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農村小伙,男,1982年出生于榆林市定邊縣,喜歡寫作記錄生活中的點滴,隨性,感性,知性,喜歡捕捉生活的美景,喜歡攝影,音樂、茶道。現居大沙灣。
按陜北的傳統說法,本命年是個坎兒,本命年的人還找些紅的穿在身上。我自認為是一個從不的人,但是,在這個充滿對傳統文化信仰的地方,我只能按老家的傳統也買了一些關于本命年有關的東西穿著戴著。指著它替我“避避邪”。然而,事實證明,該走的還是會走,該來的也會如期而至。也許,這和本命年并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
歲月就是個神偷,無論你如何逆生長或者保持著與眾不同的童心,它依然可以輕而易舉的從你身邊一件件的帶走,(你的童年、青春,記憶,甚至是伙伴和親人)。而我們所能做的,只有接受。
年輪一次又一次的刷新真切地感受到時光老去的聲音,站在本命年與四十而不惑的街口回頭望望滿目茫然:年少的夢想、多年的努力以及不斷的挫敗勾勒出一條不愿意回眸的心路歷程。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三個本命年,它意味著我從此以后將成為事實上的“大叔”——雖然這個詞曾經離我那么的遙遠。
36年前,我出生在一座大山里農村娃【莊莊灘】。始終記得村子里有溝灣,腦畔、山峁峁、溝咯拉拉、經常放學后拔草、放驢、干農活、耍水、掏拉拉、蒼老么猴等場景。這些場景現在幾乎找不到了,現在農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個生我養我的地方也就成了我回憶小時候可詢證的的紐帶。我多次走在小時候所進過的溝叉叉、山梁梁、山跛跛、去尋找小時候印跡的地方。
那時間我的夢想就是走出這座大山里,好好讀書,為家里爭光,為村里添彩,前兩次本命年的里有太多的第一次,有無數最美好和最瘋狂的記憶,現在做夢似乎有80%以上的場景都是與前兩輪本命年時間段有關的。
聽著那熟悉的旋律盤旋心頭,溫馨的燭光閃爍眼前,今天,臘月十四,告別了我的第三個本命年,感謝我的父母,給予了我生命,含辛茹苦把我養大成人;感謝我的朋友,在我內心最薄弱的時候,帶給我了歡笑;感謝身邊每個相遇相知的人,走進了我的世界。此刻我想說一句:有你們真好。試問自己,人生也不過擁有五六個這樣的日子,看著自己的時光軸,已刻下了兩輪,印記醒目,在年輪上畫上了句號。余生何去何從,無從知曉,只知道過好當下,開心快樂的生活,努力完成自己的的心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此變好。曾經有人問過我,擁有怎樣的生活才算得上是精彩?我說,人嘛,活得開心就好,什么地位,名譽,那只是物質表面的散發,實質內心的平和與安定才是一生不羈的追索。現世中,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活法,而我內心最想要的活法便是平平淡淡,以感恩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當下是這樣,以后還便是如此。
客觀看,第一輪本命年的身體發育變化是最大的,第二輪里則是思想和心理變化最大的。第三輪開始的時候,我已經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無論身體還是頭腦似乎都已經定型。
在第三輪本命年就要過去的此刻,我發現對既往的人生頗多遺憾。但我也依然保有對未來的無限憧憬。我希望在第四輪本命年結束的時候,能再換一種活法。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可能那需要我自己去尋找答案。人生是張單程票,我們回不去了,但我們還可以選擇目的地和旅途中的心境。過去的36年可能我的一切努力都不過是在為獲得選擇的權利和能力,但我更希望的是,當有朝一日我真的有很大選擇余地的時候,自己不要反而不知道要什么了。 就在我敲下這篇文字的時候,時光依然在慢慢的、但又是不可阻擋的向前流淌。第四輪開始了,我已經沒有了可供揮霍的青春,我的精力正在下降,我變得更加成熟和世故,我不太像我曾經想象的未來的樣子。但我也有了更多自由選擇的能力,我有一個圓滿的家庭,我的頭腦開始可以思考稍微復雜一點兒的問題,我還保有一點兒夢想和希望。
2023年,新的一年,新的目標,新的方向!
第一句話
你的責任就是你的方向, 你的經歷就是你的資本, 你的性格就是你的命運。
第二句話
復雜的事情簡單做,你就是專家; 簡單的事情重復做,你就是行家; 重復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贏家。
第三句話
沙子是廢物,水泥也是廢物,但他們混在一起是混凝土,就是精品;大米是精品,汽油也是精品,但他們混在一起就是廢物。是精品還是廢物不重要,跟誰混,很重要!
我會繼續會寫屬于我自己的第四輪的故事。
人從一出生,就面臨許多坎坷。如果“坎”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挫折、一份磨難、一種必須經歷痛苦才得以前行的過程,那么人生會有好多的需要面對的“坎”。比如:對于生命,有生與死;對于感情,有愛與漠然;對于事業,有成功與失敗;對于朋友,有忠誠與背叛等等。
但是,如果從年齡來看,人這一生會遇到多少“坎”呢?換言之,多少歲會是你人生的一個“坎”呢?從傳統命理學和位理學角度看,人生通常會遇到十大“坎”,注意,這個“坎”字是帶引號的:
一、從年齡細數人生十大坎
1、12歲是第一個坎。
2、18歲是第二個坎。
3、24歲是第三個坎
4、30歲是第四個坎
5、36歲是第五個坎
6、42歲是第六個坎
7、48歲是第七個坎
8、54歲是第八個坎
9、60歲是第九個坎
10、66歲是第十個坎
細心的朋友發現,上述列出的人生十大坎,其實都與人自身的沖犯太歲有關。
二、本命年犯太歲導致人生第一坎
本命年犯太歲導致的命運多桀。比如上述12歲、24歲、36歲、48歲、60歲等都是本命年。
所謂“本命年”就是一個人在生命的進程中,再遇到與出生時的那個年份的地支相同的年份,因為這個年份是原本的、生命形成的時候,其五行氣場與出生時的那個年份是基本一致的,所以便把它稱為“本命年”。
本命年是怎么一種情況呢?相當于一把椅子有兩個人去坐,一碗飯兩個人吃,或者走路時做事時自己背上還馱上一個人。當然有壞事,也有好事,好的時候財富劇增,事業青云直上,差的時候喝水都塞牙縫,總之,不可能平平淡淡這一年。
12歲是孩子的第一個本命年,通常開始會在性格上叛逆、健康上變化多端。
24歲是人生第二個本命年,也是大學剛畢業不久,開始真正走向了人生,對于現在時代來說,24歲遇到的問題更多更囧。
36歲則是比前面更麻煩的本命年來臨。
48歲是人生的第四個本命年,運勢也是變幻莫測。
60歲是人生地五個本命年,也是60甲子剛好輪回一次。
有位朋友說:“36歲是人生的一個坎嗎?我們這兒都興在36歲的時候,做生日請客,以此助自己順利過這一個坎。”的確,我們不僅僅從命理學的本命年角度來看,36歲是一個坎;即使從從統計學角度看,36也有很多人不太妙,太多的英雄豪杰死于36歲。
生命本無常,36歲這個人生的第三個本命年,更是一道坎。眾多或順坦或潦倒之俊杰,均在此坎中撒手人寰。文學界,如嵇康、張孝祥、徐志摩(失事飛機上乘客僅徐志摩一人,他與機師、副機師年齡均為36歲)、顧城……拜倫、蘭波(法國詩人)、普希金、阿波利奈爾(法國詩人)、洛爾迦(西班牙詩人)、馬雅可夫斯基;藝術界,如列維坦(偉大的俄羅斯畫家,終身未婚)、凡高、肖邦、莫扎特、馬克·斯本(德國,Trance音樂之父)、本田美奈子(日本歌手)等等;政軍界,如周瑜、岳飛、鄭成功、李自成、多爾袞……李大釗、蔡和森、惲代英、鄧中夏、鄧演達、瞿秋白、方志敏等等。不勝枚舉。
三、沖太歲導致人生又一坎
相信稍懂命理學知識的朋友,都會發現上述給出的年齡里:
18歲是人生沖太歲的第一個年份;
30歲是人生沖太歲的第二個年份;
42歲是人生沖太歲的第三個年份;
54歲是人生沖太歲的第四個年份;
66歲是人生沖太歲的第五個年份;
一個人出生時的屬相,恰好是和本年屬相相同就被叫做“太歲相同”,民間稱為犯太歲,又稱本命年,比如今年羊年,屬羊就是本命年。
犯其實即是沖,“沖”亦分為“年沖”及“對沖”。
“年沖”等于指生肖之年,例如今年蛇年,屬蛇者即為年沖;
“對沖”即是指生肖之年再加上六年,“對沖”又叫“六沖”,即子午沖、丑未沖、寅申沖、卯酉沖、辰戌沖、巳亥沖。比如今年蛇年,那么,蛇與豬沖。屬豬的朋友今年就是一個坎。
傳統民間過生日還有“渡坎”的說法。“坎兒”是指每個人在壽命上的關口。從五十歲起,每隔十年左右就有一個坎,如果順利渡過就能再活十年,如果不順利,遇到“坎兒”就會被卡住,不是生病就是送命。舊時有“人過五十五,閻王爺數一數”、“六十六,不死掉塊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的說法,這些歲數都被稱作“坎兒年”。在這一年里要加倍小心,要系上女兒送的紅腰帶,可以戴開光三合局手串化解。
66歲,在中國很多地方的民俗里是一個“坎兒”,“六十六姑娘一刀肉,閻王爺要吃肉”,民俗認為老年人“不死也要掉塊肉”,解決方法是讓閨女去肉鋪,吭哧切下一刀的肉,回去燉給老人吃。在某些地方,在66歲這一日,臘月之前的生日一律先不辦,等到了臘月自己家殺豬宰羊時,拿出一些肉在街上散發給窮人。以此作為“掉肉”,免得自己身上真地“掉肉”(指生病遭災)。
每逢73歲、84歲,有錢人還要舉行禮佛儀式。從本命年的角度講,其實73歲周歲就是72歲,84歲都是本命年,也就是老人的兇年,的確應該注意。
1、人生會遇到很多坎,每一種坎對于我們來說,都是一種挫折、一份磨煉,更是一種必須經歷風雨才能見彩虹的過程。當我們遇到人生的坎,請不要害怕,只要我們拿出足夠的勇氣和毅力,科學的調理自身和我們居住和辦公的環境,那么我們就一定能夠越過去,趨利避害、好事成雙。
2、我們不僅僅要看到人生的坎,還要看到人生的交運點。人的一生從起運(各人起運年紀不同)開始,每十年左右一個大運,大運轉換的時間點的前后一段時間就是我們常說的交運點。因此我們要把握機遇、化腐朽為神奇。
3、我們不論是在本命年犯太歲,還是在沖太歲的年齡;甚或在害太歲、刑太歲的年齡段,那么我們都要樹立信心,需要珍惜和努力,也需要調理自身、把握好人一生中的好運。心懷慈悲,愛自己,愛眾生,安然度過三十六、七十二,一百零八,甚至更多的歲月!
73,84
總得來說 20歲到30歲之間,
一.何為本命年
本命年,顧名思義,即生年屬性,與流年地支相同,是為本命年。眾所周知,以陰歷紀年為十二生肖屬性,十二年為一個輪回,自然十二年就會出現一次本命年的情況。其中十二生肖屬性,并非我們可以看到的,鼠牛虎兔龍蛇等現實之生物,乃是道教先賢,根據時間空間磁場的變化,類化而出的形象比喻,所以十二生肖本身就代表著磁場的變化,所以自己出生時的屬性,對自己有著莫大的影響。下面繼續講本命年的問題,比如今年乙未年,未為羊年,即為屬相為羊的人本命年,兩個未同時出現,是為伏吟,伏吟即復吟,反復出現之意,雖然生年的地支對本命八字的影響,會非常的大,但是并不一定含有吉兇之象的。不過八字當中,辰辰或午午是有自刑的,吉兇的問題,就會出現,所以有不少的地方需要注意。
二 . 本命年總體運勢
對于本命年來講,雖然年柱伏吟,影響卻是一般的,比如屬鼠人,或者屬狗人,干支本身不會彼此作用,影響較小,但是今年乙未年,為屬羊人的本命年,八字四柱組合中有伏吟,刑沖破害,此是為八字中不好影響之象,所以會有不小的問題。
其一,太歲伏吟,一般來講,遇到本命年是非常不吉利的,如果沒有很好的自控能力,出行易出意外事,經商小心折本,為官謹慎貶職。自古有言: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禍。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落。太歲伏吟為自己與自己阻隔滯澀之意,會不停的給自己造成影響,使自己的運勢變差。首先,伏吟的后果為自己對于事物發展的把握上,很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因為優柔寡斷,猶豫不決而錯失良機,自己發現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早已被人得了先機,只能獨自遺憾失落,遇到不好之事,造成的影響更為嚴重,在有機會可以解決問題之時,自己再拖拉,導致問題解決費時費力,釀成大的失誤受傷自痛。
其次,乙未年,為土之年,同時也是木之庫,天干又有乙木透出,乙木為陰,未為乙木長生之地,是為得庫而非墓,所以本年木火旺之勢已成。未年為屬羊人的本命年,在八字中,此情況被稱為伏吟,是為相同的地支,反復出現之意,可以導致好事遲延,壞事更壞的情況出現。未本身為土,遇比劫而旺,土氣大盛而為忌,幸得天干乙木克制,情況略有改觀,但是意義不大。個人需要謹慎保養陽光健康為好。
2023年屬羊人本命年化太歲旺運錦囊
屬羊的人今年運程吉兇二八開,甚至一九開,今年是屬羊人的本命年,年未土伏吟,伏吟返吟,淚吟吟,此為兇兆,運勢低迷。屬羊人今年值太歲,建議請購【楊仙化太歲錦囊】以解太歲之困。有緣人可為自己、家人或友人請購慈元閣屬羊開光吉祥物,以保乙未年平安順暢度過。屬羊人可以佩戴【財羊開天】和田青玉墜保個人平安順暢,此玉墜為兩只富貴高昂之美羊,淡定向前,腳踏財寶,盡顯富貴平安祥和之意。
“本命年”就是十二年—遇的農歷屬相所在的年份,俗稱屬相年。比如猴年出生的人,2004年就是他們的本命年。在傳統習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認為是一個不吉利的年份。“本命年犯太歲,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的民謠是關于本命年不甚吉利的最好寫照。故民間通常把“本命年”也叫做“檻兒年”,即度過本命年如同邁進一道檻兒一樣。每到本命年時,漢族北方各地,不論大人小孩都要買紅腰帶系上,俗稱“扎紅”,小孩還要穿紅背心、紅褲衩,認為這樣才能趨吉避兇、消災免禍。這種習俗到今天仍在各地流行,每逢春節,市場上到處有出售“吉祥帶”“吉祥結”的紅黃綢帶,本命年的人們將之系在腰間、手腕上,這樣便可消解災禍、化兇為吉。 “本命年”這一說法早在西漢就有了,起源于中國的十二生肖和“崇紅”心理。在中國古代,人們是用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等天干地支的組合來記住所生的年份,為了便于記憶和推算,人們就采用鼠、牛等十二種動物來與十二地支相對應的方法,每年用其中的一種動物來作為這一年的屬相。而漢民族的本命年就是按照十二生肖屬相循環往復推出來的,它與十二生肖緊密相連。一個人出生的那年是農歷什么年,那么以后每到這一屬相年便是此人的本命年,由于十二生肖的循環往復,每過直2年,人們就要遇到自己的本命年,這樣依次推出,人生本命年為量2歲、24歲、36歲、48歲、60歲……。我國許多民族都有重視老人的60歲生日的習俗,俗稱“花甲”,花甲為一生中第6個本命年,也是干支紀年的一個輪回,須好好慶祝,以此寄托人們企求長壽、健康、吉祥的愿望。 “本命”禁忌,在民間有著廣泛的影響,在南北民俗中,都有在本命年掛紅避邪躲災的傳統。因此人們每逢本命年對紅色就特別鐘愛。本命年的紅色講究應該是源于中國漢民族傳統文化對于紅色的崇拜。紅色辟邪,紅色吉祥,這種觀念早在原始社會就已經存在,紅色是太陽的顏色,是血的顏色,是火的顏色。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尚紅思想卻沒有變,新年貼紅對聯,漢族的舊式婚禮中新婚的紅嫁衣、紅蓋頭、紅蠟燭、新科的紅榜等等,不論何時何地,人們都要用紅色來增添喜慶。漢民族把紅色視為喜慶、成功、忠勇和正義的象征,尤其認為紅色有驅邪護身的作用。因此在大年三十,人們便早早地穿上紅色內衣,或系上紅色腰帶,有的隨身佩帶的飾物也用紅絲繩系掛,來迎接自己的本命年。認為這樣才能趨吉避兇,消災免禍。這些為本命年辟邪的紅色什物就是什么常說的“本命紅”。 人逢本命年還有拜祭“本命神”的風俗,以求延壽。本命神的說法來源于道教。道教吸收民間流行的“本命”說法,提出“本命星”、“本命年”“本命日”的理論。凡本人的出生年在六十甲子干支之年,叫本命。元辰,也叫本命年。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自然與天干、地支、十二生肖有著天然的親和關系。對于本命神,有的地方叫“本命守命星君”,有的叫“本命元辰”,統稱為六十甲子神。以甲子年為首,六十年內不同年份出生的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本命神。如民族英雄岳飛生于公元一一零三年,夏歷癸未年,他的本命星君為“癸未太歲魏仁二大將軍”。按照道教說法,修真煉性須致力于本命元辰,本命年或平常年份禮拜本命元辰,會消災獲福,成為一種習俗流傳至今。 本命年要從正月初一開始算。對于2006年過本命年的狗狗們來說,非常幸運的是,明年是好的本命年,好好把握,一切都會順利,而且會有新的發展噢。不過雖然是個大吉的本命年,還是不要忘記了,不但要穿紅內衣褲,方便的話還要佩戴紅繩,可以根據個人喜好、習慣系在手腕上、脖子上、腰上,紅繩子一般不取,戴全年直至新年到來,繩子上可掛玉飾或金飾。雖然特別記住的是紅色內衣、內褲一定要別人送,因為據說如果自己買的話就會失去辟邪的功效。 不要有心理負擔,人各有命該來的擋不住,所以不要太介懷了。只要把開開心心的,充充實實的過好每一天就行了。如果實在是不放心的話就多穿紅色(最好天天都穿紅色的內衣),多到寺院里燒燒香吧 本命年及注意事項 “本命年”就是十二年—遇的農歷屬相所在的年份,俗稱屬相年。比如猴年出生的人,2004年就是他們的本命年。在傳統習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認為是一個不吉利的年份。“本命年犯太歲,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的民謠是關于本命年不甚吉利的最好寫照。故民間通常把“本命年”也叫做“檻兒年”,即度過本命年如同邁進一道檻兒一樣。每到本命年時,漢族北方各地,不論大人小孩都要買紅腰帶系上,俗稱“扎紅”,小孩還要穿紅背心、紅褲衩,認為這樣才能趨吉避兇、消災免禍。這種習俗到今天仍在各地流行,每逢春節,市場上到處有出售“吉祥帶”“吉祥結”的紅黃綢帶,本命年的人們將之系在腰間、手腕上,這樣便可消解災禍、化兇為吉。 “本命年”這一說法早在西漢就有了,起源于中國的十二生肖和“崇紅”心理。在中國古代,人們是用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等天干地支的組合來記住所生的年份,為了便于記憶和推算,人們就采用鼠、牛等十二種動物來與十二地支相對應的方法,每年用其中的一種動物來作為這一年的屬相。而漢民族的本命年就是按照十二生肖屬相循環往復推出來的,它與十二生肖緊密相連。一個人出生的那年是農歷什么年,那么以后每到這一屬相年便是此人的本命年,由于十二生肖的循環往復,每過直2年,人們就要遇到自己的本命年,這樣依次推出,人生本命年為量2歲、24歲、36歲、48歲、60歲……。我國許多民族都有重視老人的60歲生日的習俗,俗稱“花甲”,花甲為一生中第6個本命年,也是干支紀年的一個輪回,須好好慶祝,以此寄托人們企求長壽、健康、吉祥的愿望。 “本命”禁忌,在民間有著廣泛的影響,在南北民俗中,都有在本命年掛紅避邪躲災的傳統。因此人們每逢本命年對紅色就特別鐘愛。本命年的紅色講究應該是源于中國漢民族傳統文化對于紅色的崇拜。紅色辟邪,紅色吉祥,這種觀念早在原始社會就已經存在,紅色是太陽的顏色,是血的顏色,是火的顏色。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尚紅思想卻沒有變,新年貼紅對聯,漢族的舊式婚禮中新婚的紅嫁衣、紅蓋頭、紅蠟燭、新科的紅榜等等,不論何時何地,人們都要用紅色來增添喜慶。漢民族把紅色視為喜慶、成功、忠勇和正義的象征,尤其認為紅色有驅邪護身的作用。因此在大年三十,人們便早早地穿上紅色內衣,或系上紅色腰帶,有的隨身佩帶的飾物也用紅絲繩系掛,來迎接自己的本命年。認為這樣才能趨吉避兇,消災免禍。這些為本命年辟邪的紅色什物就是什么常說的“本命紅”。 人逢本命年還有拜祭“本命神”的風俗,以求延壽。本命神的說法來源于道教。道教吸收民間流行的“本命”說法,提出“本命星”、“本命年”“本命日”的理論。凡本人的出生年在六十甲子干支之年,叫本命。元辰,也叫本命年。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自然與天干、地支、十二生肖有著天然的親和關系。對于本命神,有的地方叫“本命守命星君”,有的叫“本命元辰”,統稱為六十甲子神。以甲子年為首,六十年內不同年份出生的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本命神。如民族英雄岳飛生于公元一一零三年,夏歷癸未年,他的本命星君為“癸未太歲魏仁二大將軍”。按照道教說法,修真煉性須致力于本命元辰,本命年或平常年份禮拜本命元辰,會消災獲福,成為一種習俗流傳至今。 本命年要從正月初一開始算。對于2006年過本命年的狗狗們來說,非常幸運的是,明年是好的本命年,好好把握,一切都會順利,而且會有新的發展噢。不過雖然是個大吉的本命年,還是不要忘記了,不但要穿紅內衣褲,方便的話還要佩戴紅繩,可以根據個人喜好、習慣系在手腕上、脖子上、腰上,紅繩子一般不取,戴全年直至新年到來,繩子上可掛玉飾或金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