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羅,是梵文音譯,漢譯佛經中還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等。意譯為非天、非同類、不端正、不酒神。它們是佛國六道眾之一,天部神之一。說它是天神,卻沒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處。說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說它是人,雖有人的七情六欲,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惡性。因此,它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界于神、鬼、人之間的怪物。
佛經中經常講到“修羅”。其從六道輪回之中就有了“修羅道”。
六道為一人道,二天道,三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阿修羅道。人道和天道為善道,修羅本性善良,也是善道之一,但因其常常帶有嗔恨之心,執著爭斗之意志,終非真正的善類。男修羅于各道中,常常興風做浪,好勇斗狠,于諸天中,不時攻打天王,以謀奪位。
六道輪回都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五陰盛苦。如此,六道輪回可以說苦多于樂,所以人生是苦海也。依解脫道論來說:“戒定慧,是解脫之道,守戒的人,是威儀的意義,也是行善之本。修定的人,他的心不散亂。而有智慧的人,他可以先知先覺。所謂解脫,就是離開束縛的意思,用戒為初善,定是中善,慧為後善,如此產生禪定力求滅苦,最后才得解脫六道輪回。
佛教中叫人“修行”,脫離六道輪回,就是從“緣”字上下手,不令多生累劫造得惡因變成惡果;而讓多生累劫造得善因,盡快成熟,變成善果。從而離苦得樂,脫離六道輪回。
佛所說“六道輪回”,是“十法界”之中的六個法界,這六個道都有生死輪回。其中“天、修羅、人”是“三善道”,“畜生、餓鬼、地獄”是“三惡道”。
“六道輪回”,其實質就是“因果”的循環、“因果”的相續、“因果”的轉變,即所謂是“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受惡報”,所以,俗話所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真實不虛的。人能夠明白“因果”的道理,明白“因果”的殘酷無情,他就一定會老老實實地修“五戒十善”。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善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癡。
修“上品十善”,死后升“天道”;修“中品十善”,死后生“修羅道”;修“下品十善”,死后仍生人道。這是修善的果報。那么如果造“十惡業”,死后必定墮落“三途”,今生“愚癡”,不明是非,不辨善惡,死后墮落“畜生道”;今生“貪”心重,貪圖五欲(財、色、名、食、睡)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的享受,死后必墮落“餓鬼道”;如果“嗔”心重,喜歡殺生,喜歡傷害人、傷害動物(包括家禽家畜),喜歡仇恨別人,敵視別人,見到不順心的人事物,即起憎恨之心,死后必定墮落“地獄道”。
人在善道享福的時間畢竟短暫,而一旦墮落“惡道”,那真是苦不堪言,求出無期,在惡道中受苦的時間都是用“劫”來計算的,可見受苦的時間有多長。即使經過多生多劫出離惡道生到人間,那也是“貧窮下賤”,這是所造惡業的余報。可見造惡的果報有多么重,多么殘酷!所以佛陀無比慈悲,憐憫罪苦眾生,苦口婆心教導眾生“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希望眾生生善道,不墮惡道受極重的苦報。更希望眾生破迷開悟,脫離六道生死輪回之苦海,生到“四圣”法界,享受“大自在”的安樂境界。佛告訴我們,人最殊勝的歸宿莫過于“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僅一生超脫了六道輪回,而且往生到阿彌陀佛的極樂凈土,一生不退成佛,這是其他法門要修“三大阿僧祗劫”這么長的時間才能修到的果位,所以佛教給我們這個無比殊勝的“難信易行”的凈土法門,希望末法眾生能夠乘彌陀的“四十八宏愿”的愿力,脫離六道輪回,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佛教是至善圓滿的教育,學佛是人生的最高享受。佛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在于讓人明白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明白之后努力修行,最終成佛,再去度化眾生。而佛教我們成佛的最殊勝的捷徑“法門”,就是凈土宗的“念佛”法門。人果能“老實”執持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一定會往生成佛。
“天部”這名詞出于佛經。《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天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以“天”及“龍”為首,所以稱為《天部》。
天部是天眾、龍、夜叉、阿修羅、迦樓羅、乾闥婆、緊那羅、摩呼羅迦八類佛教的護法神。以”天眾”和”龍眾”為首,故稱”天部”。
天眾: "天"就是天神,護法<二十諸天>中的大梵天,帝釋天,四大天王,韋馱天,閻王等即是。帝釋天是眾天神的領袖。
龍眾: 佛經上說有無數龍王,專管興云降雨,眾龍王中有婆竭羅龍最出名,因它的女兒就是后成佛的龍女。
夜叉:佛教謂一種捷疾勇健會傷害人的鬼。雜寶藏經:龍王夫婦及諸眷屬生敬信心,盡受五戒,并夜叉眾亦受五戒。亦作藥叉。
阿修羅: 意思是無端,容貌丑陋之意,阿修羅男的極丑,女的是絕色佳人。阿修羅王常常和帝釋天戰斗,因阿修羅有美女而無美食,而帝釋天有美食而無美女,相互妒忌搶奪,相互爭戰。人們把他們爭戰的戰場叫"修羅場"。
乾闥婆: 意思是香神,又是樂神。本是婆羅門叫崇拜的一群神,是服侍帝釋天的樂神之一,多達六千多位,身上發出濃烈的香氣。
迦樓羅:金鳥神,兩支翅膀張開有336萬里!以龍為食,可除掉毒龍,每天要吃一龍王和五百條小龍,到命終時諸龍吐毒,無法再吃,於是上下翻飛七次,飛到金剛輪山頂上命終。
緊那羅: 是帝釋天的樂神之一,乾闥婆專奏俗樂,而緊那羅專門演奏法樂。
摩呼羅迦: 是大莽神。人身蛇頭。
六道:天道、人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佛家的常用語:三界六道。三界六道的“三界”,是世間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天道包含:四天王天、忉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此六重天,再加上另外的五道,就構成了“三界”中的下界:欲界。稱為下界,是三界之中層次最低的。色界的層次要比欲界高,為中界。無色界層次最高,為上界。
六道輪回都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五陰盛苦。如此,六道輪回可以說苦多于樂,所以人生是苦海也。依解脫道論來說:「戒定慧,是解脫之道,守戒的人,是威儀的意義,也是行善之本。修定的人,他的心不散亂。而有智慧的人,他可以先知先覺。所謂解脫,就是離開束縛的意思,用戒為初善,定是中善,慧為后善,如此產生禪定力求滅苦,最后才得解脫六道輪回。
哥們,以下內容是復制。。。,六道(又名六趣、六凡或六道輪回)是眾生輪回之道途。六道可分為三善道和三惡道。三善道為天、人、阿修羅; 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但阿修羅雖為善道,因德不及天,故曰非天;以其苦道,尚甚于人,故有時被列入三惡道中,合稱為四惡道。佛教相信,任何人若遵守五戒,可得六根整然人身。若在五戒上,再加行十善,即可升到天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