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榮欣風水網

    出生年月轉換生辰八字,出生日期怎么換算八字

    八字精批財運分析十年大運2023運勢

    內容導航:
  • 怎么根據出生時間算生辰八字
  • 只知道自己出生年月分,怎么能推算出自己的生辰八字啊
  • 如何將生日換算為生辰八字?
  • 知道出生年月日怎么算生辰八字
  • 十二時晨代表的時間段及名稱分別是?
  • 十二時辰對照表拼音表
  • Q1:怎么根據出生時間算生辰八字

    生日(公歷): 2011年 3月 21日 19時
    生日(農歷): 辛卯年 二月 十七 戌時
    八 字: 辛卯 辛卯 乙亥 丙戌
    五 行: 金木 金木 木水 火土
    納 音: 松柏木 松柏木 山頭火 屋上土
    五行分析:
    總述:八字偏強,八字喜「土」最好用五行屬性為「土」的字。分析如下:
    此命五行木旺;日主天干為木 (同類為:木水;異類為:火金土。五行統計: 3木, 1火, 1土, 2金, 1水)
    用神分析:〖同類得分〗:木3.96,水0.70,共計4.66分;〖異類得分〗:火1.44,金2.30,土0.50,共計4.24分;〖差〗:0.42分;〖綜合旺衰得分〗:0.42分,「八字偏強」;〖八字喜用神〗:八字偏強,八字喜「土」,「土」就是此命的「喜神」。
    生日(公歷): 2011年 3月 23日 13時
    生日(農歷): 辛卯年 二月 十九 未時
    八 字: 辛卯 辛卯 丁丑 丁未
    五 行: 金木 金木 火土 火土
    納 音: 松柏木 松柏木 洞下水 天河水
    五行分析:
    總述:八字偏強,八字喜水最好用五行屬性為「水」的字。分析如下:
    此命五行木旺;五行缺水;日主天干為火 (同類為:火木;異類為:金水土。五行統計: 2木, 2火, 2土, 2金, 0水)
    用神分析:〖同類得分〗:火2.76,木2.64,共計5.40分;〖異類得分〗:金2.20,水0.30,土1.00,共計3.50分;〖差〗:1.90分;〖綜合旺衰得分〗:1.90分,「八字偏強」;〖八字喜用神〗:八字偏強,八字喜「水」,「水」就是此命的「喜神」。

    Q2:只知道自己出生年月分,怎么能推算出自己的生辰八字啊

    以自己的出生年,月,日,時上算命網,查萬年歷,上百度向網友求助就可以知道自己的生辰八字。

    Q3:如何將生日換算為生辰八字?

    根據生辰八字推算五行:生辰八字中的天干地支分別對應五行中的五個元素,如天干的甲、乙和地支的寅、卯屬性為木,天干中的丙、丁和地支中的巳、午屬性為火等。

    根據這個規律,可以推算出寶寶的五行為:金木、水土、木土、木水(庚寅、己卯、甲戌、甲子)。查看天干地支五行對照表。

    擴展資料:

    天干地支:

    古代中國人民以天為干以地為支。天干為十個,計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為十二個,計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用以記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組合成六十個單位,以天干的單數配地支的單數,天干的雙數配地支的雙數,從甲子開始到癸亥終止共計六十,稱為六十甲子。古代中國人民用這一方法記載年、月、日,因而復始循環不斷。

    古代中國人民正把一晝夜的時間分成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相當于現代的兩小時,從卯時開始代表現代的早晨5點及6點,以此類推經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子時、丑時、寅時為一整晝夜。

    天干地支不但是古代中國人民進行星命測算的工具還是計時算刻的歷法,并在中國從歷史、文化到日常生活都有關聯。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生辰八字

    Q4:知道出生年月日怎么算生辰八字

    找個排盤軟件,輸入時間就得到生辰八字

    Q5:十二時晨代表的時間段及名稱分別是?

    古代十二時辰,時辰,時辰對照表,十二時辰與時間對照表,12時辰,時辰表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更,是古代人夜間用來計時的單位。 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等于一個時辰.
    晝夜時辰
    地球自轉一周為一晝夜,稱為“太陽日”,晝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陽之地面為晝
    ,背陽地面則為夜。春分以后,日照北半球漸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晝長,南半球則相反
    ;秋分以后,日照南半球漸多,故北半球晝短夜長,南半球乃相反。
    晝夜的劃分方法
    中國傳統以十二個時辰來計算晝夜,以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
    ,亥十二地支來表示,每時辰分為八刻,又區分為上四刻,下四刻。這樣,每個時辰相
    當于現代的兩個小時,如巳時相當于9時到11時。那時候,白天靠測量太陽的影子,夜晚
    用漏壺(計時工具)滴水測時。但這不是最早的測時法。在這以前,如下表的俗稱所反
    映的情況。表內的俗稱,是指十二時辰在古代的一種通俗叫法。這種俗稱,就是中國古
    人借助一些自然特征和生物特征來計時的。“雞鳴”“人定”,借助于半夜雞叫和人入
    夜睡覺的特征。“食時”“晡時”,借助吃飯時刻表示時間。古人一日兩餐,早飯在日
    出以后,隅中以前,所以稱這段時間為“食時”;晚飯在“日昳(太陽偏西)以后,日
    入以前,所以稱這段時間為“晡時”。其余八個時間以太陽位置為主要特征來命名的。
    由于季節的不同,具體的時間差竟達兩小時,因此后來被十二地支計時所替代。
    另外,中國古代還有報更(又叫打更)的計時法。把夜間分為五更:相當于現代的
    晚上7點到9點為一更,9點到11點為二更,午夜11點到1點為三更,凌晨1點到3點為四更
    ,凌晨3點到5點為五更。
    在歐美國家,以一晝夜分為24小時,每小時分為四刻,又可分為60分,每分為60秒
    計算。由于計時器即鐘表僅有12小時,只合一晝夜之半,于是以上午下午來辨別,以夜
    12時(下午24時)正,為0時,夜(上午)1時為1時,以正午12時為12時,下午1時為13
    時,下午6時為18時,下午11時為23時。
    晝夜的起訖時間,有兩種不同的算法,歐美的24小時自0時算起,即自夜12時起算。
    在夜12時以前為前一日,夜12時以后為次日。中國的十二時辰以子時為首,以夜晚11時
    起至夜1時為子時,在夜11時以前為前一日,夜11時以后為次日。
    古時辰 子時 丑時 寅時 卯時 辰時 巳時
    俗稱 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食時 隅中
    今時間 23 - 1時 1 - 3時 3 - 5時 5 - 7時 7 - 9時 9 - 11時
    古時 子初 子正 丑初 丑正 寅初 寅正 卯初 卯正 辰初 辰正 巳初 巳正
    作者: 唐瑞璘 2007-8-22 15:06 回復此發言

    --------------------------------------------------------------------------------

    2 十二時辰與時間對照表

    今時 23時 0時 1時 2時 3時 4時 5時 6時 7時 8時 9時 10時
    古時辰 午時 未時 申時 酉時 戌時 亥時
    俗稱 日中 日昳 晡食 日入 黃昏 人定
    今時間 11 - 13時 13 - 15時 15 - 17時 17 - 19時 19 - 21時 21 - 23時
    古時 午初 午正 未初 未正 申初 申正 酉初 酉正 戌初 戌正 亥初 亥正
    今時 11時 12時 13時 14時 15時 16時 17時 18時 19時 20時 21時 22時
    時辰
    中國古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個時辰,合現在的兩個小時。時辰用地支作名稱,從夜間十一點算起,第一個時辰是子時,半夜十一點到一點。
    時辰
    子時 二十三點到一點
    丑時 一點到三點
    寅時 三點到五點
    卯時 五點到七點
    辰時 七點到九點
    巳時 九點到十一點
    午時 十一點到十三點
    未時 十三點到十五點
    申時 十五點到十七點
    酉時 十七點到十九點
    戌時 十九點到二十一點
    亥時 二十一點到二十三點
    循環使用,一周期為12個。經常與天干配合使用,60個為一周期。可用于記錄年、月、日、時辰。所謂“生辰八字”即出生時刻年月日和時辰的干支,共8個字,因以得名。
    紀年時,每個地支對應一個屬相,也叫生肖。
    紀月時,每個地支對應二十四節氣自某節氣(非中氣)至下次節氣,以交節時間決定起始的一個月期間,不是農歷某月初一至月底。許多歷書注明某陰歷月對應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對應。
    紀時時,每個地支對應固定的一段時間(時辰)。中國古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個時辰,合現在的兩個小時。每個時辰都有固定的地支作名稱,從夜間十一點算起,第一個時辰是子時,半夜十一點到一點。必須注意的是子時分為0時到1時的早子時和23時到24時的晚子時。
    地支對應的生肖、紀月時對應的節氣時間段、近似農歷月份、近似陽歷月份、紀時的時刻、五行、陰陽列表如下。
    地支 生肖 節氣時間段 近似陰歷月份 近似陽歷月份 時刻 五行 陰陽
    子 鼠 大雪—小寒 十一月 12月 23時—1時 水 陽

    牛 小寒—立春 十二月 1月 1時—3時 土 陰
    寅 虎 立春—驚蟄 正月 2月 3時—5時 木 陽
    卯 兔 驚蟄—清明 二月 3月 5時—7時 木 陰
    辰 龍 清明—立夏 三月 4月 7時—9時 土 陽
    巳 蛇 立夏—芒種 四月 5月 9時—11時 火 陰
    午 馬 芒種—小暑 五月 6月 11時—13時 火 陽
    未 羊 小暑—立秋 六月 7月 13時—15時 土 陰
    申 猴 立秋—白露 七月 8月 15時—17時 金 陽
    酉 雞 白露—寒露 八月 9月 17時—19時 金 陰
    戌 狗 寒露—立冬 九月 10月 19時—21時 土 陽
    亥 豬 立冬—大雪 十月 11月 21時—23時 水 陰
    每年都有一個生肖,在該年出生的人就“屬”這個生肖。人的歲數是12的倍數即為本命年,因為當年的生肖和人的生肖相同。
    [編輯]
    組合
    地支有六個組合,稱為“”,有四個由三個地支組成的局勢,稱為三合局和全會方局,這種地支組合之后,亦會變化成不同的五行,因此亦會產生不同的較應。地支除了會合化局之外,地支還有互相沖克及相刑,故此亦會產生不同的較應。
    地支: 子丑合化土 寅亥合化木 卯戌合化火 辰酉合化金 巳申合化水 午未為陰陽中正合化土
    地支三合: 申子辰合成水局 巳酉丑合成金局 寅午戌合成火局 亥卯未合成木局
    地支三會: 亥子丑會北方水局 寅卯辰會東方木局 巳午未會南方火局 申酉戌會西方金局
    地支相沖: 子午相沖 丑未相沖 寅申相沖 卯酉相沖 辰戌相沖 巳亥相沖
    地支相破: 子酉相破 午卯相破 巳申相破 寅亥相破 辰丑相破 戌未相破
    地支相害: 子未相害 丑午相害 寅巳相害 卯辰相害 申亥相害 酉戌相害
    地支相刑:
    寅刑巳 巳刑申 申刑寅 為無恩之刑
    未刑丑 丑刑戌 戌刑未 為持勢之刑
    子刑卯 卯刑子 為無禮之刑
    辰刑辰 午刑午 酉刑酉 亥刑亥 為自刑之刑
    [編輯]
    其他用處
    地支主要用來排序。
    有些古代的典籍用地支來分章節,如《康熙字典》等。
    西方數學剛傳入中國時,中國的數學家用天干地支代表字母,十二地支分別代表k-v這12個字母,大寫字母用代表小寫字母的漢字加口字旁表示。子、午、卯、酉時辰出生的人:
    子午卯酉四時高,為人清秀呈英豪;
    多數兄弟難為伴,一雙父母并無驕。
    時初多數先亡父,時末慈母去得早;
    財祿榮華需自置,名位通天得勢高。
    二、寅、申、巳、亥時辰出生的人:
    寅申巳亥四時強,為人聰明呈文章;
    時正兄弟四五個,時初時末也成雙。
    父母親疏少依靠?自然高福坐華堂;
    若是貴人加機遇,一時榮華大吉昌!
    三、辰、戌、丑、未時辰出生的人:
    辰戌丑未四時孤,不妨父母少親疏;
    時正多是先亡父,時初時末先亡母。
    自家兄弟難依靠,祖業不守生屈辱,
    難為官吏當身役,九流術士老伴孤?

    Q6:十二時辰對照表拼音表

    子、 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酉、辛、亥
    zǐ 、 chǒu 、yín 、mǎo 、chén 、sì 、wǔ 、wèi 、shēn 、yǒu 、yǒu 、xīn 、hài

    展開全文
  • 男人的天堂