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本《周易》分《易經》和《易傳》兩部分。《易經》與他經不同之處,即是先有卦象,而后系以卦、爻辭。清胡渭在《易圖明辨題辭》中說:“古者,有書必有圖,圖以佐書之不能盡也。凡天文、地理、鳥獸、草木、宮室、車旗、服飾、器用、世系位諸之類,非圖則無以示隱賾之形,明古今之制。故《詩》、《書》、《禮》、《樂》、《春秋》皆不可以無圖,唯《易》則無所用圖,六十四卦二體六爻之畫,即其圖矣。”針對《易經》而言,的確,歷來人們就把六十四卦的爻畫本身視為“易圖”,而不就卦、爻辭的文字意義畫出什么“圖”。這《易經》的六十四卦爻畫圖象,就是《易經》本圖。
現在,我們看到的大量“易圖”,幾乎全是針對《易傳》有關文字而畫出的圖。雖然六十四卦圖象是“易圖”,但是卻是屬于《易經》的圖。《易傳》本身全是文字,人們陸續作了一些“圖”,目的也是為了 “佐書之不能盡”。“看圖識字”,圖有直觀形象的特點。既然其他五經的文字需要“圖”,則《易傳》的文字也需要用圖。所以,片面強調《周易》“無所用圖”,是胡渭出于他那個時代的需要而發的議論。事實上,胡渭之后,人們還在用圖,甚至還在不斷地畫出新的“易圖”。《易經》有六十四卦圖,的確可以“無所用圖”,《易傳》全是文字,需要“用圖”佐其不能盡。
宋人鄭樵在《通志》中說:“《易》雖一書,而有十六種學。有傳學,有注學,有章句學,有圖學,有數學,有讖緯學。安得總言易類乎?”又說:“圖,經也;書,緯也,一經一緯,相錯而成文。圖,植物也;書,動物也,一動一植,相須而成變化。見書不見圖,聞其聲不見其形;見圖不見書,見其人不聞其語。圖,至約也;書,至博也,即圖而求易,即書而求難。古之學者,為學有要,置圖于左,置書于右。索象于圖,索理于書。故人亦易為學,學亦易為功。”正因為如此,人們就《易傳》文字作了一些“易圖”,也是情理中事。至于所作之圖的“水平”,自然是有高亦有低。關鍵則在于“學者”如何“為學有要”,有選擇地索象。
《易經》之有圖,當在有文字之前,卦、爻辭是系于六十四卦圖象之后的。《易傳》之有圖,也很古老。絕不是如同清代四庫館臣所說,是“至宋而象數中復歧出圖書一派”。事實上,只不過是宋代人所作“易圖”較多,并且能大量保留下來而已。有關《易傳》之圖,當然是先有文字而后出圖。至于有的古人認為《易傳》曰“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是圣人則了什么“黃河”所出之圖與“洛水”所出之書而畫卦,那只是他個人的理解而已。我們“為學有要”,就是要通過對“易圖”的研究和分析,弄明白古人的圖和圖說,哪些是對的哪些是不對的,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沒用的。
第一圖:易經本圖
我們把《易經》中的文字去掉,就會得到六十四卦的“易經本圖”。又六十四卦“二二相偶,非覆即變”,則上經可畫出十八個卦象,下經亦可畫出十八個卦象。這樣一來,就會得到上面所列的圖。該圖六十四卦的次序是:
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噬嗑、賁、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
咸、恒、遯、大壯、晉、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中孚、小過、既濟、未濟。
因為《易傳》中的《序卦》是就《易經》六十四卦的這一次序而系的文字,所以后人就稱此圖為“序卦圖”。從正本清源的角度來說,去掉《易經》中的文字,只留下六十四卦圖象,這樣的圖是最早的“易圖”,是早于通行本《易傳》文字的圖。《序卦》的文字是后出的,雖然其敘述卦義依照了通行本《易經》六十四卦的次序,但是“圖”卻是《易經》中早已存在之圖,并非是依照《序卦》文字所出之圖。所以,稱之為“序卦圖”是有商量的。
第二圖:《易傳》本圖
《易傳》有十篇文字,通常稱作“十翼”。“十翼”之名,當附為《易經》羽翼之義。“傳”學為注解“經”學而作。傳說“十翼”出于孔子,所以其地位很高,就一直與《易經》合為一體,而稱作《周易》流傳下來。
《易傳》全是文字,我們所謂的“易傳本圖”,其定義是:《易傳》中的有關文字是據有關之圖而寫出。也就是說,先有了有關的圖,而后方有有關的文字。這樣的圖,我們目前只能找到一幅。這就是《說卦》中一段文字所表達的“易圖”。
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潔齊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言:說言乎兌。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我們從《說卦》這一段文字的描述可知,八卦是有方位屬性的,而且是在《說卦》成文之前就有這樣的方位布局。有卦畫圖象的方位布局,就是一幅圖。其次序是震(東方)、巽(東南方)、離(南方)、坤(西南方)、兌(西方)、乾(西北方)、坎(北方)、艮(東北方)。
《管子·四時》曰:“東方曰星,其時曰春;南方曰日,其時曰夏;西方曰辰,其時曰秋;北方曰月,其時曰冬。”《說卦》所言八卦方位,震居東方,為春季,所以“萬物出乎震”;離居南方,為夏季,所以“萬物皆相見”;兌居西方,為秋季,所以“萬物之所說”;坎居北方,為冬季,所以“萬物之所歸”。
《帛書·要》曰:
孔子繇《易》,至于《損》《益》一卦,未嘗不廢書而嘆,戒門弟子曰:二子!夫損益之道,不可不審察也,吉兇之□也。《益》之為卦也,春以授夏之時也,萬物之所出也,長日之所至也,產之室也,故曰《益》。《損》者,秋以授冬之時也,萬物之所老衰也,長夕之所至也,故曰產。
從孔子這段話中可知,他是就一幅八卦方位圖說話。《益》下震上巽,自初爻上行到上爻,是自震順時針右旋,自春季流行到夏季,故有“春以授夏之時”與“長日之所至”之說;《損》下兌上艮,自初爻上行到上爻,是自兌順時針左旋,自秋季流行到冬季,故有“秋以授冬之時”與“成夕之所至”之說。顯然,孔子這里就《說卦》所言八卦方位圖說話,就說明這樣的八卦方位圖是早就存在著的。宋人依據《說卦》有關文字,畫出了這樣的八卦方位圖,并命名為《帝出震圖》,只不過是把原圖復原而已。在諸子百家的著作中,有不少的人提到了這樣的八卦方位。如《周髀算經》:“冬至從坎,陽在子,日出巽而入坤,見日光少,故曰寒;夏至從離,陰在午,日出艮而入乾,見日光多,故曰暑。”他如《黃帝內經》、《神異經》、《十洲記》、《淮南子》、《易乾鑿度》、《易通卦驗》、《春秋考異郵》等等,都有關于這樣的八卦方位的描述。今見唐代的銅鏡實物(藏陜西省博物館),其背面就有這樣的八卦方位圖案,而《重修宣和博古圖》載隋十六符鐵鑒和唐十二辰鐵鑒等,其背面也有這樣的八卦方位圖案(見下圖)。《道藏·洞真黃書》(自說出東漢安帝元年,公元142年)所載二幅《八卦九宮圖》,其八卦也是這樣的方位布局(見下圖)。
自宋代邵雍說“乾坤縱而六子橫”(見《觀物外篇》)之后,人們作出了“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兌東南,艮西北,震東北,巽西南”的八卦方位圖,并有人稱之為“先天八卦方位圖”,于是《說卦》所言的這幅八卦方位圖,就被有的人稱之為“后天八卦方位圖”。從圖出世的時間上說,卻是“先天八卦不先,后天天八卦不后”。至于邵雍稱這樣“震兌橫而六卦縱”的圖為“文王八卦”,則是因為他把“乾坤縱而六子橫”圖稱之為“伏羲八卦”。在邵雍之前,并沒有什么“文王八卦”的稱謂。
我們以上所列“易經本圖”與“易傳本圖”二圖,完全是從《周易》開卷之后得出的易圖。雖然一是明顯的,一是隱含的,但卻都是《周易》原本應該有的圖。有人說,《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一段文字,也是說的一幅“八卦方位圖”。這其實是宋代邵雍的意見。他說:“天地定位一節,明伏羲八卦也。”(見《觀物外篇》),于是就有了“乾坤縱而六子橫”的八卦方位圖。然而,他又說:“乾坤定上下之位,離坎列左右之門。”如此,“乾坤縱而六子橫”的八卦圖就不能說是一幅二維平面圖,而應該是三維立體圖。“乾坤定上下之位”,即是乾上坤下的“天地定位”,而不是“乾南坤北”的“天地定位”。“乾坤縱”是說上下的方位,“六子橫”是說平面的方位。正確理解邵雍這一段話,原來平面上只是有六卦(震對巽為一橫,坎對離為一橫,艮對兌為一橫,是為“六子橫”)。朱熹《周易本義》卷首所列《伏羲八卦方位》圖說“邵子曰乾南坤北離東坎西震東北兌東南巽西南艮西北”,并不是邵雍的原話,是朱熹間接引用他自己所理解的邵雍“本意”。我們今天不能把這一引用斷句作:“邵子曰:‘乾南、坤北、離東、坎西、震東北、兌東南、巽西南、艮西北。’”(關于朱熹對三大易圖的改造問題,我們在以后的講座中會涉及到。)
從八卦到六十四卦
出于某種很偶然的原因,伏羲先生畫了八卦,而沒有畫六卦。其實,八卦看起來并不比六卦更完美,從構圖學上來說,六卦顯然比八卦更能打動人心。六卦由許多等邊三角形組成,在這點上八卦就遜色的多了,八卦頂多可以分解成許多等腰三角形罷了。六卦放在哪兒都穩穩妥妥,立起來都不會傾倒。假設要用六卦來象征自然天地萬物及其變化,六卦也跟八卦一樣勝任有余。拿六卦的六條邊分別命名為天、地、風、雷、火,水,可以完美地表現自然的構造和變化。不像是八卦,一條邊表示水,另一條邊表示澤——嘿嘿,重復了。
八卦是一個認識自然的理論模型,或者說是一個哲學模型。凡模型,都是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更何況這模型還是出現在三四千年以前呢!又更何況這模型試圖來象征自然宇宙后來還包括人類命運的全部變化。說實話,功能這樣完備的哲學模型別說是三四千年以前,就是在今天,我們也無法把他完美地構造出來。構造不出來并不說明八卦就是真理,否則地話,真理也太廉價了,今天的幼兒園里的幼稚兒童一不小心就能給我們構造出一個,我們豈不是要感到應接不暇?
類似的哲學模型世界上還有很多。在古代——這種哲學模型只有出現在遠古時代才有學術上的研究意義——希臘有恩培多克勒的土、氣、火、水模型;中國還有一個金、木、水、火、土模型。我覺得,五行學說是其中構造的最為完備的一個,因為他抓住了構成世界的某些元素。而八卦呢,既包括水火等“基本元素”,又包括了山、澤、天、地等混合元素,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但是,就是這個不倫不類的宇宙構造模型,也許是因為他出現的最早的緣故吧,成為中國人智慧崇拜的偶像。直到今天,某些腦筋里進水太多的學者級人物,還把他看成是“博大精深”的代名詞。
八卦不智慧嗎?——很難說。在遙遠的上古時期,人類缺少最起碼最基本的認識自然的手段和方法,也缺少最基本的經驗積累,要知道他們那時候只有語言還沒有文字,可是,渴望認識世界的愿望和沖動卻已經有了,在某些古人的心里還非常強烈。怎么辦?——他們大概也只有根據自己直觀的經驗和最原始的認知能力來解決問題。在他們的經驗里,最龐大的事物就是天和地,其次是山和澤;最普遍的事物就是風和火,還有雨水雷電,森林走獸。他們如果想要對自然事物形成某種概括性的認識,也只好從這些可以認識的基本事物中來進行歸納。希臘人恩培多克勒認為這個世界由土、氣、火、水四種東西組成;伏羲總結出八卦;另一位中國人總結出五行;可是,你能據此判定他們誰比誰更高明?
當然,八卦的情況更復雜一些。八卦中包含著某種數學原理。原始的八卦可能不是一個八角圖形,而是一個包含著從一到九等基本數字的數學模型。把這幾個數字按照某種規律交叉排列,某些神秘的內在聯系就呈現在人們的眼前,比如,對角和對邊上的數字之和竟然完全相等。這在今天看來屬于最簡單的數學模型,連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都不屑一顧,可是,在遠古的人們看來,問題絕不會這么簡單。這里頭包含著某種確定不變的內在規律,可能,還預示著某種神秘莫測的黑暗力量。
如果古人看重的是其中的內在規律,這將成為某種數學體系的一個開端;順著這個規律延伸下去,更多的數學規律將不難被發現,歐式幾何也許就是這樣被推導出來的。如果古人看重的是其中的神秘力量,那么,以古代頭顱的善于直接聯想的思維模式,某種神秘主義的哲學體系就不可避免要產生出來。中國古人恰好是順著這條道路來思考的。先是,他們用這個幾何圖形來算命;后來,他們就借助于這個幾何圖形來進行哲學思考,并把他和自然、宇宙、人生、道德、社會、命運,整個地聯系到一起。
把哲學和道德困在一個原始古樸的幾何圖形里,并且是與算命抽卦攪渾在一起,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思維習慣。人類文明還剛剛起步,不把人的哲學理性和道德理性從這個幾何圖形中拯救出來,這個文明將陷身泥潭,而且很難自我脫身。感謝老子,當《道德經》橫空出世的時候,不管怎么說,中國的哲學理性已經清晰地與算命抽卦分道揚鑣。但是不幸,一個雙料的奴才緊跟著也誕生了。孔子,他不但把中國人的人格禁錮在奴性的泥潭里,而且把中國人的哲學理性重新拉回到算命抽卦的混沌泥潭。
在孔子之前,據說是文王姬昌把伏羲的八卦擴展到六十四卦。對比八卦和六十四卦,我們發現,做為一個認知世界的哲學模型,六十四卦并不比八卦更有價值。但是,做為一個推測人類命運的算命模型——如果八卦真能用來推測人類命運的話——八卦向六十四掛延伸是必然的。人的命運變化顯然不是只有簡單的八種模式,不是只有好、壞、成、敗、吉、兇、順、逆等八種情況,而是要遠為復雜的多。古人喜歡算命,周文王也喜歡算命。當周文王被商紂王囚禁在羑里,據說還一囚就是七年之久,在這七年里文王姬昌大概經常要靠算命抽卦來排解自己的時光。我能脫身嗎?什么時候脫身?用什么手段來脫身?我應該向那位祖先或神明來禱告?我應該去賄賂誰并且通過什么途徑去賄賂才能使自己得救?——我們無法責怪周文王,陷身囹圄的人是很容易的,更何況周文王當時的確是生死難料,又何況他還有的心理基礎。總之,周文王用七年的時間反復地推演八卦來給自己算命,終于把伏羲的八卦擴展到六十四卦;而且,極有可能他還親自寫上了許多條既像是卦解,又像是禱告,又像是哲學感悟的卦詞。
后來文王終于被釋放了。做為周部落地首領,專門給他算命驅邪地巫師本來有好多,但他從此最信賴的就是六十四卦算命術;這一點,我們在《周易》的卦詞里還能明顯地看得出來。高明的算命師總是不會把話說得太滿,而是模棱兩可,富有哲理和象征含義。把這些卦詞記錄下來,從某些方面來看,也可以當成哲理感悟來閱讀。但是,算命就是算命,算命永遠也不會成為哲學。除非我們像孔子那樣把傳自先王的任何遺跡都當成偶像來頂禮膜拜,否則,我們就只好承認:《周易》就是算命術,而且僅僅就是一種算命術。
《周易》名列五經之首,周易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發展,中華建筑、音樂、醫學、紀年等等,無不與周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孔子讀易、韋編三絕,就連《論語》中也多處引用《周易》的詞語。
關于其作者,《史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馬遷之說而認同《易經》乃周文王所著,今人則有不同觀點。由于成書很早,文字含義隨時代演變,《易經》的內容在春秋戰國時便已不易讀懂,為此古人專門撰寫了《易傳》以解讀《易經》。今天我們所說的“周易”通常指《易經》和《易傳》二者的結合。
儒家重要經典之一,是我國最古老、最有權威、最著名的一部經典,是中華民族聰明智慧的結晶。。一名《易》,又稱《易經》,包括經和傳兩部分經本是占筮書,其基本因素為陽爻(―)、陰爻(),把三爻重疊起來, 構成八卦, 即乾,坤,震,艮,離,坎,兌、巽。八卦再重疊起來,構成六十四卦,如泰,否,每卦均有六爻。經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象、卦名、卦辭、爻辭四部分。卦辭是解釋全卦的含義,爻辭是解釋每一爻的意義。《易經》分為上下兩篇,上經從乾到離,凡三十卦;下經從咸到未濟,凡三十四卦,熹平石經《周易》即如此劃分,知漢以來傳本未變。
《周易》的起源為河圖、洛書。傳說遠古時代,黃河出現了背上畫有圖形的龍馬,洛水出現了背上有文字的靈龜,圣人依此制定出八卦。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寫下了六十四卦的卦辭,后在春秋時期,圣人孔子著了《易傳》,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李斯將其列為醫術占卜書而辛免于難。
"周易"的"周"指周文王,"易"是變化的意思,按照古書記載,易有"三易"《連山》、《歸藏》、《周易》。春秋時代,《周易》作為占筮書流行,不斷有人對它進行解釋和研究,其中包括孔子,到戰國時期,便出現了《易傳》七種十篇,稱為"十翼"。后來《易傳》被編入《易經》,就成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周易》。
《周易》這部書,講的是理、象、數。用變易,簡易,不易三種看法去讀。從形式和方法上看,易好像是專論陰陽八卦的著作。但實際上,它論述的核心問題,是運用一分為二、對立與統一的宇宙觀,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方法論,揭示宇宙間事物發展、變化的自然規律,對立與統一的法則,并運用這一世界觀,運用八卦預測自然界、社會和人本身的各種信息。《周易》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的范圍很廣,它上論天文,下講地理,中談人事,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從社會生產到社會生活,從帝王將相如何治國到老百姓如何處世做人等等,都有詳細的論述,真是包羅萬象,無所不有。
《周易》是我國預測學、信息科學的起源與基礎。《周易》中的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辭、爻辭,不僅系統地記載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體科學和醫學方面反映出來的、潛藏的、以及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信息,同時還有預測信息的寶貴方法。
《周易》中,運用八卦預測信息的方法的發明,正是我國人民具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真實寫照,他們在實踐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難之事,不是求助于偶像,而是運用通過八卦今昔信息預測的科學方法,預測自然和人事吉兇方面的有關信息,對一切做到心中有數,有備無患,從而更好地認識社會、改造社會、推動社會不斷的向前發展。所以,《周易》中的六十四卦,是個儲存量很大的信息庫。
周易是根據數的陰陽和隨機性,推斷事物兇吉的書。
一般人看不懂,但也沒有必要去鉆研它.我也曾經看過(老師推薦的),但是看了2遍還是不能領悟.簡直不知所云.周易嚴格的說是一本主觀唯物主義哲學書籍,它集天文、數學、兵法、治國方略、做人處世、道德修養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一體,是一本鍛煉人思維的好書。許多諾貝爾獲獎者都是借助它成功的。當年的馬
易經占卜的方式有很多:
最常見的起卦方法有金錢卦,需要三枚銅錢,每拋出一次成為一爻,拋出六次就成為一個卦,這種方法比較簡單實用,而且起卦,立卦,解卦都有一定的程式,筆者經常用這種方法起卦,卦象結果也相對靈驗度比較高。
還有六枚銅錢起卦法、抽簽起卦法,筷子起卦法,數字起卦法,物象起卦法……等等
易經起卦不是重點,只要按照一定的規則,準確起卦,過程中沒有錯誤,一般卦象都會靈驗,關鍵是在于解卦和分析卦象,有經驗的占卜師才能分析出正確的結果。
出生公歷:1990年6月23日11時20分(北京時間),星期六。
出生農歷:庚午年 閏五月 初一日 午時。
傷 財 日元 傷
乾造 庚 壬 己 庚 (日空子、丑)
午 午 未 午
※五行個數(計入藏干): 1囚水 1休木 4旺火 5相土 2死金
※日主綜合得分:372。 日元極旺,以從旺看,喜用火,土(印梟、比劫)。忌仇水,木(財星、官殺)。
八字重量:
【2兩9錢】 年0.9兩、月0.5兩、日0.5兩、時1.0兩。
袁天罡斷:初年運限未曾享,縱有功名在后成,年過四旬方可上,移居改姓更為隆。此命為人性爆,心直口快,有才能,見善不欺,逢惡不怕,事有始終,量能寬大,但不能聚財,兄弟六親無力,自立家計,出外方好,初限二十三四五不遂,二十七八有好運到,猶如枯木逢春,中限四十九之命有險,四十多來古鏡重磨,明月再圓。五十六七八九末限明月又被云侵,交七十方走大運,妻小配怕刑,克子,壽元七十七,死于春光中。
命宮寓意:
★巳宮,天文星,文章振發,女命有好夫。巳宮之人,態度沉靜,思慮瑣屑,喜吹毛求疵,雖至親至密者,亦多懼與接近,生活孤寂,其為缺點,目不待言,但尤不失捐介之操。影響最大者,厥為注視小節而忽視大端,輕重適當,殊于前途有礙。好在立命此宮之人,心細于發,手段精明,處事有條不紊,假如經商做賈,盡能積少成大,前途無量。平時因深思過慮,致易沾輕微腦病,如逢歲運不佳,則影響腹部,身患腸胃,便秘,泄瀉,痢疾等癥。
★巳申宮,水星之垣也。生于此垣,以水為主,其為人聰明才智,宜攻讀文科,利于文化教育事業。如格局低者,則精神每多憂郁。
★命宮帶羊刃,且命旺無依,性情剛烈,易于沖動,應注意流年與命宮支相沖克,以防意外災禍。如八字清純不雜,七殺化印相生且駕刃,則膽略才干,堪負方面責任,延譽四方,無論創辦新事業,或任重大之職,皆能舉輕若重。
★命宮有驛馬,必遠走他鄉發展;命支坐財星,主發財快速,事業有成,每可聚獲橫財而富。命支坐七殺,可能成為外交官或出外征戰的將領。
職業財運:(測適合職業、財運等)
★四柱喜火,應以從事有關火的事業或職業為宜,如工廠,燒磚瓦,熱度性質,放光,照明,油類,水泥,熱飲餐廳,食品軍界,百貨,發電,演說家等。事業發展利東南,不利西北。
★四柱喜土,應以從事有關土的事業或職業為宜,如固定實業,礦業,農牧,中間人,介紹業,代書,律師,法官,管理,顧問,秘書,房地產,建筑,設計等。事業發展利中南,不利東北。
◆財星為仇忌神,求財不易,須多費苦心經營。
★正財透干,勤儉踏實,可以勤勞致富。
★食傷為財之原神,今食傷不旺,財源不廣或不好,大財難求。
★月支偏印,你多才多藝,適合偏業上發展,各種賺錢門道都略知一二,但是耐心不夠,凡事只有三分鐘熱度,因不能堅持,失去很多財機,一生的財運起起落落。
★食傷泄秀,宜從事文學,書畫,文教,藝術等職業。
★食傷生財,宜學習商務,金融,財政,貿易,或技術性商業。
★身旺無依或身弱無助,最好不要獨立經營。
★木為正官,人格廉直而仁慈,同時也懂得控制自己,而和社會,團體取得協調,適合作行政,司法,總務等管理工作。
◆傷官坐偏印,本業成功,則副業失敗,副業成功。本業失敗,或長輩矢敗,導致自己成功,吉兇并存。
◆偏印三個以上,在月柱則18-30歲間謀求不得志,財運薄弱。
★比肩或劫財為喜用,適合經營共同事業,公司,同時可添設分支機構。也可自己赤手空拳創一番事業。
★金水傷官,雄辯滔滔,適合做用口才方面的業務,將有很大前途。
◆四柱有財,衣食不缺。
★歸祿透財,終獲福。
★祿若臨時,馬不來,此人只是有錢財。
★傷官喜生財,富貴自天來。
◆身旺印旺,破財,不如置屋買房。
功名官運:(測官運、學業、名氣、一生事業成就等)
◆官星為仇忌神,不利搞管理工作。
★財為官之原神,今財星弱,高級職位難求。
★柱中印多財露,太公八十遇文王(無殺)。
◆財星無氣,為官不久。
◆官弱財弱,不宜為官。
★火盛為用,文章明敏。
★身臨詞館,有才學。
★凡食傷泄秀,必為聰明絕頂之人。
★傷官身旺財旺或印旺,名標金榜,一品貴人。
★生月帶祿者為喜用,文章技藝居顯赫之尊。
★詞館學堂主科名,若無官星定虛名。
婚姻擇偶:(測婚姻、戀愛、看夫妻狀況)
★命主與屬相為虎、狗、羊的人婚配較為有利;與屬相為牛的人較不利,與屬鼠的人相沖,除此以外不必顧慮。
【配偶方向】選在自己住宅的南方或北方為佳。
★妻子身材極端,即夫妻身材不匹配型。男高大,則女矮小;男瘦則女胖。(如不應則妻有病災)。
◆財星為仇忌神,妻子對自己沒有助益,夫妻偶有矛盾。
★比劫旺,有食傷生財,主妻賢。
★財星弱,有助財之食傷,主妻賢。
◆財絕官囚,妻遲子晚。
◆命里用印,財星來破壞,主妻不得力。
家庭子女:(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家庭關系等)
◎頭胎生女孩。
◎觀子星落宮,應生四子,此以古法論斷,現在應考慮計劃生育的影響。
◆四柱地支為卯、辰、巳、午、未、申中的四個,家破人亡,夫妻離散。
◆時帶刑害不利子,或子女多病。
◆柱中梟傷兩現,且梟重傷輕,克子。
◆傷官損子息,無晚福。
第二步大運:甲申管 2005年至 年
※大運正官主事,運行沐浴之地。 前五年運勢:33分,后五年運勢:43分。
★屬早晨5點到7點之斑斕朝霞,雖多彩多姿,變化卻大。此時運勢動蕩不定,好壞摻半,應保持立場堅定,不被壞的事物誘惑。
第三步大運:乙酉管 2023年至 2024年
※大運七殺主事,運行長生之地。 前五年運勢:33分,后五年運勢:43分。
★如人之初生,處于萌牙階段,充滿著希望和喜悅,適于開創新事業,但新生事物也易遭受挫折。
第四步大運:丙戌管 2025年至 2034年
※大運正印主事,運行養之地。 前五年運勢:90分,后五年運勢:81分。
★可以開始考慮把事業做大,增加投入,好比要誕生的嬰兒,現在做的好,就有光明的未來。
第五步大運:丁亥管 2035年至 2044年
※大運偏印主事,運行胎之地。 前五年運勢:68分,后五年運勢:32分。
★胎運主平常,平靜的生活,事業可以醞釀、策劃,但不要急于發展,時機尚未成熟。
第六步大運:戊子管 2045年至 2054年
※大運劫財主事,運行絕之地。 前五年運勢:53分,后五年運勢:25分。
★此時切不可有創業的念頭,不然失敗的可能性很大,可能到有破財、傷身之事。你也許覺得凡事不順,那么還是等以后再來謀劃方為上策。
第七步大運:己丑管 2055年至 2064年
※大運比肩主事,運行墓之地。 前五年運勢:75分,后五年運勢:75分。
★墓運主平常,意味著運勢低落,也表示平靜無為。
指迷居士,真實姓名許世有,男,1983年生,祖籍福建。字解玄,號指迷,著名預測師,擇日師,命名師,風水師。自幼熱衷于易學,曾游走四海,拜訪名師,對周易、相學、八字、日學、姓名學、風水學等預測學科有深層次的見解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真正的運用易經文化為人指點迷津、排憂解難。是經過權威網站認證的命理學專家。
你也可以上百度貼吧,指迷居士算命吧去看看,有很多預測實例。
所謂命,就是一個人生下來,這一生要做什么,是當農民呢,還是做官,或是商人……這就像你生下來就是寶馬汽車,或者是牛車一樣,是注定的。而運呢,運就是人在世界上所經歷過的各個時間段,運又分大運、小運,大運五年一更換,小運一年一換、流年則是我們所經歷過的每一年。那么命運合在一起就像是一輛車行駛在路上一樣,你所經過的路是平坦的,就順,崎嶇不平的就曲折坎坷。
有人說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握,也有人說命運是注定的,是改變不了的,這句話只能說是各對一半,比如一只雞,從蛋殼出生后可以通過后天的精心飼養,使它成長得更好,更大,更強壯,但是雞始終是雞,再怎么努力飼養也不可能養成鴨或變成牛,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和改變去實現屬于自己命中注定的最大的成功,但不是每個人去努力都可以做將軍,不是每個人去努力都可以當皇帝,命運合在一起我們就能看到很多的現實故事了,有的人命理格局高的,雖說做了官,但運氣行的不好,所以官做的很不順,處處有人給他穿小鞋,官越做越小。而有些人命理格局低,則是農民,可是運氣行的好,所以生活很幸福,種地風調雨順,打工年年有余。 易經是中國流傳了五千多年的魁寶文化,是任何人都無可置疑的,周易算命不是為了簡單的了解自身的命運,而是在知道命運的基礎上還要知道去做到如何趨吉避兇,破禍成福。比如某人八字金旺木衰,最宜行東方木運,事業方位上也最適合在自己出生地為準的東方城市發展,所謂財在東方人往西,走錯方向失良機,如果這個人不懂周易的,又往出生地的西方發展,加上大運不好的那不是破財就是疾病,就算大運很好的,本來應該一年賺1千萬的,可能只賺了5百萬,方位差一線,富貴不相見,可見算命的境界不在于算得準,而是應該在算得準的基礎上如何做到趨吉避兇,破禍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