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打虎英雄,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武松武二郎而不是黑旋風李逵,除了人品有天壤之別外,他們打虎的手段也截然不同,更重要是他們打的老虎也不一樣。
武松用拳腳打死的是吊睛白額獨行猛虎,李逵用腰刀和樸刀殺死的是連大帶小一窩老虎。有人說古代真正的吊睛白額猛虎只有三頭,這樣的老虎是半神一般的存在,只有像武松這樣天神一樣的英雄才能降伏。
于是我們今天的話題就出來了:傳說中只有三頭吊睛白額猛虎,武松打了一頭,另外兩頭被誰打了?武松打虎跟李逵打虎有什么不同?
首先我們要說的是,武松叫打虎,而李逵那叫殺虎,而且李逵殺虎過程,也可能是他自己吹噓的,根本就不符合老虎的習性:老虎父母帶著兩只小老虎過日子,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老虎又不是獅子,是看不到辦完事就走的“父親”的。
李逵殺虎,殺得容易,殺得可疑,而武松打虎,打得艱難,打得真實:“忽聞一聲霹靂響,山腰飛出獸中王。昂頭踴躍逞牙爪,谷口麋鹿皆奔忙……虎來撲人似山倒,人去迎虎如巖傾。臂腕落時墜飛炮,爪牙爬處成泥坑。拳頭腳尖如雨點,淋漓兩手鮮血染。”
武松打這頭獨行的山中之王,足足搏斗了一頓飯的功夫,打死了老虎,武松也累癱了。用盡最后一絲力氣的武松,“手腳都酥軟了,動彈不得。”
武松打虎,那可是連吃飯的勁兒都使出來了,這不是武松不行,而是那老虎太厲害了。跟李逵殺掉的菜鳥老虎不同,景陽岡上這頭吊睛白額猛虎,居然還會武功:一般的武林高手,都會被它三招拿下。
如果再給武松一次選擇,他是絕不會孤身一人夜闖景陽岡的。武松打虎,表面上是戰勝了吊睛白額大蟲,實際是他戰勝了自己心中的恐懼。
跟武松不同,傳說中的另外兩位打虎英雄,則顯得輕松許多,比較起來,這三位打虎英雄中好像是武松最弱。
讀者諸君請注意,咱們今天說的是傳說而不是正史,所以用智謀刺虎的卞莊、打虎后改過自新的周處、扯著老虎尾巴玩耍的曹彰,正史中都有記載,而正史記載又極其簡練,就只好把他們放在一邊,還是來看看傳說中的打虎英雄。
這時候可能有讀者已經著急了:你只說打虎英雄武二郎,為啥不說打虎英雄李存孝?
讀者諸君切莫著急,咱們接下來要說的就是“王不過項將不過李”中的李存孝。
李存孝在歷史上確有其人,而且在《舊五代史·卷五十三》和《新五代史·卷三十六》中均有記載,正史中只介紹了他的姓名和履歷以及勇悍,卻沒說他打過老虎:“李存孝,本姓安,名敬思。少于俘囚中得隸紀綱,給事帳中。及壯,便騎射,驍勇冠絕,常將騎為先鋒,未嘗挫敗。”“太祖(李克用)掠地代北得之,給事帳中,賜姓名,以為子,常從為騎將。”
在正史中并沒有記載李存孝打虎,他是李克用搶來的少年俘虜,后來起兵反抗李克用失敗,主動投降后被車裂。
既然正史中沒有,咱們就可以拿傳說來說事兒了。
《殘唐五代史演義》跟《水滸傳》還真有一點相似之處,比如李存孝打虎過程,跟武松打虎過程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都是睡夢中有老虎來襲,寫打虎過程的贊詩,除了景陽岡變成“飛虎山”,清河壯士變成“牧羊壯士”之外,其他二十二句完全相同。
在以抄襲為恥的古代,如果這兩本書的作者不是同一個人或者有師徒關系,即使不被官府抓去打板子,也要被同行的唾沫淹死的,可不像現在,專門抄襲洗稿的居然還成了大咖。
之所以說李存孝比武松厲害,是因為在正史中,李存孝比武松厲害(這二人都是真實歷史人物),就連打虎,也是李存孝顯得比武松輕松:“那虎見人欲來打它,便棄了羊(正在吃牧童李存孝的羊),對面撲來,其人躲過,只撲一個空,便倒在地,似一錦袋之狀,其人趕上,用手撾住虎項,左脅下便打,右脅下便踢,哪消數拳,其虎已死于地下。”
李存孝打死老虎,可不像武松那樣累癱,他看見老虎尾巴還在抽搐,居然又揪著尾巴把老虎掄起來往石頭上摔,最后隔著山澗扔給了李克用。
如果說武松打虎有天神一般的力氣,那么李存孝打虎,就是天神下凡了。
李存孝打虎比武松輕松,而另一個人打虎,比李存孝還輕松——他兩拳就解決了戰斗。
一拳解決掉老虎的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薛仁貴,跟李存孝一樣,薛仁貴也是真實存在的英雄,正史中也沒記載他打虎。
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的故事,是故事也是史實,而在傳說中,薛仁貴也是一位打虎英雄——演義小說和民間傳說中,好像不打死幾頭老虎,都不配當英雄故事的主角。
薛仁貴的事跡在新舊兩唐書中均有記載,而且他的武器還真是一把長戟。薛仁貴能夠一箭洞穿五重鎧甲,而且三箭定天山也確有其事:“時九姓(康、安、曹、石、米、何、火尋、戊地、史,現在多在中亞)眾十余萬,令驍騎數十來挑戰,仁貴發三矢,輒殺三人,于是虜氣懾,皆降。仁貴慮為后患,悉坑之。軍中歌曰:‘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九姓遂衰。”
薛仁貴打虎,比李存孝打虎還輕松,所以很多演義和傳說只是一筆帶過,比如《說唐全傳》和《薛仁貴征東》,一般都說薛仁貴本人就是一頭白虎下凡,他打老虎屬于以大欺小,所以兩拳就解決了戰斗但卻沒有痛下殺手。
在民間傳說中,薛仁貴之所以“同類相殘”打老虎,是為了救程咬金:“白額虎(追程咬金)飛也趕來,即時上前,一把將虎領毛扯住,用力捺住,虎便掙扎不起。便提起拳頭,將虎左右眼珠打出,說:‘孽畜,你在此不知傷了多少人性命,今撞我手內,眼珠打出,放你去罷。’那虎負痛而去。”
武松,小說中虛構出的人物,在中國非常的出名的。因為他是著名的古代小說大師施耐庵所寫的《水滸傳》中的人物,《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古典小說之一,為人稱道,看得人非常多。因為他在書中的正義表現,使得他家喻戶曉。
“武松打虎”在《水滸傳》中,是體現武松勇猛的重要情節。從自身說,武松打死老虎是為自己,但是不可否認,他的確為景陽岡的人民創造了一個平安的環境。與老虎搏斗不僅需要勇氣,還需要高超的武藝和臨危不亂的品質,武松都具備了,他超乎常人的勇猛無疑使得他名揚四海,從此,有人稱他為“行者武松”。
武松打虎
武松打虎是作者施耐庵塑造這個人物的開始,也使武松作為好漢所具備的品質和能力顯現了出來,仁義、勇猛、機智、臨危不亂、心懷正義等等,將武松這一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武松打虎對《水滸傳》全文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
武松打虎的故事我們并不陌生,說的是武松不聽酒家的勸告,在天黑之后一人走進了有老虎的林子,這只老虎在《水滸傳》里面說的是吊睛白額虎,體力驚人,雖然最后死于武松的拳頭下,但也給了武松的一擊。
武松打的到底是什么品種的老虎呢?
武松打虎
根據對虎分布地域的分析,武松打虎的景陽岡,在山東地界。當時所打應該是華北虎,這是介乎于華南虎與東北虎之間的一個亞種,更多的接近華南虎,甚至有學術界認為除了體型較大,華北虎和華南虎并無本質區別。
評書藝人的口口相傳塑造了“吊睛白額”的猛虎形象,其實,白額,正是華南虎獨有的特征,也是它區別于東北虎的重要之處,所以,這種形象塑造如果是基于對當時華北地區虎的觀察,則從側面證明了華北虎在形象上與華南虎更為接近。
這種虎曾經廣泛分布在華北平原以至秦嶺北坡地區,歷史記載中稱為“草彪”,隨著人類在華北平原的開拓而逐漸滅絕。史料記載,它的最后出現是康熙年間在漢中地區,但此后還有記載于北京郊區發現小于東北虎大于豹的貓科猛獸,應該是華北虎的后代或其變種。
武松打虎
然而50年代華北地區最后的虎蹤消失,此時活動的是華北虎還是華南虎尚有爭議,因此可以認為吊睛白額獸的后代已經滅絕了。從歷史記載看,華北虎很可能和華南虎還是有一定差別,它的體型應該比華南虎大,1953年甘肅會寧曾打到一頭老虎,從記錄看很可能是華北虎的最后子孫,只是不知道它為什么跑出了那么老遠,可惜沒有更詳細的記載。
1964年陜西佛坪打死一頭華南虎,但這頭華南虎的體型遠比真正華南地區的華南虎為大,體長199米,體重190公斤,接近東北虎了,有人據此說華北虎就是這種變形的大型華南虎。我的看法這還是華南虎,但是由于生存于華北西北地域而體型發生了變異,只是從側面說明華北地區的虎由于生存環境的不同,體型比南方的虎要大,華北虎應該也是比較大的。
武松打虎
但是華北虎與華南虎不同的是它較早就成為人類的獵獲目標,按照動物學家的研究,早在仰韶文化時期,人類就經常捕獲華北虎,甚至用它殉葬。從武松打虎的記載來看,華北虎的生活習性可能與華南虎不同,很少做大范圍漫游,因此于人類的沖突更為頻繁,同時它的戰斗力不如華南虎,華南虎敏捷兇猛,極難捕獲,沒聽說河姆渡人敢拿它殉葬的。考慮到體型的問題,這種虎戰斗力差,大概和智力有一定關系,也可能華北虎過的是類似獅子的慵懶生活,靠劫道過日子,弄得肥而不勇?這個問題咱就沒法回答了,總之,考慮到仰韶文化時期的武器條件,既然那時候的人能夠打華北虎,大概人中個別比較悍猛的如武二爺徒手干掉一頭也不算太稀奇吧。
實際上,加上武松這個虛構人物,翻翻歷史上有載的四位能徒手獵虎的人物,都是在華北和華南打虎,打的都應該是華北虎或者華南虎。東北……那地方不說也罷,據說古代山東省山高林密,除了東北虎還有巨虎這類吃東北虎的怪物,武二爺去了弄不好也就是讓老虎覺得有嚼口些。
中國少鱗鱖,俗稱白頭鱖
《水滸》中的武松打的是華南虎
白色招財貓叫戰船,大型觀賞魚,一般家養水族箱的話,可以想到20_35左右,比較好養的一種熱帶觀賞魚
體表疾病
體表疾病主要源于水質,在這里我會分以下幾種疾病并分別介紹:
1、溶鱗
溶鱗主要是水質過老惡化、缺乏維生素和立鱗后毛細血管損壞引起的。一般來說是從邊緣開始,后期腐蝕至鱗片表面產生蟲洞,直接影響龍魚的觀賞價值。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首先要改善水質、換水升溫,并在水中加入水族專用維生素。在這里說明一下,人用口服維生素是淀粉吸收結構,有助于人類吸收,但魚吸收不了,所以水族專用維生素是首選(針劑維C除外)。溶鱗不致命但影響觀賞,如果溶鱗嚴重的情況下,可以用日本黃粉控制,溶鱗發展后改善水質可以逐漸恢復,不洞穿型的溶鱗基本可以恢復,嚴重的恢復后會留有疤痕,可以分批小量的做拔除手術。
2、體表脫膜
體表脫膜主要是新魚進缸、換水量過大、水質動蕩引起的。這種情況下魚體表出現掛膜的現象,其實是體表膜已經脫落的一種表現。由于脫膜使魚鱗直接暴露于水中,一般情況下不建議下鹽,適量的日本黃粉是正確的選擇;嚴重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傲深龍魚四號和青霉素治療。
爛鰭,爛尾
打斗和水質惡化引起的鰭尾邊緣破損充血、紅腫。這種情況,如果不嚴重的話不用下藥,老三樣就可以解決;嚴重且有繼續發展的情況下,用日本黃粉、A劑都可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