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記得他在笑。
紂王是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名受,號帝辛,后世人稱殷紂王,大名叫子辛。姓子名辛。登基后就叫帝辛。因為太殘暴了,人們給他起個外號叫紂。紂王并不是正式的帝號,是后人硬加在他頭上的惡謚,意思是殘又損善。他正確的名稱應該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
商紂王繼位之后,很快就露出荒淫殘暴的本性。據《史記》記載,紂王嗜好飲酒作樂,寵愛女人,尤其是妲己。為了盡情享樂,紂王將皇宮鹿臺錢庫的錢堆得滿滿的,將糧庫的糧食也裝得滿滿的。他派人四處搜尋狗馬和新奇的玩物,還擴建沙丘的園林樓臺,捕捉大量野獸飛鳥,放置其中。
他招來大批樂工,集聚于沙丘,“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為讓妲己高興,紂王命樂師“涓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
紂王
暴淫紂王的真相
商紂王的寵妃妲己心性狠毒,乖戾無常,茍于言笑。紂王為討她的歡心,想了許多主意,都未能看到妲己的一點笑容。一天,無意中紂王看到一只螞蟻爬到燒熱的銅斗上,細小的蟻足立刻就被燙傷,不再繼續爬行,掉在地上不停翻滾、掙扎。紂王看著,覺得十分好玩,心想如果是人被火烙,那痛苦難耐的樣子一定更有趣。
于是,紂王命人用銅制作一種方格子,下面置炭火燒熱,將銅格子燒的通紅,再讓被判有罪的囚犯赤著腳在銅格子上走。囚犯疼得慘叫不已,有的從銅格子上摔倒,活活燙死。妲己在一旁觀看,見囚犯如此驚恐痛苦的樣子,終于露出了笑容。紂王大喜過望,經常上演用銅格子烙人的場面,以博得妲己歡笑。至此,一種最殘忍的酷刑“炮烙”發明出來。它竟是以博得寵妃妲己一笑,而以無數人的慘絕遭遇和生命為代價。
紂王的荒淫無度和殘暴自然引起朝中大臣的不安,但是對于紂王的淫威,誰都不敢勸解。王子比干見紂王暴虐無道,覺得作為臣子應該盡到輔佐君王的責任,于是直言進諫,數落紂王無行。這讓紂王惱羞成怒,不無嘲諷地說:“我聽說圣人之心必有七個孔竅,不知你的心是不是也這樣?”于是,命令武士將比干擒住,剖開胸膛挖出心臟察看。另一種酷刑“剖腹”成為紂王的又一“發明”,而且,紂王為了取樂,還將已經懷孕的婦女抓來,剖腹察看懷的胎兒是男是女。
可以說,商紂王的心理已經完全變態,所作所為完全超出正常人的思維。權欲使他利令智昏,想怎樣就怎樣,毫無人性可言。
俗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商紂王的結局就是最好的證明。由于他驕奢淫逸,不肯聽從旁人的勸說,對與自己政見不一的臣子動輒使用酷刑,令一些大臣或逃亡,或投奔周人,自然徹底失去民心。他的倒行逆施,斷送了八百年商朝江山。
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揮師東進,諸侯紛紛響應,討伐紂王的大軍渡過黃河,逼近商朝國都郊外的牧野。雙方剛一交戰,紂王的軍隊紛紛倒戈,回頭猛攻紂王。紂王逃回商都,來到他平日聚斂財富之處的鹿臺登上摘星樓,對奴婢們說道:“朕悔不聽群臣之言,誤被讒奸所惑,今兵連禍結莫可救解。------辱莫甚焉------不若自焚,反為干凈。”
說罷,將珍寶抱在懷里,命人架柴點火。紂王坐在樓上,見下面火光四起,烈焰沖天,長嘆道:“今日自焚,死不足惜,只是何面目于九泉之下見先王!”
這是妲己死后紂王跟女媧的對話
紂王(馬景濤)
女媧(參照<無極>里滿神的表情及語氣)
女媧:久違了 你這只人形巨獸
張牙舞爪 眾星捧月的尊容
已經過去了
終于也讓你嘗到了
倉皇逃竄的滋味吧
紂王馬:久違了 我對你的愛
早已塵封在前世的夢里
我血液里流淌著命運的魔咒
沒有人可以破解
我會用我的命終結殺戮
我身上的每一滴血
將洗凈我邪惡的靈魂
和猙獰的面容
但我不會認命
雖然這就是我的命
女媧:你因為我的打擊 而一蹶不振
非但不思悔改 反而變本加厲
一意孤行
這是你的命
也是我的錯
你走入了極端
在放蕩中變壞
在驕淫中變態
這就是你對愛的錯誤的讀解
紂王馬:你有什么資格來指責孤
我說過
或許這也是你內心同樣的壓抑
你看到了人心潛藏的罪惡
但你永遠看不清凡人的痛苦
妲己是人是狐
她最終都要歸于塵土
消失凡間
我心痛欲裂
但這不是我要的答案
你是天上的神 高高在上
你用愛情來意寓世人
來取笑凡人
我們本應是一體
只要消除彼此心中的隔閡
但你從未真正聆聽過
我內心哭喊般的企求
女媧:我看到你落淚了
可萬物蒼生在你眼中
卻命如草芥 死不足惜
你讓我感到恐怖
又讓我覺得你可憐
(女媧伸手去擦紂王左眼角流下的一滴淚,紂王甩開女媧手)
紂王馬(閉眼表情復雜的說):
是你讓我墮落
是你喚醒我(睜開眼)靈魂深處難以啟齒的欲望
現在的一無所有是我的下場
但絕不是殷商的結局
(紂王發飆)
你是惡魔的附身
你的聲音是來自地獄的喪鐘
(紂王發飆高潮,大笑三聲,女媧變成云在天上凝視紂王)
紂王是暴君
不可能呀!伏羲那么睿智,紂王那么無道,怎么可能是轉世呢?“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在《封神榜》中,商朝的滅亡皆因紂王好 色,作詩褻 瀆女媧娘娘。換言之,其實詩本無錯,錯在作詩人,倘若紂王擁有與女媧平等的地位,也許能成為一段佳話,但顯然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