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僅供娛樂參考】
如何來界定一個漢字的五行
根據易學原理,漢字也存在(金、木、水、火、土)五行屬性,漢字五行的作用主要是用來起改名字(人名或企業名稱),通常人們大都是在分析了命主的生辰八字喜用神以及經營項目之后,根據其八字喜用神,再在起名字的時候用漢字來糾偏補缺,盡可能地達到滿意。所以,起名字時正確確定一個字的五行是最基本的前提。那么,如何來界定一個漢字的五行呢?,
一、數字五行界定法
目前比較流行“五格數理”起名法(五格計數姓名學),這一方法是日本的熊崎健翁先生在上世紀初創立的,也就是說姓名學中的數理用五行屬于東洋傳來的。其數理五行是:
1、2為木,3、4為火,5、6為土,7、8為金,9、10為水。
有一些人認為只要是上述筆畫數字的漢字就誤認為是某一字的五行,一味的查數,忽略了漢字本身的真正含義,例如:土為3畫、木為4畫,依這樣的邏輯簡單地推算,“木”和“土”的五行就變成為“火”了……,很顯然熊崎健翁先生是不會犯如此低級錯誤的。中國如此多的漢字就用這樣極其簡單的邏輯來推算套用五行,顯然是有些牽強附會,不合道理,有孛于易學之博大精深的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涵義,更不會是熊崎健翁先生的本意。其實,創立“五格計數姓名學”這一方法的日本熊崎健翁先生,也是根據中國易學易理推理而來的,他運用在這里的數字本意在于其運用“五格數理”計算出來以后的名字的總體“五格計數”即:天格、地格、人格、外格、總格的數字五行,也就是說“五格計數”的“五行”與漢字本身的“五行”是各為其用的、并不是矛盾的,并不是在用數字來直接確定漢字本身的五行的。總之,一句話就是“五格計數”的“五行”與漢字本身的“五行”必須正確合理地結合運用才能夠起出合格的名字來。
[注:我國傳統風水學數理用五行為:1為水、2為火、3為木、4為金、5為土、6為水、7為火、8為木、9為金、10為土;即:1、6為水,2、7為火,3、8為木,4、9為金,5、0為土]
二、部首偏旁五行界定法
漢字中帶木旁草頭的字屬木,帶金旁、玉旁的字屬金,帶火帶日的字屬火,帶土帶山的字屬土,此方法主要是以漢字的部首偏旁來界定漢字的五行,符合易學五行意義,但還是單薄了一些,因為易學之所以博大精深,她是幾千年來,人們通過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的經驗總結,這一規律,不是用一個簡單的單一的方法能夠解釋的通的,易學的深刻涵義就在于此。
缺點:按此法,不帶這些偏旁的字就很難確定其五行,比如:大、多、少、天、母、見、長、直、方、玄、天、耳等,看來此法局限性也很強,只適合那些偏旁部首性強的字。
三、音韻五行界定法
就是根據漢字讀音劃分的音韻五行。
缺點:極少有人使用。
四、字意結合部首偏旁五行界定法
比如“李”字,有的電腦軟件測得五行是金,有的軟件測得卻是木,有的軟件測得卻是水。電腦軟件所測漢字五行有一個通病,就是不論什么字只有一個五行,那么我們用漢字的字意來分析“李”字的五行:“李”字其上為“木”其本身意義也為“李子樹”還是木,由此確定“李”子的主五行為“木”,“李”字的下半部為子,子為子水,由此界定“李”子的次五行為“水”,因此,最后界定“李”字五行為木水;又如“淡”字,“淡”字是偏旁部道五行很強的一個字,一個三點水,兩個火,如果用偏旁部首五行漢來界定這個漢字其“淡”字是水字旁,五行為水,這個字用這種方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用字意法來界定“淡”字的五行,“淡”字雖說是水火之字,而且是一個水,兩個火,字本身火大于水,然而字意卻是以水為主,因為我們知道淡字通常大家都理解為淡水,沒有說是淡火的,主要作用還是來描述水,“淡化”即由強變“弱”,即為淡,由此可見“淡”字的主五行為水,次五行即為火,因為是水減弱了火產生的淡,淡字的五行是有火的,因此,最后界定“淡”字的五行是水火。類似五行不容的字有很多,可見,起改名字用漢字的五行來補救八字的五行不是很容易的事情。由此可見,根據漢字的字意結合部首偏旁來界定漢字的五行,相對合理。
五、字意五行有強弱之分
字意五行有強弱之分,如:江,河、湖、海、洋這幾個字的主五行都為水,但是有強弱之分、大小之分。這點大家要弄清楚了,不要聽說八字缺水就一味的補水,還要看水的大小,你的命局適不適合等等。
通過以上分析,似乎漢字五行太難確定了,那么我們應該怎樣來更為合理的來界定一個漢字的五行呢?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做事尋根的道理,從事物的最根本點上來分析,多數漢字,尤其是姓名常用字都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偏旁部首組成,這就表明一個多部首的漢字不可能是由一種五行來決定的,最終如何來確定一個字的五行,關鍵是要根據字意,因為漢字的音形意在前,五行是在后的,用字的音形來分定五行目前基本上沒有人來用,因為準則性很難把握,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據漢字的字意結合部首偏旁來界定一個漢字的主五行或次五行。
漢字存在五行,其五行作用主要是用來起、改名字的,通常人們都是分析了八字或者經營項目以后,根據其八字五行缺什么,再在起名字的時候用漢字補上。那么如何來界定一個漢字的五行呢?
一、數字五行界定法 按漢字筆畫數理五行: 1、2為木, 3、4為火, 5、6為土,7、8為金, 9、10為水。 缺點:漢字筆畫數理五行只是在一味的查數,忽略了漢字本身的意義,如:木為4畫、土為3畫,依這樣的邏輯簡單地推算,木的五行就是火、土的五行也成火了。中國如此多的漢字就用這樣極其簡單的邏輯來推算套用五行,顯然是有些牽強附會,不合道理,有孛于易學之博大精深的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涵義。
二、部首偏旁五行界定法 漢字中帶木旁草頭的字屬木,帶金旁、玉旁的字屬金,帶火帶日的字屬火,帶土帶山的字屬土,此方法主要是以漢字的部首偏旁來界定漢字的五行,符合易學五行意義,但還是單薄了一些,因為易學之所以博大精深,她是幾千年來,人們通過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的經驗總結,這一規律,不是用一個簡單的單一的方法能夠解釋得通的,易學的深刻涵義就在于此。 缺點:按此法,不帶這些偏旁的字就很難確定其五行,比如:大、多、少、天、母、見、長、直、方、玄、天、耳等,看來此法局限性也很強,只適合那些偏旁部首性強的字。
三、音韻五行界定法 就是根據漢字讀音劃分的音韻五行。 缺點:極少有人使用。
四、字意結合部首偏旁五行界定法 比如“李”字,有的電腦軟件測得五行是金,有的軟件測得卻是木,有的軟件測得卻是水。電腦軟件所測漢字五行有一個通病,就是不論什么字只有一個五行,那么我們用漢字的字意來分析“李”字的五行:“李”字其上為“木”其本身意義也為“李子樹”還是木,由此確定“李”子的主五行為“木”,“李”字的下半部為子,子為子水,由此界定“李”子的次五行為“水”,因此,最后界定“李”字五行為木水;又如“淡”字,“淡”字是偏旁部道五行很強的一個字,一個三點水,兩個火,如果用偏旁部首五行漢來界定這個漢字其“淡”字是水字旁,五行為水,這個字用這種方法是有一定的道理
目前來講,對于一個漢字的判斷,往往是從字義、字形、音律、數理上來判斷五行。那么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是否要一一從這幾個角度來判斷一個字的屬性呢?當然不可能這么麻煩。區分出一個字的五行,一般 都是從字義和字形上出發,便很符合了。而一般拿到一個字,我們都首先是從字義上來看它是什么屬性,只有當不能完全判斷的時候,再來看字形是怎樣的,再最后做出判斷。
以字義判斷漢字五行
萬物都有所寓意,正因為這些象征意義,才具有代表性。而五行屬性往往也是暗含其中。例如“河,江”這兩個字,從字意上講,人們都知曉與水有關。顯而易見這兩個字五行屬水了。
再來看“山,巖”這兩個字,與山有關,會是怎樣的五行屬性呢?從字意而斷,山也即為土。所以這兩個字五行屬土。
但有的字卻不似這么簡單,往往不能一眼看出來,而且有的字從字義上看五行屬性似乎有兩種,例如“霖“這個字,有人傾向與屬水,有人說屬木。這就要看具體用于名字中的關聯信息了。
從字形上看字的屬性
當從字義上不能完全判斷的時候,字形就是另外一個角度了。也就是看這個字的形體結構,偏旁部首是由什么構成的。有的字在字形上就包含了金,或木,或水,或土這樣的信息。便如鑒別的“鑒”字。從字義上, 我們很難把這個字與什么聯想在一起,看不出其五行屬性。但是從結構上卻可以看出,字形上看上下結構,下方為“金”字。因五行屬金。
漢字五行正確的區分方法,不外乎以下三種:
一、按漢字部首偏旁來區分其五行屬性
漢字中帶木旁草頭的字屬木;帶金旁、玉旁的字屬金,帶火帶日的字屬火,帶土帶山的字屬土,此方法主要是以漢字的部首偏旁來界定漢字的五行。
不帶這些偏旁的字又是什么五行呢,難道沒有五行嗎?比如大
多少天母見長
直方玄天耳,故此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適合某些帶偏旁部首的漢字,只能解決一部分漢字的五行屬性問題,而不能解決全部問題。
二、按漢字的音韻來區分其五行屬性
根據漢字讀音劃分的音韻五行,這種方法十分復雜,古代雖有人研究過,但現已基本失傳,因很難掌握而不便使用。
三、按漢字的內涵意義來區分其五行屬性
有的漢字帶金木水火土偏旁部首,比較容易區分,但還有很多漢字不帶這些偏旁部首,那就必須從其漢字的內涵意義上來進行區分。
比如“李”字,有的軟件測的五行是金,有的軟件測的卻是木,有的軟件測的卻是水。軟件所測漢字五行有一個通病,就是不論是什么字只是一個五行,那么我們用漢字的字意來分析“李”字的五行,“李”字為一個大姓,當然沒有人用姓氏來界定五行,只有用“李”字的字意來界定了,“李”字其上為“木”,其本身意義也為“李子樹”,所以還是木,由此確定“李”字的主五行為木,其下半部為子,子為子水,由此界定“李”字的次五行為水”,最后界定“李”字的五行為“木水”兩種屬性。
由此可知,如果把以上第一種根據部首偏旁來區分,和第三種根據字意來區分結合起來,大部分的漢字五行屬性問題,便能夠迎刃而解了。
這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有很多漢字,不但不一定只有一種五行屬性,有的兼具兩種或兩種以上,有的漢字同時兼具兩種完全不同的五行屬性,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如何區分呢?如果一個漢字兼具水木兩種屬性,因為水木是相生的,我們可以把它區分為“水木”,但當一個漢字,既有水又有火時,是以火論,還是以水論呢?總不能把它區分為“水火”吧?
比如這個“淡”字,“淡”字是偏旁部首五行很強的一個字,一個三點水,兩個火,如果用偏旁部首五行方法來區分,在字典中,“淡”字是水字旁,屬水部,其五行為水,因而可以區分其屬水。如果再用字意法來界定一下,
“淡”字雖說是水火并存之字,而且是一個水,兩個火,字本身火多于水,然而字意卻是以水為主,因為淡字的作用淡水,沒有說是淡火的,主要作用還是來描述水,用水來淡化某種東西,使其由強變為弱,故用水來抑制火,這就為淡,由此可見“淡”字的主五行為水,次五行為火,因為是水抑制減弱了火,因此淡字的五行是有火的,最后區分該“淡”字的五行是水強火弱的的一個漢字,或者可以把它當成水來使用。
像這種“水火不容”的漢字還有很多,區分起來也是遵循以上原則。
一、最為流行的漢字五行界定法
漢字筆畫數理三才五行:三才:即天才,人才,地才,它們分別是天格,人格,地格數字的個位數,天地人三才數理共計十個數,如果個位數是0,則按10計算,以數理來畫分五行。五行之間的關系是:木、火、土、金、水、相臨相生,相隔相克。這樣根據數理與五行之間的內在聯系,推算出來的配置關系即為三才配置。 1、2為木, 3、4為火, 5、6為土,7、8為金, 9、10為水 缺點:漢字筆畫數理五行只是在一味的查數,忽略了漢字本身的意義,如果照這樣下去木為4畫 土3畫 依這樣的理論木的五行就是火了 土的五行也成火了,指鹿為馬。此法多為起改名軟件所采用,結果鬧出來很多不通之處。
二、漢字部首偏旁五行
漢字中帶木旁草頭的字屬木;帶金旁、玉旁的字屬金,帶火帶日的字屬火,帶土帶山的字屬土,此方法主要是以漢字的部道偏旁來界定漢字的五行。 缺點:按此說法,不帶這些偏旁的字又是什么五行呢,難道沒有五行嗎?比如大 多 少 天 母 見 長 直 方 玄 天 耳,此法局限性太強,只適合某些偏旁性強的字。
【注:僅供娛樂參考】
如何來界定一個漢字的五行
根據易學原理,漢字也存在(金、木、水、火、土)五行屬性,漢字五行的作用主要是用來起改名字(人名或企業名稱),通常人們大都是在分析了命主的生辰八字喜用神以及經營項目之后,根據其八字喜用神,再在起名字的時候用漢字來糾偏補缺,盡可能地達到滿意。所以,起名字時正確確定一個字的五行是最基本的前提。那么,如何來界定一個漢字的五行呢?,
一、數字五行界定法
目前比較流行“五格數理”起名法(五格計數姓名學),這一方法是日本的熊崎健翁先生在上世紀初創立的,也就是說姓名學中的數理用五行屬于東洋傳來的。其數理五行是:
1、2為木,3、4為火,5、6為土,7、8為金,9、10為水。
有一些人認為只要是上述筆畫數字的漢字就誤認為是某一字的五行,一味的查數,忽略了漢字本身的真正含義,例如:土為3畫、木為4畫,依這樣的邏輯簡單地推算,“木”和“土”的五行就變成為“火”了……,很顯然熊崎健翁先生是不會犯如此低級錯誤的。中國如此多的漢字就用這樣極其簡單的邏輯來推算套用五行,顯然是有些牽強附會,不合道理,有孛于易學之博大精深的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涵義,更不會是熊崎健翁先生的本意。其實,創立“五格計數姓名學”這一方法的日本熊崎健翁先生,也是根據中國易學易理推理而來的,他運用在這里的數字本意在于其運用“五格數理”計算出來以后的名字的總體“五格計數”即:天格、地格、人格、外格、總格的數字五行,也就是說“五格計數”的“五行”與漢字本身的“五行”是各為其用的、并不是矛盾的,并不是在用數字來直接確定漢字本身的五行的。總之,一句話就是“五格計數”的“五行”與漢字本身的“五行”必須正確合理地結合運用才能夠起出合格的名字來。
[注:我國傳統風水學數理用五行為:1為水、2為火、3為木、4為金、5為土、6為水、7為火、8為木、9為金、10為土;即:1、6為水,2、7為火,3、8為木,4、9為金,5、0為土]
二、部首偏旁五行界定法
漢字中帶木旁草頭的字屬木,帶金旁、玉旁的字屬金,帶火帶日的字屬火,帶土帶山的字屬土,此方法主要是以漢字的部首偏旁來界定漢字的五行,符合易學五行意義,但還是單薄了一些,因為易學之所以博大精深,她是幾千年來,人們通過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的經驗總結,這一規律,不是用一個簡單的單一的方法能夠解釋的通的,易學的深刻涵義就在于此。
缺點:按此法,不帶這些偏旁的字就很難確定其五行,比如:大、多、少、天、母、見、長、直、方、玄、天、耳等,看來此法局限性也很強,只適合那些偏旁部首性強的字。
三、音韻五行界定法
就是根據漢字讀音劃分的音韻五行。
缺點:極少有人使用。
四、字意結合部首偏旁五行界定法
比如“李”字,有的電腦軟件測得五行是金,有的軟件測得卻是木,有的軟件測得卻是水。電腦軟件所測漢字五行有一個通病,就是不論什么字只有一個五行,那么我們用漢字的字意來分析“李”字的五行:“李”字其上為“木”其本身意義也為“李子樹”還是木,由此確定“李”子的主五行為“木”,“李”字的下半部為子,子為子水,由此界定“李”子的次五行為“水”,因此,最后界定“李”字五行為木水;又如“淡”字,“淡”字是偏旁部道五行很強的一個字,一個三點水,兩個火,如果用偏旁部首五行漢來界定這個漢字其“淡”字是水字旁,五行為水,這個字用這種方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用字意法來界定“淡”字的五行,“淡”字雖說是水火之字,而且是一個水,兩個火,字本身火大于水,然而字意卻是以水為主,因為我們知道淡字通常大家都理解為淡水,沒有說是淡火的,主要作用還是來描述水,“淡化”即由強變“弱”,即為淡,由此可見“淡”字的主五行為水,次五行即為火,因為是水減弱了火產生的淡,淡字的五行是有火的,因此,最后界定“淡”字的五行是水火。類似五行不容的字有很多,可見,起改名字用漢字的五行來補救八字的五行不是很容易的事情。由此可見,根據漢字的字意結合部首偏旁來界定漢字的五行,相對合理。
五、字意五行有強弱之分
字意五行有強弱之分,如:江,河、湖、海、洋這幾個字的主五行都為水,但是有強弱之分、大小之分。這點大家要弄清楚了,不要聽說八字缺水就一味的補水,還要看水的大小,你的命局適不適合等等。
通過以上分析,似乎漢字五行太難確定了,那么我們應該怎樣來更為合理的來界定一個漢字的五行呢?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做事尋根的道理,從事物的最根本點上來分析,多數漢字,尤其是姓名常用字都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偏旁部首組成,這就表明一個多部首的漢字不可能是由一種五行來決定的,最終如何來確定一個字的五行,關鍵是要根據字意,因為漢字的音形意在前,五行是在后的,用字的音形來分定五行目前基本上沒有人來用,因為準則性很難把握,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據漢字的字意結合部首偏旁來界定一個漢字的主五行或次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