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含義 所謂五行,有兩層含義,一是指物質的五種基本形態;二是指流行于天地萬物之間的五種基本能量,古人叫做氣。五行學說認為,物質有五種基本形態,即金木土水火。金態表示物質為缺乏彈性和韌性的最堅固形態,其能量表現具有強冷、穩重、肅殺、禁止和收斂等特性,名為從革,又叫禁。木態表示物質為有一定彈性和韌性的次堅固形態,其能量表現具有溫和、生發、條達等特性,名為曲直,又叫觸。土態表示物質為容易變形的最次堅固形態,其能量表現具有含容、蘊藏、封閉、吐發和長養化育等特性,名為稼穡,又叫吐。水態表示物質為液態,其能量表現具有虛寒、應變、漫衍、濡養、流動和下達等特性,名為潤下,又叫演。 火態表示物質為氣態,其能量表現具有猛烈、散發、向上、向外、熱動、光亮和氣化等特性,名為炎上,又叫化。五行是陰陽的進一步分化,是陰陽的進一步表達。金為少陰之氣,木為少陽之氣,水為太陰之氣,火為太陽之氣,土為陰陽雜氣。 陰陽是對萬物最簡單的分類,五行則是進一步的分類,再分下去還有干支、十神、八卦等。五行可以代表諸多義象,記住了陰陽五行的特性,然后按各自的特性去歸類天下萬物。比如塑料、橡膠,屬于五行的那一類呢?論其堅硬度不如金屬,論其可塑性又大于木類,既不是水一類的不定型物品,也不是火一類的光熱電磁性物品,那么它必然屬于土類物品。只有充分掌握了陰陽五行的特性,才能對事物進行準確的分類。 五行分別代表什么 金代表錢幣、金礦、銀礦、銅礦、鐵礦、錫礦、石礦、玉礦、鐵路、鐵塔、鐵橋、石塔、石橋、石頭、鐵器、石器、五金、冷兵器、汽車、兵艦、飛機、大炮、槍支、銀行、儲蓄所、錢莊、金銀首飾、鐘鼓、樂器、水晶、羽毛制品,骨骼、牙齒、肺、鼻、聲音、鈣質、大腸,以及金融業、證卷業、軍警業、武術業、保安業、金屬業、屠宰業、稅收業、珠寶業、外科醫療業、兵器制造業、羽毛制品業、樂器制品業、車船飛機制造銷售業等等。 木代表木材、森林、樹木、花草、木棍、木桌、木椅、木床、木手杖、竹子、竹木制品、果園、菜園、茶園、花園、棉花、布匹、衣物、纖維品、絲織品、香料、毛筆、書、紙、肝膽、神經、眼睛、筋肌、毛發、四肢,以及、文教、園藝、紡織業、絲織業、造紙業、出版業、中藥材業、裝潢業、衣物制作銷售業、木類工藝品制作銷售業、香料制作銷售業、林業和風紀監察業等等。 水代表海洋、江河、湖泊、水渠、水塘、水井、水溝、泉水、飲用水、茶水、飲料、清潔劑、墨水、血液、尿液、腎臟、膀胱、尿道、子宮、月經、耳朵、酒、醋、乳、酒店、茶樓、廁所、供水公司、偵探、導游、推銷員、浪子、以及漁業、水利業、水庫管理業、清潔業、運輸業、旅游業、航海業、潛水業、打撈業、消防業、洗車業、洗腳洗澡業、冷藏業,飲料制作銷售業、酒醋制作銷售業、乳品加工銷售業、賣淫業等等。 火代表太陽、陽光、眼睛、心臟、血脈、小腸、舌頭、煤炭、焦炭、木炭、石油、汽油、液化氣、天然氣、沼氣、電氣、煤氣、核能源、光熱能源、電燈、電視、電話、手機、打火機、電腦、傳真機、影印機、攝像機、復印機、電爐、微波爐、電暖器、磁療器、電療器、烤箱、電影、電池、電廠、鞭炮、炸藥、旗幟、禮服、城門、照相機、眼鏡、玻璃,以及宣傳業、廣告業、電力業、電信業、電視業、電腦業、石油業、冶煉業、焊割業、烹飪業、燒烤業、心里咨詢業等等。
五行分別代表:水(代表潤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收斂)、木(代表伸展)、土(代表中和)。
五行是中國古代道教哲學的一種系統觀,廣泛用于中醫、堪輿、命理、相術和占卜等方面。中國古代哲學家用五行理論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關系。它強調整體,旨在描述事物的運動形式以及轉化關系。陰陽是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五行是原始的系統論。
擴展資料:
五行學說的應用
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獨創的,它光輝的哲學思想,對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有極重大的促進作用。五行學說的實質,認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最基本物特性條件構成的,自然界各種事物和現象的發展、變化,都是這五種不同的條件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
中國古代人民,上觀天文,下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根據太陽、月球對地球來回寒熱一年十二月周期運動變化的交互作用,總結了一整套適合我國農業生產發展的干支紀年紀月歷法,并發展成為融入五行生克學在內,影響至現,在的“干支紀年月五行生克歷法”。
木,具有生發,條達的特性,屬東方。火,具有炎熱,向上的特性,屬南方。土,具有長養、化育的特性,屬中央。金,具有清靜、收殺的特性,屬西方。水,具有寒冷、向下的特性,屬北方。
五行學說采用取象比類的方法,將世上萬事萬物樸素地分為五類,在五行屬性的基礎上,運用生克制化的關系,來說明和解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和變化。像陰陽一樣,五行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克的規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五行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元素的運行、變化)。我國古代思想家企圖用這五種物質來說明世界萬物的起源。中醫用五行來說明生理病理上的種種現象。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克來推算人的命運。
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多用于哲學、中醫學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認為大自然由五種要素所構成,隨著這五個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產生變化,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不已。
五行觀念的萌生稍晚于陰陽,作為五行的基本內容,金、木、水、火、土則早就被人們認識到了。五行最初專指五星(水星、火星、金星、木星、土星)的運行,至戰國時代,著名陰陽家鄒衍把地上的金、木、水、火、土這五種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依照天上星象的五行運動,建立了五行學說,借以說明自然界多種事物之間更為復雜的關系。并將其與陰陽學說結合起來,論述自然界事物的產生及運動規律,從而形成了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源頭。
古代醫家把陰陽學說用于醫學的同時,也引入了五行學說,用以解釋臟腑的生理功能和相互關系,以及人與自然界之間的復雜關系。五行學說認為,世界上任何事物均可根據其特性歸屬于五行,每一類事物之間和事物內部亦具有與五行運動相適應的規律。
這是中醫里的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分別對應人的五臟,肝,心,脾,肺,腎。這五行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而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對應的人的五臟也是相生相克的,維持著一個微妙的平衡。這五行不能弱一強四,也不能強一弱四,,其中的一個臟器受損其他的四個臟腑就會受到影響,。所以我們的日常保健就是從這五個臟器入手,維持他們的平衡。這樣子人體才不會得病。這就是所謂的上醫治未病,中醫治小病,下醫治大病。中醫養生講的是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等有了病再去治,如果有了病再治,就是生死參半了。花錢費力。但是現在的人們都不接受這種觀點。老是認為自己沒病,不用去保養,但是病可不象以前說的病來如山倒,這只是一個表象,其實病是一點點的積累起來的到了一定的程度人體的免疫力抗不住了就會發病。這個時候就晚了。
存在于我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多用于哲學、中醫學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認為大自然都是由著五行構成的,隨著五行的興衰,大自然發生變化,從而使宇宙萬物循環,影響人的命運,是由于我國古代對于世界的認識不足而成的。如果說陰陽是一種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則五行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