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在中國古代又名:歲星或太歲。五行金、水、木、火、土。你說的五大行星應該是金星、水星、木星、火星和土星吧?然而:金星在中國古代又名:長庚、啟明、太白或太白金星。水星在中國古代又名:辰星或昏星。木星在中國古代又名:歲星或太歲。火星在中國古代又名:熒惑星。土星在中國古代有名:鎮星或填星(此處填通鎮)。
在中國古代的戰國時期,曾經使用木星,也就是歲星,在星空中移動的位置來紀年。木星在星空中沿著黃道移動,每11.9年跑一圈兒,我們把黃道分成12段,它每一年都會來到新的一段黃道上,這樣就能區分出不同的年份,這就是古代的“歲星紀年法”。
還有人認為木星不是太歲,木星是歲星,太歲是古人想象出來的,與木星運行周期相同,方向相反的虛擬天體,一個為表,一個為里。古人由木星的位置,推斷出太歲的位置,再由太歲的位置,確定當時干支。后來由于這一套系統誤差太大,慢慢就不用了。
綜上所述:
1.指木星。一個木星年等于12個地球年,而12剛好跟中國傳統歷法中地支的數量相同,于是會有關于木星運行狀態和歷法還有人的運氣的一種說法;
2.指年。這個就是你問的問題,“犯太歲”一般指的就是年。太歲一般以天干地支組合的形式來表示,比如辛亥、庚子等。太歲在玄學里面的地位相當重要,如果人的流年與太歲相順合,人在這一年就會很平順;如果相對立或者其他沖突形式的話,人這一年就會走得很悖。“犯太歲”一般代表與太歲相沖突的多種形式,不是專業搞玄學的一般就只知道“犯”太歲就行啦。當然,不知道的話好像也沒啥的。
在太歲頭上動土”是中國的一句老話,它表明一種文化忌諱。過去人們認為,不信這種忌諱、真的會招致災禍。唐代《酉陽雜俎》一書記載:有個叫王豐的人,“于太歲頭上掘坑,見一肉塊,大如牛,蠕蠕而動,遂填,其肉隨填而長。豐懼,棄之。經宿,長塞于庭。豐兄弟奴婢數日內悉暴卒,唯一女存焉。”《廣異記》中也說:晃良貞不怕鬼怪,每年者要在“太歲”頭上挖土。有一次挖出肉塊,用鞭子打了幾百下,扔到大路上了。當夜有人看見有些神人騎馬坐車來慰問那肉塊,并問:“太歲兄,你為什么受他辱打而不報仇呢?”回答是:那人血氣方剛,我也沒辦法。天明后“太歲”就不見了。
太歲星君又稱太歲,太歲就是天上的木星,因為木星每十二個月運行一次,所以古代中國人民稱木星為歲星或太歲,它既是星辰,也是中國民間奉祀的神祇之一。
十萬個冷知識
是的,必須去送,我們好好的執行一下吧
化解太歲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麻煩也不是那么神秘。你可以在正月十五之前去“慈恩寺”請一道《太歲符》大約10塊錢。填寫上你的名字,生日時辰,然后帶在身上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