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 央北
乾 西北
兌 西
坤 西南
離 中南
巽 東南
震 東
艮 東北
1.《周易探源》(李鏡池著)北京:中華書局1978?
2.《周易大傳今注》(高亨著)濟南:齊魯書社1979?
3.《周易雜論》(高亨著)濟南:齊魯書社1979?
4.《周易思想研究》(張立文著)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
5.《周易尚氏學》(尚秉和著)北京:中華書局1980?
6.《周易通義》(李鏡池著)北京:中華書局1981?
7.《周易新論》(宋祚胤著)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
8.《周易參同契新探》(周士一著)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9.《周易淺述》(<清>陳夢雷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0.《周易集解》(<唐>李鼎祚撰)北京:中國書店1984?
11.《周易古經今注》(高亨著)北京:中華書局1984?
12.《科學無玄的周易》(沈宜甲著)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4?
13.《易學會通》(蘇淵雷著)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14.《周易大傳新注》(徐志銳著)濟南:齊魯書社1986?
15.《周易概論》(劉大鈞著)濟南:齊魯書社1986?
16.《周易縱橫錄》(唐明邦等編)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17.《周易譯注與考辨》(宋祚胤著)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18.《易圖的數學結構》(董光璧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9.《周易本義》((宋)朱熹注)天津:天津市古籍書店1988?
20.《易卦淺釋》(沙少海著)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
21.《帛書周易校釋》(鄧球柏著)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22.《周易講座》(金景芳講述)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87?
23.《周易今注今譯》(南懷瑾,徐芹庭注譯)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24.《宋本周易注疏》((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孔疑達疏)北京:中華書局1988?
25.《易經今譯》(孫振聲編著)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
26.《周易卦爻辭通說》(錢世明著)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88?
27.《周易經疑》((清)阮元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
28.《船山全書》((明)王夫之著)長沙:岳麓書社1988?
29.《周易集解》((清)孫星衍著)成都:成都古籍書店1988?
30.《周易秘義》(黎子耀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31.《讀易會通》((法)丁壽昌著)成都:成都古籍書店1988?
32.《泰軒易傳》((清)阮元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
33.《周易要義》((清)宋書升著)濟南:齊魯書社1988?
34.《易象通說》(錢世明著)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35.《周易新講義》((清)阮元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
36.《河圖洛書解析》(孫國中主編)北京:學苑出版社1990?
37.《周易導讀》(黎 子耀 著)成都:巴蜀書社1990?
38.《周易通說》(劉正、楊冰編著)石家莊:河北人民出 版社1989?
39.《易數鉤隱圖》((宋)劉牧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0. 《易經白話 新解》(孔日昌編著)西安:華岳文藝出版社1989?
41.《中國文化之本源》(應鼎成 著)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
42.《周易述》((清)惠棟著)天津:天津市古籍書店1989 ?
43.《中國醫學與〈周易〉原理》(黃自元著)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89?
44. 《誠 齋易傳》((宋)楊萬里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5.《易經十六講》((美)鐘 啟 祿著)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89?
46.《大易探微》(金文杰著)青島:青島出版 社19 88?
47.《白話易經》(南懷瑾,徐芹庭譯注)長沙:岳麓書社1988?
48.《〈周 易〉與現 代經濟科學》(周豹榮著)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
49.《河洛精蘊》((清)江慎 修著)北京:學苑出版社1989?
50.《周易本義》((宋)朱熹著)北京:中國書店1987 ?
51. 《東坡易傳》((宋)蘇軾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52.《古本周易參同契集注 》( 馬濟人主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53.《周易稗疏》((清)王夫之,易圖明辨 ,(清)胡 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4.《易經求正解》(郭揚著)南寧:廣西人民出版 社19 90?
55.《周易占筮學》(章秋農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
56.《易學精華 》( (唐)李鼎祚等著)濟南:齊魯書社1990?
57.《周易研究論文集(三)》(黃壽祺,張善 文編)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
58.《周易研究論文集(四)》(黃壽祺,張善文編)北 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
59.《周易的智慧》(鄧球柏著)石家莊:河北人民出 版社1990 ?
60.《周易新解》(歐陽維誠著)長沙:岳麓書社1990?
61.《易理新研》(沈持衡 著) 北京:文津出版社1991?
62.《周易參同契古注集成》((后蜀)彭曉等撰)上海:上海 古籍 出版社1990?
63.《〈周易參同契〉通析》(潘啟明著)上海:上海翻譯出版公司1990 ?
64 .《周易闡真》((清)素樸散人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65.《周易象數圖說》( 段長 山主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66.《焦氏易林注》(尚秉和注)北京 :中 國書店1990?
67.《周易闡微》(呂紹綱著)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0?
68.《大眾白話 易經》(秦磊編著) 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69.《大眾實用周易》(劉?哲著)北京:中國卓越出版公司 1989 ?
70.《周易陰陽八卦說解》(徐志銳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71.《醫易會 通精 義》(李浚川,蕭漢明主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
72.《周易古經白話解》( 劉大 鈞,林忠軍著)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89?
73?《〈易經〉釋疑》(沈子復著)北京:學苑 出版社1990?
74.《易的占筮與義理》((日)金谷治著)濟南:齊魯書社1990?
75.《易 經新論》(周山著) 沈陽 :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
76.《周易與中醫學》(楊力著)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 989 ?
77.《周易經傳異同》(宋祚胤著)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
78.《周易通俗評 議》(譚景 椿著)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
79.《古本周易參同契集注》(傅景華主編)北京: 中醫 古籍出版社1990?
80.《周易思想要論》(蔡尚思著)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
81.《周易研究史》(廖名春等著)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
82.《周易譯注》(周振 甫譯注)北 京:中華書局1991?
83.《周易 解題及其讀法》(錢基博著)上海:上海書店1991?
84.《〈易傳〉今譯》(徐志銳編 譯) 沈陽:遼沈書社1991?
85.《周易淺說》(談嘉德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
86.《古代名醫解周易 》( 何少初編著)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1?
87.《易經精華》((清)薛嘉穎編)北 京 :中醫古籍出版社1991?
88.《文明的生命力》(陳子斌著)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90?
89.《周易系統》(韓連武著)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0?
90.《周易入 門》(呂美 泉, 呂紹綱著)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1?
91.《易經》(徐澍,張新旭譯注)合肥:安 徽人 民出版社1992?
92.《易學大辭典》(張其成主編)北京:華夏出版社1992?
93.《 八卦與 河圖洛書破譯》(田合祿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94.《周易與懷德海之間》(( 美)唐力權著)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1?
95.《易經》((英)巴克特著)銀川:寧夏人 民出 版社1989?
96.《周易科學觀》(徐道一編著)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97.《周易初階 》(袁庭棟著)成都:巴蜀書社1991?
98.《周易集解》((唐)李鼎祚 著)成都:巴蜀書社1991?
99.《易經與 祭 祀》((日)吉野裕子著)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0?
100.《生命與八卦》(田合祿,田 蔚編著)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
101.《周易的美學智慧》(王振復著)長沙: 湖南出版社1991?
102.《周易雜卦證解》(周善培著)上海:上海書店1990?
103.《易 之 哲學》(賈豐臻著)上海:上海書店1991?
104.《周易古經今注》(高亨著)上海:上海 書店1991?
105.《周易全譯》(徐子宏譯注)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
106.《周易 美學》(劉綱紀著)長沙:湖南教 育出版社1992?
107.《周易辭典》(呂紹綱主編)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2?
108.《周 易新探》(李大用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109.《大易論集摘要》(畢群圣主編)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90?
110.《易經傳說》(楊復俊著)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
111.《步入神秘的殿堂》(劉長允著)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1?
112.《易圖明 辨》9(清)胡渭著)成都: 巴蜀書社1991?
113?《八卦縱橫》(李樺編著)北京:團結出版社1991?
114.《易經 與現代生活》(李英豪著)廣州:花城出版社1991?
115.《周 易大辭典》(蕭元主編)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1?
116.《中國古代建筑與周易哲學》 (程建軍著)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117.《周易與現代管理科學》(段長山主編) 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118.《漫畫周易故事》(李殿忠,譚曉春編繪)北京:中國 工人出版社1992?
119.《巧解周易》(王啟銘編著)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1?
120.《 易經圖解》9劉平著)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1?
121.《焦氏易詁》(尚秉和撰)北 京 :中華書局1991?
122.《太極太玄體系》(鄭軍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123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124.《話說太極圖》(李申 著)北京:知識出版社1992?
125.《讀易會通》((清)丁壽昌撰)北京:中國書店1992?
126.《大衍新解》(王贛,牛力達著)濟南:濟南出版社1992?
127.《易經指南》(孫國 中,董光和編)北京:團結出版社1992?
128.《周易與人生智慧》(顧文著)南寧:廣西 民族出版社1992?
129.《大易探微》(金文杰著)青島:青島出版社1992?
130.《周易正 義》((魏)王弼,韓康伯注,孔疑達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31.《周易老子新 證》(劉坤 生著)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2?
132.《周易參同契研究》(趙春明著)海口:南海出 版公司1991?
133.《〈易〉 與人類思維》(張祥平著)重慶:重慶出版社1992?
134.《實用六十四卦》(楊萬強編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135.《周易三極圖貫》((清)馮道立著)北京:北京師范 大學出版社1992?
136.《周易與現代化》(一)(段長山主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
137.《周易與自然科學研究》(丘亮輝等主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138.《帛 易說 略》(韓仲民著)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
139.《易經與當代企業家》(賈志岱 ,張毅編著)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3?
140.《易通》(蘇淵雷著)上海:上海書店199 0?
141.《周易人生哲理博覽》(宋文安,張文郁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142. 《周易辭典》(張善文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43.《10分鐘周易》(雷士鐸 著)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3?
144.《易經問卜今譯》((宋)朱熹著)天津:天津社會 科學院出版社1993?
145.《白話三玄》(孔澤人編著)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146. 《大道之源》(郭樹 森,張吉良主編)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
147.《醫易匯通》(鄒學熹主編)成 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148.《易學精要》(鄒學熹主編)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 版社1992?
149.《儒道釋經典譯注》(張芳彥主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
150.《 十家論易》(蔡尚思主編)長沙:岳麓書社1993?
151.《易經智慧與成功秘訣》(胡士光 編著)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3?
152.《〈周易〉通讀》(張吉良著)濟南:齊魯書社1 993?
153.《易經快速入門》(祖秉天著)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
154.《實用醫易 小辭典》(漆浩主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2?
155.《易經新探》(呂嘉戈著) 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3?
156.《易經俗解》(鄭國俊著)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 2?
157.《周易·太極思維與現代管理》(程振清,何成正著)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
158.《周易與中華文化》(王樹森著)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3?
159.《〈周易〉妙語選 》(陳景春等主編)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3?
160.《〈 周易〉故事鉤沉》(田佐編)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 3?
161.《易經卦象》(工一編著)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162.《周易卦辭詳解》(靳極蒼著)太原: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3?
163.《易學圖解》(鄒學熹主編)成都: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164.《周易的數學原理》(歐陽維誠著)武漢:湖北教育出版 社1993?
165.《學易必讀》(房松齡著)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1993?
166.《周易表 解》(潘雨廷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3?
167.《〈周易參同契〉釋義》(任 法融注)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3?
168.《周易八卦實解》(海滄齋主編著)廣州:花 城出版社1993?
169.《醫易相通論》(陳大舜主編)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170 .《英譯易經》(汪榕培,任秀 樺譯)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3?
171.《 周易哲理與現代人生》(溫振宇著)北京:中 國書店1993?
172.《周易策略與經營管理》(陳傳康,董恒宇主編)北京:萬國學術出版 社1993
?173.《象數與義理》(張善文著)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
174.《周易經商 手冊》(董恒宇編著)北京:萬國學術出版社1993?
175.《周易王韓注》((魏)王弼,(晉 )韓康伯注)長沙:岳麓書社1993?
176.《周易人生決策指南》(雒啟坤著)北京:中國社 會科學出版社1993?
177.《周易人生醒世真言》(紫竹公著)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 993?
178.《周易傳文白 話解》(劉大鈞,林忠軍注譯)濟南:齊魯書社1993?
179.《周易參同契考辯》(孟乃昌 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80.《簡明周易讀本》(吳新楚編著 廣州:華南理工 大學出版社1993?
181.《白話易經》 (鄧球柏著) 長沙:岳麓書社1993?
182.《易醫妙用 》 (賈向前,李仲瑞編著) 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183.《周易述》 ((清)惠棟) 著 成都:巴蜀書社1993?
184.《易學啟門鍵》 (張漢著) 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1993 ?
185.《白話易經》 《白話易經》編譯組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186.《周 易》((英)理雅各英譯 )長沙:湖南出版社199 3?
187.《易經百事通》(吳義方,吳卸耀編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188.《易經與遺傳密碼》((德)舍恩貝格(Schonberger,Martin)著)西安:西 安電子科 技大學出版社1993
?189.《周易大辭典》(伍華主編)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3?
206.《易貫中西:〈周 易〉與人類文化》((跨世紀中學生文庫)珊泉著)北京:北京燕 山出 版社1993?
190.《〈易象圖說〉破譯》((元)張理原撰)沈陽:遼沈書社1994?
191.《彌 綸天地》(程振清著)桂林:漓江出版社1994?
192.《易經應用大百科》(張其成主編)南 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4?
193.《周易集解纂疏》((清)李道平撰,潘雨廷校點)北 京:中華書局1994?
194.《 易經雜說》(南懷瑾著)北京:中國世界語出版社1994?
195.《易學與占卦》(劉心武主 編)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4?
196.《周易六十四卦新探》(穆野著)西安:三秦出 版社1994?
197.《〈易經〉淺講》(宋祚胤著)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
198.《 中國太極八卦全書》(尹協理主編)北京:團結出版社1994?
199.《易醫通源》(張尚臣 等編著)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 200.《周易基礎》(楊維增,何潔冰著0廣州:花城出版社1994
? 201.《周易與現代化》(二)(段長山主編)鄭州:中州古籍1993
? 202.《書經精義》9(清)黃淦緯編著)北京:學苑1994
? 203.《周易新概念》(郁立安著)太原:山西人民1994
? 204.《卜筮全書》((明)易卜老人著)鄭州:中州古籍1994
? 205.《周易經源》韓永賢著 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1994
? 206.《易學名著博覽》(鄭萬耕編著)北京:學苑1994
? 207.《南極神數》9(唐)果老著0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 208.《周易與康節易數》(弓智峰著)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 209.《周易文化論》(周山著0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4
? 210.《周易知識通覽》(朱伯?主編)濟南:齊魯書社1993
? 211.《易學哲學史》(一、二、三卷)(朱伯?著)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 212.《易學基礎教程》(朱伯?主編)廣州:廣州出版社1993
? 213.《〈易經〉之謎是如何打開的》(謝寶笙著)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 214.《大易集要》(劉大鈞主編)濟南:齊魯書社1994
? 215.《象數易學發展史》(林忠軍著)濟南:齊魯書社1994
? 216.《易學書目》(山東省圖書館編0濟南:齊魯書社1993
? 217.《心易》(張延生著)北京:華夏出版社1994
? 218.《周易探源》(韓永賢著)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90
? 219.《?易》(張延生著)北京:華夏出版社1994
? 220.《實用易學成語辭典》(祖秉天著)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5
? 221.《易經新譯》9羅志野譯)青島:青島出版社1995
? 222.《實用周易詳解》((宋)李杞原著)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4 ?
223.《〈周易〉與當代自然科學》(徐道一著)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5
? 224.《中國易學史話》(商國君編著)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5
? 225.《易文化傳統與民族思維方式》(羅熾,劉澤亮著)武漢:武漢出版社1994
? 226.《周易白話解析》(李晉忻著)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
? 227.《中華醫易全書》(張益民,張韜著)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1994
? 228.《易學通解》(李友仁著)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5
? 229.《易經中的法律現象》(從希斌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
? 230.《周易說略》((清)張爾岐撰)濟南:齊魯書社1993
? 231.《納甲筮法》(劉大鈞著)濟南:齊魯書社1995
? 232.《周易圖釋大典》(施維,邱小波主編0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4
? 233.《易經與孔子的蟬蛻龍變》(謝寶笙著)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 234.《易醫文化與應用》(張其成主編)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 235.《周易文化與中醫學》(孟慶云著)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 236.《易經大侃》(王曉強編著)長沙:岳麓書社1995
? 237.《周易與古今生活》(柳村著)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3
? 238.《〈易〉與生命奧妙》(余先瑩,余良編著)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5
? 239.《本土與域外》(楊宏聲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5
? 240.《〈易經〉卦主分析》(朱啟經著)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4
? 241.《易學心知》(林忠軍主編)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 242.《〈易經〉與東方營養學》(謝文偉著)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 243.《中華第一經》(宋會群,苗雪蘭著)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5
? 244.《易經系傳別講》(南懷瑾著)北京:中國世界語出版社
? 245.《周易的思維與邏輯》(李廉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
? 246.《周易探秘》(朱淵青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 247.《插圖本易經》((美)R.L.Wing譯著)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 248.《易經雜說》(南懷瑾著)北京:中國世界語出版社1996
?249.《學易必讀》(房松齡著)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1995
? 250.《周易新釋》(黎翔鳳著)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4
? 251.《中國四大寶典》(孟澤注譯)海口:海南出版社1995
? 252.《漫畫周易》((韓)崔英辰,(韓)李基東著)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2
? 253.《易學解難》(鄒學熹等編著)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 254.《周易評注》(唐明邦主編)北京:中華書局1995
? 255.《周易》(<宋>朱熹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 256.《易學精華》(鄭萬耕主編)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 257.《周易本義》(<南宋>朱熹撰,廖名春校點)廣州:廣州出版社1994
? 258.《易學與道教文化》(詹石窗,連鎮標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
? 259.《易學與兵法》(鄒學熹等編著)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 260.《國際易學研究》(二)(朱伯?主編)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
? 261.《白話帛書周易》(鄧球柏著)長沙:岳麓書社1995
? 262.《現代易學優秀論文集》(段長山主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 263.《易經集注》(<明>來知德著)上海:上海書店1988
? 264.《周易與氣功教程》(李邦正著)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0
? 265.《復齋易說》(<宋>程大昌,<宋>趙彥肅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 266.《易經來注圖解》(鄭燦訂正)成都:巴蜀書社1989
? 267.《周易梅花數全譯》(沈伯春著)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1
? 268.《象數易學研究》(劉大鈞主編)濟南:齊魯書社1996
? 269.《易傳與道家思想》(陳鼓應著)北京:三聯書店1996
? 270.《兩漢象數易學研究》(上下冊)(劉玉建著)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 271.《中國古代龜卜文化》(劉玉建著)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
? 272.《帛書周易校釋》(鄧球柏著)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
? 273.《易玄釋老》(邱進之等著)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 274.《實用易學辭典》(李樹政,周錫?編著)海口:三環出版社1993
? 275.《占易秘解》((清)張丙哲著)海口:海南出版社1995
? 276、《周易辨證》(馬恒君著)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
? 277.《高島易斷》(<日>高島吞象著)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
? 278?《易經系傳別講》(南懷瑾著)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
? 279.《易經雜說》(南懷瑾著)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
? 280.《讀易雜識》(杭辛齋著)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 281.《周易》(廖名春校點)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 282.《新刊四書五經》(<宋>朱熹注)北京:中國書店1994
? 283.《國際易學研究(三)》(朱伯?主編)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
? 284.《〈易經〉應用大觀》(郭俊義,劉英編著)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7
? 285.《易醫妙用》(賈向前,李仲瑞編著)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 286.《易道新論》(顧文炳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6
? 287.《易老子與王弼注辨義》(蘇東天著)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6
? 288.《〈易經〉對話錄》(孫映達,楊亦鳴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
八卦 亦稱“經卦”。《周易》中的八種基本圖形,用“一”和“--”符號,每卦由三爻組成;以“一”為陽,以“--”為陰。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卦。(注:因條件限制,不能完成名稱符號)《易經》六十四卦皆由八卦兩兩相重組成。八卦起源于原始宗教的占卜。《易傳》作者認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每封又象征多種事物,并認為“乾”、“坤”兩卦在“八卦”中占特別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切現象的最初根源。
周易八卦在中國古代是社會各階層廣泛運用的一種文化思想理論體系,家、統治者、軍事家用其運籌帷幄,治國安邦;民眾百姓則將其作為養生、預測禍福、經商盈利的工具。周易八卦實際運用上水平的高低,差異在于各人對它涵義理解之深淺。大凡精通者,當為賢哲、英雄人物,有通天澈地之能。幾千年以來,八卦圖在排列組合嚴密邏輯性就象數學公理一樣不可以更改。人們對于八卦圖的解釋和理解方面存在著不同時期、不同流派思想的說明文字。從古至今八卦圖的成因始終是一個謎團,沒有人能夠拿出有科學依據的事實來解析八卦圖完整的起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1199675.htm
http://wenku.baidu.com/view/9fb4d1fa770bf78a65295494.html
周易八卦目前還沒有完全解讀啊
八卦源于中國古代對基本的宇宙生成、相應日月的地球自轉(陰陽)關系、農業社會和人生哲學互相結合的觀念。通八卦者通萬物之理。八卦是周易很重要的一節(不知道這樣說對不對),而《周易》堪稱我國文化的源頭。它的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無論孔孟之道,老莊學說,還是《孫子兵法》,抑或是《黃帝內經》,《神龍易學》,無不和《易經》有著密切的聯系。一代大醫孫思邈曾經說過:“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醫。”簡直可以一言以蔽之:沒有《易經》就沒有中國的文明。可見八卦之重要。并且八卦在在周易中在以下方面有著重要意義 其發展方向應該從預測學、認識學和行為學三個方面進行研究運用: 1、預測學 “義”反映了倫的意義,64卦六親關系,體現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差別。“理”是對事物規律和道理的探討,是易理、易道的分析,應用《周易》提出的道理對事物如何形成和發展進行解釋。 2、認識學 現代思維科學把人類大腦的思維方式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理性認識思維,也就是邏輯思維,一類是感性認識思維,也就是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從認識學角度研究《周易》,我們應該從感性思維上認識她。《周易》以最簡單的陰爻、陽爻兩上符號來概括和演繹萬事萬物,充分體現了萬事萬物辨正統一和矛盾統一的現代哲學思想。“一陰一陽謂之道” 《周易》的發展離不開對易學哲學體系研究,真正結合“學”與“術”兩方面一起進行研究,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3、行為學 《周易》歷代是人們修身、齊家、平天下的哲學之書,這也是我們研究和應用《周易》的最終目的——指導學習、工作、處世等日常行為。根據《易傳 系辭上》所講:“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我們就應該肯定:《周易》的象數理義在結構上是一個一氣呵成的,具有連續性和完整性。應用和發展《周易》的占筮性質和哲學性質,發展《周易》成為一部行為學經典。《周易》64卦、384爻解說其實就是一部行為學經典,如易卦《乾為天》初爻:初(注:初指初爻)九(注:九為陽爻,六為陰爻),潛龍勿用。講明事物正處在一個將要發生而沒有發生的時期,如龍在潛伏之中,不能動也不宜動。人們處在這一時期的時候,需要晦養、需要等待時機,不宜輕舉妄動,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煩。等等。。。。。。太多,建議百度下周易(因為八卦是周易里的)最后附主要貢獻(百度百科) 1、《易》確立了二進制和十進制數。 離開了十進制和二進制,今日世界的科學技術就沒有了根基。可以參見聶文濤老師的網文《走出加法的世界》,全文短小精練,描述了從加法運算到高等數學的數字計算規律。天數和地數是二進制,由此確立十進制數。 2、《易》確立了數學的任務。 數學是用了描述世界和預見世界發展的。因此,才有數字對方位、對季節、對變化的計算。 3、《易》開始了對除法和余數的研究。 用四個四個數,然后觀測余數,這種對數字規律的研究是從多久遠的上古開始的啊! 4、《易》啟蒙了中國古代生命哲學。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黃帝內經》把這里的數字清晰的表達為萬物的生成描述。由此出現了被無數中國人視為最神秘的河圖。 [原文]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 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于扐以象閏,故再扐而后掛。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 二篇之策,萬有一 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 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顯道神德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佑神矣。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 [譯文](數一下)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奇數)五個,地數(偶數)五個,五個方位擁有這些數字并且與特定的數字吻合(構成河圖)。天數累加起來是二十五,地數累加起來是三十,天地之數總和是五十五,據此形成的變動和轉化可以施展鬼神莫測的運算。 計算大衍的數字用(蓍草)五十,用其中的四十九,分成兩份憑此取象兩儀,再掛出一個取象三才,把這兩部分四個四個的數取象四季,如果有不夠四個的剩余用手指夾起來取象閏月,所以要重新用手掛起來。(這樣兩部分如有剩余,在手指所夾的和就是四)。 計算乾卦的數字用二百一十六,坤卦的數字用百四十四,兩項一共三百六十,正是一年的日子。 計算《易》上下兩篇的數字用一萬一千五百二十,正是天地萬物的數字。 因此,用四來衡量就形成易數,天地之數(十)的存在和八個方位的變化就形成了卦象,八卦成為天地之道的縮小版。把八卦用以拓展,遇到類似的問題就延伸八卦的作用,天下具有生機活力的事情都可以推算了。 (八卦)彰顯道的神妙和德的作用,因此可以用來應對一切,可以用來保佑自己如同神靈一樣。孔子說:“了解變動和轉化規律的人,難道了解神靈的所作作為嗎?” 不全。。。。奧義太深,至今無人吃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