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是按照農歷來進行的,因為生肖是我們中國獨有的,而農歷也是我們中國獨有的,陽歷是公歷的,不能按照陽歷去計算。
12生肖按照農歷算,生肖是從立春開始,而不是從正月初一農歷新年開始的。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是現代歷法編修單位,支持正月初一作為歲首,也就是陰歷。全國各地的民俗很多都把正月初一作為生肖年起點,如流傳至今的本命年戴紅繩,穿“紅內褲”的習俗就從除夕午夜開始。
根據中國歷法,屬相按立春劃分。兩個生肖的劃分,既不是以公歷的1月1日為界限,也不是以農歷的正月初一為界限,而是以24節氣中的立春節氣為界限。例如,2012年的立春是2月4日,所以2012年的春節仍然是兔年,直到2月4日才是農歷龍年。
陰歷在中國傳統歷法中主要指按月球的月相周期變化來安排的歷法,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歷法。在歷法發展衍變過程中,與干支歷中二十四節氣結合形成了農歷(漢歷),用于科學地指導農業生產。
雖然,陰歷、農歷都俗稱古歷、漢歷、舊歷,不過陰歷和農歷(漢歷)是有區別的,傳統上使用的農歷(漢歷)實際上是一種陰陽合歷,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陰歷。
陰歷定月的依據是月亮球的運動規律:月球運行的軌道,名曰白道,白道與黃道同為天體上之兩大圓,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繞地球一周,出沒于黃道者兩次,歷時二十七日七小時四十三分十一秒半(27.32日),為月球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謂之“恒星月”。
唯當月球繞地球之時,地球因繞日公轉而位置亦有變動,計前進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繞地球一周,復至合朔,實需二十九日十二時四十四分二秒八(29.53天),謂之“朔望月”,習俗所謂一個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十二生肖是按中國的農歷來設定的。中國有,外國沒有。
但計算孩子們的屬相,就要按立春來界定了。
根據中國歷法,屬相按立春劃分。兩個生肖的劃分,既不是以公歷的1月1日為界限,也不是以農歷的正月初一為界限,而是以24節氣中的立春節氣為界限。
中國黃歷以立春確定生肖。“農歷”是漢代開始使用的“太陰歷”,新年是以立春為界的,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生肖以立春為準。《百度百科?》
生肖是按照陰歷算的。生肖,又被稱為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
十二生肖包括的動物有: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十二生肖的起源:與動物崇拜有關,根據湖北云夢睡虎地和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秦簡可知,先秦時期即有比較完整的生肖系統存在。最早記載與現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傳世文獻是東漢王充的《論衡》。
生肖是一種悠久的民俗文化符號,歷代留下了大量描繪生肖形象和象征意義的詩歌、春聯、繪畫、書畫和民間工藝作品。
生肖是按來了農歷算的,過年的除夕夜也是按農歷來算的所以沒有固定的幾月幾日來確定除夕,生肖,十二時辰,天干地支,二十四節氣,農歷都是中國古代的計算時間的計量工具
一年二十四節氣,算月都是按節氣前后來算。
立春前,就要算成前一年的臘月,立春后,才是本年的正月。
舉個例子,比如二0一二年是正月十三酉時18:40分立春,交節氣,那么,在二0一二年的正月十三酉時以前出生都只能算成二0一一年的十二月,生肖也就是兔,當然,天數和時辰不變,照實際出生天、時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