,即眼通、耳通、鼻通、舌通、身通、意通,讓佛像具有六種神通,點眼眼通,真見無所不見;點耳耳通,妙聞遍及十方;點鼻鼻通,普嗅法界諸香;點舌舌通,演說妙法無窮;點身身通,分身塵塵剎剎;點意意通,能鑒三世群機。 開光法會的儀規最早見于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北印度烏填曩國傳法大師施護在開封太平興國寺譯經院譯出的《佛說一切如來安像三昧儀規經》。該經指出,佛像塑畫雕造完成后,就要舉行安像慶贊活動。首先選擇吉日良辰和結界勝地,其次在此處設置伴蓋、幢幡、香花、水果、燈明等佛供,接著由身著莊嚴如法的阿諸梨起身入佛堂安像,并同弟子們一心觀想如來一切圓滿之相。然后合掌作禮,瞻仰圣容,以凈香花等供于佛前。再是入定心,離疑念,誦咒三遍,請一切佛安住于此,受此香花、燈、果、飲食等供養。復次,安置佛像坐西向東,并用黃布覆蓋。阿諸梨作觀想佛如一聚火,如來真身諸相圓滿,然后以奄阿牛三字安于佛之身上。把“奄”字安于頂上、“阿”字安于口上、“牛”字安于心上。若是金、石、銅等佛像,就要涂上香油,用草刷子刷干凈,然后用歌舞妓樂贊頌,僧人復頌香油真言。再用盛滿香水和五寶五藥花果的凈瓶,灌浴佛像,僧眾齊誦偈贊,并作歌舞妓樂。若是畫像,要用鏡子照之,再以前述五種凈火涂于鏡,沐浴鏡中影像。再依次吟誦著衣真言、安耳真言、安發髻真言、安指甲真言、安此須真言、獻涂香真言、安莊嚴真言等等,然后依灌頂儀規將佛像置入曼荼羅,誦本尊真言三遍。一切供養儀具足后,開眼師用筆作點姿勢,這是為佛像開眼之光明,再誦開眼光真言三遍。 這時,佛像即已開光。誦完開眼光真言后,令施主入曼荼羅,齊誦護摩真言、增壽真言、息災增益真言,使眾生普獲吉祥。這時,阿諸梨即教化施主結緣,施利增福,金銀財帛等隨布施。復次,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也施以財物,令福德更具圓滿。曼荼羅之內所供財物,必須都歸阿諸梨,其他人不得享用。當這套儀規全部完成后,即可收壇。這是密宗的開光。 佛教中任何儀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義,開光也不例外。我們眾生從無始以來,受到無明塵垢的污染,而不能徹見諸法的真理,所以需要開發我們內具的智慧。如神秀禪師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試,勿使惹塵埃。”所以,在開光儀式中,主法者拿起毛巾向佛像作拂塵的動作,這是表示要拂去我們眾生心地上的垢塵;然后再用鏡子一照,表示垢除凈顯,明心見性,真正見到諸法的本來面目。用朱砂筆點向佛眼,由于眼睛代表著智慧,所以點開佛眼,意思就是要開發我們眾生的內在智慧。我們眾生由于無有智慧,對諸法妄起分別,就如眼睛有病,見到空花,所以需要除去眼病,這就是我們的般若智慧。 開光這種儀式源自道教及民俗,由于佛教在流傳過程中,受到中國原有的文化影響,所以便接受這種儀式,這也是佛教中國化的一種表現。但是,開光儀式所具有的內涵,則是佛教特有的提升。現代有的佛教徒往往忘記開光的內涵,而偏重追求儀式的隆重,這是執事廢理;或者的人認為開光僅是一種儀式,沒有什么實在的價值,這是執理廢事。這兩種現象,都屬偏見,佛法提倡事理圓融、事理無礙,所以我們在舉行開光儀式時,不要忘記這種儀式的內涵,不僅要開佛像眼,更要我們眾生的心眼,開發內在般若智慧。只有這樣,才能契合佛教的真意。 這個問題,我們過去在講經、講席當中也多次的提到。現代一般開光,已經趨向形式、,把開光的意義完全喪失掉了。實際上,開光這樁事情非常重要,它真正的意義,就是說明我們供養這一尊佛菩薩形像意義之所在。這個事情就如同我們世俗間一個偉人的形像,我們建筑成就了,舉行一個開幕的典禮。在典禮當中一定要向大眾說明,說明這個人他在世的時候,豐功偉業,他對社會大眾的貢獻,對國家民族的貢獻,交待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使社會大眾見到他的形像,就生起效法他的這種心念,這就是佛教開光的意義。譬如我們供養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這個像造好了之后,我們要啟用,供養啟用。在啟用的時候,我們要向大眾說明,我們為什么供養觀世音菩薩,供養觀世音菩薩意義是在那里?藉這尊像,開發我們自己自性的光明,所以不是人替佛菩薩開光,是佛菩薩形像為我們開光,這意思在此地。 如果說這一尊佛菩薩形像,請一位法師來給他開光,他就靈了,不開光他就不靈。因為有很多人找我去開光,給佛菩薩開光。我就老實告訴他,你不要供養佛菩薩了,他問為什么?我叫他靈就靈,叫他不靈就不靈,我比他還靈,你供養我就好了,你供養他干什么?你想想對不對?這叫。所以我也可以去裝模作樣比劃比劃,我幫他這一比劃,他就靈了,你們想想,我豈不是比他更靈嗎?連這一點都想不通,那你是愚癡迷惑到極處。一個頭腦冷靜聰明人一看就恍然大悟,就明白事實真相。我說替佛菩薩開光,他就靈,這是欺騙眾生,你們未免也太愚癡、太糊涂了,那有這種道理!所以開光是宣說這個佛菩薩代表的意義。譬如說供養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代表的是慈悲,把菩薩大慈大悲救度一切眾生這個本愿宣說出來。我們供養佛菩薩,供養觀世音菩薩,就要效法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這一種悲愿。所以見到觀音菩薩的形像,聽到觀音菩薩的名號,就把我們大慈悲心引發出來。我們對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要以大慈大悲,真正去愛護、關懷、幫助,這是這一尊名號,這一尊形像開發我們自性慈悲的光明,這叫做開光。所以是藉佛菩薩名號,開發我們自性的光明;藉佛菩薩的形像,啟發我們自性的光明,是這個意思。決定不能搞錯,錯了,那你就。迷,決定不能解決問題,唯有智才能解決問題。這個是學佛不能不知道的。 至于什么樣的人,才有資格來給佛像開光,對于佛菩薩的經論、歷史淵源,他所表達的意義,都能夠通達明了,為大家解說清楚、解說明白,這就對了。絕對不在那些形式。每一種形式都有很深的教育意義,都要把它講解清楚、講解明白,才不致于趨向,把佛菩薩當作鬼神來崇敬、來崇拜,祈求天地鬼神、諸佛菩薩來賜福,這是錯誤的觀念,這是不正常的想法。道教開光開光一詞其實源自畫龍點睛的故事,相傳宋代張僧鯀畫龍非常逼真,只要點上眼睛龍就會活起來飛走,是說龍在沒有點眼睛之前是死物,點上眼睛之后,活靈活現有了生命。畫匠畫眼睛這一動作稱開光。同樣的道理,玉石雕刻師雕刻眼睛的動作也是開光。開光的本義非常簡單、清楚,就是給神像點上眼睛而已,畫像、石像有了大師級人物的點睛之后,大家就認為神像具有了靈性,能發揮神異的護身能力。這就是世俗認為的開光。 因此,開光是指有一定修行成就的人通過持印誦咒,加上給予特別的靈力來消除物品不好的炁場,賦予物品特殊的靈力,使工藝品一樣的東西成為可以調整風水的物品或護佑自己的幸運物。一尊神像和一件吉祥工藝品如果沒有開光,那僅僅是一件藝術品,還不能供人們頂禮和朝拜,只有開光加持或念經后,才具有靈氣。 佛家也有開光的法門,持咒念經,開啟玉石,灌注靈氣于上,可以辟邪,和道家開光殊途同歸。 因此,其實我們現在常說的開光就是高僧或者是道家的高人,用特殊的法門,將法力灌注在有靈氣、有能量的玉石或者是水晶等上。 《金光神咒》常用于修道者加持護身,去精邪,辟穢物,開光,益智、延年,轉運、祈福等。 天地玄宗,萬炁本根。廣修億劫,證吾神通。三界內外,惟道獨尊。體有金光,覆映吾身。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包羅天地,養育群生。受持萬遍,身有光明。三界侍衛,五帝司迎。萬神朝禮,役使雷霆。鬼妖喪膽,精怪亡形。內有霹靂,雷神隱名。洞慧交徹,五炁騰騰。金光速現,覆護真人。急急如律令。何為加持?加持,就是有道行之人對飾物或本人,進行的祝福。其實,人要靠自己的修行,不是給你加持了,你就什么都可以了,什么都順利了,這要看自己的心。 而在外器世間和有情世間, 三世諸佛的加持是無所不在無所不有的。所以一位徹悟法性的成就者,他可以對一切的色聲香味觸法給予諸佛的圓滿加持。但眾生由于無始以來的無明迷失了本有的自性,把種種的幻象執為二元對立的實有。雖然諸佛無時無處不在加持著我們,可是眾生卻無法體會。 所以對于我們凡夫來說,加持的獲得必須源于自他二力的相應才行。 《維摩經》上說得好,如果沒有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你沒有方便,縱有智慧,你也不能發揮。就如同人真有學問、有智慧,他沒有口才,他上講臺他講不出來,可是他寫文章寫得非常好。我們曾經遇到過這些人,文章確實寫得好,上講臺不行,上課的時候不行,他的意思語言表達不出來。 說法講求辯才無礙,辯才也要求佛菩薩加持,怎樣才能得佛菩薩加持?還是一個真誠的感應,我為眾生,不為自己,才能得佛菩薩的加持。一般人求佛,為什么求得沒有感應?求佛菩薩為眾生里面還有自己,百分之九十九為眾生,還有一點為自己,感應的力量就達不到。何況現在一般人弘法利生,大概的說我百分之九十為自己,百分之十為眾生,大概是這種比例;一半一半的都希有,他怎么能有感應?這一些事實,希望我們同修要細心去觀察、細心去體會。在末法時期我們業障都很重,如果不得三寶加持,決定沒有能力講經,這是實實在在的。這經上講,連地藏菩薩為我們說法都要承佛威神所加,何況我們凡夫?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展開全文
    上一篇:上一篇:屬馬女2023婚姻和命運
  • 男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