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60年
萬年歷是沒有循環的,60年一循環那是干支記年的年的部分,農歷的規律很復雜,不存在循環這么一說。只能說有一個大約的相似部分。就是一定年份之內,會偶爾出現部分的日歷相同。記得是“部分”,過了這部分,下部分不會重復的,也就是不會構成周期。
我空間有一些代碼,可以看出來不存在周期之說。因為農歷部分是 以“天象”定日歷的。
大概【現行農歷為紫金歷】就是:
年長是:太陽黃經270度至下一個太陽黃經270度【以冬至所在的朔望月為子月十一月】;
月長是:日月黃經差0度至下一個日月黃經差0度【合朔時刻所在的之日為 初一 】;
日長是:太陽下中天(180度)至一個太陽下中天(180);
節(氣)月(中國太陽十二宮)長:從太陽黃經315度起每隔黃經30度為一個節月,共12個節月(中國太陽十二宮),用60干支表示;
月球繞著地球轉,地球又繞著太陽轉,太陽呢?繞著銀河系轉,從而導致的日月合朔的時間,基本不可能存在周期。
萬年歷的計算是要用到很多天文參數的,就連日出日落的時刻都沒有一個周期呢,不信你吧我空間的代碼復制算一下就知道了。。
你看這上面的在結合西歷,構成的萬年歷,會在萬年之內會有周期的可能么?
農歷沒有多少年一輪回的說法,即農歷沒有循環。
萬年歷是沒有循環的,60年一循環那是干支紀年的年的部分,農歷的規律很復雜,不存在循環這么一說,但是有一個大約的相似部分。一定年份之內,會偶爾出現部分的日歷相同。過了這部分,下部分不會重復,不會構成周期。因為農歷部分是以“天象”定日歷的,因此不存在周期之說。
使用的農歷(又叫夏歷)的特點是:既重視月相盈虧的變化,又照顧寒暑時令。它規定大月30日,小月29日,因為月相變化一周的時間(天文學上叫做一個朔望月)是29.5306日。為了糾正這個誤差,所以規定每三年中加一個閏月,五年中加兩個閏月,十九年中共有七個閏月,以求年月的結合。
望采納,謝謝
一甲子,即60年,是根據天干地支來的。天干10位,地支12位,它們的最小公倍數是60。每一個天干配一個地支是一年,所有的天干配完所有的地支是60年,所以60年是一個輪回。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任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己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19年,至少農歷是這樣的,19年之后的春節和今年的春節是一模一樣的,看看手機的日歷就知道了
萬年歷是沒有循環的,60年一循環那是干支記年的年的部分,農歷的規律很復雜,不存在循環這么一說。只能說有一個大約的相似部分。就是一定年份之內,會偶爾出現部分的日歷相同。記得是“部分”,過了這部分,下部分不會重復的,也就是不會構成周期。
我空間有一些代碼,可以看出來不存在周期之說。因為農歷部分是 以“天象”定日歷的。
大概【現行農歷為紫金歷】就是:
年長是:太陽黃經270度至下一個太陽黃經270度【以冬至所在的朔望月為子月十一月】;
月長是:日月黃經差0度至下一個日月黃經差0度【合朔時刻所在的之日為 初一 】;
日長是:太陽下中天(180度)至一個太陽下中天(180);
節(氣)月(中國太陽十二宮)長:從太陽黃經315度起每隔黃經30度為一個節月,共12個節月(中國太陽十二宮),用60干支表示;
月球繞著地球轉,地球又繞著太陽轉,太陽呢?繞著銀河系轉,從而導致的日月合朔的時間,基本不可能存在周期。
萬年歷的計算是要用到很多天文參數的,就連日出日落的時刻都沒有一個周期呢,不信你吧我空間的代碼復制算一下就知道了。。
你看這上面的在結合西歷,構成的萬年歷,會在萬年之內會有周期的可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