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在遠古被稱為貔貅,這是有歷史記載的,詩經、莊子、尚書、本草綱目都有記載,最出名的莫過于司馬遷《史記 五帝本紀》的記載了,司馬相如作《上林賦》也有描述,都曾提過大熊貓貔貅這一古稱。至于五大瑞獸之一的貔貅,是根據大熊貓的原型展開想象造就的,已經不是一回事了,就像鳳凰的原型是長雉雞道理一樣。
各朝代大熊貓的名稱不斷變化,考證出來的有幾十個,抄幾個有權威的吧。
司馬遷在《史記·五帝記》中記載,遠在4000年前,有一個部落的首領叫黃帝,他利用馴養的虎、豹、熊、貔貅(大熊貓)等猛獸助戰,在阪泉(今河南逐鹿縣)打敗了另一個部落首領炎帝。
3000多年前的西周初年匯編的《尚書》和《詩經》,記述了貔貅皮(大熊貓皮)是皇帝進貢的珍品。貔像虎豹一樣威武,把古代的勇士比喻為貔一樣的威武英勇,以至軍隊打著“貔”、“貅”的旗號,象征著戰無不勝。
春秋戰國時代(2700年以前)的《山海經》中記敘,它很像熊,毛色黑白,產于邛崍山嚴道縣(今四川滎經縣),并說它食銅鐵,故稱食鐵獸。
漢代(2000年前)文學家司馬相如在《上林賦》中記敘,漢武帝時上林苑(今西安市西周至縣、戶縣界)方圓200里,放養很多禽獸,供皇帝狩獵,而貘(大熊貓)列為前茅。
西晉時(1700年前)稱大熊貓為騶虞,因為它只吃竹子,不傷害獵食其他動物,是一種能與友鄰和平共處的“義獸”,故在當時把大熊貓當作和平友好的象征。當兩軍交戰,殺的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時,只要有一方舉起“騶虞”旗,戰斗會嘎然而之,因為戰爭規則:凡使用“騶虞”旗,表示要求和平友好,停止沖突。
據日本《皇家年鑒》記載,公元658年10月22日,唐朝女皇武則天將一對活體白熊(大熊貓)和70張皮作為國禮,送給日本天武天皇。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幽室靜養,感覺冷風颼颼,膚寒頭疼,有人送給他一個畫了大熊貓的屏風,果然有避風祛邪,驅鬼神,保吉祥的奇效。白居易十分欣喜,在屏上賦詩《貔屏贊》,詩人借大熊貓需要一個和平安靜的環境才能生存,抒發他不滿戰爭給人民帶來的不幸和饑荒。
明朝李時珍(1518-1593)所著的《本草綱目》,記述了貘皮可作睡墊可防寒濕,驅瘟疫避邪氣;作為膏藥,能穿透肌膚防治腫瘤;尿加水飲,可溶解誤食入人體內的金屬雜物。
從有文字記載以來的古籍和地方志中可以看到,自古以來,大熊貓就是神秘的傳奇式的異獸,十分珍惜。還可以確認,大熊貓曾廣泛分布于中國華北地區的河南,西北地區的陜西、長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華南地區的福建,以及西南地區的云南、貴州和四川盆地的周邊山區等地。
1986年屬虎之人,如果根據五行生克原理來定財位,如子為陽水,我克者為火,火為財,陽水克陽火午,為偏財,陽水克陰火巳為正財,按此原理規律依次類推。另可以按桃花位定財位,自己的桃花為妻財,可以認為是財位。屬虎人的財位是東南方、西北方、東北方、西南方和東方。因為寅虎為木,木克土為財,寅克辰、戌、丑、未,所以東南方、西北方、東北方、西南方為財位。
您說的是74年虎能佩戴黃金嗎?不能。
人們普遍認為黃金可以招財、旺財,但對于屬虎人來說,最好不要佩戴黃金。一是因為命格相克,二是因為屬相不和。在十二生肖中,虎五行是木,而黃金的五行是金。五行相生相克,金恰好是克木。
如果生肖虎佩戴黃金,絕對會因為金克木的影響,而造成運勢下滑。生肖虎的脾氣急躁,很容易沖動,而且太過重情重義。這樣的性格最好以柔克之為主。但黃金同樣是很剛烈的東西,早在民間就有傳言說金不外露。如果生肖虎佩戴黃金,那就是黃金外漏。會導致生肖虎的財運受損。
屬相虎可以佩戴水晶(藍水晶、黑水晶最佳)、綠瑪瑙、虎眼石等飾品。
好名字,很重要,高人起,要記牢,請Q我,好好好!
年前是謝太歲,拜太歲是在年后正月初九,俗稱度關。
寧波蛟龍寺有此法會,需要可聯系我,代為聯系寺院!
要相信科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